第6節
唐健走在威海衛的大街之上,此時的街道之上到處張燈結彩,行人如流,幾個頑童拿著幾串炮竹從身邊快速的跑過,留下一連串的清脆的笑聲。 唐健眉頭緊鎖,無暇觀賞街道之上富有濃烈的中國風的風景。田阿登以及李蓋茨緊隨其后。 田阿登知道此時的隊長心中的憂慮,李蓋茨在三個月前就制造出了這個時代暫時還沒有的無線電,當隊長欣喜若狂的跑去找丁汝昌,提議整個北洋艦隊裝備這個先進的通訊方式的時候,丁汝昌果斷的拒絕的隊長的建議。 理由是:該設配不夠成熟,裝備全軍,耗資過大,暫不采納。 第一卷 蛟龍入海 第十二章 少爺我缺錢??! 田阿登了解唐健的苦惱,由李蓋茨設計出來的無線電確實成本太高,這個時候的中國,制造業大部分是靠外國的機械動力,雖然大清也有江南制造總局,天津制造局等一些在洋務運動中的興起的民族近代工業,但還是太薄弱了。 況且,無線電本是就是由一些精密的電子元件構成的,現在的大清的技術根本無法達到這一步。 可是去找洋人,又不能讓洋人察覺這項新的技術,只能夠分批向不同的洋人工廠定制不同的零件,現在的運輸手段沒有前世的航空,只能靠馬匹加急運送,等到想要的電子元件到的時候已經過去幾個月的時間了。 最讓隊長唐健苦惱的是,這些cao蛋的洋人,仗著自己的科技先進,大清無法自產的這一軟肋,敲詐勒索,買個螺絲就要五十兩銀子。 坑爹,絕對的坑爹??! 等到李蓋茨反復多次的實驗之后,終于蘇俄科學家**夫的前面,于1895年之前發明出這個時代第一臺無線電。然而,因為種種科技運輸的原因,一臺無線電就要五百兩白銀,這還不算李蓋茨在實驗中報廢的那些元件的成本。建了無線電就需要建無線電基站,這又是一筆費用??! 當唐健把這個設備介紹給當時仍以信號旗指揮作戰的丁汝昌時,丁汝昌當時笑的是喜笑顏開,可是聽到唐健說出的初步預算的時候,丁汝昌睜大成牛眼般的眼睛,直直搖頭。 這也沒辦法,丁汝昌正在苦惱的是下個月的餉銀從何而來時,唐健突然給他來個這個龐大的預算,丁汝昌當時沒有發火,已經算是萬幸了。 說白了就倆字:沒錢! 要弄的話自己籌錢,這是唐健剛剛離開丁汝昌住所的時候,丁汝昌這樣對他說,雖然這已經是唐健第十一次去找丁汝昌了。 唐健算了算現在手中的銀子,已經不足一千兩,恩,從袁世凱那里拿來的五千兩白銀,已經被李蓋茨那個敗家子揮霍的差不多了,每次唐健指責李蓋茨叫他省點花,可每次李蓋茨都會苦著臉說:“隊長,你懂的,實驗實驗,就是要實驗才行啊,不是我不想省啊,你看你訂購的這個元件,那些洋人不是偷工減料就是以次充好,本來做一臺無線電對我李蓋茨來說就是動動手指頭的事,現在搞一臺這中復古的無線電就花了我好幾個月,我也憋屈??!” 唐健一腳踹開自戀的李蓋茨,罵了句:狗日的洋人! 唐健最近就在尋思著,是不是自己要去搞點外快啊。這樣因為資金的問題限制了自己的手腳,很窩火啊。 明明無線電已經做好了,可是因為資金短缺的問題而無法裝備全軍,要知道黃海海戰就是因為丁汝昌的旗艦“定遠”號一開戰就被人炸斷了信號索具而無法法號施令,各艦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地步,才會被小日本乘隙兩面夾擊。 要想避免歷史上的慘劇的發生,就必須給北洋水師裝上先進的無線電,這樣黃海之戰中才不會損失如此慘重。 唉,沒錢啊,這是唐健最大的問題,要是以后造潛艇、飛機還有海上巨無霸航母,那還不被約束死,不行,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財團支持,就像李鴻章那樣,當初李鴻章創建淮軍,除了曾國藩給了他技術上的指導,還有江淮財閥的支持,不然,以李鴻章一人之力也不可能在晚清的政壇之上,崛起的如此之快。他背后雄厚的資金支持是他在軍事上的最大的保障! “錢!錢!錢!我要去哪里弄錢???”唐健一個人走在前面,口中不停地呢喃道。 跟在后面的李蓋茨用手肘輕輕地推了下田阿登,小聲的問:“阿登啊,隊長是不是想錢想瘋了啊,這幾天老是一個人在念叨,不會得了精神病吧?” 田阿登白了李蓋茨一眼,心中想到:“要不是你這樣揮霍,隊長會為錢愁么?臥槽,搞個無線電花個幾千兩白銀,揮金如土也不帶你這樣??!”,可田阿登沒有說出來,只是淡淡的回答道:“話不用多說,隊長應該很快就會想出辦法來的,還有,這句話還是被隊長聽見了,你知道結果的?!?/br> 李蓋茨心中大寒,以前他可是看見巴肥特被隊長折磨的一邊眼淚直流一邊哈哈大笑,那時巴肥特好像就小聲的罵了句:猥瑣的死胖子!然后在隊長那高端的手法下,冰火兩重天! 一想到這里,李蓋茨不寒而栗,隊長折磨人的手法不愧是世界一絕。 這時,唐健仰天長嘆一聲:少爺我缺錢??!他奶奶的,放在前世,自己的資產不說太多,但也比的上某非洲小國一年的國民收入,何時為錢愁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突然,唐健一拍腦袋,轉過頭去,問:“李蓋茨,過來!” 李蓋茨心中暗罵:“慘了,壞話被聽到了,今天要被隊長慘無人道的手法折磨了?!碑斃钌w茨走過去的時候,唐健問道:“李蓋茨,巴肥特那邊怎么樣了?昨天發的電報說了些什么?” 李蓋茨心中重石落地,如釋重負般吐了一口氣,說道:“隊長,巴肥特那邊不大好啊,最近朝鮮里的東學黨起義不斷,朝鮮現在一片混亂。朝鮮海上經常有日本的第一游擊隊的軍艦在上面巡查,東海也不平靜,有幾艘袁世凱運往朝鮮的走私船也被日本查獲?!?/br> “哦,是這樣啊,你一會去給巴肥特發電報,告訴他朝鮮肯定是要亂起來的,憑朝鮮政府的那幾桿破槍,怎么也不可能抵擋的住十萬起義軍,順便告訴袁世凱,讓他把在朝鮮的資產全部偷偷轉移回國,另外,叫朱連杰做好準備,一旦中日開戰,馬山掩護袁世凱從陸路回國。最后,叫巴肥特馬上回國,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去做!” “是!隊長!”李蓋茨話剛說完,唐健一腳踹在他的屁股上,罵道:“你丫是豬啊,叫你在這里叫我少爺!趕快給我去!” 李蓋茨一邊捂著被踹的屁股,一邊笑嘻嘻的跑開,回去發電報了。 唐健心中納悶道:現在怎么一個個越來越賤了啊,踹一腳還和如獲大赦似的笑的如此燦爛。 田阿登在一旁隱忍的不敢笑出聲來,李蓋茨樂的是剛剛他說的壞話唐健沒有聽到,這可是比踹他兩腳還要開心的事。 唐健轉過頭,問:“阿登啊,你猜我叫巴肥特回來干什么?” 田阿登憨厚的一笑:“少爺估計是想要巴肥特回來幫你賺錢吧!現在少爺可是缺錢的緊??!” “哈哈,知我者,阿登也!”唐健朗聲大笑,接著說道:“不錯,我是想叫他回來幫我賺錢的,憑他的能力,在加上袁世凱這個未來的大后臺,在這里那還不是游刃有余,少爺我可是太缺錢了,沒錢什么事也干不了?!?/br> “呵呵,少爺,你打算讓他做什么?”田阿登問道。 唐健笑瞇瞇的回道:“我中國地大物博,帝國列強就是看重我們中國的資源才會來到中國來進行掠奪?,F在蒸汽機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運用,那作為蒸汽機的原材料—煤炭,那可是稀缺的緊啊,還有,現在世界各國造船的造船,造炮的造炮,也同樣需要大量的需要鋼鐵,呵呵,現在的中國,這兩樣可是很多的,只不過,清政府還沒有充分利用起來而已?!?/br> “日本的資源短缺,在這樣大的軍備拓展的情況下只能依賴于進口了,最近的只有朝鮮了,可朝鮮就那么個巴掌大的地方能有多少的資源給它;英國雖說有了印度阿三的地盤,以英國此時國內的巨大工業內需也遠遠不夠,不然它也不會一直打大清國的注意;法國和德國來的比較晚,法國走了個狗屎運,在大清的眼皮底下搶占了個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德國就只有吃殘羹剩飯的地步,可你看現在的遠東哪有它落腳的地盤,這不現在一直惦記著咱山東的膠州灣,阿登,你想下,這么多的帝國列強的艦隊在中東,還有他們各自的商船,光是這平時的補給以及一般的對外貿易,你說這有多大的市場???”唐健說完咋了咋嘴。 田阿登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第一卷 蛟龍入海 第十三章 東學黨起義 “李蓋茨,巴肥特什么時候回來?”唐健站在“致遠”號的前甲板上,對剛剛回來的李蓋茨問道。 “少爺,今年不知為什么天氣大寒,朝鮮的仁川才剛剛解凍,巴肥特已經在路上了,不過好像他所在地那支英國商船半路拋錨了,現在還在朝鮮海域加緊修理呢!”李蓋茨答道。 “臥槽的,這么慢?時間快不夠了,朝鮮馬上就要亂起來了,可自己這邊還沒有準備好?!碧平≈刂氐囊蝗拊阼F質的欄桿上,發出“嘭”的一聲清脆的聲響。 怎么能不叫唐健心急,現在時間飛快的流逝,已經快接近五月底了,朝鮮內部的戰爭一觸即發,朝鮮內戰之后,中日兩國就會同時入兵朝鮮干涉,到時小日本就要在東海之上偷襲北洋艦隊,可是自己呢?連個無線電也沒有裝好。 上個月田阿登研究出來的新型魚雷也被丁汝昌否決了,雖然自己和鄧世昌以及劉步蟾等幾個管帶聯名上書,可丁汝昌就一句話:軍費不足,日后再議! 袁世凱現在也頭大了,這個唐健跟自己要錢一點也不臉紅,好像理所當然似的,第一次要了五千兩白銀,說是搞新型的通訊設備,第二次又要了八千兩白銀,說是研究新型的魚雷,這次胃口更大,竟然要整整一萬兩!唐健以為我袁世凱是財神爺么?一次比一次胃口大,自己這兩年走私鴉片的錢也快被消耗殆盡了,當袁世凱看到唐健發來的電報時,直接回了兩字:沒錢! 唐健心中納悶,妹的,平時看那些穿越人士穿越后不是帶著個金手指就是隨身帶著無限大的空間戒指,賺錢像喝水一樣簡單,從來也不愁錢花。 要造個大炮,給錢! 要造個飛機,給錢! 要造個航母,給!給!給!有的是錢! 臥個大槽,我唐健想要裝個無線電,求爺爺告奶奶的人家就是不肯批,還得看丁汝昌的臉色,這個長毛的叛徒! 唐健仰天長嘆,穿越人士也不好混啊,這邊的物價更是貴的離譜,一個螺絲就要五十兩白銀,還不帶加急費的,還是我們的和諧社會好??! 現在把巴肥特找回來就是想讓他利用前世中的知識來幫我賺錢,打仗就是燒銀子,現在自己沒錢,連個305毫米的穿甲彈也買不起。 幸虧,唐健的地理知識還不算貧乏,中國有很多的豐富的礦產,現在清朝還沒有充分的開采,完全可以利用袁世凱的關系到內地開采礦產,大力建廠,背后扶持民族工業,暗地里賺錢。 不管哪個時代,官商“勾結”就是最好的發財致富方式,這是前世某位前輩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啊,有袁世凱撐腰,還有袁世凱背后的李鴻章,這個大清現在的實權人物做后臺,哇哈哈,后臺夠硬,錢途無量??! 田阿登看著唐健一會愁眉苦臉,現在又喜笑顏開,他不得不有點相信李蓋茨的話了,少爺估計在穿越的時候撞壞了腦袋吧。 …… 朝鮮 此時的全琫準正坐在一間茅草屋的一個主座上,身邊圍坐著數十個農民著裝的朝鮮中年男子。 全琫準此時心中煩悶無比,到底該不該起義呢?他一直在心中這樣問道。 旁邊的一個絡腮胡子的中年猛的站起來罵道:“首領,天災**繽紛而至,我們這些農民已經沒法活了,今天春季大部分糧食都歉收,可那些狗官還強行收糧,賣給倭人,現在我們自己連吃的口糧也沒有,還讓不讓人活了,干脆我們反了吧!” 旁邊的幾人大漢也隨身附和:“反了,反了!” 全琫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眾人看見手勢立刻收了聲,等待這個東學黨中實權人物的命令。 此時的全琫準心中亦是無比糾結,他考慮不僅僅是起義,還有起義后的問題。雖然東學黨人多勢眾,可是武器落后,雖號稱有十萬大軍,可裝備洋槍的不足兩千,一部分還是威力小射程斷的鳥銃,大多數人拿得還是大刀長矛。即使打敗了失道寡助的朝鮮政府,可朝鮮政府的背后還有強大的大清以及垂涎已久的東洋倭人。 的確,這一次,在自己的帶領下,東學黨定能勢如破竹??纱驍×顺r當局的閔妃政權又怎么樣?結果怕是會引狼入室,作為宗主國的大清必定入兵干涉,日本根據《天津條約》中的規定同樣可以入兵朝鮮,而北邊的沙俄同樣虎視眈眈,妄圖插足遠東局勢,大不列顛和花旗國同樣瞄準了遠東的這塊肥rou。 現在的朝鮮成了遠東的火藥桶,萬一處理不慎,各方列強強加干涉,那時的朝鮮就不止會有中日兩國的駐兵了,在列強的艦船利炮下,自己這些泥腿子還能守住現在形勢上統一的朝鮮呢? 這就是他現在最擔心的,也是他最顧忌的問題。 “我們要為第一代教祖報仇!”幾個人又一哄而起“報仇!報仇!”群情激憤,個個握緊了拳頭,只待全琫準一聲令下。 “報告,首領!”一個渾身是血的隨從踉蹌跑了進來,一步沒有站穩,跌倒在地,在旁邊的幾個人扶起來之后,那個了幾個字:“首…首領…全州的兩千教民被政府全殲了?” “什么?”全琫準一拍而起,心中悲痛萬分,自己曾勸阻那些人不用采取如此激進的方法和政府對抗,他本意是采用非暴力的方式來和政府談判的。他們可是手無寸鐵的兩千農民啊,他們為什么還要殺他們? 下面的幾個壯漢再也忍不住,掀翻全琫準面前的議事桌,大罵一聲:“首領,我們受不了了,這些年政府幫助倭人來欺壓我們,現在他們又殘殺了手無寸鐵的老農,老子今天豁出去跟他們拼了!” 站在一旁的另外幾個人也同樣抽出大刀,怒吼道:“拼了,拼了!” 全琫準心中激蕩,朝鮮政府連自己的子民都能這樣殘殺,還要這樣的政府干嘛,不能保護自己的子民,還將他們視為刀俎之rou,就算最后引來帝國列強也要將這些皇族權貴誅殺殆盡! 全琫準怒吼一聲,抽出長刀,仰天長嘯:“逐滅倭洋、盡滅權貴!” 身下十幾人同樣狂怒般舉起手中的武器,齊聲道:“逐滅倭洋、盡滅權貴!” 一**四年春,朝鮮遇到天災,本就倍受閔妃政權鎮壓的朝鮮人民更覺生活無路,于是在“東學黨”領導下,發動了以“逐滅倭洋”、“盡滅權貴”為目標的農民起義! 遠東上,繼大清太平、捻軍之亂,朝鮮爆發了以“東學黨”領導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此時的遠東上空戰云密布,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都希望借朝鮮的這一次史無前例的農民起義重新調整在遠東的勢力范圍。 第一卷 蛟龍入海 第十四章 戰云密布的遠東 一**四年春,東學黨起義軍揭竿而起,朝鮮政府出兵鎮壓。然而,東學黨一路勢如破竹,然而**無能的朝鮮政府潰敗千里,六月,朝鮮南部的全州、忠清、慶尚三道已被起義軍悉數控制,李氏王朝統治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報!東學叛軍已經攻克全州!”,漢城王宮的朝廷之上,朝鮮國王李熙一臉焦急之色,聽到了全州失陷的消息,李熙端坐在王座上的身軀微微顫抖了一下,全州是李氏王朝的發源之地,祖陵宗廟全部在全州,此時東學叛軍占據全州,那豈不是我李家根基龍氣之地被毀,但是朝鮮國王李熙沒有說話,只是用一種乞求的眼光看著身旁的閔妃。 沒辦法,李熙也不想做傀儡國王,可是國中軍中要職盡落閔氏之手,只要自己稍微的不聽話,他們立馬就可以廢掉自己,另立新帝。 此刻無助的朝鮮國王李熙只能乞求他的王后閔妃能夠幫他,雖然她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國中大事仍要聽她的。李熙心中苦笑,大清雖然是慈禧太后掌權,可她畢竟是皇帝的母親,而現在朝鮮國中實際掌權的卻是自己的妻子。 這時,朝堂之上,兵曹判書即國防大臣閔泳駿站了出來,朗聲道:“此時危急時刻,應該立刻向清廷借兵平叛東學?!?/br> “不行,如若大清介入我國內亂,還會把宗主關系、藩屬關系強加在我們的頭上,如果向其借兵,我國必然會失去獨立和主權?!逼渲幸粋€保守派站出來反駁道。 閔泳駿嗤笑一聲,心中暗罵:“迂腐的老東西!”再次朝拜朝鮮國王,說道:“那么,你們說該怎么辦?連我朝鮮最精銳的壯勇衛也打不過東學,這也就說明了憑我一己之力已經無力平叛東學,想要打敗叛軍就需要更多的兵力?!?/br> 閔泳駿頓了頓,又開口說道:“而我國已無可戰之兵,怕有損于獨立,不肯想清國借兵,難道坐視叛軍推翻朝鮮國么?啊,各位大人?” 此時的廳堂之上,已是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眾大臣不敢再反駁,因為閔泳駿說的的確屬實。 “如果,借了清兵助剿,朝鮮不會被東學推翻,即使我們失去了更多的自主權,清國的干涉也會越累越多,可是,自主權失去了可以再慢慢恢復,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地底下只要還有樹的根,那么繁密的枝葉就會再長出來。如果,連根都沒了,那還談什么獨立?”閔泳駿銳利的眼神掃向剛剛還氣勢洶洶現在卻呆如木雞的頑固派大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