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梁慎行點頭,見蘇追氣質不凡,不似尋常百姓,正疑惑自己何時認識這樣的人了,道,“我便是梁慎行?!?/br> 蘇追豁然一笑,道,“受家妹所托,來送一東西?!?/br> 說罷,便掏了那荷包出來。 梁慎行只一眼,便認出了那荷包,那不是掌柜給他發月銀常用的荷包嗎?可,掌柜并無親人,這兄長又是哪里冒出來的? 雖覺得納悶,梁慎行卻下意識對面前男子謙遜客氣,道,“您是掌柜的家人?” 蘇追點頭,然后便發現,面前這個梁秀才的態度,變得有些奇怪,好像客氣親近過了頭,仿佛把他當長輩一樣。 蘇追心里覺得古怪,面上倒是什么都沒說,遞了荷包過去,倒是沒說認親的事,只是meimei要隨他們去京城,往后那書肆便要典賣了。 說完,便覺梁秀才的反應有些奇怪。 按說他都考中秀才了,不可能繼續在阿沅那書肆繼續當賬房了,書肆典賣,同他也沒多大干系,怎么他臉色這么難看? 可他到底是個外人,蘇追也懶得深究什么,又同母子倆點了點頭,道,“東西送到了,那我便告辭了?!?/br> 梁慎行怔怔看著蘇追走遠,到底什么也沒說。 . 用了幾日的功夫,料理了書肆,阿梨便要帶著歲歲,隨父兄回家。 歲歲這幾日同外祖父極親熱,被外祖父哄上馬車,連頭都沒回一下,還是阿梨喊了聲二哥,她才猛的轉過頭,見到秦懷,眼睛一下子亮了。 她伸出雙手,朝秦懷喊,“抱!” 秦懷上前抱她,歲歲便雙手摟著他的脖子,親親熱熱的小模樣,看得眾人都心軟了。 秦懷更是如此,心頭軟成了一灘水,抱著歲歲,都不舍得松手。 歲歲似乎感覺到了什么一樣,緊緊摟著秦懷的脖子,死活不肯撒手,還是阿梨伸手抱她,她才委屈巴巴松了手。 阿梨將她遞給兄長,自己回頭再看了眼住了兩年的書肆,心里既有懷念又有不舍,但到底狠狠心,轉了頭,踩著矮凳。 就在她即將踏上馬車的那一瞬,聽到了有人喊她。 阿梨下意識聞聲回頭,便見是梁慎行。 她停下步子,等梁慎行走到近前,便笑著道,“還未來得及當面同你道喜?!?/br> 梁慎行輕輕“嗯”了一聲,望著阿梨,見她神情輕松,眉眼帶笑,心里劃過一絲莫名的情緒,旋即回神,溫聲道,“掌柜可是要去京城?” 阿梨頷首,“是,”然后又笑吟吟道,“我聽爹爹說,會試是在京城,說不定過不了多久,便要在京城見面了?!?/br> 這話自然是好話,讀書人哪個不喜歡聽這話,能進會試,能去京城,自然是全天下讀書人的心愿。 阿梨說這話,原也就是對梁慎行的祝愿。 她說完了,便也沒多想,同幾人揮揮手,轉身要走。 然后便聽身后梁慎行低聲道,“我會去京城的?!?/br> 阿梨一愣,道,“那是自然?!?/br> 正這時,蘇追也從馬車上下來了,瞥了眼拽著自家meimei說話的梁慎行,心里明白了些什么。 他抬手,扶著自家meimei上馬,想了想,忽的回頭,朝梁慎行笑著道,“梁秀才若是去了京城,便捎人帶個話。我們也好一盡地主之誼?!?/br> 他和氣一笑,便上了馬。 車夫揮動韁繩,馬車緩緩朝前走去,從慢到快,也就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阿梨掀開簾子,朝著身后的人揮手,最后抬眼看了眼那書肆,直到看不見了,才不舍放下簾子。 回了京城,一切會好的吧? 阿梨心里想著,想到京城,她便會不由自主想到李玄,但感覺,她同李玄,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第59章 他們到達京城的時候, 恰恰是旭日初升的時候。 馬車停穩后,簾子被從外掀開,阿梨懷里抱著歲歲, 踩著矮凳下了馬車。 恰在這時, 旭日從山腳處“跳”了出來,漫天的金光, 灑在眼前不算富麗堂皇的府邸上,給灰白的瓦片, 增了幾分色。 阿梨略一低頭, 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被那金光拉得長長的, 恰好落在府邸門口的石獅子上。 車夫下了馬車,前去叩門, 門環是厚重古樸的獸形,嘴里銜著門環,隨著幾聲重響, 很快便有人來開門了。 正門又重又大,若要打開, 基本得兩三個男子合力, 才能拉開。伴著聲響, 黑色大門被打開, 逐漸露出內里的模樣。 阿梨站在原處, 隨著那門間縫隙逐漸變寬變大, 她心里不自覺有些許的緊張, 大抵是近鄉情怯的緣故。 忽的,她感覺到有人站到了自己身邊,輕輕抵著她的肩膀, 力道不輕不重,寬厚的掌心卻極為溫暖,阿梨側頭一看,是爹爹。他站在自己身側,身材雖清瘦,卻猶如一根堅固的石柱,挺拔、堅固、毫不動搖。 阿梨的心一下子便安定了下來,深吸一口氣,抿唇露出個笑容。 不多時,門就徹底打開了。 兩個小娘子相攜站在影壁前,等門打開后,便一起走了出來。 左邊的那個似乎年長些,穿著一身淡青的襦裙,氣質高雅,只一根玉簪,面上帶著親和的笑容,見到他們后,眼睛微微一亮,旋即帶了滿滿的笑意,福了福身,笑著道,“大伯回來了?!?/br> 阿梨回頭,便見爹爹和氣一笑,朝兩個小娘子點了點頭,正想著,這兩位應當是自己的堂姐妹們。 不等她開口,右邊那個年紀小些的小娘子,便邁了幾步,上前一把握住她的手,含笑嫣嫣道,“六jiejie,我是七妹?!?/br> 阿梨一愣,便見她朝自己眨眨眼,俏皮可愛,指了指身后的小娘子,道,“這是三jiejie。祖母等了你許久了,家里jiejiemeimei都在呢,你快隨我們過去吧……” 說著,便要拉她過去。 阿梨下意識回頭,看了眼爹爹,見他只是眼里是寵溺的笑容,沖她微微頷首,溫和道,“去吧,帶歲歲一起去便是,爹爹等會兒便過去看你?!?/br> 阿梨聽爹爹要來的,遂安心了些,抱著歲歲,同三jiejie、七meimei一起朝屋里走。 幾人說上了話,阿梨才曉得,三jiejie叫蘇曦,七meimei喚蘇薇。兩人是同母所出的姐妹,都是三叔三嬸的孩子,嫡親的姐妹,性子卻全然不同,三jiejie沉穩,七meimei卻是極活潑的性子,拉著她,如同只黃鶯似的,一路上嘰嘰喳喳,幾乎沒怎的停過。 阿梨倒不反感,蓋因七meimei雖是個管不住嘴的,可從頭至尾,說的都是家里如何如何,一句令她尷尬的都沒有。 蘇家沒有分家,宅子很大,但并不奢靡,幾乎是在原本地勢地形的基礎上建造的,講究一個天人合一,借山借水,打眼望去,第一眼并不覺得富麗堂皇,但細細一看,又有種鬧市桃源的感覺。 阿梨光顧著聽七meimei說話、看這四周的景色,直到在一扇褐色大門外停住,阿梨才意識到,她們這是到了。 方才一直沒說話的三jiejie蘇曦此時卻開口了,笑著攔住要往里沖的meimei,輕聲說她,“你著什么急,也不差這么一會兒。讓六meimei理一理衣裳,收拾一下?!?/br> 說罷,輕輕抬手,也替阿梨拍了拍裙子,然后含笑拉了阿梨的手,溫柔道,“好了,進去吧,祖母她老人家這幾日一直念叨著你呢?!?/br> 阿梨原還有些緊張,被三jiejie這樣一安慰,懸著的心,先放下了一半。 她抿唇,輕輕露出個笑,眼眸微微帶著明亮的憧憬,輕聲道,“嗯,我們進去吧?!?/br> 進門后,有婆子打了簾子,恭恭敬敬低著頭迎她們,看得出規矩是極好的。 簾子被撩起,一陣淡淡的熏香從里飄出來,阿梨還未來得及辨出那是什么香,便先聽到里頭低低的說笑聲。 她走進去時,三jiejie和七meimei兩人,一左一右簇擁著她,像是在給她底氣一樣。 待進去后,便看見了滿屋子的婦人,坐在最上首的炕榻上,是個老婦人,她穿一身紅底金紋的上衣,底下是寶藍緙金絲的馬面裙,一頭銀發梳得極為整潔,面色和藹,唇邊帶笑,眼睛也是微微彎著的。 阿梨隨著堂姐妹們屈膝福身,給長輩們請安,“孫女見過祖母……” 膝蓋還未彎下去,便被一老夫人身邊的嬤嬤扶住了,然后便聽到上首的老夫人朝她柔聲道,“快過來,坐祖母旁邊來?!?/br> 阿梨猶豫了一下,便被七meimei蘇薇嬉笑著推搡了上去,她卻不敢在長輩面前放肆,更別說,底下還坐著那么多嬸嬸姨母們。 她遲疑著不敢坐下,卻別老太太輕輕拉到身邊,貼著她坐下了。 老太太又端了炕桌上的芙蓉酥并紅豆糕來,笑瞇瞇遞給阿梨,又滿臉的笑,去逗弄她懷里的歲歲。 歲歲一向是個大氣的孩子,雖然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人,卻不哭不鬧地,圓溜溜眼睛左右一轉,笑得甜甜的,去接外曾祖母手里的芙蓉酥。 她的小手十分有力氣,rourou的小臉蛋上一派天真單純,卻一把捉住了芙蓉酥,牢牢抓著不肯放了。 蘇老太太一下子便樂了,忙哄她,“咱們不吃糕,你太小了,還不能吃。曾祖母拿個鐲子跟你換好不好?” 說著,就去脫手腕的玉鐲,那玉鐲油綠,水頭格外好。 阿梨忙要替女兒推辭,道,“她還小,這樣好的鐲子給她,也是糟蹋了東西,您自己留著吧?!?/br> 她這樣說,下首坐著的個婦人便笑了,然后就道,“老太太那鐲子可是個寶貝,素日里都不舍得給我們瞧的,今日見了沅姐兒和歲歲,便立即要送出去了,可見您最疼沅姐兒了?!?/br> 蘇老太太一聽,摟住阿梨的肩,朝懷里抱,道,“誰叫我們沅姐兒和歲歲招人疼呢?!?/br> 幾人說笑起來,氣氛十分融洽,說了幾句話后,老太太才開始給阿梨介紹。 阿梨也忙站起來,同幾位嬸嬸見禮。 一通見禮下來,阿梨倒是把蘇家的女眷認得差不離了。 蘇家家大業大,嫡出的兄弟是不分家的,都住在一處,今日知道她要回來,就都在老太太這里等著了。 生得略微豐腴、笑面極好的那個,是二嬸孫氏。 三嬸隨三叔在外,今日卻是沒回來的,但三房兩個留在家里的堂姐妹們,卻是一個不落都到了,更是特意去門口迎阿梨。 而方才說話的那個,便是四嬸河陽郡主,身形窈窕,穿一身柿子紅的衣裳,底下是鵝黃的褶裙,穿得比妯娌鮮嫩些,但舉止不失端莊。 阿梨見過幾位嬸嬸后,便被塞了一堆的見面禮,連同她懷里的歲歲,也沒落下。 阿梨這廂剛見過幾個長輩,蘇父便走了進來。 他一進來,阿梨便覺得自己坐著不大好,要站起來,卻被祖母拉著胳膊坐下了,還親熱同她道,“咱們不理你爹?!?/br> 說著,還真就不許婆子搬凳子上來,更不許倒茶,堂堂閣老就那么被晾在那里了。 阿梨到底心疼爹爹,看不過眼,小聲替自家爹爹說好話,“祖母,昨夜趕路,爹爹一夜都沒合眼,肯定是累極了。爹爹哪里惹您不高興了,我替他給祖母賠個罪?!?/br> 她自以為說的小聲,幾個嬸嬸卻是全都瞧見她拉著婆母說話了,俱眼里帶了笑意,彼此看了眼。 倒是個大氣的性子,他們蘇家的女孩兒,便是養在外頭,也沒沾染那些上不了臺面的小家子氣。 蘇老太太自然也是疼兒子的,只是惱他瞞了自己這么久,她還是前幾日收到信,才知道沅姐兒找回來的消息,父子倆嘴可真夠緊的,還哄她說是去替陛下辦事的。 蘇老太太瞥了眼長子,見長子站在那里,朝自己笑著告罪,“母親,兒子知錯了?!?/br> 她便也朝婆子使了個眼色,松口道,“罷了,沅姐兒都替你這個爹爹求情了,我這個當祖母的,總要給沅姐兒個面子。下回再瞞著我,等著挨家法罷!” 蘇隱甫無奈一笑,頷首道,“是,兒子知道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