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葛瑾潘璋善后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難為、我上輩子竟然把渣攻當個寶、小姐的極品跟班、重生后基友他變了、娛樂之緣分、穿成渣攻后把惡毒男配捧在手心、重生之逃離游戲空間[無限]、不充錢你能變強么、結婚嗎?生一百條小魚苗的那種、大主宰之慕白逆襲
華雄聞聽典韋的這番罵詞,甚是解氣,便下意識的笑著去看李儒。 一眼便瞅見這貨!正被嚇得驚慌失措。 他怒其不爭道“文優!有本將軍在,你怕什么?” 李儒沒好氣道“剛剛開戰之時,哪里有人顧忌到我??!身旁連個保護之人都沒有,嚇死我了!” 華雄這才釋然了,略略不好意思道“哦!剛剛確實是有點疏忽大意了!這樣吧!回去之后,我就給你配一名貼身護衛,隨時保護你的安全,你看如何?” 李儒驚魂未定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對了!能不能挑個女將軍?” 華雄沒好氣道“想得美!主公我,還沒有貼身女將軍呢!” 李儒,只得裝作一臉苦逼的,在那里長吁短嘆。 此時,那員吳軍主將身側的諸葛長史,聽清楚了典韋的罵詞,當即不敢怠慢,大聲喊話道“前方可是華州牧大駕?” 典韋沒好氣道“難不成你們吳侯還請了別人?” 那人趕緊對著身側眾人,小聲嘀咕道“唉吆!誤會了!誤會了!” 接著,趕緊又高聲道“在下討虜將軍府長史諸葛瑾,奉吳侯之命,特來恭迎華州牧大駕?!?/br> 那員吳軍主將亦不敢怠慢,也趕緊大聲道“在下振威將軍潘璋,攜帳下陳武、朱然、馬忠、宋謙,恭迎華州牧大駕?!?/br> 諸葛瑾身側的二人也趕緊出言“會稽太守府功曹步騭、京口主簿嚴畯,恭迎華州牧大駕?!?/br> 剛剛還氣勢洶洶的兵卒們,見是這番場景,當即全都傻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了。 這些人,可全都是吳侯孫權的嫡系,他們焉能不知道江東此時所遭遇到的危機? 華雄何人?那可是盟友!人家率五萬大軍前來助戰,若是觸霉頭得罪了,孫權不扒了他們的皮才怪! 潘璋此時,恨不得立即揍孫尚香一頓。 因為,他正是聽信了,這位不省心的大小姐隨口瞎編的話,才如此興師動眾滴! 孫尚香說,她們偷偷去曹營探聽情報,遭到了曹軍追擊,好不容易才回了京口,誰知道曹軍探子,竟然在北門外攔截她們,徐盛為了替她們解圍,率軍與之戰,豈料敵軍勢大,徐盛軍寡不敵眾,全軍覆沒了! 這么匪夷所思之事,潘璋起初當然不信了! 他覺得,曹軍膽子再肥,那也不敢到都城來造次吧? 可是,孫尚香連番賭咒發誓的,他又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就派探馬前去查看。 誰知道,片刻之后探馬回報,確實如此。 潘璋這下坐不住了! 趕緊,一面知會將軍府長史諸葛瑾,一面調兵遣將就奔著城北而來。 到地方一看,還真有一幫人在鬧事,所以當即就下令圍捕了。 華雄見人家自知理虧,又執禮甚恭,也不好再為難。 便出言道“都免禮吧!既然是一家人,些許誤會就此揭過吧!” 諸葛瑾,趕緊上前來客套,雙方立刻冰釋前嫌,一幫人簇擁著華雄,就進了京口城。 徐盛呆呆的站立原地,見一幫人,瞬間走的一個也不剩??杀?,自己還被繩子捆得結結實實呢!竟然連個解繩索的人都沒有! 只能苦笑著搖搖頭,喃喃自語的感嘆“唉!這芝麻綠豆般大的官,果然不是人當的??!這特碼的這么多人,難道都眼瘸嗎?竟然能當我這么個大活人不存在!真是豈有此理!” 華雄一行人,可聽不見徐盛的牢sao話!因為此時,他們已經被安頓到了驛館之中。 剛剛落座,魯肅就來了。 說了一大堆的抱歉之語后,就邀請他前去吳侯府赴接風宴。 從魯肅的話語之中,華雄終于知道了,周瑜為什么會慢待自己。 按照常理來說,華雄親赴京口,周瑜就算不能親自陪同,也應該命人相陪前往。 這是應有的禮數,可是周瑜偏偏說,水軍大寨內諸事繁雜,曹軍日近,兵卒訓練之事迫在眉睫,須臾不敢耽擱。 華雄一個來自后世的現代人,自然不講究那么多,他覺得,既然是盟友,那就沒必要那么矯情,不就是走一趟京口嘛!沒什么大不! 這時候才知道,原來近期,孫權又往柴桑派去了一位副都督韓當。 此人,乃昔日孫堅麾下舊將,現在是孫權嫡系,心思活絡,在軍中素有人脈,這明顯的是在搞制約,搞平衡嘛! 韓當手中有一萬余人的嫡系兵馬,這回進了大營,周瑜哪里敢掉以輕心? 韓當資歷雖老,用兵打仗卻是無甚亮點,周瑜這是怕他遺禍江東。 至于說,對華雄的不冷不熱嘛!這得從周瑜的性格說起了! 周瑜年少英雄,心高氣傲,他并不看好江東與益州的結盟,他提倡自立更生,奮起自救。 在他的眼中,如果說曹cao是只餓狼的話,那么華雄就是一頭猛虎,而且還是一頭懂得披著羊皮做偽裝的猛虎! 他不想江東,前門拒狼、后門迎虎。 因此,在對待益州盟友的問題上,他表現的非常冷淡。 這從他為華雄軍準備的宿營大寨,就完全能夠看出來。 柴桑水軍大寨,位于江水要道之上,此處山勢奇險,扼守水路之咽喉,乃攻吳之第一要津。 柴桑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誕生的。 江東水軍,在此處約有六萬人,用的自然是經年累月所構筑的營寨,占據的當然是非常有利的地勢。 而給華雄軍的宿營地,嚴格意義上來說,尚未進入柴桑重點防御范圍,處于柴桑上游,與江東大寨相隔約五里,水寨建造的也很是一般,一眼就能夠看出來,有應付之嫌。 這也是孫堅此次,為什么沒有提出隨行京口的原因,因為他要命人趕緊加固、改造營寨,水戰方面,也只有他是內行了。 明白了江東派系的復雜,華雄也不禁有些擔心起來,攘外必先安內,內部分裂,如何面對強敵? 不過他隨即就釋然了,這次就算江東敗了,他憑借手中的益州,外加荊南四郡,還有上庸、房陵二郡,也足以和曹阿瞞斗上一斗了! 心中有了定計,也就沒有了絲毫壓力,起身整一整衣冠,這就準備去會一會吳侯。 帶上典韋、李儒,在魯肅的陪同下,一行人出了驛館,就徑直朝著吳侯府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