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母子團聚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難為、我上輩子竟然把渣攻當個寶、小姐的極品跟班、重生后基友他變了、娛樂之緣分、穿成渣攻后把惡毒男配捧在手心、重生之逃離游戲空間[無限]、不充錢你能變強么、結婚嗎?生一百條小魚苗的那種、大主宰之慕白逆襲
七舅姥爺面露尷尬之色,‘’咳咳咳!‘’ ,連連以咳嗽來掩飾之。 周圍的鄉梓聞言,又竊竊私語起來,有人偷偷的躲在角落里,對著他們的這位族長,指指點點;有人則趁機隱晦的,向其投去憤恨兼鄙夷的目光,均是偷偷摸摸,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樣。 七舅姥爺虛偽的笑著,說道“汝母真乃賢惠知禮之典范!近日族中事務繁雜,此事吾竟不知咦!是吾疏忽了!” 裝模作樣的說完這番話,七舅姥爺擰身回頭,對一名家仆道“還不快去,將雄兒他娘請出來!” 家仆聞言,轉身飛也似的去了。 七舅姥爺又笑著打探道“雄兒??!如今,看樣子,汝是出息了!不知在何處為官???” 華雄淡淡道“不敢當!七舅姥爺謬贊了!吾如今在劉荊州麾下混口飯吃而以!” 七舅姥爺笑道“善哉??!雄兒長大了!知道謙遜了!荊州是個好地方??!此次回鄉探親,不知盤桓幾日???” 華雄道“再看吧!吾得先去把父親和弟弟接回來!勞役之苦太甚!吾心中不安??!” 七舅姥爺還未接話,剛剛吃了癟的華弘,可算是逮到機會了,皮笑rou不笑的出言譏諷道“雄娃子!口氣不小??!馬太守親自監督的筑城役,汝以為,想將人接回來就能接回來嗎?要是都如此這般行事,這城還怎么筑?微末小吏大言不慚!” 華雄見這貨!一副欠扁的模樣,懶得同其一般見識。 一旁的祖茂卻護主心切,不忍華雄在鄉梓父老面前被人輕視,便憤憤不平的出言道“閉上汝的那張臭嘴!吾主公被大漢天子封為,上庸郡太守,揚威將軍,怎么就是微末小吏了!是不是討打!” 華弘聞言,當即不再言語了,剛剛比武雖然輸了陣,但是想到引以為傲的隴右郡都尉之職,他還是有些心理優勢的! 如今這是,輸人又輸陣,華弘的自信心,受到了碾壓式打擊,終于徹底熄火了。 七舅姥爺聞言,笑的更是諂媚了,嘴里不住的夸贊著,溢美之詞不要錢似的往外蹦。 圍觀眾人,也是發出了一陣陣驚嘆、贊譽之聲。 “唉呀!真出息??!一郡太守??!嘖嘖!” “還有揚威將軍呢!這官職,聽著就霸氣!” “那是!好歹也是將軍??!怎么著也比都尉強吧!” “那肯定了!沒聽人說嘛!天子封的!那能比嗎?” 正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名布衣釵裙,面容慈祥的中年婦人,驚喜的從華府之中奔了出來。 目光巡梭片刻,就牢牢鎖定了華英身側的華雄。 三兩步奔至近前,停下身來,凝視半晌后,立即便淚眼婆娑了,而后,她一把將華雄摟住,摩挲著他寬厚的肩膀,竟嚶嚶的啜泣起來。 華雄任由她摟著,頓時一股莫名的溫暖感,涌上心頭,瞬間充斥了全身,那塵封許久的記憶,頓時如潮水一般,在腦海中澎湃。 此刻,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nongnong的親情,和天底下最無私,最真摯的母愛。 前世今生,兩個母親的形象,漸漸的在他心中重合了,雖然不是同一個人,但是他所感受到的,那nongnong的,無私而真摯的母愛,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于是,他自然而然的脫口而出“母親!不孝兒,華雄回來了!” 一句話未說完,他竟然也哽咽了! 半晌之后,母親才慢慢的松開了他,幽幽的道“為娘還以為再也見不到吾兒啦!真是天可憐見!老天有眼??!這回一定要多住些時日,汝都十年沒有歸家了!” 說完,母親不禁露出了,欣慰而又幸福的笑容。 看著母親那略顯滄桑的面龐,眼角、眉頭,新添的絲絲皺紋,華雄心中涌起了陣陣憐惜。 看熱鬧的眾鄉梓,看著人家母子團聚,亦是笑意盈盈,津津樂道。 有那與母親熟識的,見母子倆話也敘的差不多了,便近前來道賀“英兒娘!汝好福氣??!” “雄兒回來,只怕是要接汝去享福嘍!” “是??!是??!看得吾都眼饞了!” “汝等!怎么還還叫人家英兒娘??!該改口叫老夫人啦!” “說的是!說的是!雄兒都當上將軍、太守了!這以后可不就是老夫人了嗎?” “英兒娘是個有福氣的!吾等可沒有這么好的命??!” “別眼紅!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一時之間,鄉梓父老,爭相熱議著這個話題。 反倒讓華雄母親,一頭霧水了! 華英見母親茫然,便解惑道“娘!二弟可真爭氣!天子親封的上庸郡太守,揚威將軍!咱們以后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說著說著,這個七尺男兒竟然也哽咽起來! 似乎是想到了,要是二弟早回來幾個月,興許自己就不用為了躲避徭役,而搭上一條腿了! 母親也終于明白了,鄉人們今日這般熱情的原委。 正應了那句俗語“雪中送炭君子少,錦上添花小人多?!?/br> 華雄攙扶著喜暈了的母親,帶著華英及祖茂眾人,在七舅姥爺及一眾鄉梓父老,艷羨的目光中,離開了華府,朝著家中行去。 回到小院,向母親和華英,問明了父親與弟弟服勞役的情況,又了解了一些家中諸事。 次日一早,華雄留下十名士卒在家中照看,他帶著祖茂與其它人,匆匆趕往隴右郡城天水。 他的父親與兄弟,正是在此處服役筑城,隴右郡在漢代以前叫做隴西郡,如今隨著天水城,因為地利環境的因素,漸漸崛起,朝廷又將隴右郡改為了天水郡。 因久而久之,叫習慣了的緣故,人們還是習慣性的以隴右郡稱之。 今次,馬太守便是要擴建天水城,故而才大量征發民夫。 華雄一行人策馬狂奔,從余華至天水,僅僅只用了一日半的時間。 時未近晌午,他們便趕到了天水城,待到向路人問明了筑城之地,華雄便迫不及待的打馬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