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周家
顧婉宜不知道她的一番話讓顧閣老放到心上了,皇上到底想不想廢太子?這事經孫女簡單的腦瓜子一想好像是這么回事。 皇上要是想保周家肯定是能保住的,既然周家現在保不住了,那肯定是皇上不想保。太子現在被禁在東宮,看著好像是受了牽連,但是焉知不是皇上為了保太子。 顧閣老靜觀其變,直到皇帝定了周弼成的罪行:結黨營私、圖謀不軌、挑撥東宮、、、顧閣老方才意識到太子是被摘出來了。 子解了禁除,顧閣老就見到了太子,太子倒是很沉穩,沒有悲觀沮喪、上躥下跳。甚至還去向皇帝謝了恩,還順便給周家要了恩典,看在大長公主和先皇后的份上,周家女眷及不不相關人等不受牽連。 皇帝全了太子外家這個臉面,又留了兒子促膝長談,反正顧閣老知道父子二人好像談的還不錯。 但是周家完蛋,太子勢力還是大受影響。而且因為這事,各方勢力都有博弈,太子日漸勢微。 張家、蔣家在這一仗中都收獲良多。張重散已經掌管了步軍營,兼任統領。 顧閣老是文官,蔣家也是文官,周家倒了之后,牽連的一串官員挪出來了不少位置,蔣家門故舊將這些填了不少。 周弼成大案審了好幾個月,終于在年前結案了,該倒霉的倒霉該高升的高升,有人歡喜有人愁,風水輪流轉。 等到譚夫人又開始帶著顧婉宜等人去赴宴,顧婉宜便知道風波總算是過去了。這幾個月家里氣氛緊張,做什么也不方便,顧婉宜就將顧婉雪、顧婉如兩人叫來,說了給老祖宗準備壽禮的事。 兩人一聽哪有不同意的,畫還是顧閣老親自畫的呢,必須繡啊。也就是顧婉宜臉面大,才敢和顧閣老討要這個,而且還知道叫上她們,不然她悶頭自己做了不更討好。 顧婉宜只找了顧婉雪、顧婉如兩人,一是要是她一個人繡,實在太扎眼了,她是真的有心想讓老太太這份禮的,并不想節外生枝。二是這兩人和她最要好,自然就想到她們了,至于為什么只找這兩人,那是因為顧婉宜覺得人越多越麻煩,到時候禮沒備好,先弄得沸沸揚揚的,像顧婉馨等人手里沒多少錢、也沒有多少時間的,找了她們只會橫生枝節,至于譚玉環,顧婉宜就沒考慮過她。 三人議定,聚在一起將花樣描出來,然后分派了下,顧婉宜繡忙碌秋收、雞鴨啄食、鄉間冬雪、炕頭天倫之樂四幅,顧婉雪繡春花爛漫、農夫下地、農婦織布三幅,顧婉如繡溪邊流水淙淙、孩童庭院嬉戲、少年讀書寫字三幅,時間雖不寬裕,但三人繡得很精心,這幾個月沒事干,顧婉宜悶頭干,也繡好一幅半。 三人都沒聲張,趙氏、譚夫人等人知道她們沒鬧事乖乖刺繡也挺滿意的,丫鬟們只知道姑娘們如今對女工越發上心了。 年尾時京中端靜公主生辰,因為是四十整的大數,所以生辰宴公主府擺了五日的酒席,頭一日公主府招待公主、郡主、王妃等皇室貴人,第二日才是高一品級的誥命夫人們。 顧家勉強算在了第二日的宴名單里,譚夫人提前一日通知要顧婉雪、顧婉宜、譚玉環跟著去,連要穿的衣裳要戴的東西都讓嬤嬤過來安排好了。 本來譚玉環興頭頭的正挑選衣裳首飾,譚夫人那里的嬤嬤一過來就成鵪鶉了,乖乖地任由擺布。 顧婉宜對這個沒有多深的抵觸,去外頭總不如家里,該如何譚夫人心里自然總比她們有數,這事當然得聽大人,既然自己做不了主,抵觸也沒用。 顧婉宜好脾氣,鄧嬤嬤覺得三姑娘得顧閣老喜歡不是沒原因的,看看,聽得進去話,不焦躁有成算,縱然譚夫人有多偏心譚玉環,鄧嬤嬤也覺得譚玉環與顧婉宜、顧婉雪相比太過小家子氣了。 端靜公主的四十生辰宴熱鬧非凡,顧婉宜三人在端靜公主面前露了一回臉就被帶下去和年輕小姐們在一處,她們被安排去公主府一個花園子里,顧家人來的不早不晚,顧婉宜看過去花園池子旁的水榭里已經站著或坐著或倚著一眾京中閨秀了,不過很多熟面孔不見了,包括周家、官侍郎家、唐尚書家、、、的小姐們,三人走過去與眾人見面,顧婉宜發現并不見端靜公主的獨生女兒永平郡主吳語鳳。多事之秋,很多人大概也像顧婉宜姐妹們一樣被大人叮囑過,大家都沒怎么談笑,只找相互熟悉的人說說話。 譚玉環問身旁公主府的丫鬟“鳳jiejie在哪里?” 公主府的丫鬟不解“哪個鳳jiejie” 譚玉華解釋道“就是你們郡主,她怎么不見” 公主府的丫鬟差點跪下“郡主去了哪里,奴婢們可不知道?!?/br> 譚玉環還要再問她們這么多人在這里了,怎么吳語鳳不出來招呼人。話還未問出口就被顧婉宜拉走了“環兒你去看看我表姐的衣裳,真好看、、、” 顧婉雪朝丫鬟笑了笑,也跟了過去。 譚玉華忽然被拉走,很不高興,剛要甩了顧婉宜的手回去,季三娘已經叫了她們,“宜meimei、環meimei、雪meimei” 季三娘披了一件蜀錦鑲白色狐皮大氅,映得人嬌艷如花。 譚玉環上前左右看了看幾回,好生羨慕。 狐皮本來就難得,何況是用來做大氅,得用掉多少狐皮,蜀錦也珍稀,季三娘果然是季家的掌上明珠。 “三表姐,今天怎么只有你一個人來,四表姐呢?” 季三、季四分別是季家大房、二房的嫡女,往常季老夫人總會帶這兩人一塊兒出門的。 季三道“她有些不舒服,這種天祖母就說不要出門了?!?/br> 顧婉宜忙問“怎么了?犯什么病了?” “你別擔心,沒什么大問題,就是有些咳嗽,不嚴重,但是出門就不合適了” 顧婉宜點了點頭,咳嗽是不適合來這種場合。 譚玉環拉著季三打聽她衣服的出處,顧婉雪在旁邊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要不是三人一塊兒從顧家出來的,她都不想和譚玉環呆一塊兒,一點眼色也沒有。 季三倒是很好脾氣地一一回答譚玉環的問題。 陸續也有剛來的小姐進來水榭里,顧婉宜發現了一些生面孔,新吏部尚書家的小姐過來與她們打招呼,還親自介紹了自己。 伍大小姐與顧婉同歲,長相普通,但人十分爽利。 “我頭一次來公主府這么高貴的地方,很是擔心自己失禮,到時回家要被我娘給打的,jiejie們懂的多,我跟著jiejie們可好?” 季三娘笑道“這可折煞我們了,看你這大大方方的樣子,哪會有什么失禮的地方,而且公主府上諸人都是極好的,不必擔心?!?/br> 伍大小姐知道自己剛才言語有些不當,有些尷尬的笑了。 季三太過圓滑,伍大小姐便湊到看著比較溫和的顧婉宜身邊,同她道“我和娘剛從寧夏老家過來,都說京里規矩大,我本來都不想出門,我娘逼著我來?!?/br> 顧婉宜看她真是一副擔心的樣子,笑了“不怕的,我們出門前家里大人也囑咐來囑咐去的。咱們都是同家里人出來的,在這里吃吃喝喝玩玩就回去了,反正不與人口角就是了,其他事咱們也不管,就是來逛逛的?!?/br> 伍大小姐道“都說公主府是皇家的規矩,要是其他人家我也沒這么不自在?!?/br> 顧婉宜沒有接她的話,轉而問起她如何會不在京里,又為什么從寧夏過來了。 “我爹調到京中已經三年,我娘一直在老家侍奉祖父祖母,前兩個月他寫信回去,要我娘過來,我娘就帶著我和弟弟來京了,來了也有一個月了?!?/br> 顧婉宜問她“來了之后可還習慣,西北的氣候與京城應該也差不離,沒什么不適應的吧?” 伍大小姐抱怨道“氣候什么倒還好,就是這京里規矩很多都與我們老家不一樣,在我們那邊我想上街玩就上街玩,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結果到了京里,想去哪兒都要跟著丫鬟婆子,出門都不得自由,明明我在老家是我娘不攔著我的,到了京里她就說不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