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乘龍快婿另擇高枝,掌上明珠負氣出家,爹爹自覺面上無光,恰逢高麗內亂,趁著機會向圣上請命,再度披掛上陣,為屬國平定叛亂。 誰知刀劍無眼,即將攻至高麗都城的父親被刺客在半夜偷襲,死在了異國他鄉。 消息傳回京城,她哭得死去活來,而許是因為父親已死,蕭郎再沒了忌憚,在一個雪夜里喝得醉醺醺的,跑來咸宜觀與她私會。 夢里的蕭郎已經不再是洛陽城里那個落魄的讀書人,頗有幾分皇親國戚的驕矜貴氣,他憐憫地撫摸著她的臉頰,口中卻說出最令人作嘔的話。 “阿姝你放心,公主是個大度的人,明天我就納你入府,沒了溫大人,你還可以與我和殿下做伴?!?/br> 酒氣上涌,昔日愛慕的美人近在咫尺,曾經的君子也成了狂徒,他說著說著,手上開始不安分,一邊解她的衣衫一邊毫無顧忌地品評。 “你與公主可真是各有千秋,她能在床笫間把男子迷得神魂顛倒,而你就這樣立在燈影之下,已經令人心折神往?!?/br> 父親在的時候,他連碰一碰自己的衣袖都不敢,父親去世以后,騙人的話也懶得敷衍。 不說李紈素如何能容得下新駙馬納妾,父親間接因她的私情而亡,她豈能再與駙馬有瓜葛? 她想從這個噩夢中醒來,可是身子偏不如她的愿,夢還在繼續下去,無休無止。 長公主那方面索要得厲害,幾個月就掏空了人,雖則男子酒后力大,但她奮力反抗,最終還是有驚無險地逃了出來,顧不得滿身狼狽,踉踉蹌蹌回到了溫府,宮中曾有內監傳過口諭,圣上會親往府中拜祭,駙馬縱然色膽包天,一時半會還動不得自己。 正當她以為自己即將再度成為笑柄的時候,前來吊唁的圣上卻下了一道旨意,封她為貴妃,賜居千秋殿,追贈爹爹為護國公,特許貴妃于宮中守孝一年,堵住了悠悠之口。 從那以后,她的生活就大不相同了…… 溫嘉姝想得入神,身邊人連喚了她兩次才回神,惹來咸安長公主的不滿。 “觀里的道士難道就這么合你心意,我同你說話都聽不見?” 兩位美人在觀中挽臂同游,早便吸引了幾位年輕道士的目光,聽了長公主的言論,不由得神情緊張起來,長公主興致上來的時候,也會來觀中挑人,若有容貌俊美的道士情愿跟她,長公主便向圣上討要了回府,還俗做她的小郎君。 和公主同游的女子身份自然不會低,雖與公主一樣嫵媚動人,行動作派卻有林下之風,如果能被她挑選回去,自己也是樂意的。 溫嘉姝無意間瞥見了游廊里的探究目光,忍不住有些著惱:“殿下再這樣取笑,我便回去了!” 洛陽第一美人的身邊從不乏追求者的熱切目光,可她不愿意像咸安公主這樣輕浮,只因為駙馬滿足不了自己,就隨意讓一個男子上自己的榻。 她要找,就要尋一個夢中那般的男子,像娘親一樣,嫁一個待自己一心一意的夫君,他可以沒有圣上的滔天權勢,但絕不能像蕭琛這樣衣冠禽獸。 “好阿姝,我是和你說笑呢,怎么就惱了?我剛才同你講起今年的進士宴,你睬都不睬我,我還沒有生氣呢!” 回想起那日盛況,她面上微微一紅:“今年的探花郎聽說是洛陽人士,比之前的那些不知道俊俏了多少,我瞧著才學也還不錯,在圣上面前對答如流,可比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世家子強多了?!?/br> 盛宴之后,她欲邀郎君過府一敘,卻遭他婉拒三次,稱已經與溫家的娘子定了終身,不好再和宮中貴人同游,只奉上一枚題了詩句的香囊,略表寸心。 他若一心攀附權貴,憑了長公主的身份,她自然有的是手段叫他小意溫柔,可惜郎君雖風流倜儻,然而一片癡心全然放在了溫嘉姝的身上,倒教她難以下手。 阿耶與兄長起兵爭奪天下的時候,她才十三歲,彼時洛陽遭叛軍圍城數月,她和阿姝一起被困在府里。 城中斷糧三日,如果不是阿姝把僅剩的桃脯全拿出來給她充饑,大約也就沒有今日的咸安長公主了。 食色性也,咸安長公主向來不拘泥于禮教,男子只要能讓她開心快活,都可入她石榴裙下,但若是阿姝亦屬意于他…… 那她只好先送一個比探花郎強上百倍的夫君做賠禮,方對得起洛陽城里過命的交情。 她迷戀蕭郎的清雋風雅,又被他的拒絕激起了幾分好勝心,但也不過就像一件她相中的新首飾,戴幾天就膩了,要爬上她李紈素床榻的男人何止百千,各取所需后大可拋諸腦后,各過各的日子去。 只可惜阿姝的性子隨了溫夫人,對男子的清白極為看重,要是知道未來夫婿同別人有了首尾,恐怕要鬧出一場比她娘親當年更大的笑話。 道家看重元陽,觀中又無女子,道士們的清白多數還是在的,如果有能讓阿姝瞧上的,也算是她的一份補償了。 “殿下說的這位探花郎是蕭琛吧?!?/br> 有了夢境在前,再提起未婚夫婿的名字,溫嘉姝唯余厭惡。 她隨手拔下驚鵠髻上的珠釵放在手心把玩,眼里是咸安長公主未曾預料到的厭惡。 “才學好是真,只是我聽說游宴以后,蕭家郎君便廢寢忘食地在房中繪仕女打馬圖,還在上頭題詩作詞,連同榜進士都笑他,如此行事,怕也算不得個正人君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