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夏靈瞬無法辯駁,只好道:“好好好,一定是女兒!” 中宮娘娘有孕的事情很快便被朱厚照昭告天下,自私庫出錢讓表演焰火的藝人在皇城城門附近表演,還特意準許京中小販在皇后生辰時可以如年節下一般在入夜后繼續叫賣,百姓們也可以在晚上出游,當然,僅僅限定于幾個特定地點。 人們都知道夏靈瞬備受寵愛,但不曾想到已經五年過去,夏靈瞬依舊穩居皇后寶座,內廷嬪妃空空如也,所謂“六宮粉黛無顏色”也不過如此吧。 加上很快京中又出現了一所女子學院,也是皇后懿旨cao辦,又有眾多大臣夫人支持,請了女子中的名師大家來教導,有錢的小姐只需出錢便能進去讀書,而沒錢的姑娘也可以讓家中的母親在書院做工來抵學費,若是做的好了,學院還會支付工錢,連飯錢也一并包下了。 每年進行一次考試評比,書院內前十人還有銀錢貼補,從一到十依次減少,稱之為“獎學金”,不可謂不豐厚。 這樣的規矩一時間倒讓原本對此持觀望態度的人家都有些心動了,尤其是家境稍差的,不少女兒家都瞄準了心思進入書院就學,爭取好好學習,再將那筆“獎學金”拿到手。 而家中原本對女孩子讀書頗有微詞的男子也不再勸阻,畢竟不收銀錢,考得好了還能從學院拿來錢貼補家里,何樂不為呢? 因此書院開學沒多久便異?;馃?,若非書院太小,不能容納更多學生,必要將整個京城的女子都包攬下來,還有去的晚的恨不得在學院內打地鋪將就,最后還是被勸了回去。 到底這女子學院是試行,如果招攬太多人一時間也不好管理,更不好立規矩。 因著學院就在東安門附近,離文淵閣也不算遠,每日里男女學子各自讀書去學習,甚至還有女子去文淵閣借取書籍,倒是比以前更加熱鬧。 雖說如此,但還是有人不能接受這樣的“不正之風”,更有御史上奏疏勸誡朱厚照,讓他命皇后停止書院。 朱厚照的回復倒是很干脆: “若不設女子學院,如何鼓勵男子讀書立身?天下承平日久,游手好閑之風日盛,若不讀書,豈不是不如女子?再論若取消女子學院,即是有損皇家清譽,古有商鞅立木信服天下,諸卿難道不知?” 眾人一看這個回復就知道這事十有八九是朱厚照背后支持,就是上一百道奏疏也沒用,只好自我安慰這些女子僅僅是為了去學習織布繡花、吟詩作賦罷了…… 學院既然已經開設,夏靈瞬自然不會收手,她也未曾想到自己竟然能招攬到這么多的學生。 雖說其中一部分是大臣們家中的女兒,奔著她這個皇后的名頭而來,更大的一部分則是為了夏靈瞬豐厚的獎學金,但既然能招到這么多人,就說明這件事情并不是不能做到,只要時間足夠,她自然能開啟大明的新風氣。 學院內的課程根據如今的作息調整了時間,課程內容又根據不同的文化程度簡要劃分成了三個類別,基礎類、進階類以及高階類,除了大明女子都會通曉的織布繡花等等,剩下的大多是夏靈瞬夾帶的“私貨”。 課程內容諸如“四書”、“五經”之類的不用說,還有一些“六藝”的相關知識,同時還不忘傳授夏靈瞬根據自己想法編撰的《女學》。 雖說這本書的形式依舊是如《女則》、《女誡》一般摘錄一些過去女子的故事進行注解,但真實內容都依照夏靈瞬的想法再編寫注入新的意思,連“三從四德”也偷換了概念,將是非對錯擺在了順從之前,嚴格杜絕男尊女卑的思想。 夏靈瞬安頓好了大部分事宜,這才準備最后一件事,那就是寫幾句校訓。 女子學院本來就是她仿照后世學校建設,自然也該有幾句能夠鼓舞學生的話才是。 蒲桃跟著夏靈瞬也沒少忙碌,雖然她與薛立齋的婚期將至,但不少事情還是經過她手去cao辦,按照蒲桃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好像明白娘娘到底要做什么了,心里比所有人都愿意追隨娘娘完成這件事”。 此時蒲桃見她煩惱,道:“娘娘文采不差,也是能寫文章的人,怎么忽然這樣斟酌字句?” “這幾句話是要隨時都能說出去給別人聽的,自然要精煉傳神一些?!毕撵`瞬用筆尾點了點下巴,一邊撫著隆起的肚子,一邊圍著書桌轉圈,思索自己究竟該寫一些什么才好。 蒲桃看她連著轉了好幾圈,急忙道:“娘娘可別轉了,別累著自己和娃娃了?!?/br> 夏靈瞬扶著書桌道:“我現在算是明白什么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蒲桃提議道:“若是娘娘這胎是一位小公主,便也能讓公主如同女子學院中的姑娘們一樣學習,娘娘不如想想自己想和公主說些什么寫下來,如何?” 夏靈瞬眼前一亮,道:“蒲桃,不愧是你!我怎么就沒想到呢!”她快步走回書桌前,提起筆沾取墨汁,開始思慮究竟該寫些什么比較好。 更重要的是這不僅是她對女兒的寄望,更是對所有女子的寄望。 夏靈瞬沉思許久,想到前幾日還看過的彈劾奏疏,思慮片刻,寫道:“女非柔弱,不拘順從??娠椉t妝,可固山河。無關貴賤,不分伯仲。大明兒女,各為英雄?!?/br> 她看著那張紙,露出一個笑容,喃喃道:“各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