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棋盤里大帝戰天尊 цzнǎǐ
“大羅生玄元始叁氣,化為叁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叁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從此叁氣各生”。 ——《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 兜率宮一向清凈,太上老君位居叁清,無欲無求,身邊也甚少有人侍奉。越鳥到時,宮中無通無傳,只有一個童兒正臥在殿中的丹爐前打瞌睡。越鳥將手里提的點心籠子略微一抻,故意弄出了些聲響來,那童兒這才打了個哈欠,睡眼惺忪地便上前來迎。 “童兒見過明王殿下,殿下怎么親自來了?” 道童連忙欠身行禮,兩叁日前老君就吩咐過了,說妙嚴宮里的輪回瓊液怕是要用完了,讓他們這幾日趕忙送去。又及妙嚴宮里傳出些私話,說立了秋明王身子違和,不宜走動。他還剛想著今日看得了丹爐便往妙嚴宮去送藥,沒成想明王居然親臨兜率宮了。 “今日元始天尊駕臨妙嚴宮,與青華大帝對弈,本王左右無事,便走動走動,舒活舒活筋骨。再者,本王還有些私心……” 越鳥說著便打開了手中的點心籠子,只見那道童一蹦叁尺高,笑的連嘴都合不攏了。 “勞駕幾位仙童常為本王送藥,本王自然也知道投桃報李啊。這些個點心都是本王親手做的,知道仙童一向愛吃,本王若是再不送來,只怕仙童要饞掉鼻子了?!??ймёǐ?.?ō?(danmeia.) 面前的仙童不顧儀容已經開始大快朵頤了,越鳥掩面而笑——太上老君座前的這幾個仙童左不過舞勺之年,正是調皮愛鬧的時候。以往他們十分恭謹,越鳥也有來有往,常常送點心給他們吃。今日恰逢青華與元始天尊對弈,她既不敢貪看天顏,又怕青華不依不饒惹得元始天尊下不來臺,因此便干脆尋了個取藥的由頭,到兜率宮來躲清凈了。 青華原本是十分的不情愿——他好不容易得了白澤點撥,今日正要殺元始天尊個措手不及,如此揚眉吐氣的好事,越鳥居然不肯留下觀戰,那他豈不是白在元始天尊面前逞威風了?再說,以往送藥取藥,多的是元圣星跑動,即便是妙嚴宮不遣人去,兜率宮也會算著時日遣童子來殷勤送藥。從前越鳥偶爾親臨兜率宮無非是為了全了她晚輩之禮,可偏偏今日,越鳥非要往兜率宮去,到似是半點不體諒他那些個私心。 天庭眾仙各個以為青華乃六意根絕之輩,除了越鳥之外,又有誰知道他竟有如此童心?可無論他如何胡攪蠻纏,越鳥就是不為所動,青華眼見說她不懂,這才不情不愿地偃旗息鼓。 此刻,妙嚴宮里黑白相斗,尺寸殺伐指尖縱橫。兜率宮里歡聲笑語,不論主仆樂成一團。 道童為越鳥奉上了輪回瓊液,隨即便與她攀談起來,說的無非是二宮瑣事,天庭緋聞。 “童兒別的不知,但聽老君說過,元始天尊棋藝稀松,今日殿下好在是躲開了,否則只怕要和二位上神惹下齟齬?!?/br> 那仙童只顧吃點心,嘴里毫不遮掩,倒叫越鳥發笑。 越鳥一生兢兢業業,少有安坐不耕打發晨光的時候,也正因如此,在這棋牌一類上,她向來不精。眼見元始天尊氣勢洶洶,越鳥還以為天尊一心要和青華一較高下是因為天尊精于此道。然而今日被這童子一言說破,越鳥這才明白了——看來青華對元始天尊就猶如半桶水對半桶水,瘸子里拔個拐子當將軍罷了! 然而青華這樣高興,惹得越鳥也高興起來了。這興余之事,何計長短,最重要的就是青華的心思。 “仙童切莫妄語,豈不知非禮勿言?還有,這點心,仙童還得留些給旁人,否則只怕仙童少不了要受責難?!痹进B吩咐道。 “明王殿下有禮……” 一聲低沉的問候從身后響起,越鳥轉身回顧,來者不是別人,便是太上老君。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叁位天尊并稱為叁清。然而叁清雖然同尊同貴,論性格卻迥然不同:元始天尊則外收內放,雖然性情寧靜,卻也帶著些赤子之心。而那靈寶天尊則更不同,越鳥只見過他一次,縱然如此,越鳥卻依舊看地出來,靈寶天尊性情如赤子,喜怒哀樂都明明白白地寫在臉上;而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是一味的不問世事,不沾塵緣。越鳥縱然是得了老君幾番相助,也沒真的跟老君說上過什么話。 “小王見過天尊?!痹进B欠身行禮,身后的童兒也連忙下拜,然而她們卻始終還是晚了一步。太上老君看見了一旁的點心盒子——這東西他眼熟的很,明王慈悲,每及兜率宮供奉,明王都必定有物相還。即便是她此刻孤身居于天庭身無長物,她都寧可勞心勞力做這些個虛無之物,只求以全禮數。 “無量壽佛,殿下恩寬,爾等也需收受心神,需知貪之為物,便是得而不足?!?/br> 道童吃了老君責難,手足無措連忙下拜,生怕老君責他失職貪嘴,越鳥見那仙童嚇得戰戰兢兢,于是連忙解圍。 “都是小王之過,小王受天尊呵護已久,這才想聊表誠心。豈料今日竟是弄巧成拙,沖撞了天尊,還請天尊恕罪?!?/br> “罷了,既然有明王殿下求情,你便去吧,與你的師兄弟們也分些好處,切莫都一人貪下了?!崩暇垌毝?。 道童應聲退下,老君望著面的越鳥沉默不語——這明王實在是可造之材,只可惜她命途忐忑,生來就注定不可善終,否則…… “本王多謝天尊,今日本王有幸與天尊同坐,還盼著天尊能賜教一二?!?/br> 太上老君眼神一暗,一揮拂塵在明王的對面坐了下來,他半瞇著眼睛不置可否,心中甚是難安——事已至此,明王一身兩靈就連他也救不了,可怕就怕明王這一開口,不是要求生…… 老君看了看身邊的丹爐,一個念頭在他心里一閃而過…… “殿下既然如鯁在喉,不如一吐為快?!碧侠暇龂@了一口氣——左右伸脖子也是一刀,縮脖子也是一刀,他倒不如圖個痛快。 “敢問天尊,小王妖身,此生何去?” 越鳥終于叩拜在太上老君面前,問出了那個最重要的問題——十叁年了,王母也好,黎山老母也好,她們縱然是有世間無數的智慧,也終究未能解答越鳥的千年一問。 太上老君捋須沉吟,他原本以為明王屢屢受難,心中難免不甘,便是想問些吉兇禍福也屬自然。沒成想明王今日開口,居然不問生死榮辱,只問世間正道??梢娺@佛母感天而孕的雀仙慧根不淺,雖是大難臨頭,心中卻還另有天地。 “無量壽佛……” 世間萬數,但有靈者,皆希望有朝一日能羽化登仙,位列仙班,此乃常情??删胖靥斓纳裣删车?,卻又有不少人日日盼望著紅塵之喜,比如白龍女——她身為人母,卻要生生忍受骨rou相離之痛。若你問她,她一定會告訴你,什么位列仙班?什么長生不老?這一切在刻骨銘心的苦痛面前都顯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從外表來看,這一切既平衡又不公??扇粽嫦雲⑼浮霸旎倍?,就絕對不能只看來路尊位,不看因緣起止。人獸生而有別,死而同歸,他們的元神可以在輪回道中永永遠遠地流轉不息。善得善因,惡得惡果,凡塵間每一個靈魂的每一筆業與善都清清楚楚地寫在天地之間,半點也錯不了。 “貧道有一樁趣聞想講給殿下聽,曰,有一商賈,前半生貪戀財富,命數判他來世行乞。年至半百,此人改邪歸正,行善積德,命數再判,卻判他來世為家禽,殿下可知這是為何嗎?” 越鳥捻起捻珠,這個故事她曾聽觀世音大士講過,起初聽時,她也很驚訝——人乃萬物之靈,既然這個人改邪歸正,為什么要罰他去做家禽呢? “阿彌陀佛,天地以萬物為芻狗,天下蒼生,遑論高低貴賤,只看功德過失?!?/br> 太上老君滿意的點了點頭:“殿下精通佛法,果不愧是觀音大士的愛徒?!?/br> 在世俗的觀念里,人比家禽高貴,然而在世間萬物根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無論是人還是獸,他們的命運從來都只取決于他們是善還是惡。人乃萬物之靈,可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更容易種惡因,得業果。家禽卻不同,它們的塵緣既短又淺,它們既不用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又不用被七情六欲束縛,它們短暫而無業的一生遠比人快的多,它們的靈魂也能更快的回到輪回道,得到新的開始。 “終既是始,始既是終,有終有始,始始終終,輪回不休,永墮永存?!?/br> 太上老君口吐真言,越鳥頷首訓讀——此乃道也,所謂輪回,就是永遠流轉不休的善與惡,業與果。 “殿下乃佛母感天而孕,雖未及位列仙班,卻依舊是靈山仙根,因此不入輪回道。殿下與這滿天的神佛一樣,既然生于世間,便生而有責,更是為責而生……” 滿天仙佛即便是高貴如玉皇大帝,也照樣有他一生不能擺脫的責任。神仙們只要存在一日,就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責任和使命于他們,就是存在和延續的關鍵。無論是當年那個思凡下界的仙娥,還是逃出瑤池的桃姑姑,她們在背叛了自己的職責之后都只有一個下場。 而神仙們即便是兢兢業業,也未必就能真的長盛不衰,一旦有一天世間不再需要哪一位主神了,他們也依舊會在天地間煙消云散。如果有一天,世間不再需要以神的力量維護天地之間的一切了,那么所有神仙就都會灰飛煙滅。 太上老君的一番話終于為越鳥揭開了最后的一個謎底,她恭恭敬敬地向老君俯首而拜,久久不起。 明王的那一個頭磕了好久,久到兜率宮里的童兒將那一盒點心吃的精光,久到妙嚴宮里青華大帝大勝了元始天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