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書迷正在閱讀:透視小醫生、穿成暴君的寵妃、出道[娛樂圈]、人設又被當柔弱無助了、攻先生、相思淚:這個夫君有點冷、拯救殘疾男主(快穿)、隱婚蜜愛:歐總嬌寵小甜妻、商店主與圣騎士(西幻游戲)、動物園取精者
二十五 第二次爆炸最終被認定為一起事故,犯人交代后,林少佐當即檢查物證,卻發生意外爆炸。林少佐當場斃命,熱水瓶爆炸時,幾乎貼到他臉上,審訊桌炸得粉碎,紙屑和碎布料與無法辨識出部位的rou塊粘在一起,幾分鐘后就干結。 我被震暈了,因為迅速滾成一團縮到墻角,只受了一點輕微皮rou傷。十多天后傷愈出院,恰好躲開那場事后調查。 爆炸全程被人照了相,占滿當晚各家報紙版面,第二天更多。有一位站在對面樓頂天臺上的記者不知是不是被爆炸閃光嚇到,居然在爆炸瞬間同步按下快門,他拍到了玻璃窗粉碎四濺的畫面,整片玻璃鼓成弧面,像水花一般散裂。這幅照片后來被人傳到紐約,刊登在《時代周刊》上。很多年以后,我在一本攝影畫報上看到過一幅類似的照片,懷疑可能就是它。但我不是內行,無法確定。何況從那以后這種高速攝影的照片也越來越多了,我總覺得那些可能都是學了它的拍攝方法。 先前的調查沒有發現熱水瓶這個關鍵因素。后來,日本滬西憲兵隊把責任推在公共租界巡捕房頭上,因為他們最早到達現場。憲兵隊說有幾個英國人在移交時故意引發混亂,究其根本原因,當然歸結為巡捕房那位日籍副總監無能,沒有將捕隊牢牢控制在手——那本來是將他從東京警視廳特高課調來最主要的任務。 特工總部的人因為從一開始就是被懷疑的對象,全都被看管,后來倒避免了被日本軍方追究責任。當然,前提是那些審訊筆錄永遠不要讓他們看到。如果他們發現鮑天嘯在二次爆炸中起的作用,肯定要繼續追查下去,封鎖和懲罰也會無休無止繼續下去。他們也許還會把視線轉到我頭上。事情就那么不了了之,日本人甚至忘記了對公寓居民再加懲罰,可能跟報紙報道有關,或者是因為新政府剛成立,氣氛需要祥和。 因為接連發生爆炸事件,修造特工總部(也就是眾所周知的76號)的進度加快了,不久我們就搬了進去。 我自己倒很想盡快把整個事情忘掉。你們這些喜歡讀小說的人,可能會覺得那是想要擺脫內疚,一種心理反應,他們是那樣說的吧?那樣就有點小看我,雖然當了漢jian,我可不是忘恩負義的人。 鮑天嘯救了我?;蛘吒蠈嶋H情況一些,在關鍵時刻,鮑天嘯把我給放生了。他是英雄豪杰,敢做敢當。我不知道他為什么起了這么個念頭,把自己送到林少佐的刑訊室里,不管你如何疑惑不解,最后他給出了一個完美無缺的答案,一件壯舉。 我意思是說,我寧可把這件事放在內心深處,有朝一日再把它說出來。 可是有人不允許我保守秘密。我那些在重慶的老同事安排了一次邂逅。他們在街上攔住我,把我拉到錦江川菜館。他們不是來對我說大道理,他們是來送一份保險的,他們說。我可以繼續當我的漢jian,只要我接受了他們送給我的那個密碼本,一種工作關系就算確定了,我也就能得到一種將來一定有機會兌現的保險。 我用筷子搛起一粒陳皮牛rou,稍微猶豫了一下。這個時候日本人還沒有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還沒有爆發。汪政府中人還躊躇滿志,沒有一個人意識到要給自己找一條退路。而且,因為南京中央儲備銀行“中儲券”發行不順利,跟軍統正打得不可開交。兩方面今天你槍殺兩個錢業大亨,明天他朝銀行扔一顆炸彈。 不知道出于怎樣一種沖動,我到底接受了他們那種安排。人總是要想想退路。我可以向別人說大話,說那都是因為鮑天嘯的壯舉感召了我。但獨自面對自己,這么說就沒有必要了。 我根本沒有提到鮑天嘯,是他們自己說起他的。 幾句話過后,我發現他們對這個話題完全不是偶然興起。我漸漸意識到,他們此來可能就是想打聽甜蜜公寓二次爆炸的內幕。出于首度正式合作務必誠懇的做人原則,我基本上把一切都如實告訴了他們??陀^地說,有夸大其詞之處,也頂多是將事件進程中相關人物的心態情狀,尤其是其中模糊不清的地方稍作調整。我敢保證,對于事實本身未作任何偽飾演繹。 完全沒有想到,在反復確認我對鮑天嘯何以如此作為一無所知的情況之后,他們突然告訴我,鮑天嘯那種做法完全合乎邏輯。說話的那位在這里稍作停頓,詭秘地笑笑。他說,鮑天嘯是軍統地下抗日武裝行動人員。 那天中午在川菜館,我相信了他們,也認為他們要我對故事情節作些細微改動的要求合情合理。他們說,在設計行動的討論過程中,有一位女同志誤解了鮑天嘯,把謹慎當成膽怯,責備他是懦夫,可能還打了他一個耳光(這個情況他們也是剛剛才知道),無論如何,這些事情以后就不要再提了。因為面對艱險,就算是鮑天嘯一時畏懼,那也是人之常情。英雄不拘小節。另外一個人又補充道:知其不可為,而最終為之,那更是大英雄。 那天下午我回到特工總部,又覺得那其中有很多細節,用“鮑天嘯是軍統人員”那么簡單的一句話不能解釋清楚。我讓丁魯帶幾個人跑了一趟甜蜜公寓,把老錢秘密拉進76號。在高洋房底層樓梯背后那個小監室里,嚇得快要尿褲子的老錢回答了我的一些問題。他的說法再一次讓我疑竇叢生。他說,打耳光那事情,純屬子虛烏有。是鮑天嘯自己編的。有一天下午(他說的大概是鯛魚宴前的傍晚),蔣存仁拉著他一起跑到鮑天嘯房間,要鮑天嘯說清楚欠的債到底怎么辦。鮑天嘯指天畫地答應他們,他會給大家一個交代。不過有一件事要大家再幫一下忙。他講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故事,關鍵是,他要大家把這個故事傳出去,不管用什么辦法,最好是讓三樓的人聽到。 “什么故事?” “就是那個女人。捉jian,打耳光?!?/br> “他想讓你把這件事傳到誰耳朵里?” “可能——主要就是馬先生你?!?/br> 這是鮑天嘯在預先埋下伏筆么?轉彎抹角讓我相信確實有那么一個神秘女人。提供一個旁證,一條側面線索。在他猜想中,我一定會轉手就把情報告訴林少佐。那樣他說的話就得到證實。他總是想把日本人引向那個女人。他設想了一個故事,也想好了如何把聽眾慢慢帶進故事。但他遇到了挑剔的聽眾,充滿敵意、只想把他逼入絕境的聽眾。 謎團剛剛被風吹散,又合攏到了一起。鮑天嘯究竟在甜蜜公寓爆炸事件中擔當了一個怎樣的角色?他的壯舉到底是一次還是兩次?他是不是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難道他真的只是在后來、當我遞給他熱水瓶時才想到還有另一顆炸彈?真的有那個女人么?可他為什么要編造那些故事呢? 只有一件事情我可以確定,不管有沒有她,她是一個真正的活人也好,她是完全向壁虛造的小說中人也罷,哪怕她僅僅誕生于鮑天嘯一念之間,一旦從他嘴里脫口而出,她就真正存在過。因為他為她著迷,為她感動,甚至為她殺了人。 對于我,鮑天嘯有救命之恩。他甚至救了我兩次。戰后在審判漢jian的法庭上,不知軍統哪個部門,向法官提供了一份證明文件,說在鮑天嘯用炸彈刺殺日寇軍官的行動當中,我本人實際上起了一定協助作用。而且在此壯舉感召下,我加入了軍統地下斗爭。我因此被免于追訴叛國投敵之罪。 又過了許多年,我這時已來到臺北。在調查局退休干部聯誼會上,有人拿來一本《傳記》。那是本讓老家伙們寫些半真不假的往事,滿足一下虛榮心的雜志。他們拿給我看,是因為那一期刊登了鮑天嘯的故事。據那上面說,在那兩次爆炸行動中,鮑天嘯并不是孤身作戰。實際上,有很多人在背后支持他,配合他,幫他作準備。那些人后來都授了勛,升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