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救不了大漢(基建) 第299節
因為案子本身較小,為了保持回旋的余地,延尉署的廷尉正、監、掾史這群年俸千石的大佬們互相碰了碰頭,最終將六百石的延尉右平推出來審理此案。 理由很充分,畢竟是個百石小吏的訟告,哪里用的著他們?肯定是負責裁決具體獄案的延尉右平來??! 延尉右平很清楚自己此刻是被上司們推出來頂鍋,但也沒辦法,接著這破鍋他還能干下去,指不定還能修好,不接,那就等著被穿小鞋吧。 捏著鼻子,延尉右平很快看完了狀告之人的上書。 訟告之人肯定會潛意識偏向自己,延尉右平忽視掉巫蠱箴言這些指控,很快發現了對被告女醫的不利點。 告主的老父患的是慢性胃病,已經活了四五年,平日里還是能下床活動的,而身體還不算太差的情況下,他在服藥二日后,突然暴斃。 就算不是巫蠱,也很有可能是施藥失誤啊。 而施藥的物證……這東西上哪兒去找! 延尉右平極為頭痛,他迫切的想要將此案調查清楚,以免引火燒身,只是鑒于女醫背后還站著韓盈,此案也很難真的算女醫之罪,所以也就沒按照舊歷,讓幾個獄卒拿著腳鏈手鏈去傳疑犯,而是讓自己的親信過去請人。 派親信去,主要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請女醫,而是為了給韓盈的人說清楚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免引起誤會。 這位親信任職書佐,看起來二十歲出頭,面白長須,衣衫飄逸,極為儒雅,僅從外貌上就沖淡了不少緊張的氣氛,也不愧是延尉右平的親信,客客氣氣的幾句話就將事情交代清楚,態度也極為謙卑的說道: “事關人命,還請于醫師寬容,允我帶醫治的女醫吏前去辯辭,辯完既歸?!?/br> 書佐的態度極好,可再好,都沒辦法掩蓋他帶來的消息有多壞,想要做的事情又有多糟糕。 行獄,那是人能去的地方嗎? 即便文景兩帝廢除了大量的rou刑,但這不代表剩下的刑罰是普通人能夠承受得了的,大量的‘輕刑’還是充斥在日常中,既然如此普遍,那它肯定不會只出現在定案后的罪人上,審訊中途,獄吏為了獲得口中而加以輕刑、私行的可從來不在少數。 別看他現在說的好聽,可女醫到他手上,就跟借出去的錢一樣,能不能回來自己這個借錢的時做不了主的,得看他什么時候愿意,真要是一抹臉扣下了,就算韓尚院奔走救人,那也是要有個過程的,這段時間,足夠對方把人弄殘弄廢了! 于秋一點都不想讓書佐把女醫帶走,但對方已經給足了面子,拒絕就太過于囂張,她只能道: “義診出了人命這種大事,我一個醫師怎么好做主?還請鐘書佐等待片刻,容我前去稟報尚院?!?/br> 韓盈來長安后,一直和女醫們蝸居在客舍,想不驚動她帶走女醫,那只有鬼神才能做得到,鐘書佐過來就是希望講清楚此事,別得罪人,此刻巴不得她趕緊和韓盈說呢,連忙道: “在下不急,您去就好?!庇谇飦聿患岸嗾f,離開此廳后急匆匆到了韓盈身邊。 今日天色有些昏暗,像是要下雨的樣子,韓盈便沒有外出,只是讓韓羽過來,匯報一下這幾日整理的藥案,也不知道是天色的原因,還是藥案聽起來太過于催眠,都讓韓盈有股昏昏欲睡之感,正當她困倦之時,于秋急匆匆的闖了進來,道: “尚院,出大事了!真的死人了!” 此話一出,韓羽頓時停了下來,而韓盈的困倦也瞬間消失,她眼神凌厲的劃過于秋,又迅速收回,平靜的開口: “慢點,說清楚怎么回事?” “延尉來人,說是郜里一戶姓邱的人家,詣闕上書女醫咒死了他的父親,延尉右平受理此事,如今要讓診治過女醫去行獄辯辭?!?/br> 于秋二言兩語將此事說了個大概,憂心忡忡的問道: “行獄不是什么好去處,我擔心去了人就回不來,要不,還是別讓這女醫去吧?” 詣闕上書,是指直接越級向更高層的機關上書,一般用作申請冤假錯案上,只是女醫這才來了不到一個月,時間上根本出不了這樣的案件,更大的可能是京兆尹那邊不受理,沒辦法,人轉頭跑到延尉這個漢國最高的司法機構來了。 而能立案受理,說明此事有不利于女醫的證據指向,不趁著現在證據還算清晰充足的時候,把案情理清楚,那以后就算是長八張嘴天天說也解釋不清楚了。 “行醫治病,就沒有不死人的時候,去辯一辯才能清楚到底是誰的錯,若是今日告一個不去,明日告一個還不去,那謠言可就要漫天飛了?!?/br> 韓盈否決了于秋的想法,不過她也明白擔憂的必要性,如今斷案可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敞開大門左右衙役喊完威武,縣令一拍驚堂木道一句‘堂下何人,所告何事!’之后在大庭廣眾之下開始審訊,而是全封閉的,不會有任何閑雜之人。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延尉署里的人是不會動刑的,但就怕萬一真遇上個傻子,那封閉環境里遭遇什么,外人就很難及時知道了,甚至不說刑訊,僅僅是心理壓力都夠女醫喝一壺的,這對她自辯很不利,更不要說記住案情回來跟韓盈說說具體細節了。 這么想著,韓盈道: “此為訟告,大抵是不會用刑的,不過官吏沾染訟告極為影響考核,你們平日里應是想著離行獄越遠越好,對行訟之事也不甚清楚,這樣,讓燕武和女醫一起去吧,順帶著在路上問一問怎么回事?!?/br> 西漢,平級之間的為‘告’有點像后世的民事起訴只要主審官不是惡意整人那危險性不高因為此時的女醫并沒有定罪若是上對下的‘劾’也可以理解為刑事訴訟那才叫麻煩因為對方有著極為直觀并被延尉署眾人采納的證據已經判定殺人了。 前者韓盈只需要面對這邱家怎么能告成功的證據是什么的后者……直接可以開始懷疑皇帝是不是要整她了。 歷史上有名的酷吏張湯如今已經任職延尉他控制的延尉署就是漢武帝手里的一把刀啊。 于秋不知道歷史而且也正如韓盈說的那樣她對延尉署和下轄的機構多是厭惡躲避的狀態根本不可能主動去了解里面是什么情況如何運作的所以如今想起來多是些駭人的聽聞故此才慌了神此刻聽燕武也要去頓時松了口氣。 治水患的那些年燕武不知跑過多少次行獄不僅熟還是韓盈的身邊人真遇上點什么緊急情況她能做不少主呢。 “那好我這就去叫孟悠去?!?/br> 臨走前韓盈又囑咐:“告訴燕武不用帶藥案先放在我們這里也別急著自證此事既然是邱家狀告那就應該由他們舉證可懂?” 于秋怔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這是想讓燕武看看有沒有人在背后指使她點頭應道: “我明白?!?/br> 于秋急匆匆來急匆匆走韓羽一直沒搭上話直到這時才遲疑著開口: “我好似聽人說過這個邱家?!?/br> “喔?” 此事狀告的是義診的基層女醫后續如何先不論此時就是個比較平常的案子即便是已經死人也只是邱家和這個女醫之間的事情漢國死人的案子多了只論這個案子本身那是根本排不上號的。 故此韓盈不能貿然插手此事更不能出現在延尉署一來是避嫌二則是防止事態擴大不然此事沒了回旋的余地不說即便是贏了也要被扣上一頂仗勢欺人的帽子還是得小案小結好堵住悠悠眾口。 不過若這是敵人設的局那徒等燕武帶來案件具體情況就太慢了些要能從其它方面了解些情況 那就再好不過了。 將目光投向韓羽韓盈問道:“是有婦人向你說過邱家?” “是?!?/br> 不是多么私密的事情韓羽說的也沒有壓力: “郜里只有那么一戶邱家被請走的又是孟悠那就應該是我聽到的這家聽那些婦人說他們似乎出過什么變故變賣過不少家產家里窮的厲害最近兩年才緩過來?!?/br> “嗯……” 僅靠這一點能推測出來的東西就太少了韓盈想了想:“我記得你這幾日曾經指點過一個給人接生的老嫗?她住的地方距離郜里不遠吧?” “不遠?!表n羽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天色還早我現在就去找她打聽一下邱家?!?/br> 第312章 許是誤診 對于底層的個體來說,想要意識到自身即將處于風暴中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數的時候,都只會從自身的角度出發。 在孟悠的認知中,行獄真不是什么好去處,別說人命官司,就算是普通的紛爭,去上一趟名聲也要臭上幾分,真要是仗勢欺人的官吏,為富不仁的豪強,那有這樣的名聲還挺好,可對于清白做事,認真救人的醫者來說,那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霉。 故此,直至坐在牛車上,孟悠還是帶著幾分難以接受的表情。 她緊緊握著燕武的手,力氣大的手指已經開始發白,可自己絲毫感覺不到,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思索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這些日子看診的病人很多,整體數量已經記不清,好在韓尚院控制著義診的天數,女醫又是輪流來,最后分到個人手上的,也就是百十來位,能開藥方的就更少了,加上每次義診回來都要寫總結,前天又剛審核過醫案,孟悠都不需要刻意去想,那位老人就已經浮現在她的面前。 對方身形消瘦,帶著股老人味,臉色有些蠟黃,由兒媳和兒子陪著過來看診,孟悠認真的詢問過他的病情,當時主要是由老人和兒媳回答,說胃部時常疼痛,不想吃飯,經常是吃了一點,就覺著人已經飽了(實際上是胃脹),要等很久這飽勁才會過去,偶爾吃多了,還會嘔吐。 孟悠看他的舌苔,發白而且厚膩,脈像又滑、細,從病理上來說,屬于濕氣過重,氣血稀缺。 因病患兒媳說嘔吐的次數很少,其中也沒有出現過血跡,孟悠便判斷此病尚在治療范圍,主要開的是驅濕消脹,改善食欲不振,以及修補氣血的藥方,此刻回想,她還是想不通蒼術,半夏、陳皮、黃芪這幾味藥怎么能致人死亡的? 要是有人參這種大補的藥,虛不受補,那還有可能出現問題,問題是她手頭沒這樣的藥可開不說,就算是有,對方也買不起??! 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以至于人突然暴斃的? 直至到了行獄,孟悠都沒想明白這個問題。 她想不明白,燕武卻是很快從鐘書佐口中問清楚了重點,那邱家人狀告的根本不在藥上,是將老人的突然暴斃,推在了女醫‘箴言’應驗上! 箴言,又稱預言,屬于巫術的一種,分支很多,方法也很多,可以是占卜,也可是做法,還有不需要工具的相面等等。 由于劉邦、呂后惠帝和文帝都為了穩固自身的統治,進行了大量的預言宣傳,以及如今皇帝高舉天人感應的大旗,不僅不破除封建迷信,反而主動加深迷信的緣故,信它的人很多,已經到了十有八九的地步,頂多就是有的人信的淺,對我有利是吉兆,對我不利那就是‘枯骨死草,何知吉兇’。 這種還好說,最怕的是那種信的深的人,很容易將預言當真,做事總往預言方面想,更有瘋魔的,出個門先走哪個腳都得占卜下吉兇,甚至,還有被自己預言給嚇死的。 而對于某種疾病繼續下去會發展什么樣的‘預言’,如果不知道原理,那還真和箴言一樣,籠罩著幾分神秘的色彩,仿佛真有幾分巫術在里頭不說,更麻煩的,是這件事有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那老人的死法,正是孟悠說病重后的情況—— 腹痛,嘔血而死。 會殺人,但不會檢驗尸體,還不如文人機巧善辯的燕武忍不住在心里嘆氣。 這可不是一般的難辦??! 即便心里裝著事情,燕武也沒有在面上表現出來,她將自己發酸的手在下車時抽回來,而后又反握住孟悠,安撫著她進入延尉府的緊張情緒。 兩個男人手牽手,看起來總讓人覺著古怪,可若是女人,那就顯得很正常,畢竟女人的親密總會更外露一些,不過,鐘書佐并沒有將這只視為關系好,他甚至不用多看,就能確定被狀告的孟悠處于緊張的狀態。 這很難不讓人生疑,只不過鐘書佐的懷疑并沒有持續多久,就確定對方只是單純的對進入延尉府緊張,和害人沒什么關系。 想想也不奇怪,延尉府的名聲可不算多好,大多數因劾過來的,除了極少部分能維持氣度,大多都是慌亂到膽驚心顫的模樣,畢竟劾到入獄,那就臨動刑、受罰都不遠了,這位孟女醫的事情雖然還未到那一步,但終究是死人,而且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說,對她都不太利,一旦真將錯處定到她這邊,那就是由告轉劾,受的刑法可不是一般的重! 清楚結果的孟女醫只是緊張,而不是慌亂,已經不是尋常之人了。 倒是旁邊這位一起跟來的燕護理,實在是有些不尋常。 高壯健碩,行進間完全不像女子,進來之后半點都不帶懼色不說,連緊張都沒有,甚至徒經牢獄聽到的慘叫,以及看到一閃而過的帶血刑具都沒當回事,還能反過來安撫這孟女醫,說她是一個小小的學徒,那簡直就是騙鬼! 鐘書佐甚至可以確定,自己剛才的殺威手段已經被對方看了出來。 不過看出來就看出來唄,誰還沒做點小手段呢。行獄是間有些像廳的屋子,正中有一案幾,放滿了大約五六卷竹簡,兩側設有草席,周圍還有幾個獄卒,鐘書佐帶著她們進入,和延尉右平說完人已經帶到,便走到了主官身后。 他和燕武對視了一眼,又立刻別開。 被推上來的頂鍋的延尉右平姓秦,看起來只有四十歲上下,已經進入中老年發福狀態,也不知天生的還是沒有過勞作的原因,他膚色很白,整個人看起來像就像是發面饅頭,一點兒都不嚇人。 目光掃過燕武,秦右平極為客氣的問道: “孟醫想必也已知道為何傳召,此案詭譎,不明之處甚多,還望孟醫不要隱瞞,有問必答,盡早洗脫嫌疑,還自身一個清白?!?/br> 燕武眼皮立刻一跳。 壞了,孟悠要被對方帶溝里去了! 果然,沒有察覺到這里面有坑的孟悠點頭應道:“長官盡管問就是,我定會知無不言?!?/br> 鐘書佐已經拿起來竹簡筆墨,準備記錄,而秦右平也開始問: “此案為邱家長子,邱臨所告,言你曾為他父看診,可有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