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現場因為突如其來的黑暗寂靜了一瞬,很快,一道悠遠的,像是從老唱片里面傳出來的聲音,便環繞在了整個現場。 “一曲華觴,故夢恨晚……”戲腔悠揚,配上這略顯壓抑的老舊唱調,瞬間將殷承玨代入了那個年代中。 緊接著,一道燈光打下來,將全場的目光集中到了那一處,在那里,有一個人靠坐在藤椅上,一手搖著一把折扇,一手捻著一封書信,下顎微抬,像是在回憶緬懷。 “??!是箏祺!” “我雖然不粉他,但是不得不承認,穿著這一身的斐箏祺很帥??!” 來看節目的粉絲們在下面小聲的議論著。 斐箏祺是B班的成員,在B班里的表現并不突出,但是容瑜在選擇人的時候,第一個就要了他。 在這么多的練習生中,斐箏祺的顏值并不算高,但是卻非常有記憶點,那就是他鼻梁和眼角中間有一顆紅痣,加上他比較沉悶的性格,他的粉絲邊戲稱他是憂郁小王子。 不過,在上輩子,哥出道節目結束之后,殷承玨就很少看到這個人出現在人前了,想必是覺得不合適,換了其他行業吧。 思及此,殷承玨就沒有把心思多放在斐箏祺身上,而是繼續在舞臺上尋找容瑜的身影。 隨著這短短一曲戲調結束,舞臺上的燈光大亮,早已經在臺上就位的幾個人立刻隨著陡然變得鏗鏘有力的音樂舞動起來! 他們抽到的曲目是《故念》,講的是一個生在那動亂年代的男旦和一個勵志報國的書生的故事。 男旦為了報仇,假做歸順敵人,實際上一直在給外面傳遞消息,書生和男旦的第一次見面,就是在一個小巷子里,男旦手里握著一把滴著血的刀子,腳邊躺倒著一個雙目圓睜,已然失去生息的,穿著侵略者軍服的男人。 聽著巷子外面傳來的腳步聲,書生當機立斷,拉著男旦往巷子深處跑去,然后從一個被掩蓋得隱秘的地道里逃出。 也是從此之后,兩人里應外合,給組織傳遞了很多緊急的消息,幫助組織避開了好幾次危機。 不過男旦是臥底這件事最后還是暴露了,被當眾處刑時,要不是有同伴狠狠地按著拉著書生,將他打暈帶回去,書生肯定會沖上去了。 那樣一來,組織辛辛苦苦準備的一切也都前功盡棄。 槍聲劃破天際,組織里的戰友們瞪圓雙目,拳頭握得咔咔作響,他們要將今天的這一幕刻到骨子里,讓那些罪惡的侵略者們血債血償!要他們的頭顱血祭告慰英烈們的在天之靈! 他們在最后的決戰中奮勇拼殺,瘋狂地收割著侵略者的頭顱,他們肩上扛著死去的英烈的寄托,帶著屬于這片土地的骨氣,終于,他們將侵略者們打出了這片土地! 抗戰勝利之后,書生來到了男旦的墓前,摘下了自己的軍帽。 跟在他身后的戰友們,也紛紛摘下了軍帽,緊貼在胸口,深深地鞠躬。 故念,故念,故人已去,永念于心。 書生道:“你在我心里,你的歌,你的曲,你的舞,你的魂,都在我心里,永遠的活著?!?/br> 這便是這首《故念》的曲中劇情。 一般來說,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舞臺,跳這種原曲偏向悠揚綿長的曲目,是非常不討巧的,他們拿這首歌重新編曲,如果編成男團勁舞的風格,那就是完全壞了這首歌原本的表達,可要是照著原本的曲調來,又沒有新意,而且跳出來只會顯得不倫不類。 而容瑜這一隊卻將曲子直接改編成了綿長的戲腔和高揚的DJ曲調完美結合的歌曲,齊舞時動作整齊劃一,到了戲腔部分,音調拉長時,練習生們又各自找到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從舞臺中間快速的分散到邊緣,表情凝重,仿佛沉浸到了《故念》的那種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隱忍和沉痛中奮發前行的場景里。 觀眾們很快就能感受到,除了分別扮演男旦和書生的容瑜和斐箏祺之外,其他的練習生還扮演了組織里面的其他人。 他們雖然在舞臺上跳舞,但是手上卻時不時的交碰,寓意著暗中傳遞消息,現場還不太明顯,但是從靠近的攝像機角度,就能清晰的拍攝到他們的動作。 這個細節的處理非常到位,可見編舞的人非常用心。 當歌詞唱到了男旦被處決的時候,幾個助演黑衣人上臺,從身后鎖住了容瑜的雙臂。 其他的練習生則各自從不同的方向角度拉住了想要沖上去的斐箏祺。 當然,不是直接生拉硬拽,而是圍繞著書生踩點跳舞,以演繹的方式體現出這個心里的矛盾和沖突。 歌曲到了這個部分,正好有一個短暫的停頓,容瑜在黑衣人的手下掙扎著,仰天大笑幾聲,而后掙脫了束縛,從袖子里拿出了一把匕首,做了一個自刎的動作,然后絕倒當場。 這也是這首故念的高潮部分,也是轉折的部分。 接下來燈光轉向了站在舞臺中間跳舞的其他練習生,好像已經將倒地的容瑜遺忘。 直到歌曲臨近尾聲,代表勝利的號角吹響,燈光才再一次打在舞臺的那一角,容瑜還趴在那里,維持著倒地時的姿勢。 斐箏祺扮演的書生角色已經在剛才跳舞的過程中撕下了長袍馬褂,露出了穿在里面的軍裝。 他走上前,摘下了帽子,其他人也跟在他身后,摘下了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