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錢和刀子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投喂男主、炮灰攻翻車之后[穿書]、神算萌妻,有點甜!、猴王之帶飛系統、御前美人、誤入修界、穿書之帝王成長攻略、閃婚新妻,黎少心尖寵、反派對我動了心(穿書)、女配今天成功撩到影帝了嗎
胡令武沒想到夏凡會第一個點他的名,不過他也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不至于因一點小意外而發蒙,只見他起身一禮,不做考慮的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君上,臣以為,體育比賽,光四個字,太過泛泛,其所概甚廣,不能一概而論,應分門別類加以區分…… 如馬球,現在推廣馬球明顯不現實,首先,騎士本就稀缺,馬球對騎術的要求又特別高;其次,馬匹,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用不起,也不可能浪費在體育賽事上,最后的場地反而是小事。 相應的,賽馬、賽艇、龍舟之類的,都不適合現在的大夏。 反之,類似于賽跑、跳遠這樣的成本較低、技術門檻也很低、對場地也無甚要求的項目倒是可以試試。 至于具體效果如何,以及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唯有等實施后才會知曉……不過,無非是成功和失敗兩種結果罷了,一些小項目,也造不成多大損失?!?/br> 他的意思很明白,“大”項目沒有搞頭,不現實,一些對配套設施要求不高的“小”項目旦試無妨,只不過胡令武的傾向也不強烈,搞不搞他都無所謂。 可以說,胡令武的態度代表了在場的大多數人。 無開展條件的,堅決反對;有開展條件的,不支持,不反對。 果然,繼胡令武之后,大家依次表態,結果只有高弘毅和歐林表示了反對,歐林更是堅決反對,他反對的理由很是霸氣。 有那閑工夫去跑步跳遠,干嘛不去上工,機械局缺人缺的都燒到眉毛眼兒了,你丫的教育局還嫌百姓們太閑沒事干?來來來,都到我機械局來。 反正最后歐林耍無賴,除非夏凡將機械局的人力缺口解決,否則他堅決反對這種浪費人力的勞什子比賽。 夏國一直都在缺人,時時刻刻處于人力緊張之中,歐林的態度無可厚非。 如果交通局長盛萬里在場,一定也是同樣的反應。 對于歐林這種耍無賴的行為,夏凡懶得理會,理會了就傻了,這家伙才不管什么體育比賽不比賽的呢,他要的是人,夏凡哪來那么多人給他,而且機械局就是一黑洞,永遠填不飽的那種。 “歐參政過激了?!睆埫髡境鰜眈g斥道,“發展體育不能說是吃飽了沒事干,所謂松弛有度,即使是騾馬,在日復一日的勞累后,也要適當的休息一下喂點水和草料,何況大夏百姓?相較于百姓閑著鬧事,還不如由官方組織比賽,既能娛樂百姓,又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還能增強體質,何樂而不為呢?” “老歐,你也是工匠出身,你說說你以前過得是什么日子,沒日沒夜的辛勞,落下一身毛病,你忍心看著工人們和你一樣?” 最后這一句話,算是直擊命門,歐林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他雖然覺得哪里不對,但卻又找不到因由。 當然,這種冠冕堂皇的話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不然,夏國的工人們哪來的休息時間?要知道現在夏國百姓過得日子,比二十世紀初期的所謂文明歐洲的工人們可要幸福多了。 但,夏凡心里之所以對辦體育感興趣,主要還是因為體育賽事肯定會被安排在休息日,而且賽事也不可能太頻繁,不會占用百姓們的工作時間,不影響夏國的發展。 這才是大家選擇默認的根本原因。 不然,即使理由再正確,諸臣也不可能同意此事,袁則立壓根也不會報上來。 夏凡原則上同意了教育局開展體育工作,至于其后的具體cao作,就要看袁則立怎么跟總務廳說了。 不過,夏凡還是有一點自己的想法的,他看向全程打醬油的周敦吉和齊云,笑道“敦吉、齊云,你們覺得,在軍中推廣足球是否可行?” 之所以突然想到這茬,完全是因為夏凡那豐富的“閱歷”讓他靈光一閃,無數歷史系穿越前輩們用過的法子,不用白不用。 為什么不是橄欖球或者籃球、排球?因為前輩們都是用的足球,而且,夏凡除了還看點世界杯外,nba基本不看,排球是沒興趣,橄欖球是完全無感。 或許以后會逐一補全吧。 足球是什么,周敦吉不是很懂,經過齊云解釋了一番后,他恍然大悟“原來是蹴鞠??!” 蹴鞠就蹴鞠吧,沒人去計較蹴鞠和現代足球的區別。 反正夏國立足于一個全新的世界,許多名詞的定義還不是夏凡說什么是什么。 足球專指現代足球,蹴鞠就是古代足球,沒毛病。 在了解了一番現代足球的規則后,周敦吉果斷贊同,其實就算不明白他也會贊同,這可是夏凡主動提出來的,開玩笑呢,本來就是吉祥物的周敦吉哪敢瞎嗶嗶?無非是做個樣子。 而齊云,在原時空他就接觸過足球,雖然算不上喜愛,但對于在軍中率先推廣足球,卻是無異議。 于是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 然后開始下一項。 自鑄貨幣,取消票據。 這個議題,就比前一個體育比賽重要的多的多。 林教先的建議,也不是突發奇想,在這之前,大家就貨幣問題,討論過不止一次兩次。 魯迅三世說得好,世界上最快的賺錢方式,就是印鈔票。 誰不知道這中間的門門道道?李老二憑什么干死李建成?反正在夏凡看來,他老子李淵賜給他的那座鑄錢爐才是至關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最少也是之一,缺錢了開爐自己造,就問你怕不怕? 這是有鑄幣權的好處。 而失去了貨幣掌控權的下場有多慘,參考自掛歪脖子樹的崇禎皇帝。 東南財閥利用西班牙大篩子從北美漏過來的白銀,各種saocao作,自己不交稅那只是基本步驟,控制銀價,調控銀銅、銀糧兌換比,上下兩頭搜刮,最后農民造反,皇帝自殺,也是開諸夏五千年之先河。 這個逼,他們可以吹三百年。 只是這些人自己的下場也沒好到哪去,玩脫了。 崇禎皇帝在天之靈,怕是要笑的抖三抖。 這幫廢柴的下場,同時也告訴了后來者一個道理。 錢很牛逼,刀子也很牛逼,但終究還是刀子更牛逼。 沒錢的刀子,不持久,比如北極熊。 沒刀子的錢,皮太脆,比如腳盆雞。 所以,有錢又有刀子,才是最最牛逼的,比如鷹醬和兔子。 現在,夏國的刀子環比開來,不吹不黑,尚算鋒利。 就差錢了。 給別人交鑄幣稅,那是萬萬不能的。 可關鍵是,夏國沒有金礦,也沒銀礦,嗯,銅礦也沒有。(╯□╰) 那怎么辦? 這點小問題,根本難不倒聰明的諸夏民族。 直接一步到位,發行紙幣吧。 甚至夏凡都準備直接跳過金銀本位,過渡到信用本位上。 就是不知道步子邁這么大,夏國的百姓受不受得了。 不過想想,現在發行的票據不就是信用支撐的嗎?跟信用本位的紙幣幾乎沒有區別,竹片、木片和紙的區別而已,換個名稱應該問題不大。 再加上,夏凡身上有一層“神使”的神秘光環,夏民們普遍對夏凡抱有很高的忠誠和信任。 最后,夏國一直施行的是半計劃經濟,金銀的作用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或者說在國內等同于廢物,金銀的貨幣價值被無限降低,這又進一步加強了老百姓對紙幣的接受程度。 唯一可慮的是,夏國的印刷術和造紙術是否能有效防止假幣出現。 現在盤子小還沒問題,盤子大了,特別是與外界大規模接觸后,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票據會被市場倒逼著取消,而紙幣能否堅挺住,完全看技術。 而技術層面最后還是要看機械局。 林教先的建議并沒有出現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大家清一色的將目光投向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