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后續
建安五年八月,曾麒將益州諸事全權交給諸葛亮與黃權負責,自己率領大軍起程返回建業。途經襄陽之時并沒有過多的停留,只是囑咐周瑜和魯肅小心防備曹cao,就又接著上路了。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建業那高大的城墻終于遙遙在望了。 “我等恭迎楚旋而歸?!币詰蛑静艦槭椎奈奈涔賳T早就在城門處迎候。 “哈哈!諸位快快請起,多日不見麒心中甚是掛念諸位??!”回到建業,曾麒心情大好。立馬從那匹大難不死的追風駒背上下來,大笑著扶起眾人。 當眾人擁簇著曾麒來到原來的大司馬府時,門口的匾額已經被更換了。如今的‘楚侯府’三個字更顯得威嚴、氣派。這讓曾麒心中感慨萬千,不禁想看看這塊匾額在自己的一生中到底能換幾次。 不提曾麒心中的惡趣,眾人進府后先是一陣敘舊。郭嘉這個浪子充當了解說員,把這次伐蜀之戰的經過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番。當然,其實也沒什么可說的,畢竟此戰太過順利,并沒有什么波折。不過當郭嘉神神秘秘的說到落鳳坡時,著實讓眾人一陣驚嘆。而龐統當即跪倒在地,深信不疑的叩謝救命大恩。當曾麒知道水鏡先生與龐德公早就知道龐統短命時,當真是嚇了他一跳,他心想這漢末三國的水還真是挺深的,自己以后還是多注意點吧! “不知楚侯對傳書上的事如何決定?” 敘舊完畢眾人開始議事。戲志才所說的就是半個多月前給曾麒的飛馬傳書。事情是這樣的,禮部侍郎馮買冒充黑山軍的軍師,與袁紹談判并達成協議,雙方以黑山以東五十里為界互不侵犯。當然!這也是袁紹實在是拿張燕沒有辦法了,才不得不做出的無奈妥協?;蛟S是有一肚子氣沒處撒,想找一個宣泄口。袁軍自黑山撤退后并沒有回鄴城修整,而是直接南下黎陽,在黃河渡口秣兵歷馬。 “哈哈!張燕這小子干的實在是不錯,俺老張不如他?!边€沒等曾麒說話,知道內情的張飛率先說道。 “行了三將軍!楚侯和眾位先生還沒說話,你就別賣弄了。況且沒有華夏商會的大力支持,張燕那幾十萬人恐怕早就被餓成人干兒了?!睂O策拆臺道。 “你?你怎么就知道拆我的臺??!”張飛看著得意的孫策,恨恨的道。 “哈哈!” “哈哈!” 看著二人斗嘴,眾人一陣大笑。不過孫策說的還是有道理的。黑山軍幾十萬人口,若沒有華夏商會的錢糧、器械的支持,他們根本成不了這么大氣候,更過不了袁紹大軍圍困的那一關??梢哉f袁紹并沒有敗在張燕手里,而是敗在了華夏商會強大的財力之下。若是讓其知道是曾麒在從中作梗,那非的立即起兵找他拼命不可。 “好了!你二人別耍笑了?!痹柚浦沽硕说暮[,又接著說道“志才!你等是如何商議的?” “我等經過數次商議后認為,如果曹、袁雙方爆發大戰,那我等當有三策可行。其一,在雙方大戰的緊要關頭,全力揮軍北上攻伐中原,與袁紹南北夾擊,曹cao可破也!其二,與曹cao聯手,從徐州以及海上進兵,攻入青州、幽州。其三,左右逢源,最大程度的消耗雙方的實力,然后坐收漁人之利,逐個擊破?!?/br> 戲志才說完后等待著曾麒的決定??稍鑵s緊皺著眉頭,他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么,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 “奉孝!文和!你二人有何建議?”曾麒問道。 郭嘉和賈詡對視一眼,顯然二人在回來的路上已經通過氣了。 “楚侯!我與奉孝一路上都在推演,得出了一個疑問。戲尚書等人的結論都是本著曹、袁開戰而得出的。但是倘若雙方不開戰,而是聯手攻打我們呢?” 賈詡并沒有往下說,而此時的曾麒卻是臉色鐵青,出了一身的冷汗。真是該死,自己又被歷史的慣性思維給圈住了。自己總是想趕快拿下益州,完成南方的統一,好在接下來的官渡之戰中分一杯羹,甚至是一舉擊垮曹cao與袁紹二人,打下定鼎天下基礎??墒乾F在誰又能確定官渡之戰就一定會發生呢?這可不是書桌上的歷史課本,更不是說書人口中的演義小說。況且歷史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先知先覺也不能確定它的又向了。 而現實中的情況是自己坐擁五州之地,實力最強,就猶如三國時期的魏國。曹cao與袁紹就像三國時期的吳、蜀兩國,實力稍弱。聯弱抗強本就是諸侯之間慣用伎倆,當然!這也是人們趨利避害的本能,給誰都會這么做。所以賈詡所言很可能就會發生。 “文和所說太過危言聳聽了吧!”戲志才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心里卻也沒有底。 “不!文和所言甚為有理,沒有一絲危言聳聽之意?!睕]等賈詡說話,曾麒率先肯定道。 “武進!你傳令許昌、鄴城兩地的錦衣衛,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打探消息,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回報?!?/br> “武進遵命!” “憲和!你立馬傳書北方各州的華夏商會分部,秘密轉移重要人員以及財產,由明轉暗?!?/br> “簡雍遵命!” “諸位!現在我們只能稍安勿躁、靜觀其變了。等錦衣衛傳來消息,再見招拆招?!?/br> “我等謹遵楚侯之命?!?/br> “好了!此事暫且告一段落。接下來我們議一議立功將士的封賞以及職位的變動?!?/br> 升賞立功將士本無可厚非,但是沒有參加征戰的眾將也不能不管,因為曾麒如今已經貴為國侯,要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都可以立諸侯國了,如今麾下將領的職位還是大貓小貓兩三只,這哪行??!可這就要從中間找個平衡點了,否則恐怕有功之人心中不服??!所以曾麒要眾人共同商議,而不是一言以決。 作為吏部尚書的戲志才和侍郎蔣琬首先發言,然后眾人七嘴八舌的好一頓商議。最后決定六部本就是曾麒治下五州最高的權利機構,又與漢朝官僚體系互不統屬,所以不予升賞,只對郭嘉、賈詡等隨軍人員賞賜些財物了事。而益州歸降且隨曾麒回到建業的文官,全部被分入六部做從事。 至于武將方面,財物自不必說了,官職上眾人商議后決定表奏關羽為征東將軍,張飛為征南將軍。表奏黃忠、典韋、張遼、太史慈、趙云、孫策、甘寧、文聘、陳到、魏延、蔣欽、周泰等一干大將為雜號將軍。像其他的張任、嚴顏、黃蓋、程普、韓當、王威等人全部被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