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奪劍大會
滄雪五十歲這年的冬天,五十年一度的奪劍大會到了。白鳳族長老滄翼從北向南布陣,赤鳳族長老陽桓從南向北撒網,中間交匯處是三重結界包圍的劍臺,劍臺上供著神兵無刃和神兵無痕。 神兵無刃是無刃大刀,乃五重天黑土森林鑄劍師百煉匠人所造,此刀乃圣王之刀,不見鋒芒而眾生皆懼,集霸權與仁慈于一身。神兵無痕是雙兵器的總稱,一是無形之網,二是鋒利異常的獵殺神器天弦,黑土森羅鑄劍師齊越所鑄,據傳與神兵天網有異曲同工之妙。 按照奪劍大會的規矩,所有參賽者,必須在百歲以下,至于是否是鳳族,沒有明文規定,因為長老們當時定規矩的時候也沒想到會有外族跑來湊熱鬧,所以阿善的參賽可是引起了極大的熱議。 但滄珀說了,既入鳳棲之地,那便是鳳族子弟。 —— 今年一共有四十三名參賽者,滄霖、滄雪、阿善、陽黎,陽黎的兩位哥哥陽朔、陽渠、白鳳大將蘇秦之子蘇偌等七位少年少女,最被看好。按規矩,參賽者只能從南到北,或是從北到南開始進攻,為了體現公平,長老們會在鳳棲花上提前寫好有關進攻方向的咒語,拋入空中,四十三名參賽者同時騰空去抓。 滄霖、陽朔、陽渠、阿善抓到的進攻方向是從北向南,陽黎、蘇偌、滄雪恰恰相反。這可把滄霖樂壞了,她從小跟著族中長老研習法術,覺得自己肯定會贏。 但奇怪的是,今天滄雪的氣色不是特別好。 滄珀有些擔憂,便對滄雪說: “盡力而為---錯過了這次,還有下次---” “父王不用擔心,我能挺過去---” 顯然,這只是父女倆之間的小秘密。 —— 參賽者相繼來到各自進攻的起點,集中精神準備,為了確保號角吹響時,他們能第一時間沖出去。 “滄雪meimei,你要是待會兒撐不住了,可以求我,我要是心情好,說不定還樂意捎你一程---” “哼---大言不慚---” 他陽黎再怎么精,能有他哥陽朔精嗎?陽黎是否能走到最后,還說不一定呢。 “你別不信---我可告訴你,我---” 此時號角響起,眾多參賽者蜂擁而上,滄雪也不例外。 “喂---你別跑啊---我還沒說完呢---” 話癆陽黎發現自己落后了,趕緊追趕。 —— 赤鳳長老陽桓素來以嚴厲著稱,第一道關卡便下了猛料,遍天的流矢淘汰了一撥身手不夠敏捷、運氣又不好的參賽者。而白鳳長老滄翼素來平易溫和,特別是對后生之輩,所以他設下的第一道結界不過是普通的猜謎結界,河中有四十九朵荷葉,每道荷葉上有一個字,只有七個字是陷阱,最多淘汰七個參賽者。 眼看后生被流失折磨得苦不堪言,素來不對付的兩人便起了嘴角。 “照你這么折騰,這六六打陣,誰還能闖到底?” 陽桓卻不以為然,道: “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神兵拿到手也不過是一塊廢鐵---正所謂人慫刀也鈍---” “你---” 滄翼老臉一拉,氣得狂吹胡子瞪眼,卻又無法發作。 —— 又有幾個人不慎被陽桓設下的第二層結界“百花爭鳴”吞到花苞里,而滄翼的第二重結界‘秋色連波’,也是猜謎結界,每四條波紋對應一首七律。浪動詩不動,詩與詩之間有結界隔開,寬度恰好容一人御劍飛過,防止這些弟子共力進攻時,威力過大,影響其他結界。 七律詩共有八首,若是猜不出來,最多折七名弟子。 一波弟子圍在結界前眺望,毫無頭緒的弟子很多,你看我我看你,卻都不敢冒進,生怕選錯了,為他人白做嫁衣。 滄霖也是毫無頭緒,主要是她性子急,無法靜下心來細細推敲,便扭頭問旁邊的阿善: “阿善,你猜出來了嗎?” “沒?!卑⑸茡u頭道。 平時滄翼就極少出現,除非是為了教習法術,或者懲罰犯錯的后生,很少在后生面前展示文墨。加上他平時都掛著一張笑臉,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好像什么都喜歡,又好像什么都不喜歡,完全猜不透。 “要不,就別猜了,直接闖過去吧---” 人群中有弟子高聲建議。 立馬有弟子跟著附議,道: “對----闖過去---就算有陷阱,也不見得擒得住我們---” 但是,誰都不敢帶頭。 滄霖覺得這些弟子沒骨氣,要干就干,婆婆mama,一點也不干脆。她剛要回頭叫阿善一起身先士卒時,發現原本站在角落里的陽朔不知何時鉆到中間來,剛好擋在她前頭。她不太喜歡陽家三兄弟,明明是赤鳳,卻跟笑面虎似地,整天掛著一張不真誠的同款笑臉,惡心得緊。 “各位,我來闖第一個吧---” 說完,他提氣一劍劈向正中央的波紋,乘七律詩亂了之際,迅速飛身沖向對岸。他可能以為只要七律詩亂了,攻擊就會減弱或直接失效,結果他剛闖到七律詩上方,下半段的水立刻升高,直接封死了去路。當時以陽朔的速度,回頭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立馬在身上用化物法術建造了水幕戰衣,隱藏本身屬性,假裝是一灘水,竟也順利溜到了對岸。 場外觀戰的赤鳳族長者紛紛拍手叫好。 化物法術畢竟是靈力所化,是為假水,能夠做到欺騙真水,以假亂真的程度,實在是罕見。故此,另一名弟子在效仿時,被水幕結界識破,掉入河中。 “現在怎么辦?” 滄霖有些急了,有幾名弟子通過猜拳,從中間往兩邊試水,現在已經倒下三名弟子了。 阿善盯著水面,發現那些七律詩并非全都排成一排時,道: “我有辦法了----” “什么辦法?” “跟著我---” “好---” 滄霖見他跳出邊界,立馬御氣跟上??旖咏呗稍姇r,阿善忽然調頭,沖破旁邊的結界,進入另一道水道。其實有的弟子也想過,在詩與詩的交錯處尋找空隙,但他們本能地認為有結界阻擋不可行,卻沒想過其實都是自己嚇自己而已。 結界比他們想象的要弱。 三繞兩繞,阿善和滄霖也到了對面。 其余弟子立馬效仿,也沖了過去。這時角落里的陽渠御劍徑直飛向對岸,竟然一路相安無事。原來是其它水道都被人試過了,這是最后一條。其它弟子見了,立馬高聲大喊,出路就在右手邊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