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53 章
任京和司機小鄭都問過她住哪,她搪塞道,租了一閣樓。 靜苑的頂樓,是買一送一,送的那就是一閣樓。閣樓非常大,就是層高稍低點。裝修時,中間打通了,用樓梯上下?,F在,下面除了洗手間是隔離的,整幢房子就是一個偌大的空間。高大的玻璃落地窗,推開就見江水悠悠。兩面墻都立著書柜,一面放書,一面放黑膠唱片和cd。四個角落有直立式環繞音響,墻壁上裝有小型的懸吊式喇叭,正上方是一臺投影機。中間擺著幾張寬大的米色的沙發,碎花的靠墊是屋里唯一亮色的色彩,地板上鋪著白色的土耳其羊毛地毯,墻上貼滿可以吸音的泡棉隔音板。 樓上是畫塵的臥室和書房。書房對著屋頂,出來是一座花園。這座花園,mama和物業公司jiāo涉了很久,由園林設計師專門設計,花了大代價建的。有花工定期負責。即使在這個季節,花園內也是綠意蔥蔥,不知什么葉子散發出清香,泌人肺腑。 晴朗的夜晚,畫塵愛站在花園內看天空,聽濤聲。 這是她唯一喜歡靜苑的地方。 為了顯示靜苑的高貴不凡,方圓半徑內,都是綠化帶,沒有超市,銀行,郵局,飯店,孩子上學的學校,生活非常不方便。鄰居間見了面,都掛著冷漠,僵直的面具。同一電梯上下,沒人打聲招呼。小區內,偶爾見孩子在玩耍,你露下笑臉,孩子mama連忙拖了孩子就走,仿佛你是病菌。 畫塵很懷念小時候和爺爺nǎinǎi居住的舊城區,一家挨著一家。夏天的晚上,家家搬出小飯桌在路邊吃晚飯,孩子們這家吃到那家,mama催很久,才肯回家洗澡。風里送來夜來香的香氣,有時,還有螢火蟲從江邊飛來。一抬頭,能看到滿天繁星,月亮似乎也比現在皎潔。 現在,那里的百年小吃店被麥當勞取代,那座古樸的鐘樓成為一家大型超市。滿街的銀樓,各種專賣店。偶爾開車經過那里,畫塵都目不斜視。她怕自己會心疼。 如果讓畫塵選擇,她喜歡住在市中心,面積小一點,綠化少一點都沒關系,她不要寬敞氣派,要市中心的熱鬧與方便。一家做飯,全樓都飄香。下了樓就有超市,走幾步,就是小吃店。無聊時,逛著一個個櫥窗,什么都不買。 但mama說市中心不安全,什么人都有,不像靜苑居住的人單一。 她喜歡電影,喜歡風景,為了把她留在濱江,mama為她建家庭影院,建樓頂花園。坐在窗前,就能看四季演繹。 其實,最美的風景在遠方,在腳下,不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取景框。 還能做什么呢,唯有接受生活分配給她的角色。 保安在畫塵輸大門密碼時就走了,畫塵搬了紙箱進來,今晚的天空有點怪異,微微發紅。窗簾沒拉,到映得屋子并不黑暗。 又沒做什么,卻像體力透支。紙箱擱在茶幾上,以后再收拾。沒開燈,借著微光上樓,書桌上堆了一疊書稿。有兩本書要繳稿,編輯是恫嚇,威脅,誘惑,哀求,什么法子都使遍。原先畫塵并沒有出書的想法,是編輯打動了她。編輯是她博客的忠實讀者,一直給她的帖子寫評,長長的,字字珠玉。兩人慢慢熟悉。幾個月后,編輯向她約稿。 你放心,我就等于是一瑞士銀行,qiāng頂著我腦門,我都不會說出舒意是誰。編輯就差放血盟誓。 確實,編輯做到了。 不管舒意的書有多暢銷,阮畫塵的日子是一如既往的平靜,不受外界打擾。 人應懂得感恩,于是,熱血一沸騰,一下又簽了兩本書。 這兩本書,差不多完稿。一本是寫沿著長江的背包旅行,一本是關于遠方的古鎮。后一本書,畫塵用了三年時間才做足資料。她不懂建筑學,她只是用一個過客驚喜的目光,膜拜那些還沒被商業侵蝕,在歷史長河中頑強屹立的寧靜小鎮。畫塵曾猶豫要不要出版這本書,她擔心,一量出版,小鎮的寧靜就沒了。 編輯吼聲如雷,做人不能太自私,這么美的景致,要與人共享,不然,你就是暴殄天物。舒意,你想想。先有你這么優美的文字在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