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哀哉其名
二皇子睡到半夜,被外面的喧嘩聲吵醒了。 他困得眼睛都睜不開, 人卻似鯉魚打挺一般躥了起來。 墨鯉看得真真切切, 正覺得這二皇子雖然不會武功但甚是機警, 二皇子就左腳絆右腳,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白瞎了躍起時靈活的姿勢。 這還不算, 二皇子倒地后一個翻滾, 硬生生地把自己塞進了木榻底下。 然而這張榻不止是小, 高度也不夠, 充其量只能容一個孩童弓著背鉆進去,陸慜這樣不管不顧地往里塞,結果就是整張木榻都被他抬了起來, 滑稽地頂在他的身上。遠看好像是木榻長了兩只腳,正顛簸搖晃著挪動。 墨鯉:“……” 想不到二皇子膽子這么小, 之前沒看出來??! 這時外面傳來了機關的響動。 來的是孟戚, 他正要說話,忽然看到了古怪拱動的木榻, 上面空蕩蕩的, 下面兩只腳已經成功地縮了進去。國師有些茫然,下意識地望向拔步床那邊的墨鯉。 墨鯉沒有放下床邊的幔帳,他維持著打坐調息的姿勢,神情間亦很無奈。 密室雖然有通風口, 但是不點蠟燭就黑漆漆的, 二皇子什么都看不見, 另外兩個人卻不是。 “他怎么了?”孟戚納悶地問。 好好的床榻不睡, 非要學烏龜把木榻當做背上的盔甲? “……可能聽到了外面的動靜?” 墨鯉比陸慜醒得還要早,畢竟外面吵得都快要翻天了。試想連待在密室里的人都能被吵醒,外面的動靜都有多大? 因為墨鯉內力深厚,耳目敏銳,所以他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可是在二皇子耳中,可能以為忽然來了大隊人馬,想要抓住藏匿的反賊! 說話間,二皇子也清醒了,他意識到周圍沒有危險,連忙想從木榻底下爬出來。 結果卡住了。 他雙手掙扎著,雙腳亂蹬,可就是沒辦法把背部從木榻底下拔.出來。 墨鯉既好氣又好笑,他忍住了,君子不應當嘲笑身處困境中的人。就算笑,也不能被對方看到,這樣太失禮了。 孟戚就沒有這種顧忌,笑著單手將木榻掀了起來。 同樣被掀起來的還有二皇子。 陸慜莫名其妙地發現自己雙腳離地,他嚇得狠狠一蹬,終于順利地擺脫了木榻,摔在了地上。他反應也還算快,就地一個打滾,慢慢爬了起來。 后背火辣辣地疼,比背部更熱的是臉,二皇子臉色漲紅地說:“五兩銀子的房間,只有這么小這么低的床榻?連個人都進不去?” 孟戚好笑地問:“榻可以用來坐,也可以躺,還不曾聽說它是用來鉆的?!?/br> “……” 二皇子語塞,他悻悻地出去點油燈了。 因為什么都看不見,他還得摸索著墻壁。 等到油燈亮起,陸慜這才松了口氣,端著油燈進了房間。 “外面發生了什么事?”二皇子認真聽著外面的喧嘩,然而聲音很模糊,只能聽到斷斷續續的幾個字,壓根連不成句子。 孟戚坐在拔步床的腳踏上,還愜意地靠著床沿,明明是有失身份不合禮數的舉動,由他做來,卻透著一種別樣的不羈灑脫。 “是那些被困在牡丹坊的權貴子弟?!泵掀萋唤浶牡卣f。 那些人原本就自恃身份,橫行霸道,如果不是“造.反謀逆”這樣的大事,他們根本不可能老老實實地留在牡丹坊三天。 現在禁衛軍的戒備逐漸松懈,搜查也結束了,權貴子弟就開始不安分了。 他們掛念家中有權勢的親長,想知道在這場叛亂里,他們的家族到底怎么了。沖禁衛軍發脾氣也是一種試探,如果禁衛軍兇神惡煞絲毫不給面子,他們自然會乖乖地縮回去。 當他們趾高氣昂地報上自己的身份,禁衛軍的態度就是回答。 ——如果家族倒臺了,禁衛軍根本不會顧忌他們的身份。 如今試出了自己家可能沒事,或者說根本沒有參與這場謀逆,他們就有了底氣,開始吵吵嚷嚷。 牡丹坊里的這些戲園子跟花樓里有地窖。 茶、米糧、面跟酒都不缺,可是蔬菜瓜果都成了難題。 在硬撐著喝了三天茶水,吃了三天糕點之后,老鴇讓人端上來的是白菜,這就真的不能忍了。這些權貴子弟帶頭發怒,家境富庶的公子哥兒也跟著起哄。 這就是孟戚之前說的,京城的戒嚴不可能持續下去。 尤其皇帝陸璋重傷,大權暫時落到文遠閣幾位重臣手里。 這些重臣有家小、有下屬,現在全部被困在府中,一樣要靠府里的存糧過活,三五天還沒什么問題,十天半個月絕對不行。 孟戚還多長了一個心眼,他有意沒去“威脅”那些朝臣。 長樂宮的侍衛、宮人,脖子上都有痕跡,暈倒在偏殿的幾位文遠閣重臣卻沒有。 這來無影去無蹤,不殺皇帝光揍人的畫風,已經讓朝臣開始懷疑這到底是不是一場逼宮叛亂了。 宮闈密事他們暫時搞不清,不過兩位宰相已經隱隱明白,至少這件事是沖著皇帝來的,而且對方也不是想要皇位,這樣一來,有危險的根本不是朝臣。 為了皇帝的安全,把整個京城的人都困在家里,沒有臣子是樂意的。 更何況在齊朝的朝堂上,真正忠君愛國的人基本沒有,他們為名為利,或許還有幾個真正為民的,反正知道了事情始末后,都會反對繼續在京城里戒嚴。 ——那種武林高手抓得著嗎? 當孟戚漫不經心地將這些情況逐一說明,并且表示事情一定會按照他預想的發展時,墨鯉若有所思,而陸慜眼睛發亮。 “大皇兄果然沒看錯人?!标憫O激動地說。 皇位怎么可能隨便給人呢?必定是這位前朝國師有過人之處,打動了太子。 二皇子沉浸在自己的推測中,忍不住追問道:“孟國師,你真的不想做皇帝嗎?我覺得你很適合?!?/br> 孟戚:“……” 墨鯉:“……” 龍脈都沒見過這樣送江山的。 看好了,這是送江山不是送一斗米,還一送再送,生怕別人不肯收。兄長送了弟弟送,這個弟弟送完,不知道其余幾個弟弟會不會堅持要送。 還有,二皇子對做皇帝到底有什么誤解?算無遺策就能做皇帝? 墨鯉忍不住問出了聲,結果陸慜振振有詞地說:“據說帝王心術,就是平衡朝堂,恩威并施,把臣子玩弄于鼓掌之上,讓他們心甘情愿地為國效力?!?/br> 墨鯉聞言,不禁垂眼輕咳了一聲。 孟戚則是嘴角微揚,似要譏諷,卻又像是回憶起了什么。 “我……我說得不對?”陸慜摸著忽然躥起的雞皮疙瘩,小心翼翼地問。 墨鯉沉默了一陣,然后問:“如果你是那個被玩弄的臣子,你怎么想?” “那就要看這個皇帝厚不厚道了,如果他行為出格,性情暴虐,不循法度。我就會心中不忿,想方設法要跟皇帝對著干,古往今來,精通帝王心術的皇帝擺布臣子,聰明的臣子設陷阱給皇帝踩,這就要看哪方腦子靈活了?!?/br> 二皇子說到這里就xiele氣,顯然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是腦子靈光的那一方。 所以做不成皇帝,他也沒什么可遺憾的,他就是不想要三皇弟、六皇弟做皇帝罷了。 孟戚看著二皇子,慢悠悠地說:“朝堂之上爭權奪勢是常有的事,皇權與相權,以及臣子之間的黨同伐異,這是永遠不會停息的。如果你想做皇帝,自然要學會用人的辦法,學會如何對待臣子,也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然而歷朝歷代皇帝推崇的帝王心術,有大半都是是誤國誤己的東西,正如朝堂上的奪權,他們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自己,而不是百姓與國家。這個‘自己’,可不是生死安危、家眷友人、理想抱負這樣的大事,指的是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利益,稍有觸動都不行。所以一個自律的皇帝,一群有底線的臣子,可以靠這一套開創盛世,一旦換了人或者他們自己的想法改變了,事情就會變得無法控制。這是我入世幾十年才領悟的事,今天告訴你,你好好想想?!?/br> 陸慜一臉茫然。 雖然聽不懂,他還是努力做出了敬仰的表情。 “孟國師跟本王的大皇兄一樣,懂得的東西真多?!?/br> “……” 能不能有一句話不帶上太子? 太子到底做了什么孽,有那樣一個父親,又攤上了這么一群腦子不好使的兄弟? 墨鯉揉了揉額角,他都感到有些頭痛了。 二皇子雖然聽不懂,但好奇心很強,他規規矩矩地行了一禮,做出謙卑請教的姿態,認真地問:“那依國師看,怎樣才能做好皇帝,做好宰相呢?能不能做得不好,我就上去打?” 陸慜是真心實意這么想的,斗腦子他不行,斗拳頭他可以??! 孟戚神情忽而一滯,盯著陸慜看。 其實龍脈的拳頭更厲害。 “……我聽說在上古時期,三皇五帝是禪位相傳的,賢者與能臣可以接替皇帝的位置。既然可以讓賢者做皇帝,做得不好應該也可以攆走吧!” 墨鯉與孟戚同時陷入沉默。 二皇子的書確實念得不怎么好,因為事實上三皇五帝并不是“皇帝”,他們不是帝王,只是“部族領袖”。當時華夏生活著許多部族,為了活下去,需要互相扶持,也需要有一個共同的領袖處理各族的紛爭,分配僅有的資源,躲避災難。所以部族首領是推選的,特別有威望的人或者腦子聰明處事公允的人就容易坐上那個位置。 出于部族之間的矛盾跟利益,這個首領的位置不可能連續不斷地在同一族中出現,也很難是前任首領的孩子,而是同樣有能力的長者。 所以孟戚想到過這些,卻又很快略過了,覺得不適宜。 那時的皇帝不是皇帝,朝堂也不是朝堂。 禪位制跟那個時代有關,并不是上古時代的制度更好,也不是那個制度出來的君王更加賢明。因為曾經做過部族首領遠遠不止那么幾個人,只是這些受人崇敬的被后人稱頌,甚至不斷神化,這才成為“三皇五帝”,而且在后人編撰的典籍里,三皇五帝是等位為帝,一生就沒有更改,直到死去,不存在攆走這么一說。 陸慜這個書讀得糟糕,又對帝王毫無敬畏之心的人,反而提出了一條別人想都想不到的路。 孟戚看二皇子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大夫,你可能是對的?!?/br>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誰說傻子就沒用了? “老師曾經說過,即使是大字不識的百姓,也未必不能說出有道理的話,田地里的農人,可能比飽讀詩書的大儒更懂得天時至理,乃至反省己身,通透處事?!?/br> 墨鯉說的話,陸慜沒有聽明白,不過大致也能猜到這是夸贊了。 二皇子摸著腦袋,不好意思地問:“那我能做那個揍皇帝揍大臣的人?!?/br> “不行!” 孟戚面無表情地拒絕了。 “為什么?” “你怎么判斷一個皇帝或者一個臣子是好是壞呢,是聽別人說嗎?別人會不會蒙蔽你?是自己去看嗎,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然而事實上連親眼見到的都未必是實情?!泵掀菖d致上來,開始滔滔不絕地跟陸慜說楚朝推行過的善政變成怨政的例子。 二皇子頭昏眼花,只聽懂了事是好事,小人作祟就不行了,還容易被人誤解自己,當即義憤填膺,氣得不行。 “百姓怎么能這樣呢?楚朝難道就沒有辦法對付他們了嗎?不能換一批知道好惡,不會人云亦云的百姓去幫嗎?” “……” 醒醒,皇帝不行能篡位,大臣不行能貶職,百姓你上哪兒去換一批? 二皇子沮喪地說:“看來我是揍不成皇帝跟大臣了,我連百姓都應付不來?!?/br> 墨鯉心有不忍,正要安慰幾句,卻聽二皇子又道:“難怪我在朝臣之中的名聲壞,孟國師的名聲比我更壞,我原本以為像孟國師這樣的人,應該人人敬仰青史留名才對,原來是小人當道??!” “等等你說什么?”孟戚驚訝。 齊朝現在的臣子根本沒見過孟戚,知道的只是史書上的幾行字,他們又不是錦衣衛,曾經被孟戚嚇得魂不附體。 “哦,是這樣?!倍首诱J真地說,“太京的和尚道士特別多,每年都有一些所謂德高望重本領神通的想要做國師,這次那個青烏老祖好像也是這樣打算的,我既然請他去弒君,自然要搞清楚國師是做什么的,畢竟不能胡亂許諾。于是我就去查了查,還問過翰林講師跟學士,他們說從前西涼國的國師是裝神弄鬼的,楚朝的國師身份神秘,又沒有什么實打實的功績,雖然是開國功臣,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封爵,后來無權無勢,絕對是徒有虛名之輩。所以楚元帝殺害功臣的時候,根本沒有把這個國師放在眼里,因為無關緊要?!?/br> 孟戚臉色發黑,二皇子聲音越說越低,可他還是堅持補完了最后一句。 “……還說國師是無膽鼠輩,看到同僚皆死,就棄官跑了,所以不知所蹤?!?/br> 陸慜表示他真的以為國師是個沒什么用的虛銜,這才輕易地許諾出去。 那邊孟戚已經怒上眉梢,陸慜被他身上浮動的內力威壓沖得連連后退。 “誰說的,教你讀書的那些翰林叫什么名字?” 墨大夫見勢不妙,趕緊把人拽住,生怕孟戚病情復發。 “等等,這都是……” 這都是二皇子的一面之詞,再說了,就算是真的,那些翰林也只是偏見罷了??吹绞窌鴽]記載就按照他們那套做官理論胡亂揣測,可惡可厭,但是罪不至死。 陸慜也沒有干脆利落地把那些人的名字報出來,反而戰戰兢兢地問:“孟國師……國師要做什么?” “偷光他們家的吃食,只留下大白菜!” “……” “不行,戒嚴快要解除了,那就偷光他們的官袍官帽,外加內衣外衫鞋子,我看他們怎么上朝!” 墨鯉面無表情地松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