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遇難題,人在鼓中猶不知
書迷正在閱讀:給男配撐腰[快穿]、首輔是個正經人、我的男友是反派[快穿]、徒弟每天都想欺師滅祖、你的一切我都歸我、絕世武魂、咸魚女配靠追星爆紅、煜王殿下,廢柴女將請簽收、病弱男配手握團寵劇本、我在三國當地主
這天,因為連下了兩天的雨,劉雨兒只收了三擔濕柴,老院也只送來一擔柴,劉來福就沒有去里正家借牛車。 一場春雨過后,劉家老院的人滿懷信心地迎接未來的生活,卻沒想到村里已經是暗濤洶涌,他們也即將陷入進退兩難之間。 雨后的第二天,劉來福一家恢復了前幾天的生活,只是有了劉雨兒的提醒,劉青山他們沒有繼續套兔子,只負責砍柴、挖馬蘭頭。劉青宇和四哥留在家里將扎籬笆。劉雨兒老老實實地跟著劉張氏學補衣服和收柴。 就在同一天的下午,正和樓的張掌柜正在算賬,就聽到柱子恭敬地喊道“二官人,您來了?!” “二官人,什么風將您給催過來了?”張掌柜連忙起身迎接,笑著作揖。他心里暗自歡喜,這下馬縣的正和樓對東家來說不值一提,東家很少過來巡視?,F在生意稍有起色,二東家袁東居然親自過來了,是不是說自己升遷有望了,想自己在這已經守了十幾年了,該動一動了。 袁東笑道“張掌柜,大哥說我們下馬縣的正和樓生意不錯,讓我親自過來看看。張掌柜,你送來的菜譜不錯,連帶著七八家酒樓的生意都好了起來,你的功勞不小呀!” 張掌柜聽了心中歡喜,口中卻說道“二官人,這都是托了東家的福,哪里有我們什么功勞,只不過盡心辦事,巴望著年底多得幾個賞錢?!?/br> 袁東聽了哈哈大笑,跟著張掌柜上了二樓去雅間落座。柱子端上茶水,張掌柜就要親自取賬本給二東家察看。 袁東嘿嘿笑道“張掌柜,你這是存心寒磣我呢,知道我不耐煩看這勞什子,還要去拿?” “二官人,這可是規矩?!睆堈乒窨扌Σ坏玫恼f,心里暗道“您不查賬,您過來干啥呀?!?/br> 袁東看到他面有不安之色,也不再打哈哈,直接說道“張掌柜,你不必憂心,大哥對你放心得很,不會這個時候查賬。只是我到下馬縣會友,大哥讓我順便過來問你點事?!?/br> 張掌柜心中就是一突,連忙恭敬地說道“二官人請說?” 袁東正色道“聽縣里王記的人說,我們正和樓的木柴沒有找商鋪供應,只是由一個農夫供的,可有此事?” 張掌柜聽了心中大罵王記東家,連這么小的一個生意也不肯放過,居然跑到東家面前給自己上眼藥。他心里想著,面上不顯,淡定地說道“二官人,是有這么回事?!?/br> 袁東“哦”了一聲,靜靜地坐著要聽張掌柜的解釋。 張掌柜繼續說道“二官人,能否請您移步去柴房一看?” 袁東點點頭,張掌柜前面引路帶著他到了柴房。 袁東跟著張掌柜進了一間柴房,就看到柴房里整整齊齊碼放著近百擔柴。他雖然不大過問家里的生意,可畢竟家中幾代都是以開酒樓為生,有些東西還是懂的。他一看就知道,這柴不僅量足,而且是用心挑選晾曬過的,比一般的柴好燒得多。 袁東檢視完柴房,點頭說道“這家的柴不錯,張掌柜有心了?!?/br> 張掌柜低聲說道“二官人,你可知道供柴這家的二小子是誰?” 袁東聞言頗有興趣地看著他。 張掌柜繼續說道“這家的二小子不是別人,就是六年前名滿下馬的小神童劉青峰!” 袁東聽了就是一陣恍惚,這個劉青峰他始終記得,當年他三歲背下《三字經》、《千字文》,五歲能詩,七歲作賦,一時間名滿下馬,就是在附近幾個縣也有不少人知道。只可惜,這孩子八歲時遭書院老師的孩子嫉妒陷害,被趕出書院。當時的縣令施清不甘縣里失去一個神童,下令徹查。最終事情大白于天下,可這個劉青峰卻再沒有回到書院,并且立誓讓自己自絕于科考之路,從此銷聲匿跡、無人再提。 袁東想到這里不禁扼腕嘆息,對張掌柜說道“這小子如今過得如何?” 張掌柜搖頭說道“不怎么好,聽說前些日子他meimei差點餓死,如今家里就是靠著賣馬蘭頭和木柴過活。他那個meimei我倒是見過,看上去竟比哥哥還要伶俐幾分。他還有一個八弟,如今也能背《三字經》,比他這個哥哥也要強上幾分,只不過劉家瞞著不肯說?!边@個張掌柜對劉來福一家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居然將他家的事打聽得八九不離十。 袁東聽了倒吸一口冷氣,吩咐道“看來那個鐵算子說得不錯,這家人不容小覷,我們正和樓還是要多幫襯點?!?/br> 張掌柜松了一口氣,點頭附和道“二官人說得是,我會盡心的?!?/br> 張掌柜這邊過了一關,劉來福家卻過得并不順利。這一天下來,劉雨兒針線學得有模有樣,卻只收了五擔。好在劉大山下午沒有進城,帶著劉青山和劉青宇兩個,推著架子車上山砍了五擔柴,總算備齊了第二天要的二十擔柴。因為柴沒干透,劉來福和大山商量,明天上午都上山砍柴,下午借里正家的車走一趟縣城。 劉來福對收柴的事倒也不急,只道是大家嫌地滑柴濕,過一天就好了。 可是,接下來的一天,劉雨兒在家也只收到六擔柴。 劉來福和劉大山下午送完柴回來,看到剩下的五擔柴心里就有些發慌,不知道是出了什么問題。 晚上,劉來好三兄弟過來送柴,卻沒有直接回去。 劉來喜進屋就說道“二哥,你一天到晚忙個不停,不知道村里傳的話?,F在村里可是傳開了,你一擔柴就賺大家四文錢,一天就能賺一百多文錢?!?/br> 劉來福一聽,心里就有點發虛,看向劉青峰。劉來福只知道最近手里的銅錢進進出出得不少,但每天到底賺多少并不太清楚。 劉青峰立即說道“爹,前幾天每天送四五十擔柴,確實能掙這么多??墒?,以后每天也就是二十擔,我們自己要賣五擔,收的十五擔柴只能賺六十文?!?/br> 劉來福遲疑地問“是不是掙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