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花鑲完全不知道,就在她和蘇伯母蘇伯父到達大海村港口這天,遠在京城的韓詩已被悄無聲息地處死了。 大海村港口又往外擴展一圈,此時停著大大小小十數只船。 沙浪微微沖撫著海灘,往外幾丈處,就是一條平平整整的水泥路,這水泥路也不窄,足夠兩輛馬車并行,兩邊栽種著高大的椰子樹,明媚的陽光撒下來,透過葉子就成了斑駁的光點。 這副海邊景色對蘇栩父母來說是很新奇的。 蘇老爺道:“我還是年輕的時候到過禹州碼頭幾次,沒想到三年不到,這里就被賢侄治理得如此繁華?!?/br> 說繁華,是那遠處來往的人穿的都不錯,一個個面色紅潤的,也有不少小孩子臉上帶著笑,手里拿著吃的,在追逐嬉戲。 看到這一幕,花鑲也放下心來,這么多天過去,大家都從當初的事情中走了出來。 蘇老爺的感嘆花鑲沒有聽見,她已經走下船,去向這里的片所。 “大人!” 兩個在外面查驗船主路引的差役看到了花鑲,頓時叫喊起來:“大人回來了!” 兩聲喊出來,片所那邊正休息的三個差役和遠處的村民都注意到了,一個個都往這邊跑。 花鑲很快就被人圍住了。 “大人您看起來瘦了?!?/br> “不用想也知道,那海外的小地方能有什么好吃的?” “大人,咱們打敗炎朝了嗎?” 花鑲被問的都沒機會說話,只接住了最后一句:“炎朝已經投降,當初策劃??艿顷懙碾[辭也死了?!?/br> “太好了!” 眾口一詞的都是歡呼。 這時片所的小隊長田文才對眾人道:“大家都各忙各的去吧,我們送大人回衙門?!?/br> “對,讓大人快回衙門,好好歇一歇?!?/br> 眾人又都這么說,還有老人過來塞了一把糖給花鑲。 花鑲又好笑,又暖心,對田文道:“我先不回衙門,你帶兩個人把我的東西拿下來?!?/br> 田文聽了便也不追問,只道:“需不需要我們跟著大人?!?/br> “不用”,花鑲帶著田文往碼頭邊走,“你派個人,把我的行李送到衙門去就行。順便告訴一聲,明天下午我就回去?!?/br> 田文便恭敬地道了聲是,“大人放心,這些事小人一定辦好?!?/br> “我不在這段時間,村子這邊沒有發生什么事吧?” “沒有”,田文說道:“今年的祭海會也辦得很熱鬧,還來了很多外地人。前段時間米縣丞和張主簿他們也下來巡視過一趟,幫這些離縣城遠的村莊弄了個小醫館?!?/br> 花鑲走之前,囑咐過這事,還留下了自己當初抄下來的醫書,讓他們在縣學開一間醫學課,最好是請水家醫館的大夫去授課。 而給水家醫館的報酬,就是她單獨抄下來的一份疑難雜癥的脈案。 她知道有這個,水家醫館會心甘情愿的出人去授課。 卻沒想到,才大半年的時間,他們就培養出了懂醫理能治些小病的大夫,還把鄉村醫館給弄好了。 回去后瞧瞧情況,得給他們一些獎勵。 田文和那兩個正閑著的差役一趟就把花鑲的行李都拿了下去,花鑲又讓船長繼續開船。 如今慶平縣也有一個碼頭,他們可以直達。 蘇老爺道:“鑲兒,這么多人跟著呢,你不用送我們?!?/br> 花鑲道:“我當初離開時就沒當面跟栩哥說一聲,這次正好跟你們一起去見他,免得我一個人他不理我?!?/br> 聞言,蘇老爺便道:“他敢!” 旁邊的蘇夫人就白了他一眼,笑著對花鑲道:“他要是不理你,就跟我說?!?/br> …… 番茗縣和慶平縣的直線距離也就八九十里,他們走海上,不過是一個時辰便到了慶平碼頭。 相比較番茗碼頭,慶平這邊更熱鬧些,那停下開走的船上,裝載的都是大宗貨物。 蘇老爺自豪道:“這慶平縣也很熱鬧啊,那一塊快的石板子都是鋪屋頂的那種預制板?” “正是”,花鑲說道:“那一桶一桶的是瀝青,鋪屋頂修路,這可都是好東西?!?/br> 船剛一停好,蘇老爺就踩著甲板走了下去,攔住個提著桶的人問起價錢來。 蘇夫人好笑,讓花鑲也先下去,轉身吩咐帶來的下人去抬行李,下船。 花鑲沒有下去,跟在旁邊幫忙。 蘇夫人有些感慨,這花鑲可真是難得,如此細心,可惜家里的那些女兒都沒有這個福氣。 花鑲蘇夫人下來時,蘇老爺已經問了不少東西,手里拿著兩根簽子串的蜜果子回來了,遞給蘇夫人和花鑲道:“聽說這是用番茗買來的糖做的,做的是甜而不膩,都嘗嘗?!?/br> 蘇夫人接了過來,卻沒有當眾吃,四下看著道:“這地方,都要比我們那個縣里熱鬧了,栩兒真有本事?!?/br> “還是多虧了鑲兒的幫忙”,蘇老爺道。 花鑲笑道:“我只是出個主意,能把慶平建成這樣,是栩哥的本事?!?/br> “你們都是好孩子”,蘇老爺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 幾人說著就走出碼頭,在碼頭口邊停著一排的牛車。 “老爺,要去哪兒?我家這頭牛腿力可好了,就是到縣城,也能小半天給您送到?!币粋€車夫最先跑過來,對花鑲一行人賣力地說道。 蘇老爺笑道:“剛才還擔心怎么去縣城呢?這就有車等著拉客人了?” 又問那車夫:“到縣城多少錢?” “二十文,但如果您要送到地方的話,還需再加兩文?!?/br> 蘇老爺就點頭:“那走吧?!?/br> 因為行李多,還有幾個下人,蘇老爺便讓那車夫再叫個牛車來。 車夫高興不已,轉頭招呼邊上一個看起來悶頭悶腦的,繼而對蘇老爺解釋道:“這是我妻弟,不會說話,但是有一把子好力氣,駕車也是老把式了,您盡管放心?!?/br> 說話之間,那悶頭悶腦的漢子就趕著車走了過來,不用他姐夫說已經過去幫蘇家的下人往車上裝行李。 蘇老爺心情很好,便笑贊道:“是個好小伙兒?!?/br> 大家都坐上了車,蘇夫人從沒做過這個露天的牛車,看起來有些不自在,花鑲拿來一個小箱的行李讓她扶著。 蘇夫人這一路上才算理解了兒子為什么跟花鑲玩得這么好,這孩子太細心了,就是她自己的兒子也不一定事事都能給她照顧到。 蘇老爺坐在車板靠前的地方,這時已經跟車夫聊了起來:“到縣城這一路都是水泥路?” 這車夫也是個健談的,就說:“不都是水泥路,再往前走個十幾里,便是通往縣城和府城的大路,那才是好路,瀝青路,比這個水泥路更穩當?!?/br> 蘇老爺道:“聽說這瀝青路鋪起來可不容易,你們縣里挺富裕的?!?/br> “那可是”,車夫自豪,“聽您口音是北邊兒來的,您不知道,這水泥啊瀝青啊,都是我們縣太爺和他的一個好朋友弄出來的?!?/br> “我們這位蘇縣令,真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青天大老爺。打從三年前他到我們這兒來,我們的日子啊,就一天一天的好過了起來?!?/br> 蘇老爺聽得高興,一聲兒也不曾打斷。 車夫見這老爺聽得高興便繼續道:“就像我們這拉車的牛,便是半年前我們太爺讓人去北方集體買的,再賣給我們時也沒有加價,還同意我們一部分一部分的付牛錢?!?/br> “我和妻弟家一開始是一起湊錢買了一頭牛,忙時種地閑時過來拉貨拉客人,這不,才半年和我們兩家就一家買了一頭牛?!?/br> “那還真是德政啊”,蘇老爺說道。 聽到這句話,花鑲抿唇忍笑,蘇夫人則翻了個白眼。 車夫卻是哈哈地附和:“可不是嗎?我們這里的人都說是祖先保佑,才讓朝廷派了這么一個賢人來?!?/br> 花鑲:才多大會兒啊,這就從太爺變成賢人了? 蘇老爺的笑聲一陣一陣的,從上車就沒停過。 不知不覺,牛車就到了縣城,排在長長的進城隊伍后。 慶平縣的四個城門早就重修過了,上面還有專門讓士兵晚上守衛監察的城門樓,在下面看著,足有十分的大城風范。 饒是蘇老爺這個對兒子濾鏡幾米厚的親爹,在這個時候也忍不住清晰地品評起兒子的功勞。 心里偷偷地想,或許過很久,這個地方的人還會記得自己兒子這個縣令,給他們帶來的改變吧。 進城后,車夫道:“老爺,您要去的地方遠不遠,要是不遠,這一段路我就不收錢了?!?/br> 蘇老爺沒來過慶平縣,不知道縣衙的具體所在,卻還是道:“不用,咋能白麻煩你,我們要去縣衙,快走吧?!?/br> 去縣衙的客人車夫也拉過不少,那些基本上都是大商人,想要拜見一下太爺好拉拉關系。 瞧這個老爺也是大商人的模樣,車夫便沒多想,一甩鞭子就直沿著中街走,路上還問:“您也是想來我們縣里采買水泥的?” 蘇老爺只是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