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紡線織布
明媚的陽光從那方洞的窗口照射進屋。 在灰暗的泥屋里讓人感到很涼爽,泥屋的一角,一張鋪草席的木床上,躺著一名男子,一塊厚麻布蓋在他的肚子處。 那束陽光撒落在李炎的臉上,很快,他醒。 他翻坐起來,雙腳一盤,穿上一雙獸皮人字拖,然后走出這泥屋,他接著在院子里的一口井打了些水洗刷。 這院子門口正對著姜城的中心,一條寬敞的石板路上人來人往,此時有很多人都起來吃早飯,甚至有一些較早起的人已經扛著鐵鋤頭去種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搬到山下這座泥城里居住,山上的塔城只是些老人居住的地方。 李炎走出院子,沿著石板路走了幾步,就來到白巫和櫻住的泥房院子。 她們正在院子里做早飯,李炎一日三餐都在這解決,只有吃膩了,他才會自己回去做飯吃。 今日的早飯很普通,是玉米粥和一些漿果。 吃過早飯,李炎又要忙了,部落的開支比較大,內內外外都需要錢財。 沿著石板路,走出泥城,朝河邊一望,他不禁眉頭一皺。 在河邊,有一頭猛犸和一頭鐮刀龍在干架! 這還得了! 李炎連忙跑到河邊,只見在一旁的草叢里有數名族人在看著它們在談笑,溫石也在這里。 鐮刀龍不斷甩爪攻擊,猛犸小黑也不斷吼著,挺起象牙反擊,兩獸戰得地動山搖,河岸邊都坑坑洼洼了。 “怎么回事?”李炎連問道。 “族長,它們在切磋?!睖厥氐?。 “切磋?” 李炎不由抬頭看著那新收服不的鐮刀龍。 “對啊,它們每天早上都要打一場,不會受傷的?!睖厥?。 “不受傷就好?!?/br> 猛犸小黑和鐮刀龍是姜部落的頂尖巨獸,有了它們,姜部落才有與其它大族過招的資本,整個姜部落的人都十分看重這兩頭巨獸。 李炎叮囑一句,隨即轉身朝北面趕路,山谷里修了很多縱橫交錯的土路,這條路通往山谷北面。 在山谷的北面是一片樹林,那里便是部落的工業聚集地,樹林里不好開墾種植,所以只能建造工場,陶器煉鐵都需要用到樹木,這樣也方便。 紡織和制皮革的工場比較靠近,李炎沿著土路走了沒多遠就來到紡織工場,此時,里面已經有二十多個男女在紡織,其中有五人是紡線,十人是織布,而這十五人是葛村人,是被李炎安排到這里工作的工人。 除了這十五人外,還有五人是原姜部落的紡織工人,比如之前攻掠烏當族的時候得到的一名會織布的斷腿女子,還有有四人是她帶出來的姜族人,這斷腿女子的紡織技術十分好,甚至比葛族人還要好。 這個時候的人織布是用腳撐起那由幾根木棍組合的紡織工具織布的,就像葛族人這樣。 但斷腿女子腿斷了,她就用木頭自己造了一個架子用來織布,她用紡織木架子織布的效率比葛族人手腳并用織布的效率要高出很多。 李炎覺得,這應該是織布機的原型,在古代,織布可是技術最高的工作,織布機也十分復雜,后來人們在漫長的發展中慢慢摸索出一些竅門,慢慢改良造出織布機。 顯然,這個斷腿女子用的工具便是織布機的原型。 織布要用到兩種工具,一種是紡輪,紡輪就像一個風車,人手將麻纖維搓成細長的麻線,然后卷在紡輪上,為織布做準備。 另一種是織布的主要工具,織布的原理就是將絲線縱橫交錯、平整地交織在一起變成寬大的布。 事實上就算不用織布機,只用幾根樹枝也能織布,就像織毛衣,高級一點的便是葛族人那樣坐在地上用手腳撐著一個架子織布,再進步一點的便是斷腿女子自己發明的那個木架子織布工具。 她的這種織布木架子比較復雜,織出的布也比較窄,李炎和部落人就將它進行改良,現在能能織出一米寬的布。 這種木架子中間有三排理線的線梳,還有兩個引線的木梭子,李炎改良過它的構造,用木工工具造得更結實、更大。 斷腿女子之前是女奴,沒有名字,李炎就賜她名字叫“姜織”,她還是紡織廠的副主管。 不過,她的奴性思想還重,她只有技術,卻不敢命令其她人辦事,所以,這個紡織廠的主管是葛部落的一名女子,叫葛蛾。 這個紡織廠的工人絕大部分女姓,只有兩名葛族男子是過來做搬運工的。 此刻,紡織工場里幾個大棚,在工場一角,有五個排列整齊的風車紡輪在快速轉動,一個個麻線球被生產出來。 中間,兩排共十五臺的紡織機在族人們的cao作下工作織布,他們還不是很熟練,織得有點慢。 “族長?!?/br> 葛蛾看到有人進來,便連忙跑去迎接,發現原來是李炎來了。 “族長?!?/br> “族長?!?/br> 其余的族人見狀,也都停下手過來迎接,那個斷腿女人還拄著木拐杖,艱難地跑來。 這些人在以前可不會像現在這樣的輕松工作和生活,李炎讓她們呆在這里織布,食物都管夠,誰織得多,誰就有rou吃,甚至還有其它物件獎勵,每日也只是工作十一個小時,非常人性化! “嗯,你們覺得這個紡織工場里有什么要補充的?”李炎看著她們點頭問道,這紡織廠成立不久,有很多東西要完善。 “有?!敝鞴芨鸲赀B回道,“我們需要添加二十個紡線的族人?!?/br> 紡線? 紡線就是將麻搓成線,如果用蠶絲或棉花就叫紡紗,這個工序比較簡單,但效率卻很低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因便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可見它的重要性。 二十個紡線族人,對于總人口只有五百來人的姜部落來說,已經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再加上這里的織布人,姜部落用來紡織的人口便達到五十人,接近十分之一人口,這對于農業還沒發展起來的姜部落來說,是個很大考驗,畢竟其它工場也需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