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元春還在腦中思索,王夫人又道:“閨女,你姨媽家的寶釵你也瞧見了,模樣品行俱是上乘,又是我親外甥女你親表妹,將她許給寶玉,倒是挺好。你覺得如何?” 元春只想了一瞬就叫王夫人打亂了思緒,便將腦中思緒丟開不提。聽到王夫人的話,心里自是不贊同的,只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不好直接駁了母親,回話便婉轉了一些:“薛表妹確實挺好,不過我瞧著林表妹更好一些。身份上官家千金,跟寶玉更般配些!” 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林如海這般得圣心又有實權的父親。 元春在宮里各處打點的銀子可沒少花,不過,也沒白花,確實也打聽出來不少有用的信息。 這話王夫人自然是不贊同的,要說起黛玉不合適的理由,光黛玉的缺點她就能說出一籮筐來。只她也不想跟自家閨女說那些不高興的,索性一句話打消元春的念頭:“再合適她也已經許了人家了,跟寶玉再搭不上關系的?!?/br> 元春在宮里倒是不知這消息,賈母和王夫人之前也沒人說過,因而,聽說了還吃了一驚。這么說來,叫寶玉娶了黛玉的主意定然是不能用了。而且,聽母親的話音,顯示是對林表妹很有意見,這可跟她的意思相悖。 如今,林如海這么受重視,跟林表妹打好關系是正經。憑著林如海在皇上面前的臉面,自己在宮里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再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用上他了,可不能叫王夫人把人得罪了。在宮里久了,元春已經習慣不管做什么都用利益得失來衡量一件事。 因而,元春對著王夫人又是一番細細勸說。把林如海的價值說了又說,力勸王夫人對黛玉的態度千萬好些,打好關系是正經。 只王夫人聽了卻不以為然。那林如海就是再厲害,也是在外面當官,不是京官,對自己家能有啥好處?就是自己偶爾欺負一下她閨女他不也沒轍? …… 眼見著時間差不多了,見王夫人的態度依舊沒怎么重視,元春沒法子,只得回了。 直等兩人回來,最后一場戲也已經落幕。 隨后,小太監按著禮制,提醒元春可以開始發賞賜了。元春也只得依照禮制行事。 其中賈母的賜禮最重,金玉如 意、沉香拐杖,迦南珠串等。其余諸人按著身份逐次遞減。鳳姐、李紈、尤氏三個孫媳輩的是一樣的。寶玉和賈蘭是一樣的,迎春姐妹三人和寶釵、黛玉、湘云幾人是一樣的。 小太監讀完了冊子內容,長處地喘了口氣。賈母等人聽到了自己的賞賜,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笑著的,“感恩戴德”的。原本賞賜到這兒也該結束了,偏元春忽然開口喊道:“寶玉、林表妹,你們兩人過來?!?/br> 寶玉蹭地一下,甚是麻溜地過來了。倒是黛玉有些發懵,也不知道放著一屋子的人,怎地就叫到了自己這個外人? 寶玉走到一半,發覺黛玉還愣著,又趕緊蹭蹭蹭地跑回來:“林meimei,快走??!”邊說話邊伸出手來,朝黛玉的手靠近。然后,黛玉下意識地猛縮了回去。 寶玉:…… 賈寶玉摸了摸鼻子,默默縮回了手。黛玉也回過神,往元春跟前去。 邢霜卻是懸著一顆心,也不知元春究竟是想干嘛。只等眼睛不眨地盯著。卻是發現元春給兩人單獨又打賞了一份禮物。寶玉的是冰花芙蓉龍鳳呈祥佩,黛玉的是金絲香木嵌蟬玉珠。 底下的人見著元春這動作,一方面肯定是羨慕嫉妒黛玉得了貴人的青眼,另一方面,又都不由自主地暗暗猜測元春這番動作是否另有深意? 要是知道元春原本準備賞賜兩人的是一對龍鳳佩,只怕想的就更多了! 便是王夫人也是心有不滿,剛和元春說過悄悄話的她自然知道元春的用意,只她心里還是不認同。覺得沒有必要,白白給黛玉臉上貼金了,林如海就算厲害也遠在外地,哪里管得著京里的事情?何況林如海這官職也沒太厲害,需要自己如何放眼里的地步! 不管旁人怎么想,兩人領完賞賜就回去了。邢霜見狀也就沒多嘴。而后,元春又給府里的下人各有打賞,不拘是主子身邊貼身侍候的,或是廚役、伶人、雜役等盡數有賞。 眾人忙跪下謝恩,這時候司禮太監過來通知時間到了,請元春回宮,這一趟省親也就到了尾聲。宮規難違,元春又不是如何得寵,也不敢耽擱,哭了一回,又交代下回不可再太過奢華浪費在一群人的恭送中回宮了。 榮國府忙碌了將近一兩年,就這一個晚上幾個時辰就沒了。一時,賈母等人心里空落落的,顯然也沒太緩和過來。 元春回宮以后,王夫人依舊我行我素,對黛玉態度壓根稱不上友好。顯然一點兒沒把元春的話放心上。直至周瑞家匆匆來回:“太太,聽說林姑爺又升官了。這回好像還挺厲害來著,是那個什么——反正是二品大員來著——聽說還要來京城呢! …… 第 一百零一 章 卻說王夫人聽了周瑞家的回稟, 手里拿著的,半天沒回過神來。 林如海這就升官了?自家閨女前兒勸自己要善待那林家那丫頭, 還說要打好關系,自己當時可怎么都沒聽進去。這才幾日, 林如海就升官了, 此時, 王夫人莫名感覺有點兒臉疼。 只是,這么大的事兒, 府里怎么就沒聽說呢?該不是周瑞家的聽錯了吧!此時,王夫人也不知道該盼著這個消息是真還是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