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傳說,巧遇李文濤
“你們聽說了么?此番慧寧公主大病,其實是內有玄虛?!?/br> “哦,這話怎么說?” “我有個兄弟在皇城內當差,據說,前幾日皇宮內遭了刺?!?/br> “哎呀,這可不能亂說哦,小心被人聽去,要坐大獄的啊,不過也怪哉,這幾日皇城戒嚴了?!?/br> “噓,小聲點,你聽我說,我那兄弟偷偷跟我說‘那日刺還不止一個,據說有可能五個,個頂個的都是一流高手,甚至半步先天的也為可定?!?/br> “我的天,這些人平日不見一個,怎么突然對皇宮感興趣了呢,難道是李唐國派來的刺?” “據分析,不像是李唐的刺,他們并未偷襲國主,起先是在書閣尋找什么東西,后來被大內高手驚覺,大戰由此展開,長公主慧寧自幼習武,頗為不凡,于是率大內高手群起圍捕之,但是這伙人實在太強悍,有一個黑衣人高手,握著長劍,不時揚手灑出飛鏢,如滿天星花,許多大內高手中招,其他人不是劍法精奇奧妙,就是身法奇妙,驚動了大內不少高手出手,卻還是被他們脫身而去,長公主慧寧公主,正是被其中一人臨行時回身隔空一掌擊傷,口吐鮮血,當時就不省人事?!?/br> “我就說呢!難怪慧寧公主會突然大病,慧寧公主可是幼時就跟隨名師習武,天賦異稟,不到雙十芳華就是一流高手至今,百病難侵,怎么可能生病,如此來分析,的確可疑,有先天高手參與,另外慧寧公主戰力戰力不凡,居然被人一掌擊潰,那這刺豈不是已入先天了?!?/br> “誰說不是呢,不過據后來傳言分析,刺中的確有一人至少是半步先天,他們始終未說一句話,來無影去無蹤?!?/br> 王川聽后,心中一動,長劍護身,還有飛鏢,這令他會想起一個人來,當日夾梁山一役,的確有個彩衣女子手執彎刀正護著吳含玉,自己還是從她哪里接過了保護吳含玉的重擔,這個女子在后來的打斗中,也用了飛鏢,難道這么巧?不過也不太可能,江湖中會暗器的高人多了去了,王川暗道。不過他們到這里做什么,在找什么呢。 不及多想,樓下的那桌人悄悄言語中,又語出驚人,壓低聲音說。 “事后,王宮之內據查,藏書閣被翻動過,丟失了一本書,據說是關于大青山一帶的地圖及一些隱秘秘聞殘本,國主事后大怒,與慧寧公主一母同胞的大王子殿下,本來在薩滿神殿修行,聽聞此事,當即回宮,日夜兼程趕回來,發現自己的meimei重傷,雷霆震怒,發誓要抓住這伙毛賊,親手殺之,過后就率領王宮和薩滿神殿的多位高手,至今未歸?!?/br> “哎,你不說還好,一提這大青山,還真傳言頗多,我曾聽聞一則傳說,很久以前,這大青山原本是不存在的,后來有一日晴空,突然雷雨交加,地動山搖,咚咚天音雷動,轉而冰封北國,后來,云銷雨霽過后,大青山就無端出現,此后就不斷傳來,某某高手進山查探,就再未在未出現過,有人出來后,精神失常,胡言亂語,什么鬼,怪物,活死人,墳墓,遍地尸骨云云,也有的說,仙境,奇花異草,仙女讓人不寒而栗,又叫人充滿向往?!?/br> “是啊,怎么扯到大青山了呢,唉,這下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高手了?!?/br> “唉,這種秘聞聽聽罷了,我等實力低微,不提也罷,來今朝有酒今朝醉,干杯?!?/br> 王川聽罷,又聽了些其他的談論,多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談資,索性不再理會,他開始尋思著另一件事情。 吳含玉曾留言他,救出他的生父吳翰林,如今自己身在元突皇城,該如何打聽他們的下落呢? 不過算算時間,吳翰林應當已經到了這里。 “咦,他怎么在這里?”王川忽然看到窗外一個行人走過,曾經認識的人。 王川當即,放下酒杯,推窗躍出,他修為大進,如影隨形頃刻間追上這人,喊道:“李文濤兄弟,一別許久,近來可好?” 前面年輕公子驀然停住,轉身有些詫然的看著王川。 只見他身前站著一位身穿元突國常見厚袍,腰間別著把闊刀的青年人,神清骨秀,意氣自如的望著自己,似曾相識。 王川一笑,提醒道:“沁園河,妙法黃龍拳!~” 年輕公子聞言一怔,恍然大悟道:“王川,王兄,原來是你,你怎么~~?” 王川立刻打斷,道:“此處不是話語之地,去我住處一敘可否?” “好,請前行帶路?!崩钗臐?。 二人回到王川下榻的棧,王川重新叫了些酒菜,二人把酒寒磣敘舊。 幾杯酒下肚,酒意熏熏,李文濤問道:“王川,你何故來到此處,如此裝束?” 王川淡淡一笑。道:“此話說來話長,那日我在救我們小姐,參與了夾梁山一戰。之后我重傷逃脫,來到此地~~~”王川簡單敘述了自己的遭遇,救下小姐,卻略過修真的重要環節。 “唉,王川兄弟,如此仗義,重情重義,我李文濤佩服你?!崩钗臐似鹁票燥嬕槐?。 “我落難之時,蒙吳翰林相助,在吳府之中,多蒙吳氏父女照顧,此番來此也是來馳援吳公,也算是報恩,只是,此事我正躊躇,不知從何下走,無半點頭緒?!蓖醮ㄜP躇道。 李文濤長嘆不已,卻不語,似有隱衷,半晌,似乎下了決定,忽然起身,走到門口傾聽,確保無虞之后,來到桌前坐下,神秘的小聲說道:“川兄,實不相瞞,我等正是為此事而來?!?/br> 王川眉毛一挑,眼睛一亮,微微頷首,示意繼續說。 李文濤道:“王川兄弟,吳上卿是朝廷忠臣,地位尊崇,吳翰林被扣元突國,朝野上下官員無不寒心,皇帝得知大怒,說‘此有辱國尊,愧對先烈?!?,遂下旨解救吳公,我等正是為此而來?!?/br> “原來如此,依你之言,這皇帝乃是一個好皇帝了,吳公也不枉萬里來此議和了?!?/br> “唉,王兄你所言正是,不過這jian臣當道,內憂外患,朝廷之內分為兩派,如吳翰林一派主張強硬,驅除韃虜,保家衛國。而另一派,多為達官貴人,為保守派,主張議和,兩派爭斗不休,保守派勢大勝出一籌,吳公正是因此被迫前來議和,元突國兵強馬壯,是必要攻入我國,怎肯如此言和,吳翰林此行實乃多此一舉,被jian人所害?!?/br> 王川點頭,問道:“既然如此,兄弟可有進展,吳翰林對我有恩,我當助一臂之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