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任何人都能進帖子里提出疑問或解決問題。 帖子里還有人放上昨天的錄屏,不僅以文字轉述,還有視頻作輔助。 cpa系統虛擬課堂前一百棟樓基本是閑聊,看得出發帖和回帖者都沒什么深入討論的欲望。 直到提出opcpa的哈蒙和喬伊出現,不僅引發虛擬課堂里的激烈討論以及多人多小組上臺爭辯卻心服口服的熱鬧景象,而且帶動討論帖熱度,直接一晚上蓋了兩千多棟樓。 盛明安跳到最后一頁,因全球各國時差不同,所以每個時間點都有人進帖蓋樓。 2345樓:[沒有人能駁倒哈蒙和喬伊的opcpa方案!] 2346樓:[我計算了一整晚,嘗試從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兩個方面入手尋找出他們方案里的破綻——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方案從頭到尾該死的嚴謹!] 2347樓:[畢竟是ua光學的博士啊。] …… 2448樓:[各位太真情實感了。平臺自行舉辦的研討會而已,沒有獎金、沒有sci,也不可能出現諾獎。] 2449樓:[回答樓上的質疑,你知道全球多少年輕的物理學者參與了這場研討會嗎?你知道多少物理發現的靈感誕生于物理研討會議嗎?] …… 2480樓:[就我所知,ua光學科學院那邊有學生爆料他的教授偷偷圍觀研討會。你要知道,ua光學院出過四位諾貝爾物理學獎。] 2481樓:[讓我們猜猜,那位教授有沒有可能是諾獎大佬(狗頭)。] 2482樓:[不管有沒有諾獎大佬,學術科研類的媒體基本都會給這個研討會眼神,雖然他們并不會花大篇幅報道,但是對年輕學者的關注也是一項長遠的投資!] 2483樓:[說不定哪天真的飛出個諾獎、沃爾夫獎,帶lrs一起飛升!] 2483樓:[可你們不得不承認,今年的lrs無論是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還是原子分子物理都沒什么有趣的成果。] …… 八點左右,帖子的討論度再度活絡,每分每秒都有人踴躍發言。 盛明安退出,進入虛擬課堂,第一組挑戰哈蒙和喬伊方案的年輕學者是來自土澳墨爾本大學的研究生。 該小組一共三個人,兩男一女。 他們正在低頭竊語,兩人計算,第三人則用同伴的計算臨時建立數?;蛭锢砟P?,用以證明哈蒙和喬伊的方案是否準確。 顯示屏右下角的阿拉伯數字有序的跳動,而那三名來自土澳的研究生rou眼可見的露出凝重表情,其中兩人看向正在建立opcpa物理模型的女生。 女生搖了搖頭。 另外兩個男生抬頭問:“cpa計算物理模型時,你用了非線性薛定諤方程結合速率方程,但是兩個方程和非線性薛定諤方程里的增益系數方程怎么求解?” 哈蒙邊寫邊說:“三個方程都采用分布傅里葉算法和四階龍格庫塔算法求解,不過計算過程中需要忽略傳輸色散?!?/br> 土澳研究生對視一眼,夸了一句‘厲害’就同時下線。 評論:[意思是說對光參量進行數值模擬研究,在處理光束質量和信噪比數值模擬時用了分布傅里葉算法結合四階龍格庫塔算法……牛逼!] [不得不說,水平很高。不愧是ua光學博士。] [??!難道你們都聽懂了?] [好吧,是我格格不入。] [朋友,其實你不孤獨。] [不是每個年輕學者都是學霸,還有人只不過是進來抄靈感準備畢業論文[狗頭]。] [我以為我能抄到畢業論文靈感,沒想到最后是我被按在地上摩擦。] [感覺自己四年大學生涯 一年研究生是在浪費生命。] [一年就修滿研究生學分,已經是大神了好吧[淚目]。] 盛明安喝了口黑咖啡提神醒腦,伸出食指按下回車鍵,成功申請參與質疑的一方。 回車鍵按下去的同時,信號傳達至平臺系統。 系統迅速將他的名字公布在虛擬課堂的公告欄上面。 本以為沒人上臺質疑會被平臺恭敬請下線的哈桑、喬伊在線網友,下意識抬頭看向名為an的空白頭像。 在線網友迫不及待點開看他的個人資料。 [哦豁!] [……?雷達工程系?] [總結:前段時間發起雷達仿真建模挑戰賽打敗天才布雷克的an,一個雷達工程系的學生,準備質疑物理光學系強激光領域科研方案。] [很囂張哦。] [這好戲我不能不看。] 喬伊問:“你一個人?” 盛明安此時調整好攝像頭,想了想還是戴上口罩和帽子,然后才打開攝像頭回應:“是?!?/br> 在線網友直呼英雄,還有人跑去論壇實時跟進報道。 因為學術圈的人質疑起來那是相當尖銳,分分鐘問得讓人下不來臺,尷尬得恨不得就地埋了自己的情況都有,所以學術研討中提出質疑,差不多相當于‘踢館’。 ‘踢館’肯定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口沫橫飛,肯定充滿硝煙味! 試問有誰不愛看別人吵架? 連狗都愛蹲墻頭偷看隔壁情侶吵架,何況是天性好吃瓜的人類! 再來就是一個雷達工程系的華國學生挑戰以光學地表最強著稱的ua光學院博士生,這態度實在太囂張,讓人恨不得狠狠打他的臉。 因此很快吸引一票對cpa虛擬課堂感興趣的在線網友。 短短十分鐘內,cpa虛擬課堂在線網友人數達到七百人。 而這數字還在遞升。 更有好事者跑到隔壁雷達板塊發帖號召昔日被安虐得懷疑人生的雷達學子去看熱鬧,虛擬課堂里的人數很快飚破千。 千人同時在線的虛擬課堂出現瞬間的卡頓,好在很快得到解決,擴容到可容納5千人同時在線觀看。 此前便是說過,lrs的物理研討會是全球年輕的物理學者聚集討論的地方,便有幾家專做科學頻道的媒體分神關注lrs研討會。 美國探索科學頻道負責期刊和視頻編輯的普通編輯鮑伯就是其中之一的媒體。 鮑伯看到論壇貼,其實沒什么興趣,因為他認為雙方差距懸殊,結果毫無懸念,真正值得關注的是ua光學博士生的哈桑和喬伊。 于是他進入虛擬課堂,準備錄屏,過程離開電腦桌去外面拿了一份披薩。 金德民是港城浸大新聞系大四學生,明年畢業,十一月份開始準備畢業論文,別人都挑的比較簡單的論題,就他不幸地挑中了‘青年物理科學’的論題。 ‘青年物理科學’ 這一整個命題都太空泛,更何況誰都知道二十一世紀之后的物理幾乎停滯不前,哪來什么青年物理科學家?! 因為找素材而差點掉光頭發的金德民被朋友推薦了lrs,正好碰到物理學術研討會,也看見了那個帖子,敏感地覺得是個好素材。 于是他進了虛擬課堂,從飛速閃過的彈幕拼湊出來龍去脈,本能覺得華國學生要敗。 金德民開啟錄屏。 不管在線網友什么看法,課堂里的質疑已經開始—— 但見名為‘an’的視頻窗口出現一個戴口罩和鴨舌帽,臉裹得什么都看不見的華國男生,背景應該是自己家,鏡頭擺放巧妙,沒有泄露太多隱私。 他的右手邊還有一臺電腦,書桌上堆了很多令網友倍感‘親切’的專業書籍。 左手邊則是厚厚的草稿本,圓珠筆整齊的擺放在旁側。 而哈蒙和喬伊的窗口視頻背景是月白色的,他們應該在實驗室,兩人沒有遮擋住臉,典型的美國人長相。 盛明安:“建立三維opacpa傳輸放大物理模型中的opa模塊,為什么可以忽略色散效應?” 哈桑:“信號光脈沖展寬到nm量級時,可以忽略?!?/br> 這對于做過類似計算的物理學者來說應該算基礎問題,不過也因此,哈桑和喬伊判斷出盛明安的實際水平不怎么樣。 在線網友也是有真大神的,便熱情科普。 眾人明悟,原來還真是半吊子瓶裝水叮當響! 布雷克也是圍觀網友,不知為何,他覺得安似乎還沒暴露出他真正的水平。 畢竟曾經被按在地上摩擦,也了解盛明安真實身份只不過是個高中生,尤其布雷克還知道盛明安的學習能力非??膳?! 果然,盛明安接下來的問題越來越尖銳,直指哈桑二人的opcpa方案那些模糊的數據處理,細致到某個小得快被忽略到的數據,而這些哈桑和喬伊實驗過程中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起初,盛明安邊翻草稿邊詢問,根據對方回答臨時計算,儼然是一個菜雞。 而哈桑和喬伊兩人一開始對答從容,以為十來分鐘就能解決,沒料到他們回答越來越吃力。 在線網友漸漸沉默。 “最后一個問題,”盛明安此時結束計算,停筆,抬眼,目光銳利:“放大器增益空間非均勻性導致的填充印子下降問題,opa信號光振幅和位相調制畸異,opa和nd:glass放大鏈有效匹配問題?!?/br> 停頓兩秒,他補充:“等?!?/br> [……] “……” 喬伊:“這是一個問題?” 盛明安眨了下眼睛:“反正都是問題,有區別?” 喬伊和哈桑兩人對視,均從彼此的眼中看出為難和迷茫,因為盛明安提出的質疑確實是他們沒有解決的問題。 否則這個基于opcpa技術制造出110pw激光器的方案早就寫成論文發表,不可能拿出來放到lrs學術研討會來說。 喬伊和哈桑交頭耳語,不時皺眉,流露出為難的神情。 在線網友:[不是我想的那樣吧……] [ua博士生的方案被一個雷達工程系的學生駁倒了?] [是上帝醒來覺得心情不好所以開了個玩笑逗逗我嗎?] [這本來就不是一個成熟的方案(攤手),不過安能注意到這些問題,說明他確實厲害。話說,他真的是雷達工程系的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