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他們走后,葉安神色復雜,對潘元青道:“你不必如此?!鄙米詠碚业淖约?,如今潘元青此舉已經算是違背宋律。 潘元青沉默許久,說了跟對方一樣的話:“你不必如此?!逼鹨虮揪褪撬屈c不堪入目的心思被點破,葉安知道后非但沒有躲避,反而因為之前的情誼擔心他。 潘元青告訴自己,夠了,這樣已經足夠了。 燭光下,眼前的少年清雅俊逸,仿佛棵迎著陽光生長的小樹一樣英姿勃發。他值得擁有最好的,也理應擁有最好的。 而對于潘元青來說,之所以答應皇帝出使遼國的請求,完全是因為希望以后的日子里,假如葉安有那么一瞬間想起他,不是一個憤世嫉俗,醉生夢死的形象。他會把這件事辦妥,之后帶著回憶,永遠在暗處保護少年。 兩人之間暗潮洶涌,一時間誰都沒有開口。 然而,屋內除了二者外,還有個不明所以的人。 “對??!”蕭靜靜狠狠一拍大腿:“安哥兒你這生意,明明派個管事來也能談,偏偏自己趟這趟渾水。這就是祭酒說的,心懷家國!我果然沒看錯你!” 葉安:“……???呵呵,是吧?!彼疾恢勒f些什么好,既然對方誠心誠意的夸贊,不接受也不是那么回事…… 蕭靜靜繼續叨叨叨,轉頭一看潘元青,愣道:“誒?潘博士你還沒走???早點回帳篷睡覺吧,明天還要趕路?!彼呀浤J葉安與自己睡一屋了。 于是葉小安眼睜睜的看著老師的背影,被一肚子話憋的臉紅。 “嘿嘿嘿,今時你我同窗秉燭夜談,他日等我們風光了,自是一樁佳話!”蕭靜靜還挺美,還想繼續說,然而葉安直接轉身,留給他一個郁悶的后腦勺。 …… 次日,天剛蒙蒙亮,使遼團便啟程。 葉安騎在馬上,活動了下酸痛的肩膀和后背,這些日子他擔驚受怕,就提著一口勁兒趕路。如今心愿達成,之前的疲憊一股腦涌上來。 蕭靜靜早上只簡單吃了口,但絲毫不影響他講話。托他的福,葉安也總算知曉了這次使遼的目的。 一切還要從自己上次去西夏說起。由于李元昊暴斃,新君與權臣斗的不可開交,眼見西夏勢弱,遼國當前的皇帝耶律宗真本身就是好大喜功的性子。之前跟李元昊打了一場,大敗,只有少數幾人逃回遼國,西夏人對待戰敗的遼兵喜歡削去他們的鼻子。耶律宗真每天面對沒鼻子的侍衛大臣,怒火不斷高漲,最后終于決定趁此機會再次伐夏。 老實說西夏若是能覆滅,對宋朝來說也有好處。雖然遼國可能會因此增加土地人口,但想來長時間內也應該會元氣大傷,宋朝興許還能跟在后面撿些便宜。所以面對耶律宗真想要增加歲幣的要求,也就捏著鼻子答應了。 然而大宋還是低估了對方的無恥,遼國不僅獅子大開口,還想要爭得一個“納”,即歲幣是宋方納給遼方的,不是贈送的。 “納”這個字不能隨便用,用則代表宋向遼稱臣。之前宋朝過得也挺憋屈,但好歹與遼還算以兄弟相稱,如今直接稱臣可還得了。 當時剛好趕上宋朝幾個使臣在遼國賀正旦,聽到后好懸口唾沫噴在遼國人臉上。最后雖說使臣們平安回國了,但遼國人卻翻臉無情,表示既然如此,他們不如聯合西夏攻打大宋?,F在宋軍還在討伐交趾,根本來不及回來,所以只能派使臣去與遼國商談。 一行人進入遼國后并未耽擱,繼續向北前進,最后終于到達了遼國都城——中京大定府。 第82章 大定府的位置大概在現代的內蒙古赤峰市, 此時這里這里氣候溫和,水草豐美,極其宜于農耕和放牧。大定府建城沒幾年, 道路房屋還很新,整體設計有一種不同于大宋的豪放之美。 接見使遼團的,是韓王張儉。說起此人,也算是一代傳奇。張家雖是漢人,但世代在遼國為官,張儉乃遼國科舉考試進士第一名,步入官場后平步青云,輔佐遼國兩代君王。 韓琦絲毫沒有因為對方是漢人而心懷僥幸, 因為他清楚,在異國想要受到重用,對待本族必須要比旁人更加決絕,聽聞增加歲幣這件事就是由張儉提出。 二人見面, 先是言語交鋒了一番,接著使遼團便被安排進使館。 與普通的賀正旦使不同, 葉安等人這次來遼, 是想要討價還價的, 遼國對他們也自然沒有好臉色。想要出門逛街都要向上申請,宋朝人心氣兒高,見如此也就都在使館中憤懣帶著。 如此被晾了幾天,終于, 遼國君主打算設宴款待。 興宗耶律宗真, 為人本事尋常,但野心一點也不小。好在他自幼喜歡漢學,對宋使臣還算客氣。 宴會開始后, 照例吃酒欣賞歌舞。葉安坐在后排心不在焉,忽然頭上一片陰影。 “來了怎么不與我說一聲兒,早知如此我就去接你了?!比~安抬頭,發現面前站著位地中海的英武少年,燭光下腦門閃閃發亮。 好、好耀眼!葉安被閃得有些恍惚,一時間忘了此人是誰。 少年原本看見美人目光灼灼,但見其半天沒有反應,面上漸漸浮現怒氣:“我是耶律寶信奴!之前在汴梁見過面的!” 講到這里葉安才反應過來,原來這人是遼國二皇子啊。兩年沒見,他好像又長高了不少。葉安有些酸溜溜的看著對方,自己從去年起就停止發育了,以致如今看所有長高的人都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