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蕓香5瓶;黎洛醬吖、楓香脂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4章 花臉只是開始,纏完頭以后還要貼片。 貼片是清朝時期的秦腔名旦魏長生發明的,最開始乾隆時期,四大徽班進京,融合了漢調、昆曲和秦腔,才有了最初的京劇,因此,秦腔名旦發明了貼片以后,京劇也采用了。 最開始的時候貼片并不是像現代戲劇那樣一圈一圈的,而是月牙形的,像發箍一樣貼在額頭上,后來是梅蘭芳先生將其進行了改良,形成了現代的水滴形貼片。 司星問姜清:其實我一直不太懂為什么要貼這個。 姜清一邊捋假發絲,一邊說:旦角基本都是男的,演的卻是女角色,臉部線條不夠柔和,所以要用片子修飾一下,而且戲劇起源于清朝,那會兒的男角兒也是要剃頭的,只留后半段,就用片子假裝成鬢發。 主要是額上七小彎、鬢邊兩大柳。也有額上齊眉穗、鬢邊兩大柳的。 司星摸了摸假發絲:這是真頭發么? 姜清搖頭:不是,哪有那么多真頭發用來貼的,最開始的時候這個都是用紙做的,往上頭抹生漆,晾干了再貼,但是后來生漆太傷頭發和皮膚了,就改成了真頭發,不過那都是幾百年前的事兒了,現在都是高科技仿生的了。 【看到頭發瞬間頭皮一緊,想起了托尼老師給我剃頭,卡擦一剪刀我就沒了?!?/br> 【樓上你這個話有點歧義講道理?!?/br> 【樓上做錯了什么呢,他只是禿了而已,為什么超管來了?】 司星的直播間熱度高,一般超管就時不時來轉悠一下,也有時候是根據關鍵詞來的,后來因為司星直播間經常有人提《金瓶梅》,時不時有觀眾表演一個當場復制,超管更加成了司星的???。 直播間戲稱狼來了。 梳理好的片子要用刨花水弄濕刮好才打彎。 一般是用的榆錢樹的刨花。 榆錢樹的刨花水一直是許多行業常用的粘合劑。 除了戲劇貼片以外,還用于制香,因為榆樹皮本身除了有粘性以外,自身還可以作為香料。 一般的戲劇后臺都是演員自己纏頭、貼片子,熟練的戲劇演員半個小時就能完成,但是司星自己從來沒做過,就讓姜清給自己弄了。 弄濕了的片子要刮干凈,從兩邊開始往里貼,也就是兩柳那邊貼,作為鬢邊發。 司星頭上粘了很多層膠布,作為純天然的凸起的發包,貼完了鬢邊的兩柳,要繼續纏布條作為固定,然后是貼七小卷。 長假發中間盤一個小卷,從額頭開始貼,多余的頭發向后拉,作為后面的辮發。 姜清動作很快,七小卷兩大柳只花了10分鐘就全給司星貼上了,頂上用布條固定以后還會貼一層假發,遮住布條,再戴假發套。 【臥槽,感覺司老師頭大了一圈(bushi)】 【媽呀,你們數這貼了多少層沒有給我看驚了?!?/br> 【至少七八層吧代表自己看著都感覺頭皮發麻,這得悶出多少痱子??!】 【這至少兩斤重,看著脖子疼】 觀眾們本來以為結束了,結果姜清又給司星拿了一件戲服出來。 紅色張揚的戲服,用金線和藍白線繡了許多花紋,看著就有種撲面而來的金貴氣息。 姜清摸了摸戲服有點感慨:這一套我都很久沒穿過了,最開始的時候是我師父傳給我的,后面就只試了一次,也沒穿它上過舞臺。 戲服最開始的時候是拿防塵袋罩著的,還要無菌無塵的空間,比起21世紀來說要好的多。 因為戲服不能水洗。 司星頭一次知道這個的時候還是看一個京劇相關的視頻才知道的,最初的戲服都是繡出來的,繡線都是用古法染的,水洗很容易脫色,而且本身戲服上的顏色就多,一旦水洗很容易就暈染開了,糊成一團。 司星試了一下。 戲服很寬大,而且很有重量,他扣上扣子,下意識甩著水袖擺了個動作。 【666666司老師有那味兒了?!?/br> 【啊啊啊啊啊我又行了我又戀愛了嗚嗚嗚?!?/br> 【我靠要不是知道司老師從來沒有學過唱戲,剛那動作我都覺得專業好吧?!】 【你們忘了,司老師以前唱過《牡丹亭》啊啊啊,我現在好想看司老師穿戲服唱?。?!】 【我膽子大,我想看司老師和姜清姜班主唱對臺戲?!?/br> 司星擺完動作,看見彈幕說想聽《牡丹亭》,直接水袖一甩張口: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謝總呢,出來拔刀吧?!?/br> 【司老師總是給我驚喜,謝總,拔刀吧!】 一不小心,彈幕全是讓謝洵拔刀決斗的。 司星瞇著眼睛笑。 但是很快他笑不出來了,姜清又把發冠給他戴上了。 10斤重的發冠??! 司星脖子好痛 然而他咬牙堅持住了,一場戲劇表演兩個小時的都有,那些戲劇演員還要戴著發冠做動作呢,比他辛苦多了。 姜清看他忍耐的表情笑了:頭一回戴這東西是這樣的,多習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