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秦彰走回來,躬身道:“還有件事,是關于世子的。天明時分聽到馬匹嘶鳴聲的地方位于京城南郊,隸屬興平縣的鶴山村。 “而近日與世子往來頗多的那位宋姑娘,也就是興平縣縣丞宋岷的侄女,她剛好之前也住在鶴山村?!?/br> 皇帝驀地停住了扇子。 秦彰小心瞄了眼他,接著往下:“聽村里人說,就在世子受傷的日期前后,村里確實來過一匹狂馬,摔傷了一個少年。 “所以不管是誰在馬匹上下的手,都可以肯定,世子其實真正的墜馬之地是在鶴山村。 “于是小的又順便查了查,據村里人說,在那之前,并沒有人見過世子進入過村子?!?/br> 皇帝持扇站了片刻:“他為何要對外稱是在東郊受的傷?” “應該是出于防備之故。因為小的查得,世子受傷的消息傳回王府后,靖安王曾派人在四面城門盯梢,而且事后靖安王也曾派人上東郊去查過?!?/br> 皇帝凝著雙眉:“還有別的嗎?” “沒有了?!?/br> “下去吧。先去把下手的人查清楚?!?/br> 秦彰這次利索退下。 皇帝站了會兒,看向王池:“他說跟宋丫頭的父親是舊識,所以才會多加關照。結果人家在村里住了幾年,他卻不聞不問,連根腳趾頭也沒曾踏過?” 王池不知道該說什么。硬著頭皮道:“倘若是世子謹遵王妃教誨,從前不敢隨便出城?后來在城里看到了宋姑娘,所以才關照起來?!?/br> 皇帝哼了一聲,搖扇走了幾步:“你就別給他打掩護了。依朕看,跟他有舊識的多半不是宋裕,而是宋家那丫頭!” 王池抹了把汗。 …… 陸瞻出了宮直去大理寺,拂云寺這邊,晉王妃與妙心神色俱為凝重,目光俱落在面前的輿圖上。 “當年參與其中的至少有二三十個之多。但是后來都陸陸續續地死了。也正因如此,這么多年我們才無計可施蜇伏不動。 “如果真的還有人在,那就好辦了!”晉王妃胸脯起伏,“只要找到此人,那么我們就可知道罪魁禍首究竟是不是他!而且也有了證據,可以進宮告發了!一切真相也就可以大白于天下!” 她抬起頭:“我能想象到,你昨夜可是整夜沒睡?” 妙心喉頭下沉:“我怎么睡得著?茍活了十七年,早已經心如死灰,不過盼著有朝一日能看著不義之人得個惡果罷了! “我這一整個晚上,眼前浮現的都是他的影子。我一面期盼著,一面又在想,萬一這又是空歡喜一場怎么辦?” “有希望總是好的。倘若是假的,我們還是按原來的計劃走!也不算是沒有辦法?!睍x王妃激動地合起輿圖,折在了炕桌上。 妙心凝眉:“不管怎么樣,等唐新辦事回來,我讓他再去找找,我也不相信,幾十個人涉案,陸陸續續地死去,會真的連一個人都活不下來!我不信他們既有膽子謀害皇嗣,卻連點自保的見識也沒有!” 說到這里她胸口開始起伏,隨著幾聲劇烈的咳嗽之后,呼吸也變得急促。 晉王妃連忙道:“你別著急,一著急病就來了!” 妙心手壓著胸口,等呼吸平順下來后道:“煩你回去幫我查查看駱容的墓到底是誰動過的?是皇上還是他? “如果是皇上,那么可以推測他至少是想起了當年的案子,不然他不會無故關注到駱家。 “如果是那個人,那么駱容說不定真沒死!畢竟當年他約好見面的人本是駱纓,但結果卻是駱容赴的約。而駱纓的死得時間那么巧,駱容一度無事。 “而在他死后才有人盯上他的死因?!?/br> 晉王妃點頭:“我會去的,回頭有機會,我再多透露點信息給瞻兒?!?/br> “他若知道了,能按捺得住嗎?”妙心眼里有淚光,“這件事太要命了,我很怕他知道后會讓那個人警覺。 “如果他警覺了,瞻兒的安危就安全沒有保證了。如果要在復仇與他之間選擇,那我寧愿選擇他平平安安的! “再者,你做得夠多了,那惡徒其心之深,深不可測,倘若被他疑心上,你第一個逃不了,你得注意給自己留好退路?!?/br> 晉王妃凝眉沉默。片刻后她道:“其實有件事我揣在心里很久了。瞻兒幾個月前從馬上墜落摔傷,我始終不相信那是意外,但一直也沒有查到是誰干的。 “手腳能做的這么干凈的人,應該也不會很多?!?/br> 妙心手指緊蜷:“你是說,他已經向瞻兒下過手了?” “我不能確定?!睍x王妃搖頭,“事實上我所以會懷疑到這上面,是因為他最近的一些舉動。 “因為瞻兒近來不再低調行事,他幾次三番找瞻兒訓話,但明明在去年之前,他還為著王府的世子是否應該過于低調而與我討論過。 “確切的說,他的變化是從去年除夕宮宴之后開始的?!?/br> 妙心使勁地壓著胸口:“去年除夕宴發生了什么?” 晉王妃攥手站起來:“宮宴上,受邀的一位老臣盛贊瞻兒的眉眼像極了皇后娘娘,說他有賢德之才?!?/br> 妙心雙唇顫抖:“上一個被贊像娘娘的人是‘他’!” “你也想起來了對不對?”晉王妃道,“所以我總覺得,他是不是已經在懷疑了,而如果瞻兒墜馬的事是他干的,那說不定他已經有了證據!” 妙心聽到此處,喘氣聲驟然急促起來。 晉王妃連忙起身坐到她身旁,一面揉搓她心口一面道:“你怎么了?你不要這么激動!就算他有猜疑,眼下不可能明目張膽對瞻兒怎么樣!他輸不起的! “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事情告訴他,讓他自己提防!只要瞻兒還是晉王世子,還在被皇上所重視,他就不敢對他怎么樣!” “可我不能相信皇上!當年皇上也是那么疼愛‘他’呀!”妙心眼淚落下來,緊緊抓住她的手:“他還有別的嗎?” “沒有了,至少目前我沒有發現別的!——你是不是舊疾又犯了?我叫人去請大夫!” 妙心抓住她的手不放:“我不能多露面,尤其是你還在這里!” “不請大夫如何是好?這樣會很危險!” “如果我有危險,你就什么都不要管了,盡快把真相都告訴瞻兒!” 晉王妃頓住,望著她越發困難的氣息,她忽而脫口:“有一個人,我想她或許可為一用!” 第158章 官眷們口中的傳言 宋湘原本安排了陳五叔每日早午接送宋濂,不想翌日清早牽著宋濂出來,家門前停著兩輛車,除了約定好的陳五叔外,還有輛便坐著重華與蘇慕! 重華一見他們便箭步上來把宋濂扛上了車,口里還道著奉命行事,以后這事兒就交給他了! 宋湘縱是不愿意,也只能對著遠去的馬車忍下來。 陳五這邊好在是南市的老車夫了,并不缺主顧,被搶了生意他也不著急,懷抱著鞭子隨宋湘進屋吃了口茶,便就走了。 這些日子便都是蘇慕接送。早上他來送了宋濂,回來支攤子,午前把攤子一蓋,又把人接了回來接都會支攤,好像也不耽誤。 宋湘后來就讓他中午別收攤了,讓阿順幫著去盯一會兒,省得耽誤賺老婆本。 重華這幾日也在這對面轉,陸瞻交代他買的鋪子,看樣子已經在著手了。那家綢緞鋪子讓了出來,正在被改建成一家上下兩層的小館子,宋湘沒事往對面投上去幾眼,就看他們折騰。 宋濂去學堂里讀書,倒沒有什么不適應的,起先宋湘還擔心他會合不了群,后來居然發現他還時不時地帶些小玩意兒回來,才知道這猴兒居然跟沈家幾個子弟結成了朋友,每天還互換著小禮物!跟在村里的時候完全不同。 便也就放心了,每日間就在鋪子里好生打理著生意,順道也看看醫書,跟李訴學些醫術,順道,就在醫館里聽些八卦經。 ——經過這段時間的挽救,鋪子生意回暖了些許,至少后來經介紹來的這些官戶幾乎都留住了,好幾個女眷還跟宋湘熟絡,自打知道她認了胡瀟夫婦為義父義母,更是親近了,隔三差五過來吃吃茶聊聊天。 下晌又來了幾位刑部低階的官眷,聊著聊聊京城八卦,就聊到了胡夫人收了宋湘為義女的這事上。 宋湘少不得要謙虛幾句,然后官眷們當中姓陳的這一人就說道:“義女雖然占得半個女兒,但可惜卻不能成為胡家人了。要是進了胡家,那才叫是宋姑娘真正享不完的福份?!?/br> 宋湘笑了下:“都是我的福份呢?!?/br> “你年輕紀,有些事兒不懂?!标愂系溃骸拔衣犝f早多年前皇后娘娘也差點收了個義女,后來還是收成了兒媳婦,于是一個本該在云南嫁給當地望族的官員之女一躍成了王妃,你看看,這福份!” 中間姓劉氏的官眷瞥她一眼:“什么福份?那還不是落得個家破人亡的結局?” 余下姓莊的這位立刻咳嗽了一聲:“說什么不好,說這個?又不見得每個人都愿嫁高門?!?/br> 前兩位經提醒也不做聲了,垂頭喝起茶來。陳氏扭頭看了眼藥還沒抓好,就換話題說起了藥材。 一個說到濟善堂的藥材貨真價實,一個就說到了城中幾家大藥材商,再一個接著就說到了認識來自洛陽的一個挺靠譜的藥商,問宋湘需不需要介紹認識? 宋湘還沒回答,劉氏就說道:“你們聽說沒有?洛陽駱家的祖墳居然被人動了!” 動祖墳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何況還是洛陽駱家? 宋湘問:“怎么回事?” 掌握了一手消息的劉氏面帶得色,環視著她們道:“這可是我今兒一大早才聽到的消息,據說被動的墳是駱家這一代的二老爺,十幾年前病故的駱榮的墳。駱家祖墳守墳的家丁發現的,墳土動過,棺木也動過,守墳的人居然都沒有聽到動靜?!?/br> 聽到“駱容”,宋湘注意力全移過來了:“什么人干的?” “這哪知道?趁夜干的,看樣子手法還很嫻熟,駱家在洛陽可算富甲一方,八成是盜墓賊!” 宋湘未敢茍同。手法嫻熟的盜墓賊為何要去盜一個英年早逝的人的墳墓?為何不選他們那些子孫滿堂的祖宗?那些人陪葬不更多些?何況駱容還是個書生。 宋湘往下聽著,就聽周氏嘆道:“這駱家連失兩名子弟之后,這些年在朝中也是沒什么動靜了,不想居然還有人打一個死人的主意。這也太缺德了!” “是可惜了。但誰讓他們作jian犯科呢?好好當官不去犯法,多好!” “這你就錯了?!弊钕葞С霰I墓消息來的劉氏深深看了她一眼,“駱家作為上百年的世家,能不知道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駱三老爺出身世家,會為了些銀錢斷了自己的前程?我覺得這事兒根本就沒那么簡單!” 眾人聽她說的有道理,就道:“那你的意思是駱家這案子是冤案不成?” 宋湘曉得劉氏是刑部郎中史耀的兒媳,娘家三代都是朝中官員,便也等著她往下說。 林氏道:“冤案倒不至于,經過三司反復查核的案子,作不了假,不過,”她轉了下手里的杯子,“這駱大人作案的動機究竟是不是為自己斂財,誰又說得準呢?畢竟在那之前不久,西安府才出過大事。聽說很多人因此畏罪自殺?!?/br> 說到“西安府出過大事”,座中一片靜默。 就連宋湘,也不由得把伏著的身子微微收了些。 皇室里這些秘辛,對于經常半夜爬墻的她來說當然知之甚多。 西安府多年前出過的唯一一件大事,便是那座在整個大梁名號都響當當的王府:寧王府。 寧王是皇后第三子,陸瞻的親皇叔。太子和晉王都是皇帝在潛邸時生的,皇帝接替先帝登基之后不久,皇后就懷上了寧王。 傳說生他那年皇后娘娘后背長了顆瘡,太醫判斷十分難治,結果寧王出生之后,那毒瘡竟然就自己好了! 皇帝喜不自勝,因為他的出生帶契了皇后安康,也使得宮中安寧,故而孩子出了三朝就賜封為“寧王”,封地設在古皇都西安府。 “……聽說當年對那位爺魂牽夢繞的京城閨秀數不勝數,真是可惜了?!?/br> 宋湘從寧王的事上回神的當口,這幾位還在嘮,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地大膽起來。 宋湘不愿惹是生非,就咳嗽了下,笑道:“給幾位換盞茶吧?!闭f著來取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