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暴走法師、驕陽似我、皇恩蕩漾、不配、塵埃眠于光年、北大差生、試問深淺總是辛、升龍天下、彼愛無岸/為你著了魔、末日之控制 (BL 1V1 H)
過了幾天,知府后衙里忽然傳來一陣哭聲,鄭家夫妻一起將一個四方見長的木匣子送了出來,長樂郡主哭暈在大門口。 鄭大人家的福姐兒沒了。 因是小孩子,又逢國難當頭,鄭家靜悄悄的,一點動靜都沒有。 與此同時,曾得劉悅薇救助過的郭氏,和兩位老仆人一起,帶著一兒一女,繞過秦西省,從東邊出發,直往南邊而去。 前一陣子開始,一直不肯回家的郭氏忽然和一個有錢的外地客商好上了。豐班頭氣急,跑去和她吵了一架。沒過幾天,郭氏趁豐班頭不在家,把小兒子叫了出來,然后不知所蹤。 大家都說郭氏和人跑了。 風言風語傳了沒幾天,北邊的胡人又往南邊壓了一段距離,離鎬京城越來越近了。 鄭頌賢讓劉悅薇離開鎬京,她豈肯自己離去,連沛哥兒也不肯走,要和爹娘在一起。 先不說北邊,斥子文傳到京城時,兩軍仍然僵持不下。 剛開始韓世梁仗著隊伍精銳,和張統領不相上下,張統領站著天時地利,隱隱有上風之勢。 本來張統領都快要贏了,因為鄭懷瑜一通罵,外面起了更多的風言風語。京城里那么多人認出了老皇帝,新皇卻不肯認。 秦尚書去問新皇,“陛下,太上皇歸朝,何故不迎接進城?” 新皇面無表情,“愛卿何故明知故問,父皇已逝,朕豈能讓逆王隨便找的假貨來冒充父皇?!?/br> 秦尚書又問,“陛下,邊關告急,若是京城這邊總是戰亂,胡人南下,要如何破局?” 新皇胸有成竹,“韓世梁再能打,沒有人,早晚也要成為強弩之末,很快就能見分曉?!?/br> 新皇這會子覺得自己果然是得天眷顧,張統領本來就要守不住了,胡人來了,老皇帝為了保邊關,只能分出一半人馬走了,他立刻扭轉了局面。 新皇在心里默默道,父皇,兒臣不孝,兒臣已經不能回頭了。 他已經顧不得天下人怎么罵他,罵他弒父也好,罵他殺君也罷,只要他最后能贏,歷史早晚會按照他的意思來寫。 新皇并不在意鄭懷瑜怎么罵他,他甚至都懶得去找誠王和鄭家老兩口算賬,他只等著贏了這一局就好。 但新皇不計較,不代表別人不計較。原來誠王府雖然被關起來,至少供應還是正常的。自從斥子文傳到京城,誠王府里忽然斷了日常供應。 劉文謙已經打聽到了原因,聽見女婿的作為后,大笑后連說了三聲好。 鄭老爺也為兒子高興,“賢弟,孩子有骨氣,咱們不能給他拖后腿?!?/br> 鄭太太有些擔心孩子,“老三這樣做,會不會招來禍端?!?/br> 鄭老爺安慰老妻,“娘子別擔心,老三好好的在西北,一時半會沒問題?!?/br> 劉文謙苦笑,“孩子們沒問題,咱么幾個老貨要餓死了。大哥大嫂,后面咱們要過苦日子了?!?/br> 鄭老爺笑道,“賢弟說笑了,當年我在村子里,什么苦沒吃過?!?/br> 外頭人看來是想軟刀子割rou,把誠王困死在府里。 劉文謙當機立斷,給家里所有仆人都發了銀子,全部打發出府??撮T的人有些發愣,上面的意思是不許再送東西進來,也不許人進來,但也沒說不讓人出去啊。 剛開始有人攔著,劉文謙抽起一把刀就砍了一個,剩下的人立刻不敢再啰嗦,出去就出去吧,只要誠王和鄭懷瑜的爹娘不出去就行。 如高管家這樣的心腹自然不肯走,劉文謙留了幾個舊仆,幾人又開始過起了節衣縮食的日子。 好在誠王府還有些存糧,鄭太太親自帶著兩個老仆下廚,每天暫時還能混個溫飽,唯一受罪的就是鄭老爺,他的藥斷了。 好在他的傷口已經愈合,就算不吃藥,暫時也無性命之憂。 這樣苦熬了一陣子,外頭忽然變天了。 正在韓世梁就要潰敗之時,京城大門忽然開了! 里面出來兩隊人馬,前面兩個人高聲大喊,“請父皇回城!” 你道開城門的人是誰,正是三皇子和四皇子這哥兒兩! 城門一開,形勢頓時扭轉,韓世梁抓住機會,立刻拿下了張統領。 老皇帝見到飛奔而來的兩個兒子,頓時老淚縱橫,在他最絕望之時,總算感受到了一丁點人倫之情。 有了這兄弟兩個的倒戈,新皇兵敗如山倒。 老皇帝被秦尚書等人迎接進了皇宮,進了大殿。新皇還坐在龍椅上呢,皇帝不能走,被五皇子抱進來的。 父子兩個相見,互相看著彼此,老皇帝先開口,“逆子?!?/br> 新皇看著蒼老的老父親,笑了,“父皇回來了?!?/br> 老皇帝面無表情,“城外血流成河,你滿意了?” 新皇回道,“兒臣滿意不滿意,已經不重要了,父皇肯定是滿意了?!?/br> 老皇帝忽然問道,“你是太子,朕命你監國,何故急不可待?” 新皇慘然一笑,“父皇,兒臣說那些好話也沒用了。兒臣只想問父皇,皇祖父在的時候,父皇快活嗎?” 老皇帝大怒,“混賬,朕什么時候害過先皇!” 新皇也大聲道,“兒臣也沒有傷害父皇,兒臣只是想早些替父皇分憂罷了?!?/br> 老皇帝冷笑,“朕身子不好,還能活多久,你就這么迫不及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