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暴走法師、驕陽似我、皇恩蕩漾、不配、塵埃眠于光年、北大差生、試問深淺總是辛、升龍天下、彼愛無岸/為你著了魔、末日之控制 (BL 1V1 H)
要知道,皇帝的生母李太妃,還沒封貴太妃呢。 除此之外,太上皇還發落了皇后娘家人。 太上皇做了幾十年皇帝,手里的忠實之人也不少。若不是當年他一場病差點要死了,也不會讓兒子做了皇帝。他始終不肯立太子,兒子們爭得你死我活。等他病入膏肓就剩一口氣了,才把皇位傳給了皇帝。 誰知他暈乎暈乎,等了個把月,竟然又好了。 太上皇腸子都悔青了,可他已經是太上皇了! 皇帝嗅覺靈敏,立刻以太上皇生病為由,把他幾乎是軟禁在宮內,趁機收復了許多權力,把自己的人都安插到要緊的位置。 太上皇的人都被打壓了下來,雖然沒罷官,卻不得重用。太上皇病好后,氣得七竅生煙。這個不孝子,老子還沒死,就把老子的人都踢到一邊去了。因為生氣,太上皇始終不同意封李太妃為太后。 杜太妃爬到李太妃頭上去了,李太妃倒無妨,只要兒子能做皇帝,她做不做太后又怎么樣。但皇帝不這么想啊,他做了皇帝,母親還是個妃子,說出去也難聽。要是李太妃能做太后,皇帝就是嫡子,名正言順,又好聽。 皇帝繼位后,各處都要改革,許多老臣雖然有些不服氣,也只能忍著。太上皇無法忍受整日吃喝玩樂逗美人的落魄英雄生活,開始插手朝政。他的那些簇擁者,暗地里紛紛再次投靠了過來。 頓時,整個朝堂風聲鶴唳了起來。 太上皇在位時,馮伯爺混得也就一般。如今新皇即位,他更不如前了。趁著此次兩位皇帝博弈,馮伯爺悄悄投靠了太上皇。 皇帝正在氣頭上,拿了幾個馬前卒發落,其中就有馮伯爺。 馮伯爺管著軍務上的一小塊事情,他那點差事,平日里也不大眼,油水也不大,打發沒落勛貴正正好。但皇帝盯上了他,雖然沒撈多少油水,可他屁股底下不干凈,一查一個準。 頓時,爵位沒了,官位也沒了。不光如此,連他親弟弟馮知府也倒霉了。巡撫大人是皇帝的人,往朝廷送了一份青州府呈上去的揭發信,上面列舉了馮知府這么多年貪腐的銀錢數目,中間還夾雜了一些證據。 好了,樹倒猢猻散,整個馮家瞬間落入塵埃。好在皇帝和太上皇雖然斗法,并未撕破臉皮,表面上還是父慈子孝,馮家因此得以茍且,馮知府并未被問罪,只是被貶官。 可這四品到七品,對馮知府來說,還不如問罪呢。 馮知府瞬間意志消沉,他把自己關在書房里,喝了幾壇子酒。他覺得這輩子完了,他已經四十歲了,如果再去做知縣,就算他再出色,等到他告老,都不一定能再回到四品。 馮知府悔不當初,為什么要嫌棄四品官小,為什么要去撈銀子,如果他干干凈凈的,就算大哥那里敗了,至少他還能保全自己。 但不管馮知府愿意不愿意,他馬上就要滾蛋了,而且,他還要把貪墨的一些銀子吐出來。那封揭發信中涉及的總金額極大,朝廷只讓馮知府把有證據的銀子吐出來。就這,也動了馮知府的根本。 給事中這個衙門很奇特,雖然官職小,卻是直達天聽。這群人在衙門里坐了三天,督促著馮知府把差事卸下,又把他的家產估值賣掉,等馮知府走的時候,家里沒剩下多少東西了。 劉悅薇這些日子一直關注著這事兒呢,朝廷來人,她心里頓時放下了,只要事情沒有偏離軌道,那她做下面的事情就心里有譜了。 魏氏聽說馮知府被貶官,喜的在家里念佛,“阿彌陀佛,這個禍害總算要走了。這幾年沒見他為百姓做什么好事情,年年刮銀子那是比刮痧還利索。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我前兒還擔心你得罪了那馮氏,他要報復我們。這下子好了,再也不用擔心了。你可真是個有福氣的丫頭,你砸了馬家的大門,我這心里又痛快又撲通撲通的跳?!?/br> 劉悅薇笑,“讓娘擔心了,以后我再不惹禍了?!?/br> 魏氏非常高興,“咱們家的鹽鋪子又能繼續開了,馮知府一走,你伯父的官也穩了。以后再來知府,總不會還和咱們家過不去?!?/br> 劉悅薇笑著沒說話,可她心里清楚,送走了猛虎,即將又要來一頭豺狼。許知府雖然年輕,手段卻比馮知府還凌厲。 鄭家那頭,鄭頌賢聽到消息后,心里如波濤洶涌一般激蕩了起來。 他算了算日子,正好兩個月,馮知府獲罪離開。鄭頌賢感覺自己的心越跳越快,薇兒說的一點沒錯。 難道她真的通了靈?還是說,她本就是什么精靈仙女?也不對,她要是仙女,就不會被馮氏這樣欺負了??磥?,她是有些非同常人的異處??蛇@異處,不能說,不能用。一則怕權貴惦記,二則怕上天懲罰。 鄭頌賢抬頭看了看天,不管是何處來的異處,我要好生護著她,不能讓她落入歹人之手。 鄭頌賢去給鄭太太請安,鄭太太笑看兒子,“這下子好了,以后你該去學堂就去學堂,再也不用怕誰了?!?/br> 鄭頌賢笑,“兒子本來也沒怕過,就是擔心連累了爹?!?/br> 鄭太太笑瞇瞇的,“呸,如今那個不講理的走了,你爹就沒事了。沒見過護犢子護成這樣的,只許他家丫頭欺負人,旁人就得受著不成。說起來薇丫頭真是有骨氣,那一桶糞水,潑的我心里都覺的暢快。眼見著你們就要成親了,這賤人居然送挽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