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劉仁軌出關
朝堂上,比起以往,今日顯得清靜很多,許多人聚集在朝堂之上,沒有以往那些吵嚷的聲音,上書奏章,彈劾某人,或者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大吼大叫,平靜得讓人心悸。 大臣們閉口不說話,眼睛不時閃爍,遲疑的目光,猶豫的神情,充分表達他們的內心,在他們的前面,太子李弘站在那里,虛弱的他今日臉色有些蒼白,病態般的蒼白,嘴唇干涸得像是幾天都沒有喝過水一樣,讓人十分心痛,不過周圍的人沒有注意到他的虛弱。 或者說是看到了心中有疑惑,沒有直接說出來,大家都是心中計劃,這些大臣上面,唐高宗李治凝視下面的大臣,一句話后所有人都沉寂了,十分安靜,內心深處慍怒不已,這些大臣就是犯賤,每一次有正經事情,個個都退縮回去,你等著我,我等著你,誰都不想第一個出來。 有利益的時候,他們紛紛出手,爭先恐后,恨不得所有的好處都歸自己,一旦出現了損害利益的事情,他紛紛閉嘴了,宛如現在一樣,李治深沉著臉:“諸位愛卿沒有人愿意前去邊關嗎?那里的百姓,那里的士兵需要你們,朕的國家,朕的江山,需要你們的守護,你們誰愿意前去?” 空頭大話一大堆,大義為上,試探著下面大臣的反應,大臣們仿佛沒有聽到李治的話,沉默不語,誰都不愿意站出來,這份差事可不是好差事,沒看到姜恪去了沒有多久,便死了嗎?從邊關傳回來的消息可知,那里打得如火如荼,熱戰正酣,誰去誰完蛋。 他們才不愿意去那個鬼地方,好好在長安享受不好,誰會那么無聊犯賤前去受苦呢?這種想法不僅僅是一個大臣,大部分大臣都是如此,有幾個躍躍欲試大臣,想要出去,腳步卻遲疑了一分,被朝廷中那股壓抑的氣氛給震懾住了,收回了腳步,躲避在身前大臣的身后。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們。 李治很失望,非常失望,對自己這些平常左一口大義,右一口組訓的大臣感到厭煩了,上一次如此,這一次也是如此,你們就不能好好表現一會嗎? “哼?!?/br> 一聲冷哼,回蕩在朝堂中,竊竊私語消失了,咀嚼聲也隱匿起來,個個噤若寒蟬,驚慌失措,把頭埋在胸口,不去看李治的眼眸,即使是身前的那幾個大臣,也都低著頭,好像地面上有什么好看的東西,值得他們注視。 “就沒有人愿意前去嗎?” 李治受夠了這些家伙了,自己登基的時候,這些人七嘴八舌堵截自己,處處為難自己,國家有難了,他們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副我低著頭,什么事情都不關我事,由不得他不憤怒。 怒氣凜冽,怒火騰騰注視每個大臣,與之對視的大臣,頭低得更加低了,眉毛緊縮,抖著身軀堅持著,閻立本鎮靜許多,浩然無懼李治的目光,裴炎淡淡直視遠方,郝處俊,李義琰把目光看向其他地方,總之就是不關我事,我只是一個文官,打仗的事情還是交給那些蠻夫。 “太子?!?/br> “兒臣在?!?/br> “太子認為何人適合?” 李治沒有心情和他們耗費下去了,這么拖拖到什么時候,邊關救急,無法耗得起,太子李弘站出來,挺著虛弱的身軀,一邊咳嗽一邊出來,行了一禮道:“回父皇,兒臣認為劉仁軌合適?!?/br> “劉仁軌?” 李治皺了皺眉頭,有些印象,不是很記得此人的模樣,道:“劉仁軌何在?” “微臣劉仁軌拜見陛下?!?/br> 劉仁軌從大臣的最后面站了出來,匆忙走到了前面,眾目睽睽之下跪了下來,李治抬起那雙眼眸,審視一番,心中點點頭,此人算不上虎背熊腰,滿臉煞氣,從他的身材,站姿,還有那股渾厚氣息可以知道,此人不是一般人,對此,李治深深看了一眼李弘。 李弘有些心虛轉過目光,恍惚看向另一個地方,劉仁軌是他的人,他這次推薦他去,有兩個原因,一是此人戰力不弱,排兵布陣,帶領士兵是一把好手,此人去戰場上,可謂是如魚得水,立功之日可謂是指日可待了,至于第二個原因,那就是他是自己的人,提前做好準備,讓自己的根底站住陣腳,以后出什么事情,自己也不會措手不及。 “恩恩?!?/br> 李治沒有明說好,也沒有厭惡,不悲不喜,李弘稍微放下心了,父皇既然不厭惡,那就說明了他不反對我的提議,至于他們,不過是陪襯罷了。 “劉仁軌接令,朕命令你為此次邊關的守衛大將軍,凡是邊關的人馬,都由爾統治,朕不問過程,只看結果,朕要那些吐蕃人不敢再靠近我大唐邊疆一步,你能夠做得到嗎?” 李治眼神冷冷注視劉仁軌,那眼神由不得他不答應,其他的大人聞聲一震,想要反駁,被李治那個眼神給嚇到了,李治的眼神不是給劉仁軌看的,也不是給太子李弘看的,而是給他們看的。 那眼神就是在說,你們要是再敢出聲,就不要怪朕不客氣了,果然,李治這個凌厲的眼神讓這些大臣忌憚連連,不敢出來抗議,用沉默回應李治,李治擺手讓身邊的太監下旨,沒有大臣的阻止,劉仁軌很開心接受了這個命令,高興回到了后面站著。 李弘也面含喜色,滿意退回去,蒼白的臉色變得精神多了,解決了一件事情,李治眉頭還是皺著,掃視一眼這些嘰嘰歪歪的大臣,沒有幾個是合心意的,左相的位置空了,這么多大臣,竟然沒有一個是能夠肩負重任的。 “退朝吧?!?/br> 無力抬起手,心中不斷詢問自己,難道我泱泱大朝,就沒有一個能人嗎? 看來,科舉之事必須要早點開始了,李治看著很快空蕩蕩的宮殿,沉聲道:“既然你們無能,那朕只能從千萬士子中挑選了?!?/br> ………… “怎么樣?查清楚了嗎?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女孩站在前面,恭敬端起茶杯,斟了一杯茶,放到出聲的嫵媚女人武媚娘身前,退后兩步拱手道:“娘娘,據奴婢所查到的結果,武承嗣死在青樓中,為了爭奪一個叫做顏令賓的妓女,與一個叫做劉馳馳的男子發生了口角,據說還發生了打斗,后來劉馳馳離開了青樓?!?/br> “武承嗣公子跟著那個妓女顏令賓進去了閨房,以為劉馳馳不會回來,可是,不久之后,劉馳馳回來了,還拿著一把匕首,直接殺死了武承嗣公子,當時在場的有一個丫鬟,妓女顏令賓,還有一個路過的女子,此女子尖叫一聲,這才讓所有人知道這里發生血案?!?/br> 小女孩一口氣說了很多話,不用歇息,清晰的語言,簡單明了闡述了事情發生的大概,她感覺到空氣逐漸凝固,肌膚可以隱約感應到了冰冷,聳了聳肩道:“而之后,金吾衛府衙的人,大理寺的人都到了,勘察現場,當晚派人去搜尋殺人兇手劉馳馳,可是那個劉馳馳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一直不出現,直到現在,還不出現?!?/br> 武媚娘陰沉著臉點點頭,找不到人,大理寺的人,還有金吾衛的人都是干什么吃的,連一個人都找不到,憤怒充斥心頭,武媚娘忍著那股憤怒,道:“金吾衛和大理寺審理這件案件的人是誰?” 女孩停了停,有些遲疑,武媚娘神色更加不爽了,女孩看到這里,立刻道:“是劉仁軌大人,和狄仁杰大人?!?/br> “劉仁軌,狄仁杰?他們兩個?” 武媚娘臉色更加冰冷,劉仁軌暫且不說,狄仁杰他會找不到一個人,這不可能,他是不是沒有用心去干活?女孩領悟得很快,道:“回娘娘,狄仁杰大人當晚有事情外出了,據說三天之后才回來,這件案件全部都交由金吾衛的劉仁軌大人審理?!?/br> “哦?是這樣嗎?” 有事?早不有事,晚不有事,偏偏那個時候有事,其中沒有端倪,她是絕對不會相信的,不過,既然事情不是狄仁杰審理,那么劉仁軌他到底是怎么干的? “娘娘,劉仁軌大人今日中午已經出發前去邊關了?!?/br> 小女孩突兀冒出一句話,令得武媚娘臉色更加陰沉了,去邊關了,那就是說所有的懲罰都不作數了,狄仁杰沒事,劉仁軌也沒有事情,就她的侄兒死了,還是白死了。 陛下就是如此懲罰的? 她不能接受這個結果,可是又無法抗拒。 “娘娘,洛陽那邊已經準備好了,不知道何時啟程?” 小女孩敏感注意到了武媚娘憤怒的眼眸,不能亂了方寸,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亂,必須震驚,她趕緊出聲提醒她,武媚娘憤怒的神色頓時收斂回去,變回了原來那副冰冷的模樣,恬靜點點頭:“我知道了?!?/br> 變化之快,讓小女孩臉上多出了一絲驚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