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裴炎的告狀
“可否知道那首《青玉案 元夕》是誰所作?” 一道沉悶而陰森的聲音響起,回響在狹窄的房間內,四面墻壁阻隔了聲音傳遞,外面無法聽到里面在說些什么,漆黑的身影跪在地面上,哆嗦的身軀看出了他內心的不平靜,豆大的汗水從額頭上滴落,每一滴仿佛都經過了極大的努力才滴落下來,在眼前晃蕩一聲落下,那人毅然不動。 微微低下的腦袋,細小的動作在眼前此人的眼中,逐漸變得冰冷,瞳孔與漆黑中的寒風相互融合,凜冽吹刮每一個人,他手指敲打桌面,半開的茶杯上透著熱氣,泛動的波紋一圈又一圈震動著,從中間向著兩邊散去,敲打的聲音響在下面那人心頭,無疑是驚天巨浪,久久無法平息。 “不知道嗎?” 聲音依舊是這般,下面的人更加緊張了,視線定格在地面上,不敢轉移一點,前面那人繼續敲打著桌面,發出哆哆的恐怖聲音,一下,兩下,三下……。 “哆哆?!?/br> 聲音延長而緩慢,由慢變快,逐漸加快,快到了最后,直接停止下來,那人提起了那杯已經差不多變涼的茶水,放到嘴邊輕輕抿了一口,蓋上蓋子,放在桌子上,手放在了桌子上,這一次他沒有敲動,而是凝視眼前的男子:“一點消息都沒有嗎?” 似乎從這道聲音中聽到了他的憤怒,下面那男子終于有了反應,低著的頭顱抬起來,出聲:“回大人,據小的所查到的線索是那首詞與楊炯還有姜疆有關,小的已經是盡力去查,可是他們閉口不提此事,直接把小的給攆出門了?!?/br> 聲音到了這里,男子視線聚集在身前的男子,看到他眼中一絲冷意,他趕緊說:“不過,小的從街肆中聽到的消息是,據說那首詞的作者便是和楊炯還有姜疆有關系,他們一定認識那個人,因為那首詞便是從他們手中出來的,小的可以百分百確定,那人肯定是他們的熟人,因此,小的猜測是……?!?/br> 男子欲言又止,臉色有些難為,抬頭看向眼前的男子,那個男子沉吟哆哆桌子,又開始了敲動,那聲音逐漸變得響亮,沉悶而厚重的氣勢壓迫在下面的男子身上,心頭上更是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姜疆嗎?姜恪的兒子?還有楊炯,看來那人是他了?不過,他不可能有那樣的聰明才智?難道是他?” 那男子臉色變得很慎重,凝視著遠方,下面的男子光是跪著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壓抑感,比他在外面和其他人勾心斗角都要難受些,甚至無法呼吸,厚重的呼吸聲,從他鼻子中噴出來,驚恐看著那人。 “嘻嘻,要是他的話,事情可要好看了,不過,上面應該會很開心聽到這個消息的?!彼樕嫌烧痼@轉變為邪笑,嘴角翹起的角度無法模仿,顫動的胡須使得他看起來多了幾分jian邪,少了幾分清明。 “下去吧?!?/br> 大手一揮,他轉身便走,那男子迅速離去,什么廢話都不說,房間內又陷入了寂靜,寂靜得讓人心生不詳。 ………… 皇宮內,地面上跪著一個人,手中舉著一封奏折,恭敬跪在地面上,眼神不變注視遠方,等候著上面的出聲,上面坐著一個人,正是唐高宗李治,他的身邊半依偎著武媚娘,風韻猶存的她微笑注視下面的大人,小手扶在李治的手臂,宛如小女孩模樣,煞是溫柔。 唐高宗李治胡須點點,頷首微笑:“裴愛卿所來何事?” 裴炎迅速反應,答:“回陛下,昨日上元夜游園那邊出了一首好詞,此詞一出,風靡長安,不到半天,已經成為了百姓茶余飯后的話題,微臣特意前來稟報陛下?!?/br> 高舉奏折,裴炎臉色鎮定,心中不斷冷笑,看你這一次能夠如何蹦跶,好好過你的生活不行嗎?非要如此囂張,本來我是不想動手的,既然你跳出來了,那么不用我出手,自然會有人出手的。 李治接過奏折,打開,念叨:“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br>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好詞,好詞,青玉案,元夕,便是這首詞的名稱嗎?好詞?!崩钪未鬄殚_懷,越讀越有滋味,心扉一下子回到了當時的那個情景,燈火琳瑯,燈光閃爍,在那處燈火闌珊處,有著一道想要尋找的身影,便是她,即便尋找她已經尋找了千百度,我也樂此不疲。 “好詞,好詞,媚娘,你看看?!崩钪慰赐曛?,遞給了身邊的武媚娘觀看,武媚娘小手打開,眼睛朦朧,嘴唇微微顫動,念叨著這首詞,一遍之后,又是一遍,再一遍,三遍之后,她依然依依不舍,雙手還捉著那封奏折,被其中的那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是一副多么唯美的畫面,那是一種多么純真的情感。 詞好,句好,情感好,一下子讓人聯想起那個畫面,久久無法忘懷,李治臉上含著他那副百年不變的笑容,老好人一副,平和道:“不知道此詞為何人所作?” 此詞為何人所作? 終于到了這個問題了,裴炎心中無盡興奮,努力控制臉上的情緒,拱手道:“回陛下,此詞作者乃是七皇子殿下李哲所作,不過七皇子殿下為人低調,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就沒有出來承認?!?/br> 為人低調,再低調還不是被你一句話,一封奏折給高調起來了,李周不知道而已,要是知道自己隱瞞的事情被他給一下子戮破,還要是告訴給他的父皇母后,這豈不是要告訴全天下人,《青玉案 元夕》是李周所作的,那李周豈不是要一下子被推到了火口上,不能自已。 “哦?哲兒?裴大人可否查清了?哲兒他能夠寫出這樣的詞?“不要說李治了,就連身邊的武媚娘都不相信事情是這樣的,說是李賢,她都沒有如此吃驚,李哲,就……。 裴炎是不做死李周就不停止,堅定道:“回陛下,娘娘,微臣所言屬實,這首詞確實是七皇子殿下親手所作的,當時游園中微臣正是其中一個評委,親眼所見,不能有假?!?/br> 裴炎直接忽略了當時很多細節,比如李周化妝了,他一眼都沒有認出來,經過調查都還不確定,如此一口咬定,不得不說,其心可誅。 “真的嗎?朕怎么看著都不像是哲兒所為呢?”李周還是不愿意相信這個荒謬的話語,一個連國子監先生都可以動手的人,能夠寫出如此詩詞,似乎有些不可能? 即使裴炎說的那個人他不認識,或者是他另外幾個兒子,他都可以理解,畢竟他們的與李周還是不能夠相提并論的,李周是什么料子,他們又是什么文采,他都大概了解,這種事情,做夢他都不敢想。 “陛下,微臣所言沒有半點虛言,陛下要是不相信微臣的話,大可以去找七皇子殿下問話,事情不久一清二楚了嗎?”裴炎一下子把矛頭指向了李周,自己脫身事外,不管是不是,李周肯定有麻煩,如果不是,到時候一句微臣被蒙蔽了,信了下屬的話,微臣有錯,他不信李治還真能夠撤他職了。 李治被裴炎這句話給弄混了,找李周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做嗎?不管他承認不承認,你都沒有事情,再說了,真是李周所作,那又能如何? “這個倒是不用了,裴大人乃是國家重臣,不能為了這點事情而勞心勞肺,朕看,這件事情就如此吧,不管是不是,都不過是一首詞罷了,裴大人可不要被一首詞給模糊了心智?!崩钪问裁炊疾幌牍芰?,就由得他了,你裴炎有大事情不去干,非要捉著這點小事情較勁,有意思嗎? 裴炎誠心受教,眼神不由自主看向了上面,不過不是看李治,而是另有其人,看了一眼,裴炎心中冷笑:“嘻嘻,看來你是記在心頭了,事情變得好看咯?!?/br> “陛下教訓的是,是微臣較勁了,微臣這便下去?!迸嵫坠┲碜?,在李周允許之下,他離開了宮殿,走之前,還留下一個詭異的微笑,而這個微笑,李周和武媚娘都沒有看到,或者是看到,心中有底,不能直說。 “媚娘,哲兒他這次可是又差點惹禍了,他就不能讓朕輕松一段時間嗎?上次如此,這次也是,哎?!笨谏险f著埋怨的話,眉間的笑容卻透漏他的內心,武媚娘收攬眼底,沒有直說,心中了解。 “是啊,陛下,哲兒長大了,會惹禍了?!?/br> 此禍非彼禍,話中有話,不知道所說的是哪一次,模糊的話語,讓人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