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堅定的意念
傅彬點了點頭,繼續寬慰著她,“放心吧,林筱,我知道曹俊對我的誤會是一時半會難以消除的,只有讓他意識到我來安口窯的目的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樣,才有可能消除對我的誤會?!?/br> 看到傅彬在這樣的誤會下竟然這般通情達理,林筱不由得增加了對他的好感。 隨即,林筱也不再繼續糾結,同樣一臉自信的說道,“傅彬,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會再去找曹俊說明這件事情的,直到他不再誤會你?!?/br> 原本傅彬不打算再讓林筱繼續幫他處理他和曹俊之間的關系,但一想到如果當面說了這樣的話,會傷害林筱的自尊心,因此,傅彬最后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將林筱送回到藥堂,幫藥堂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到住所之后,傅彬并沒有閑著,而是利用村里斷斷續續的信號在網上查找下載了一篇專項資金申請模板,并將安口窯村里的整體年收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數,村里的道路情況,危房情況,水質情況等一些關鍵性的因素詳細的記錄在表格內。 “哎,傅彬,你那是在做什么?”看到傅彬一邊翻著筆記本,一邊在手機上記錄著一些東西,周元好奇的反問著。 “沒什么,我只是將村里的詳細情況記錄在手機上,明天做一個專項資金的申請表?!?/br> “哦,好吧……”得知傅彬做的事情和自己無關,周元也繼續翻看著手中的小學課本。 但幾秒鐘過后,傅彬突然停止了手上的動作,而是一臉壞笑的看著周元,“周元,我記得你是師范大學的學生,對吧?” 看著傅彬一臉的壞笑,周元有些不安的反問道,“你……你想干嘛!” “不干嘛,就是有件事情需要你的幫助?!闭f完之后,傅彬也不管周元是否同意,直接將他從床上挾持了下來。 “周元,既然你是一個師范生,那就說明你的文筆一定很不錯,不如幫我寫一篇有關專項資金的報告,如何?” 得知竟然是這個要求,周元突然變得有些幸災樂禍。 “傅彬,我很想幫你這個忙,但我并不知道該怎么寫,所以只能是抱歉了?!?/br> 然而,當周元說完這句話之后,傅彬便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周元,只要你愿意幫忙就行,至于怎么寫,我早就幫你想好了?!?/br> 說完之后,傅彬將手機里早就下載好的模板放在周元的面前,讓他利用自己的文筆重新組織一下語言。 看到這一幕,周元那幸災樂禍的表情瞬間就變成了一臉的窘迫。 就這樣,本想安安靜靜備課的周元被傅彬直接拉去當了苦力。 直到凌晨兩點鐘,周元才在傅彬的‘威逼利誘’下完成了報告的編寫。 看著規整的字體,流暢的語言,傅彬滿意的說道,“不錯,周元,如果這次能夠順利通過鎮扶貧辦的批準,你有很大的功勞,到時候你就是全村的功臣了?!?/br> 誰知在傅彬說話的這一小會,周元已經睡著了。 傅彬不屑的看著周云‘切’了一聲,便繼續欣賞著他與周元的天合之作。 第二天天一亮,傅彬就早早的來到了村委會,將連夜編寫好的報告交給了村長,并告訴了村長他的想法,希望村長能夠在上面蓋章。 但石國林在看了他們的報告之后,直接拒絕了傅彬的要求。 “村長,這是為何?” “小傅,我理解你的心情,也承認你們編寫的報告很好,但你一個人帶著這份報告去鎮扶貧辦,明顯很不現實,而且報告上面標注的7萬元專項資金,鎮扶貧辦是不會批準的,據我所知,華亭縣下的另外一個國家級貧困村只得到了3萬元的專項資金,而且各方面條件都不如安口窯,所以,我只能駁回你的這個申請了?!?/br> “這……”很明顯,傅彬沒有想到結果是這樣,不過,他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堅持道,“村長,雖然我們可能批不下來7萬元的經費,但我們可以去爭取一下,萬一比三萬元多呢,那我們的努力也是沒有白費的?!?/br> 看著傅彬這般固執,石國林也是有些猶豫。 最后,在傅彬的堅持下,石國林終于是在這份報告上簽了字,蓋了章,同時囑咐了他許多需要注意的事情。 說服了村長之后,傅彬也沒有再繼續耽誤時間,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鎮扶貧辦。 誰曾想,鎮扶貧辦的同志剛剛前往其他貧困村進行扶貧考察,第二天才能回來。 聽到這一消息之后,傅彬心里并沒有太大的失落,相反更多的是著急,畢竟早一天將報告呈交上去,那鄉親們就能夠早一天用上新修的道路。 但既然已經來到了鎮上,傅彬也正好利用這閑暇的時間考察一番,看看是否有新的發展項目。 當傅彬來到鎮上的文化館時,他突然看到了前幾天在曹家看到的‘耀州窯青釉剔花倒裝壺’,很顯然,面前的這個倒裝壺是從宋代燒制好一直保存到現在,所以從外觀上已經看不出那些精美的圖案,當然,倒裝壺的奇特之處卻一眼就被傅彬發現了。 經過與館長的了解,傅彬得知‘耀州窯青釉剔花倒裝壺’的確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且由于宋代出土的文物比較少,‘耀州窯青釉剔花倒裝壺’可以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 得知這個情況之后,傅彬一臉興奮的詢問著文化館的館長,“館長,勞煩問您一下,既然‘耀州窯青釉剔花倒裝壺’的藝術價值這么高,那它的市場是不是很廣闊?” 原本以為找到致富出發點的傅彬,卻被館長直接潑了一盆冷水。 “‘耀州窯青釉剔花倒裝壺’的藝術價值的確很高,但卻因為知名度不夠,而且純手工制作產量太少,所以它并沒有宋代出土的其他文物市場廣闊,今天如果不是你告訴我們現在還有人在燒制‘耀州窯青釉剔花倒裝壺’,我們都以為這項手藝已經消失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