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吳靜香說完起身,“三七這么久還沒有回來,我怕他是找錯了茅房的地,出去看看?!?/br> 她實在是不愿與許凌霄共處一室。 整理好藥草之后,許凌霄他們兩個又給村子里的傷患把脈,重新開了藥方子,才去下一個村莊送草藥。 “許大夫人真心善?!?/br> “許大夫真??!” “是??! 我還沒有見過這么俊俏的人,看見他,心撲通跳個不停,面紅耳熱的臊死人了?!?/br> …… 許凌霄在吳家村走了一遭,收獲迷妹無數,卻再次吃了一回某人的閉門羹。 吳靜香在家也沒有閑著,她教村中的婦女怎么發豆芽,接過爹爹教書先生一職,負責給村里的孩子們啟蒙。 啟蒙書還是她主創的,教授起來得心應手,不費余力。 夜晚她在自己的房內搞學術,既然渾天儀她都搞了出來,基于這個基礎之上的二十四節氣也可以面世了。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瀝皮干。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開篇寫著前世耳熟能詳的節令歌,古是人們經常依照二十四節氣耕作,有了對二十四節氣更為詳細地描述,更好的指導人們農業的耕作。 例如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它在天文上是如何劃分,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氣候的特點,節日的時間,適合的農事活動…… 看似簡單的著書,包含著方方面面,她必須查閱大量的資料,才可以完成,現在的她,也只是憑著現存的記憶,起草大綱。 手里頭的十萬兩銀票,吳靜香一時間也不知用于何地,她也不知道災民最缺什么。 吳家村的村民受災后的生活還挺滋潤,有條不紊,再加上他們去年通過她家掙的外快,也足以撐過這次雪災,不具有代表性,下到別的村子了解實情,只是現在她私自出門,爹娘肯定不允許。 沒過幾天,她等來了出門的機會。 斐云飛幾人來了,還是送財童子。 之前的捐款,官府那邊粗暴地把錢平分到各個村子,也沒有過官府的手,直接由捐款的愛心人士前去分發,分派到每個村子上大致也有一百兩銀子。 震驚、咂舌、憤怒,吳靜香沒有想到她所籌集的銀子,被官府這么粗暴地決定平分了。 “靜香,你也不能怪我們。 官府本來已經夠忙了,根本抽不開人手。 這捐款的銀子數額巨大,我們也怕他們中間有人貪污,不如干脆直接分到村子里。 再者,全府城的人都受了這次的雪災,銀子就這么多,全府的百姓若都等著這次捐款的銀子,我們也不知道給誰好??! 現在我們每個村子捐獻的數額一樣,他們也沒話說。 我們也不能一一核實,村子里的哪個人窮,他受災最嚴重。 不如直接給村長,村長一般德高望重,他對村子也最了解,知道該怎么花銀子?!?/br> 斐云飛緩緩地解釋道。 聽完吳靜香釋然了,大齊根本沒有專業的慈善團隊,是她考慮不周了。 好吧,她之前倡議的災后重建,成了一紙空話,錢直接到了村長手里,變成了直接匯款。 吳家村的村長也是直接粗暴地決定,這一百兩銀子,重新翻蓋村里的學堂,全村的人也沒有反對。 他們都幻想著自己的子孫后代,以后讀書做大官。 斐云飛團隊的粗暴行為,吳靜香挺灰心喪氣的,慶幸口袋的十萬兩那時候沒有一起捐出去。 學堂? 十萬兩銀子變成一所所希望小學? 這么粗暴好嗎! 好像不是每個村子都能請得起先生教書的,這里也沒有義務教育! 思量想去,吳靜香擼禿了幾根頭發,還是想出個所以然。 她的造紙術呈給齊皇,也沒有個下文,還是等等紙張的價格下降,讀書成本降低,她再去建小學。 想不通的吳靜香,蹭上了斐云飛的車,去別的村子送愛心捐款。 散錢童子可真是輕松的活兒,各地的村長對他們都是熱情的招待,各種恭維好話說盡,送錢隊伍每人都是喜滋滋,滿臉春風。 吳靜香深深懷疑,這群人之所以這么粗暴地平分錢財,說不定是在享受這一刻送錢時,別人的恭維之聲。 今年大雪,土地極凍,地里的蟲子大都被凍死了,明年定是一個豐收的好年。 一路幾個村子,朝廷的救災借糧,還是發揮了一定的程度,大多數的人至少不用挨餓。 保存在家中的糧食,因為房屋坍塌,保存不當,許多都受了潮,需要重新晾曬。 吳靜香最害怕的到了耕種的季節,百姓沒有可供耕種的良種,那時候事情才真的大發了。 據她所知,就她附近的幾個村子,良種都不是朝廷派發的,而時自己上一年單獨留下來的種子。 也不知每家每戶留下來的良種怎么樣了? 事關農事,她回村子必須問清村長,他們吳家村的良種不能有大問題。 第110章 大齊的工部也沒有對種子的專門研究培育,都是百姓在水稻小麥成熟收割之時,獨自抽穗留種。 這樣留種,因為品種不變,容易造成糧食的減產。 “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