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在這荒蕪的冷宮中,大齊版的滑雪靴,滑雪杖,雪橇,就此誕生了。 陛下的速度極快,吳靜香的設計稿一出,半天后成品已然出來,并讓人在冰上行走試驗。 “這雪橇如何拉動,馬匹在冰面之上很難奔跑?!?/br> 滑雪靴、滑雪杖,大內侍衛的使用成果,很是讓齊皇欣喜。 就是在雪橇他不知怎樣使用,馬匹不行,難道還要人拉動。 “陛下是狗!” 吳靜香答之,在這里小麋鹿是不可能大量找到的。 一只成年的狗,載重約三十公斤,奔跑約四十公里。 “大膽! 居然敢辱罵陛下?!?/br> 吳靜香的話剛剛落下,旁邊的海公公一副怒不可解的樣子指著她。 “陛下,民女是說這雪橇使用犬只拉動。 陛下可以征集全國的犬只待命,每到一個碼頭,便讓一批新的犬只待命?!?/br> “民女有個不情之請,若陛下派遣大臣前往南方賑災,可否讓民女一同前往。 桂南乃民女的家鄉,生育民女的地方,民女想回桂南,盡獻自己的一份力量?!?/br> 吳靜香突然跪在地上不起,央求著齊皇。 現在大雪封山,基本沒有人愿意在陸地行走,船舶早已停運。 若是她一個人回桂南,自然危險叢生。 不敢回去。 現在有軍隊隨行,高手如云,跟著他們安全系數高,至少沒有生命危險。 “你要回桂南?” 齊皇語調上揚,似乎有所不滿,“桂南的雪災十分嚴峻,誰也不知道路上還會不會再次強降大雪,大雪封路。 現在快過年了,大軍現在啟程,過年只能在路上了?!?/br> “陛下國難當前,靜香愿意為皇上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br> 吳靜香在冰冷的地面上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 “起身吧! 若人人像你這般有心便好了?!?/br> 出宮之后,吳靜香便與鄭文仲說了她要回桂南的事情,以及現在桂南雪災危及災情。 “為師與你一同回去?!?/br> 鄭文仲一聽桂南災情嚴重,立即要求與吳靜香一同隨行回去。 “師父,路上冰天雪地,極為寒冷,你還是待在京城安心過年。 別老了易犯風濕?!?/br> 吳靜香不想鄭文仲與她奔波。 “你師父我三十而立,正值壯年,你有你說的風濕。 為師好歹做了桂南幾年的知府幕僚,對桂南的情況不說了如指掌,至少比你這小丫頭強?!?/br> 鄭文仲去意已決,不可能是吳靜香的三言兩語便可以勸說的。 “靜香姐,我也要回去?!?/br> 吳大牛一聽桂南雪災嚴重,許多房屋崩塌,死亡之人數以萬計,更是恨不得立即飛回桂南,回到吳家村。 翌日早朝上,齊皇拿出了雪橇、滑雪靴的滑雪工具,展示給眾位大臣它的妙用。 隨后任命三皇子為南方雪災的使臣,前去南方賑災,朝廷往民間征召數萬只狗。 得了皇上的圣旨,吳靜香幾人安插在前往賑災的軍隊之中,除了涼風、秋葉兩人隨行保護吳靜香,齊皇還安排了一隊人馬在暗中保護。 臨別之時,齊皇送給了她一枚令牌,上邊刻著獅虎斗,也不說明用處,只是告誡她,若到了她遇上危及情況,只要她爹爹拿著這塊令牌,找斐思謙便可。 吳靜香此時左手大拇指與食指揣摩著齊皇給的令牌,右手也是揣著一枚獅虎斗,兩個令牌一模一樣,連鑄造的青銅材料都一致,上邊的紋路也一致。 只是左手一邊的令牌背后刻著一個“日”右手這塊的令牌刻著一個“月?!?/br> 右手邊的這塊是姬寒尋離京之時,讓屬下送與她的,并留下一封信,若他在戰場上發生任何意外,憑著這塊令牌便可以收攏他所有名下的產業。 兩塊雙胞胎令牌在手,吳靜香尋思著,這該不會是皇室子弟專屬的令牌,或者是皇室子弟其他副業的權利象征。 大約是齊皇在桂南也有些產業,皇帝的產業相比都是培養細作、探聽消息的地方,這塊令牌也是他副業的象征? 浙東一帶受災嚴重,浙東一帶本就是朝廷的糧倉之地,手握尚方寶劍的三皇子姬文山第一站便在浙東駐扎。 而吳靜香心系桂南,命著他們的那對人馬,繼續前行前往桂南。 此時他們的十幾人沒有藥材的運輸,穿著滑雪靴在雪地滑行趕路。 又趕了兩天一夜的路程,才到了桂南府城,到達之時,他們幾人的腳早已浮腫,甚至凍瘡起泡潰爛。 草草敷些自備膏藥之后,他們幾人便去了府衙。 此時的府衙人滿為患,齊皇加急版飛鴿傳書比起他們幾人日月兼程,還要快上不少,賑災的通知早已落實在斐思謙這位知府手上,他并通知了各地縣城,縣城也將府城的指示告知了各位村長。 受災百姓,家中還村有余糧的,但是糧食全埋在冰雪之中的,可以先向朝廷借糧,若是開春春耕前,按時歸還者,可免利息。 若是拖欠不按時歸還者,來年秋收,除了要還借糧之重,還需額外多少十分之一的借糧。 若有需要借糧者,需要先向村長報名,并填寫所借數額,村長在向縣令匯報,縣令則需拿著所管轄的村落借糧統計與借條,來府城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