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大牛,那個虎子做什么生意發財的? 鄰村的人又和說法?!?/br> 閑著無聊地吳靜香,只能從大牛嘴邊吃點八卦。 “具體的也不太懂,好像是幫人押送貨物。 反正那虎子回來,穿金戴銀的,還給她娘,買了好幾副的金鐲子。 還帶回來十幾斤的細鹽,夠他們家吃一輩子的?!?/br> 吳大牛按著打聽回來的消息說道。 “確定是十幾斤的細鹽!” 吳靜香忽然站起來,聲音有些尖銳。 “應該是! 聽說是虎子的大嫂從沒見過如此精細的,偷了一些回娘家,結果被虎子娘發現,兩人在田埂里吵了起來,大半村子的人都聽見了?!?/br> “大牛,你還記得我們做泡菜之時,去購買食鹽,想要一些夠十來斤,被拒絕的事情嗎?” 吳靜香內心有些波瀾,只希望沒有她想象中的糟糕。 “好像是靜香姐找鄭先生弄來文書,我們才可以每天采購好幾斤的食鹽。 那虎子怎么買到這么多的細鹽,難道他真的搭上貴人的路子?!?/br> 吳大牛不解。 若真是搭上貴人,送什么不好,非要送一年也吃不完的食鹽。 食鹽后是尋常百姓輕易買得起的調味料,在這里卻很難買得起,買一些,每次只放一點點,味道寡淡,總比沒有的好。 鹽和鐵可是大齊的經濟命脈所在,鹽自然掌控在官府的手里,禁止民間私賣。 國有壟斷意味著價格居高,百姓又不可不食,還是有商販瞧中了其他的暴力,私自販賣。 這可是殺頭的重罪。 “大牛,你立即叫上你爹他們去追你大姐?!?/br> 吳靜香說道,她雖然看不上吳春燕,卻也不希望她犯法坐牢。 吳靜香也沒有閑著,立即書寫了一封信給師父,讓他查探,最近桂南城有沒有販賣私鹽的商販。 其中夾雜著她花了一兩銀子,從虎子她娘弄來的一小撮細鹽。 李桂芬他們兩個雖不明白其中的原理,還是去追了吳春燕夫妻倆,她也不希望自己啊女兒整天外出和一群男的混在一起。 可惜他們知道消息的時候太遲了,去到縣城早就沒有他們的蹤跡。 到鄰居打探,別人也是不知,只是聽虎子說他們是幫貴人干活,需要保密,需要幾個月才可以出來一次。 虎子還把他們的工錢提前付了兩個月,應該騙不了人的。 要不是吳文清這個案首的名頭壓著,他們家怕是又被別有用心的村民嘲諷,阻礙別人發財了。 鹽不可私賣,這個條例的存在,讓吳靜香不敢輕易制作醬油。 醬油也是一種調料品,和鹽一樣可以增加咸味。 如果真的弄出來成品,方子想必也要上交國家,除非你是不想要腦袋了。 如果傳出她回制作醬油,一種可以輕微替代食鹽,有比食鹽更加有味,怕是卷入漩渦之中。 沒幾天,鄭文仲回應道,知府已經派人細查了,想必很快便有消息,另外她送來的細鹽,經過鹽官對比,確實不是桂南城官府販賣的官鹽。 吳靜香又給鄭文仲寫了一封信,她大哥明日便又要去桂南城,準備參加文山書院的考試,希望師父能給大哥課外輔導。 在吳文清離開之際,吳靜香塞給他幾張畫紙,那是曲轅犁的設計稿,讓他連信一起交給師父。 希望看在曲轅犁的份上,大哥可以如愿以償。 村長三番四次上門,話里話外,都是訴說現在吳家村的人太苦了,讓爹爹想想有什么辦法,讓村里的人,袋子更鼓一些。 村長也知這是難為人,眼看著隔壁村的經濟搞上去了,他們村子還在原地踏步,能不著急嗎? 他種了一輩子田,只會種田,哪有路子。 “村長,我們治貧不治窮?!?/br> 第51章 “村長,我們村里這么多戶人家,也不可能一一幫扶過去?!?/br> 吳大城的思索許久之后開口,“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困難,選誰幫也是一個問題?!?/br> “我是個粗人,不懂什么掙錢的路子,只會幾下功夫,你告訴村里的人,有意學打獵的,可以秋收之后來找我。 不過打獵是個危險吃苦的活兒,愿意吃苦的就來?!?/br> 吳大城最后開口。 “打獵?” 村長恍惚,他差點忘記了吳大城做了十幾年的獵戶,進山打獵誰也不能保證會平安歸來,只是之前吳大城金山打獵整的錢財,對于一般的農戶來說,確實是一大筆銀錢。 “爹爹,你還要進山? 我們不是說好了不進山?!?/br> 吳靜香有些不太高興,她不知爹爹為何應允了村長。 這進山打獵本就危險,還帶著一群不懂拳腳的人,在山林中遇見猛獸,想全身而退更加困難了。 “爹爹,不會有事的?!?/br> 吳大城自然是知道女兒擔心自己,安慰道。 “誰擔心你有事了,我是怕村里的其他人跟著你進去,缺胳膊少腿了怎么辦。 那猛獸也不是善茬,你讓它不咬人就不咬人?!?/br> 吳靜香說道,眼神有意無意地飄向村長,“若人殘了,我們豈不是得照料他一輩子。 還有學成之后,自己進了山林送了性命,總不能怪爹爹當初沒有教好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