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追堵截
作為兩國的騎兵精銳,趙軍騎兵經過多番戰場歷練,對于發揮自己的優勢頗有心得。像趙國這種輕騎兵,和敵人拼近戰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不斷的調整自己的陣型,在騎射中殲滅敵軍才是正道。 齊國技擊之士更像是武林高手,強調的個人作戰時的勇猛和技藝,所以才稱之為技擊之士。每個技擊之士都是手持大戟,這讓他們在馬上能夠做出的動作有限,在馬匹奔跑之時,只能被動的加緊馬腹,不能隨便移動,否則很容易從馬上掉下來。相比較起來,這支趙國騎兵使用的低橋鞍,雖然不如高橋鞍更穩妥,但是對于習慣了和馬同吃同住的騎兵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 就這樣,技擊之士在后面追趕,趙國騎兵就在前面利用陣型變換自己的陣型,調整攻擊方向,每一次都是齊國人剛剛碰到趙軍的陣型,就被趙軍利用速度優勢甩開了。說起來,齊國雖然富庶,倒也并非養馬大國,能夠組建這樣一支騎兵,多半是依靠中山國的。趙國騎兵的馬匹,已經從代郡轉向了陽原,在這種奔跑作戰中,草原馬,要比齊國、中山的中原馬匹,更加耐久。這讓齊國人打的非常氣悶,這種逃跑游戲似的打法,真是第一次見到! 匡章收到趙軍騎兵在距離涿縣不遠地方出現的消息,知道這是對方前來阻敵之用,即令除技擊之士外,其余部隊皆直接進攻涿縣,勿要追敵。 趙國的騎兵和齊國的技擊之士戰斗正酣,涿縣之中,戰事也非常激烈。趙國和齊國守將更是寸土不讓,你來我往,雙方在涿縣小小的城頭上你爭我奪。 齊國畢竟是軍事強國,士卒的戰斗力高出燕趙聯軍很多,很多次聯軍沖上了城頭,都被齊軍打了回來。聯軍畢竟是以燕國人為主,而這些燕國人大部分都是臨時投奔的百姓,比之齊國的士卒,一是訓練不夠,二是武器不足。打起來自然也就非常吃力了。 姬職站在戰車上,看著聯軍的進攻一次次沖上城墻,又一次次被擊退下來。他的心也跟著上下起伏。這算是他第一次參與指揮這樣的戰斗,當然,他只是個看客,軍隊的指揮核心,是樂池和市被。 “將軍,齊軍的防御非常頑固,我軍已經是第三次被打下來了?!笨粗菈ο轮饾u堆積起來的尸體,姬職感覺非常不舒服。這種血rou模糊的場面,可比他聽說過的戰場殘酷多了。 “嗯,倒不是齊軍防御頑固,而是在盡量拖延時間。如果他一開始就強勢防御,那么我軍會以為這是一個硬骨頭,肯定要改日進攻。而對方主將一方面吸引我們進攻,一方面幾次三番作出力不能支的假象,吸引我們繼續對他進行進攻??隙ㄊ窍M献∥覀?,等齊軍大部隊前來?!?/br> “這,何以看出?真的不是齊軍體力不支嗎?” “公子請看?!睒烦刂钢菈ι嫌忠淮伪粨敉说穆撥娬f道,“每一次我聯軍被擊退,齊軍總是能夠很快的奪取他們剛剛失去的地方,特別是城樓,一次也沒有發生過易手。城樓之上的弓箭手,在平時是不會射擊的,只有在我軍登上城墻之后,才會協助守軍反擊。豈不是大有蹊蹺?” “也可能是主帥出于保留實力的考慮?!奔毞瘩g道。 “要是這樣,那就更不能讓我軍攻上城墻了。城墻沒易手一次,對于士氣的打擊就是巨大的。一個將領,兵行險著是應該的,但是依然還是有一個度,超過了這個度,對軍隊的控制力不足,往往會玩火自焚,徒呼奈何?!?/br> 姬職點點頭,這是真正的經驗之談。 “將軍,孤看著這場戰斗如此焦灼,您覺得我們” “公子,所謂一蹴而就,適用于野戰,攻城本就是雙方對峙而戰,各憑本事,沒有遠超對方的實力,是不可能一氣呵成的?!?/br> “只是,這傷亡越來越大,孤覺得在這樣下去,恐怕涿縣尚未攻打下來,我軍就已經損失慘重,被對方反擊?!?/br> “公子放心,”樂池說著,指向城頭處的齊軍說道,“公子看到的,是齊軍接二連三的將我軍趕下城頭,卻看不到即使齊軍自己,也疲憊不堪。正因為如此,我軍方不能懈怠,否則士氣就受到影響。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沉住氣,否則,之前的傷亡就白白錯過了?!?/br> “但是,此地距離薊都如此之近,萬一齊軍從薊都趕過來,我們豈不是來不及撤退?!?/br> “公子放心吧,趙國的騎兵,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擊潰的?!睒烦匾馕渡铋L的說道。 廣闊的平原上,追擊游戲還在繼續,趙國騎兵還在前面領跑,后面跟著的是齊國的騎兵和技擊之士。兩支騎兵部隊雖然速度都在降低,也不得不拼死掙扎。這個時候,誰先認輸,誰就死無葬身之地。 燕周回頭看了一眼身后緊跟著的齊國騎兵,啐了一口飄入嘴上的塵土,心理開始怪這些齊國人真是堅韌,竟然還能追到這個時候,果然還是不能小瞧了天下人。不過即便這樣,也沒讓他對齊人高看一眼。 “校尉,校尉?!饼嫙溑鸟R趕上了在前面領隊的燕周,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八坪跤行┎粚??!?/br> “什么意思?”燕周有些錯愕。 “校尉,若是齊軍真的有心圍剿我等,又為什么讓我軍徑直往東南跑呢?直接派大軍四散圍堵起來便可??赡苣鷽]有注意到,每次我軍想要去其他方向時,后面的齊國部隊就會追的緊急一點,而當我們向東南跑時,他們就會放松下來?!?/br> “如此這般,根本是不是我們在伺機殲滅齊國人,而是齊國人在驅趕我們。他們就是希望我們按照他們設計的路線逃跑?!?/br> 這種感覺,燕周剛剛也發現了,只不過他認為這是一種巧合,沒有往心里去。此刻經過龐煖提醒,他才想起來,似乎真的別有心意。 “你的意思是,齊軍可能在東南方向安排埋伏?” “十有八九?!饼嫙溞⌒囊硪淼恼f道,“何況,校尉,我等不能繼續再前往奔襲了。齊軍只安排了騎兵來追擊我等,看陣勢,其主力部隊已經朝著雀兒梁奔去了。雀兒梁雖然有我軍伏擊部隊,但是面對如此數量的齊軍,恐怕力有不逮?!?/br> 燕周點點頭,龐煖分析的不無道理,“既然如此,你先率領小隊人馬前往雀兒梁支援,等齊軍到達雀兒梁時,再阻擊敵軍?!?/br> 龐煖猶豫了一陣,對燕周說道“校尉,我有一計,不知道可不可行?!?/br> “哦?計將安出?”燕周眼前一亮。 就在齊國技擊之士追的趙軍不亦樂乎的時候,發現趙軍轉了一個彎,不再向東南方向逃跑,反而朝西北跑去。這就出乎齊軍意料了,因為按照匡章的估計,趙軍騎兵在遇到技擊之士追擊的時候,要么退守,要么東南方向奔襲,在奔襲中牽制齊軍進攻的速度,所以他在這個方向上,安排了一支齊國騎兵,專門用來圍堵趙國騎兵,希望藉由兩支騎兵,一正一奇,對趙國騎兵夾擊并殲滅之。 現在計劃落空了,趙軍反客為主,主動打破這種計劃,到令追擊的齊軍有些無所適從。只見趙軍在轉彎之后,開始對齊軍部隊發動沖鋒,兩支部隊在交戰的一剎那,就陷入了激烈的戰斗之中。 趙軍騎兵在接戰之前,依然按照習慣對齊軍進行了兩次齊射,然后趁機殺入齊軍騎兵陣型之中。剛剛躲過箭雨的齊軍還沒回過神來,就看到趙軍的砍刀已經到了眼前。 刀這種武器,不是趙國首創,而是胡人們率先使用的。樓煩和林胡人雖然對于青銅鈍器非常熱衷,但是也有個別族裔使用了刀。當趙雍發現了刀這個武器的時候,如獲至寶,因為他一直沒有注意過,趙國的騎兵是使用的青銅劍,但是在馬上作戰,要是依靠馬匹的速度和沖擊力來說,顯然刀更能夠具有殺傷力。 但是造型好制作,其實用效果還是大打折扣的,這是因為青銅本身太脆,而刀為了造成極強的砍殺效果,必須保證硬度。這也是為什么,各國都會制作刀具,但是卻不見實用的原因。 也算是趙雍幸運,趙國的卓氏和郭氏兩家冶鐵世家因為生存越來越艱難,以前依附大臣足以存活,現在卻只能向趙雍求饒。趙雍對于冶鐵這種事情是非常上心的,一方面籌建趙國自己的國家性質的冶煉部門,一方面對于卓氏和郭氏也是敲打拉攏。而鐵器在實戰中極其低下的實用性,也讓卓氏和郭氏逐漸將這一項工作剝離出來,交給了趙雍,專心研制民用和少量軍用產品。 獲得了兩大冶鐵世家的支持,加上從燕國、楚國和韓國或是威逼,或是利誘請來的能工巧匠,終于讓趙國琢磨出一套最低下的鋼鐵冶煉技術。為什么說低下?因為這種方法打造的刀具,即使一年才生產了不過兩千把,可見有多么珍貴了。而這兩千把鋼刀,終于在這一場戰斗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根據這兩年的出土文物,特別是燕國下都遺址發掘出的鋼劍,可以初步判定,戰國時期已經出現鋼鐵冶煉技術。但是不但費時費力,而且造價高昂,可能這也是為什么鋼制武器不能普及的原因吧。 這兩天思路出現了問題,更新較慢,還請大家多多擔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