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但是,漸漸地,負責清點圓籌的圣倡已經清點完畢,無所事事地等待著。而清點方籌的人們面前還堆著如山的陶籌,數之不盡。 伊南看見清點圓籌的女人們還在繼續忙碌著,額頭沁出細細的汗珠,她終于放了心,揚起頭,向吉爾伽美什那里看了一眼。 沒想到吉爾伽美什也正看著她,見到她看過來,吉爾伽美什趕緊將臉轉了過去。 “這家伙……”伊南小聲說,“肯定是在緊張?!?/br> 她相信吉爾伽美什一定也是在緊張公民大會投籌的結果,她也知道吉爾伽美什緊張的時候偶爾會別過頭沉思——因此伊南絲毫沒有多想。 最終結果是由神廟里年紀最長的一位圣倡宣布的,她拿著一枚泥板,泥板上用蘆葦桿劃上了新鮮出爐的數字。這枚泥板在圣倡宣布之后,就要立即送到陶窯里被燒成陶板,并且這枚陶板將被放置在伊南娜女神的圣殿之中,由女神見證這個結果。 “圓籌的數目是:四千二百一十七枚?!?/br> 聽見這個數字,伊南長長地舒出一口氣。不用聽另一個數字,就可以想見:烏魯克人聽進去了王最為真誠的解釋,并決心敞開城門,擁抱那些曾經和他們一起并肩出力的人。 果然,只聽圣倡高聲說:“方籌的數目是:一萬三千五百六十六枚!” 好家伙!——這方籌竟然是圓籌的三倍之多。 吉爾伽美什當即向前踏上一步,將右手貼在心口,莊嚴地說:“各位,王聽見了你們的聲音。女神伊南娜作證,王會尊重你們的意見,依照多數人的意見行事?!?/br> 他說話的時候,眼神凜然,看向站在階下的赫伯。 赫伯緊緊地繃著一張臉,可就是沒有勇氣反駁“公民大會”的這個結果。 畢竟贊成吉爾伽美什的有一萬三千多人,每人一口吐沫,就能把長老會淹死。吉爾伽美什以這樣的民意為基礎反對長老會,而不是以神權和王權強壓,長老會沒有任何理由堅持原有的觀點。 因此,盡管赫伯心里可能正在罵著“瞎鬧”“瞎鬧”,但事情已經再無轉圜的余地——吸納筑城的民夫和周邊村莊的居民進城,已成定局。 * 這一場大會之后,烏魯克城繼續加強戰備。 民夫們都如吃了一枚定心丸,轉而將注意力都轉向那最后一段還未修好的城墻。 居住在烏魯克城外的農夫們,將已經成熟的大麥小麥全部收割,打包送進烏魯克城,然后放了一把火,將田里的青苗全部燒光,一點兒糧食都不給阿卡德人留下。 他們之前還有很多人聽過關于吉爾伽美什“初夜權”的傳聞,死活不肯搬進烏魯克城來;但是在村里的代表向他們傳達了烏魯克“公民大會”的實況之后,人人都爭相搬家,要趕在烏魯克城門開始封鎖,人員開始管制之前,把家什都搬進烏魯克城里去。 正在烏魯克人手忙腳亂地做著各種準備的時候,第一批阿卡德人出現在了烏魯克城外的平原上。 他們的“裝備”很特殊,像是當初那些埃及商人一樣,叫人一見就能認出來。 阿卡德人,全部都是騎在公牛的牛背上的——只要牢牢把住公牛的牛角,他們就能來去如風。 第69章 公元前2800年 第一批阿卡德人抵達烏魯克城下的時候, 也同時傳來了烏魯克城外兩個村莊伏擊失敗的消息。 為了試探阿卡德人的戰斗力,烏魯克的戰士們連同當地村民們一道,在將老弱婦孺送進烏魯克城之后, 就在兩個村莊做好準備,嘗試在那兩個距離烏魯克有一天路程的地點伏擊,減緩阿卡德人的進攻速度。 但是兩個村莊的伏擊都失敗了, 并且犧牲了好些英勇的烏魯克戰士。 逃回來的人驚恐地描述阿卡德人的恐怖,說他們臉上畫著花紋,袒露著上半身強健的肌rou, 騎在飛奔的公牛身上, 在村落里橫沖直撞。 他們在村落里到處丟下火把, 騰起的煙霧巧妙地遮蔽著他們的身形;他們卻總能在煙火之中準確地發現烏魯克人的身影, 并且騎著牛突然躥出,給烏魯克戰士以致命一擊。 在這樣恐怖的攻擊力之下, 大約只有不到一半的烏魯克戰士和村民最終撤回了烏魯克。他們之中幾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掛了彩, 由伊南娜神廟的圣倡們帶領烏魯克的婦人組成了醫療小隊悉心救治護理。 “真的……很強!”僥幸逃生回來的烏魯克戰士向吉爾伽美什轉述他們的所見所聞。 吉爾伽美什點點頭, 溫言安慰:“回來了就好好養傷,不用再擔心了?!?/br> 他的氣度沉穩,戰士們見到王這樣鎮定, 個個都真的放了心好好去養傷。 吉爾伽美什從傷員那里走出來, 找到正在最后一段城墻那里監工的伊南,將戰士們的話轉述了, 最后微微嘆息一聲, 說:“阿卡德人——先王盧伽班達,果然沒有錯看他們?!?/br> 閃族人的這一支確實能征善戰。 伊南聞言只說:“王不需要特別擔心, 我們已經將戰事的準備工作做到最好了?!?/br> 吉爾伽美什望著伊南面前還缺了一段的城墻撓頭——這城墻還沒合龍呢, 戰備根本還沒有備完, 哪里就能說是做到“最好”? 卻聽伊南有把握地說:“阿卡德人沒有后勤的物資補充,肯定是打到哪里就搶到哪里。烏魯克附近的村莊大多已經遷入城中,田地也已經騰空,真正做到‘堅壁清野’了。阿卡德人先頭的這一支一定會在那兩個村莊盡可能地劫掠,搜尋糧食和貴重物品。他們不會來得這么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