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楊彥點頭道:“是??!父皇,您看,這里就是天竺,這邊是波斯、大食,現在咱們長安城里也有不少從波斯大食來的商人。但我們大隋的貿易,最遠也就到這一帶。您看,從長安出發,要到波斯大食這一帶,翻山越嶺的,還要過沙漠,路很不好走?!?/br> 皇帝看著歐洲那邊,說:“這個地方都是綠色的,是平原?” “是啊,這個地方氣候宜人……” 安然和楊彥一起為父皇來了一個世界地理知識普及,最后才說到美洲。 “父皇您看,我們想去的地方就是這里了。這里有很多我們這里沒有的物種,其中有幾種比較高產、耐旱,又不怎么挑地,如果能引種回來,遇到災年也不至于餓死那么多百姓?!?/br> “哦?你說說看,都有些什么作物?”皇帝聽到高產、耐旱幾個字,心里就有些按耐不住的急切。 “有一種叫紅薯的,牽藤爬在地上,可以用枝條繁殖,春末種下去,秋天收獲,產量很高,味道也好。只是不耐儲存,要帶回來,可是不容易 “有一種叫玉米,產量也不錯,這個種子曬干了能儲存很久,只要找到了,帶回來問題倒是不大。還有一種土豆,長在地里,產量也高,問題也在于儲存……” 皇帝一邊聽安然說,一邊問自己不懂的,還讓她用筆畫了大致的圖樣出來,對這幾種新作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說到后來,他忽然想起來問道:“這個,也是你師傅說的?” 安然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當即回答道:“是師傅運用大神通,將那邊的情況幻化給兒媳看的。就像海市蜃樓那樣,能清晰地看到各種景象,還能看到人在勞作,但就是沒有聲音,是師傅在一邊講解的。師傅說,要是我跟著他修道,馭劍飛行的話很容易就能去那個地方?!?/br> 皇帝點點頭,感嘆道:“那個地方好啊,有這么多糧食作物,那里的百姓都不會餓肚子吧?難怪叫美洲?!?/br> 安然和楊彥一臉黑線,卻是不好解釋什么。楊彥忙岔開話題道:“可是我們兩個洲之間,隔著茫茫大海,要過去可不容易?!?/br> 皇帝看著中間那巨大的太平洋,而后目光往上,自然看到了白令海峽那里。 “從這里過去,似乎很近?比福建到夾洲還近?” 安然笑道:“是啊,從這里過去是很近的。據說,美洲上的人,就是很久以前,在冬天通過這道結冰的白令海峽走到美洲去的。我和殿下商議過了,我們要去美洲,最保險的路線就是沿著海岸線,先北上,從白令海峽這里再往東行,到達美洲以后再南下?!?/br> 皇帝看著這幅小小的地圖,想象著無窮大的世界,嘆道:“這么過去,得多久才能回來?” 楊彥跟著嘆道:“時間久一點倒是不要緊,就是三五年一個來回也沒什么。主要問題是安全。大海上航行,是非常危險的。海上風浪很大,又沒有海圖,航-行的時候距離海岸線太近擔心有暗礁,離得遠又擔心偏離航-道,還有淡水,蔬菜,疾病等等問題。而且越往北方越冷,還得擔心海面結冰,身體不好的,可受不住……” 聽到這里,皇帝一顆激動的心才冷靜了些。 “你說要做準備?需要多久?”皇帝知道,兒子既然跟自己開了這個口,他必然就是有了詳細計劃的。 楊彥取出一張紙來,展開給父皇過目。這是他在安然梳妝打扮的時候擬定出來的簡單的準備計劃。 皇帝一看,第一項準備是人員的培訓。身體好會武功能泅水是基本條件,訓練包括海上航-行,熱帶叢林生存訓練和冰原生存訓練,時間是三到五年。 第二項準備是交通工具的準備,具體說來就是海船。 “我們現在的海船不能承擔這樣的遠洋航'行,只是海船的改進,不是一撮而就的,兒臣需要與精于造船的工匠不斷改進研究,造出新一代的海船才行?!?/br> 皇帝詫異地看著他道:“你對海船也有研究?”他怎么覺得這個兒子好像無所不知? 楊彥很謙虛地說:“只是有一點看法。具體行不行,還得和工匠們商議試驗過才知道?!?/br> 安然知道楊彥以前是做過航礻模的,不過現代化的輪船和這個時代的海船區別太大,哥哥能不能從中找到好的結合點還真不好說。 皇帝又看著安然問道:“太子妃對這海船有什么建議沒有?” 安然直接搖頭道:“父皇,兒媳對這個一竅不通,只怕是幫不上什么忙了?!本褪窃谇笆?,她坐過汽車火車飛機,也沒坐過輪船,是真的不懂。 皇帝皺眉想了想,問楊彥:“對此,你有多大把握?” 楊彥想了想道:“五六成吧!” “父皇支持你!放手去做吧!”想著那些能讓百姓吃飽肚子的新物種,別說五六成的把握,就是只有兩三成的把握,也要試一試。哪怕他活著的時候看不到,就是交給后世子孫去做,這個計劃也不能放棄。 說了遠洋計劃,眼看都中午了,皇帝干脆帶著太子和太子妃去惠妃宮里用午膳,也算是一家人團聚。 惠妃昨日知道了祭天儀式上的事情也是擔心得不行,雖然后來知道皇上下旨維護了太子,但還是擔心的。畢竟皇帝的心思是最不好捉摸的,太子在祭天儀式上斬殺大臣,也是對皇帝的不敬。 直到今天看到父子倆一起過來,有說有笑的,跟從前一樣親近,她才算徹底放下心來。 午飯后,皇帝也不睡午覺了,拉著楊彥和安然繼續說美洲和海上航'行的事情,楊彥順便提了一下他要將重心放在這個計劃上面,朝廷里的事情可能就不能幫父皇分憂了。 今天睡了一個懶覺,楊彥有些上癮了,他臉不紅氣不喘地開口道:“父皇,您看等上元節開印以后,兒臣能不能不上早朝?” 皇帝估摸著兒子這是怕他多心,有意放權,便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說不再分管吏部的事情,父皇就允了,朕看錢鵬陽根據你的改革方案干得還不錯。工部那邊,你要試驗海船,暫時領著更好辦事。但每天上個早朝能耽擱你多少時間?你是太子,就算暫時不能分心幫朕處理政務,朝廷大事你總要心中有數才行?!?/br> 楊彥感動于父皇的信任,卻嬉皮笑臉道:“父皇啊,兒子跟您說實話吧,早朝實在太早了,兒子實在是不想起來??!” “你,你個渾小子!”皇帝指著楊彥的鼻子,氣得不行。多少人期待著能上早朝,這個兒子居然嫌早朝時間太早。他不知道他兩個兄長為了爭這個上早朝的名額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么? “父皇您別氣,兒子也是實話實說嘛!那么早起床,哪有抱著媳婦兒睡懶覺舒服?” 安然在一邊聽了,不禁紅著臉掐了他一下。楊彥眉頭一陣抽搐,沒敢叫出聲。 皇帝見了,又好笑又好氣,假裝沒看到。 “那以后你是不是要把早朝的時間改了?”皇帝恍然想起,似乎以前老三跟自己提過早朝太早的問題。 楊彥摸摸鼻子道:“不瞞您說,要是兒臣以后能做主,就把早朝改到辰時,大家都可以多睡一個時辰。精神好了,辦公速度也快,多好!” 皇帝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但眼里還真是有些羨慕這個兒子的勇氣和魄力。他毫不懷疑楊彥剛才那嬉皮笑臉的話絕對是認真的??墒撬约簠s沒有這個魄力改變這個上千年的早朝制度。 就在這時,華恩總管過來,小聲道:“皇上,又收到三道密折?!?/br> 皇帝淡淡地問:“還是說那件事情的?” 華恩總管回答:“是?!?/br> “嗯,”皇帝看著對面坐著的太子,不以為然道,“等會兒連同之前收到的一起給太子帶回去看?!?/br> 第174章元宵看花燈(一)偸雞不成蝕把米 回到東宮,楊彥不慌不忙地將那七八道密折打開來看。與他猜想的一樣,說的都是一件事情,彈劾他在祭天儀式上斬殺大臣之事。 這些人也聰明,絲毫沒有替歐陽錦開脫,只說無論歐陽錦有什么錯,都應該交由皇上處置,太子不教而誅就是對皇上不敬。 楊彥提筆點評了幾句,而后讓人將這幾道密折送回去。 結果,第二天,皇帝就收到八道告老還鄉的折子。 這些人也是人精,既然皇上對太子如此信任,連密折都直接交給太子處置,他們要是不想死,就只有這一條路走。只希望太子殿下寬宏大量,不要與他們計較才好。 卻說安王之前計劃得好好的,本以為這次就算不能將太子拉下馬來,也能讓父皇和百官對他心存懷疑。沒想到百官如此膽小,老三不過是殺了一個歐陽錦,他們就怕了,什么都不敢說了。 而父皇更是偏心至此,什么都替老三擔了下來。他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惹父皇厭惡威脅,再也不敢動手腳,甚至連他最后的幾個心腹也折了進去。為了保命,都告老還鄉了。 初七的下午,獨孤凱這邊的調查結果也出來了。那香爐是禮部負責祭器的檢查安放的一個主事調換的,果真是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當然,這個家賊在剛剛被抓到的時候就已經服毒死了。死無對證,想要順藤摸瓜指證安王就別想了。楊彥早猜到了是這個結果,只讓獨孤凱給華恩總管通報一聲,這事至少明面上就算完了。 皇帝聽了華恩總管的匯報,輕輕嘆息一聲。就是貴為天子,也有這么多的無奈何煩惱??!他早猜到了是安王,倒是一點不意外,他只是…… “華恩,你說這一次,老三會不會動手?” “皇上,老奴不知。太子殿下向來寬厚仁慈,但在祭天儀式上動手,只怕是……” 華恩總管沒有繼續說下去,但皇帝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罷了,兒子大了,朕也cao不了這么多的心!” 皇帝想著,安王不知道對老三出手多少次,他從來都沒有護過,老三能躲過去,全賴他的本事。如今老三要報復,他要是護著老二,只怕老三心里不舒服。怪只怪老二癡心妄想,好賴都聽不進去。 初八那天,楊彥帶著安然微服去趙家,與顧勝武正式見了面。 楊彥曾多次聽安然提起,小時候除了爹爹,小舅舅最疼她。她和小舅舅甚至可以稱為忘年交,因為小舅舅會認真地傾聽她的話,接受她的建議并付諸實踐。安然說,小舅舅是一個很能夠接受新事物的人。 楊彥一點沒有擺太子的架子,而是真心敬重顧勝武是自己的長輩,再加上安齊和顧少霖在一邊幫著說話,很快就化解了顧勝武的緊張。四人拋開顧慮,說起商業,說起濮人部落的事情,不禁越說越投機。 楊彥自然知道自己的人去緬甸找翡翠去了,但路途遙遠,他并沒有抱太大希望。不過,他倒是有意開辟一條商路出來,畢竟緬甸的翡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既然連新大陸他都要嘗試,緬甸這點小問題總是能克服的。而既然顧勝武對此也有興趣,如今身份也特殊,楊彥便有意將此事交給他來辦。 當然,他會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卡瓦部落的發展強大,有了他的支持,自然是勢不可擋的。除此之外,他還可以提供一批專業的人手,以及翡翠原石的初步判斷方法及解石技巧等等。 顧勝武對于這個計劃很是心動,只是他還不能代替卡瓦部落做主,說是要與妻子商議以后給太子答復。 在后院里,安然和娘親小舅母表姨母和嫂子坐在一起說話,剝松子吃。 安然看著嫂子那臃腫的身材,想著自己來了才大半天,嫂子就吃了五頓,心里很是擔心。 “嫂子,核桃松子之類的堅果吃了孩子聰明,你多吃點。那燕窩吃了孩子皮膚好,也可以吃,但你少放點糖。那些肥rou啊甜食蜜餞什么的,你最好少吃些?!?/br> “我知道了,多謝meimei關心!其實我以前都不愛吃這些的,都是懷孕以后才這樣的。我看這小子一定是個饞嘴的?!鳖櫷シ甲炖锎饝?,又將這一切歸到肚子里的孩子身上去,有沒有真的聽進去,就沒人知道了。 聽到這里,安然心里又有些擔心起來。嫂子好像篤定了肚子里的是個兒子。她知道娘親和嫂子都想要個兒子,可萬一不是呢?那得多失望??!說不定嫂子就是因為這個心理暗示,才吃這么多的。兒子比女兒能吃,不是么? 后來,顧庭芳去更衣,安然特意到門口等她,小聲勸道:“嫂子,你看我哥哥現在正是年輕英俊意氣風發的時候,朝里好多大人都想把女兒孫女嫁給他呢!雖說你們是青梅竹馬的結發夫妻,嫂子你也不能大意了。這男人,沒有不喜歡女人漂亮的,嫂子你要注意自己的身形了,免得以后孩子生下來,不好減肥?!?/br> 安然這也是沒有辦法,只希望讓嫂子有一點危機感,從而控制一下自己的食量,免得生產的時候太困難。而且,她句句都是說的實話。 顧庭芳一聽,立即就著急了,拉著安然問道:“meimei,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你告訴嫂子,你哥哥是不是要娶平妻?是哪家的姑娘?娘不是說了咱們家不納妾的嗎?不行,我找娘去!” 安然一聽,也急了,忙拉著她安慰道:“嫂子你別急,雖然有很多大人表示過,但哥哥誰都沒答應。他說了不會另娶,也不會納妾的,嫂子你放心。我就是提醒你一下,這不都是未雨綢繆嗎?咱們女人總要漂漂亮亮的才好是不是?” 顧庭芳情緒稍稍穩定了些,但晚上就找安齊麻煩,哭哭鬧鬧的說安齊對不起她,要娶平妻要納妾。安齊哄了好一陣才算打聽出來,原來是meimei說了那么一段話。 安齊曾聽安然提過不能讓顧庭芳吃得太多的問題,擔心生產的時候有危險。安齊一直沒將這事放在心上,覺得meimei有些小題大做了。但今天meimei再提,他又細細看了看顧庭芳,也不禁大吃一驚。什么時候,她變得這樣厲害了? 因為天天見面,顧庭芳也是一天天慢慢長起來的,安齊之前以為孕婦懷著孩子呢,長胖可不是應該的嗎?但今天細細看來,他也發覺有些不大對。 孕婦不是應該長肚子么?可是她不但肚子大,臉、胳膊、大腿,哪兒都長了。等孩子生下來,肚子瘦回去,也跟從前的窈窕完全不同了。就算他不嫌棄她,可他也不得不承認,女人還是窈窕一些更好看。而且,如果孩子太大,生的時候肯定吃力,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安齊這才真正體會出meimei一番好心,不禁勸道:“要不,你以后注意一點?meimei也是為了你好……” “???你真的嫌棄我了?趙安齊,你這個沒良心的,我為你們趙家生兒育女整天吃不好睡不好,你居然嫌棄我長胖了不好看……” 安齊話還沒說完呢,顧庭芳就鬧起來了。 “沒有的事,我哪有嫌棄你?我不是擔心孩子太大,你生的時候吃苦嗎?”安齊苦笑,不明白他們明明是一番好心,她怎么就是要往歪處想。 “你少騙我!誰家不希望孩子生下來的時候越重越好?你就是嫌棄我長胖了不好看了!你也不想想,要不是你,我能變成這樣?” …… 如此折騰了半夜,顧庭芳才哭累了睡著了。 第二天,顧宛娘問起到底怎么回事,知道都是安然的話惹出來的,倒是不好說什么。一來安然也是為了顧庭芳好,二來顧宛娘也覺得安然的話不無道理??墒乾F在顧庭芳是個孕婦,情緒本來就容易激動,很多話都不能直說,得婉轉。 顯然,安然的話不夠婉轉,所以讓顧庭芳不高興了。 安然也委屈,她不是不想婉轉,可婉轉了嫂子她根本聽不懂啊,她有什么辦法? 楊彥知道了,嘆道:“雖然你是一片好心,但有時候情分沒到那個份兒上,人家是聽不進去的。有些話說一次就夠了,說多了反而惹人嫌?!?/br> 安然點頭,可不就是這樣嗎? 這些天,也有不少官員和他們的夫人遞帖子進來,想來請安。安然只見了楊彥幾個親近下屬的夫人。有時間夫妻兩個彈琴、畫畫、唱歌,商討新一年的計劃等等,這小日子過得還算舒坦。 正月初十晚,安王府急召太醫,據說安王中毒了,很嚴重,有性命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