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在這樣的情況下,錢銳這個主帥的實權其實是要打折扣的。好在他本身就是雁門三杰之一,雖然誰都知道他是安王的人,但他本身的人品才干還不錯,將士們還是頗為敬重他的。 當然,楊彥也暗中吩咐了自己的人,表面上做做樣子與錢銳唱唱反調就是了,大事情上面可千萬別跟錢銳對著干。 對此,錢銳是心中有數的,但獨孤家、李家和安王的人不知道??! 錢銳上個月就收到李國舅的信,讓他想辦法以邊關不穩為由,請求平王重臨雁門關,然后想辦法在路上或陣前將其刺殺。 這信自然不止錢銳一個人收到了,李家和安王的人也收到了。錢銳還將人召集起來開了秘密會議討論過,但大家提出來的方案都被他否決了。錢銳表現出一個邊關守將決不妥協的原則——內斗可以,但決不能危害到大隋邊關的穩定! 對此,雖然安王的人很有些不滿,卻得到包括獨孤家在內的各位將軍的敬重。 真正的軍人心中自有熱血,他們或許也會因為家族、因為利益、因為前途等等原因投靠某一方勢力,但他們都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不能因為自私的利益之爭,從而危害到邊關的穩定。 畢竟在邊關,是不可能讓所有將士們一起恣意喝酒的。就這么幾杯酒之后,大家就趕緊吃菜吃飯,然后各自回自己崗位去了。 晚宴結束以后,錢銳回到將軍府的密室中,安王一系的人都等著了。 “將軍,太子殿下的冊封儀式都完成了,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副將鄭顯將軍問道。 鄭顯這么一問,其他人也都盯著錢銳。 錢銳面色嚴肅而沉重道:“咱們身為邊關守將,深受皇恩,保家衛國自然要放在首位。至于安王和太子之爭,我們盡量不參與進去。如果以后安王殿下有用得著咱們的時候,只要不違背這個原則,本將軍一定竭盡全力相助!諸位以為如何?” 李國舅心腹李長安道:“皇恩浩蕩,自然是要報的??砂餐醯钕聦υ蹅円彩嵌髡埳钪?,不可不報??!咱們這樣,只怕安王殿下和國舅大人寒心吶!”李長安,從五品武毅將軍,出身隴西李家旁支,算是李正謙在軍中的心腹之一。 “李將軍說得不錯,李將軍對安王殿下如此衷心一片,不如調到安王府,以后天天守著安王殿下好了!”這是錢銳的心腹元明祺,從五品武略將軍。 “元將軍是什么意思?”李長安怒道。 元明祺一拍桌子道:“老子就是這個意思!咱們是投了安王不錯,但咱們也是邊關守將,咱們總要先將邊關守好了,再談其他!讓我們勾結突厥人謀害自己的同胞,老子說什么也不干!你們誰敢這么亂來,就等著皇上砍咱們的腦袋、滅咱們九族好了!” 其他將軍校尉聽了,也暗自點頭。擁立之功誰都想要,但也要有命來享。這就是一年來錢銳對眾人潛移默化的結果。 前來送信的安王幕僚胡光杰一聽這話不對啊,要是都這么想,誰還肯為安王殿下效命?他立即諷刺道:“富貴險中求,怕死還來當什么兵?” 另一名六品忠武校尉獨孤延道:“胡先生不怕滿門抄斬,你去刺殺太子好了,咱們不跟你搶功!”在獨孤凱來開雁門關以后,獨孤延算是獨孤家在雁門關的代表。 胡光杰惱怒不已,還要再說,就聽錢銳冷聲道:“好了,都不要吵了,此事本將軍就是這么個意思。還請胡先生回復安王和國舅大人,他們對錢某的恩情錢某一直記在心里,斷不敢忘!只是錢某如今身為雁門關守將,總要先顧大隋,再談其他。而且,這大隋,也是安王殿下的大隋!” 聽了錢銳這話,眾人大都點頭贊同。之前胡光杰提了好幾個建議都是聯系突厥假裝進犯,雖然全都被錢銳否決了,但還是引起了他們的反感和不滿。 他們的部下兄弟在突厥進犯時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現在居然要他們主動聯系突厥來犯,還要他們放棄抵抗,以便達到雁門告急的效果,那得死多少人?就為了讓安王上位,讓這么多信任他們、追隨他們的兄弟們枉死,他們做不出來!雖然安王于他們有恩,但太子殿下和弟兄們于他們有義! 而且,太子殿下是什么人,他們也親眼看了這么多年,多少還是了解的。即便太子殿下知道他們與安王有些關系,但只要他們沒有對不起大隋,太子殿下想來是會原諒他們的。據說,京中很多官員都倒向太子了。 時間拖了這么久,今天錢銳也算是對前面安王和李國舅的命令有了確切的答復。不管他得到命令不辦事,實在是找不到機會,部下們意見也很大,也只能這樣了。 而后,他寫了兩封親筆信讓胡光杰帶回去給安王和李國舅。 胡光杰是安王的幕僚,他快馬趕來邊關,本是為設計謀害太子而來,還想著立功回去受賞,沒想到這雁門關喝西北風吃沙子一個多月了,最后一事無成,回去的時候自然就帶了些憤恨。 當所有人都離去以后,錢銳才掏出懷中的油布包來,一層一層打開??粗嬛信男θ?,想著去年年底與她見面時她長大后的容顏,錢銳忍不住唇角輕揚,淺淺一笑。 他的然姐兒長大了呢! 她嫁人了,嫁給了太子殿下,也是他最崇敬的人。他為她高興,也只有太子殿下,才配得上她的心思靈巧,聰慧無雙。聽說他們夫妻恩愛,太子殿下為了她不肯再納側妃侍妾,他感到很欣慰。他就知道,她一定會讓自己過得很幸福的…… 至于安王,竟然劫了她還給她灌下啞藥將她送給蜀王,差一點就毀了她。就算太子殿下念著兄弟情義不便動手,總有一天,他也要為她報了這個大仇! 他錢銳放在心坎里的人,絕不容人欺負!現在的安王不行,就是以后的太子殿下,也不行! …… 卻說魏清源、趙世福、顧勝文一行終于趕在臘月二十八除夕之前到了家。 看著那慢慢兩大車的禮物,楊氏笑得合不攏嘴。顧家已經提前收到信,知道安然當了平王妃。官府前兩日發了告示,說皇上立了平王為太子。 因此,楊氏接住顧勝文的第一句話就是問他:“聽說然姐兒當了平王妃,現在平王當了太子,那我們然姐兒可不就是太子妃了?” 顧勝文得意地點頭道:“可不是嘛!太子殿下可就只有我們然姐兒一個正妃,這太子妃之位當然是我們然姐兒的!” 說到這里,顧勝文頓了一下,又忍不住小聲與楊氏道:“真真是想不到的事,然姐兒要嫁到居然是平王……咱們顧家要發達了!現在,咱們家的生意哪里都去得! 還有,我們霖哥兒也很得太子殿下看中,經常跟著齊哥兒往王府去。就連魏家的姑娘,也嫁了王府的長史,據說還是正四品的什么將軍,出身獨孤世家,那可是真正的名門望族……對了,我還看到了大姑家的表妹,現在是然姐兒身邊的女官……” 顧勝文也顧不得先回房換衣服,一邊與楊氏說話,一邊趕去看老太爺。 顧重山已經知道外孫女當了王妃之事,每每想起來就忍不住歡喜。不過按照之前信中囑咐,暫時沒有將此事宣揚出去。 “爹,您看,這是然姐兒給您寫的信!然姐兒還給您選了好多禮物,等明天整理好了給您送過來……然姐兒說了,等明年開春兒,就派人接您進京去?!?/br> “我看看,我看看……” 顧家這是提前知道消息的,而趙家和魏家卻沒有得到這個消息。這是魏清源和安齊商議的結果。趙家這邊如果知道安然當了王妃,就怕大房和大姑那邊借著她的名頭說錯話做錯事,還是等他們回去以后再說好了。 楊彥已經示意,安齊與魏清源深談過,以后老家這邊的事情,由魏清源看管著。如今趙家乍然富貴,就怕有人借勢張狂,萬一惹下禍事來就不好了。 當趙世福帶著兩大車的禮物,被一隊侍衛送回來的時候,整個王家村都沸騰了! “哎喲,這是怎么了?難道齊哥兒在京里發大財了?” “不對,我看是然姐兒嫁了京里的有錢人吧!要不然能送這么多禮?” “不對不對,就是嫁了有錢人,也不能請這些軍爺護送吧?” …… 隨后,趙世福就接待了鄉親們,并明確告訴他們:“我們家然姐兒九月嫁了平王殿下,現在是太子妃了!” “太子妃?” “然姐兒居然當了太子妃?” 鄉親們怔了好半天才醒悟過來,然姐兒居然嫁到皇帝家去了?于是,之前猜測安然是不是嫁了老頭子,是不是做了小妾的三姑六婆立即就轉了口風。 “我就說嘛,就沒見過然姐兒那么聰明漂亮的姑娘!可不就是生來當娘娘的嘛!” “是呀,是呀,然姐兒從小就聰明伶俐,我早說她是個有出息的,果不其然,竟然當了太子妃了!” “哎喲,等太子當了皇上,我們然姐兒可不就是皇后娘娘了?” “可不是嘛!這老趙家可真是出息了!只可惜趙老爹兩口子沒福氣,去得太早,享不到孫女的福?!?/br> “哎喲,你們說,要是王招娣知道然姐兒當了太子妃,還不后悔死了?想當初啊,就她老說然姐兒的壞話!” …… 趙世福將禮物和好消息帶給大哥趙世榮,又給道喜的鄉親們發了喜錢,說好三日后請鄉親們吃三天流水席,這才把人打發走,與妻子兒女和大哥一家好好說說自己這次京城之行。 走的時候,安然托安齊給大伯三叔家一家給了一千兩銀票,又另外給了兩千兩的銀票用來修房子和爺爺奶奶的墓,購買祭田什么的。 趙世福先將銀票給了大哥,又商量好大年以后就動工修房子,清明地時候給二老修墓,而買祭田的事情明天就可以張羅了。接著,他才詳細說起自己這一趟進京的見聞。 趙世福在京城里的時候,見了楊彥就不會說話,但回到鄉下,立即就變得滔滔不絕了。他講了然姐兒婚事的波折,婚前頭一天被人擄走,被灌了啞藥,最后總算是苦盡甘來,順利嫁給了平王殿下。 當然,他從京里出發回鄉的時候平王還不是太子,他們一路上住驛站,還是十來天前聽驛站的人說的,平王被冊封為太子了,平王妃也被冊封為太子妃。 趙世榮的妾蔣氏聽得好生羨慕,早知道,她就勸著老爺一起去京里了。蔣氏帶了一個女兒來,今年十歲了,已經改名叫趙安靜,以后也是太子妃的meimei了,說不定以后還能嫁一個官老爺呢! 趙世榮聽完,也是高興得很,但隨后想起二弟過世后自己和王氏對二房做的那些事,他又覺得羞愧不已,最后嘆道:“然姐兒吃了這么多苦,如今總算是苦盡甘來了。二弟在天有靈,也能瞑目了?!?/br> 趙世福也跟著嘆道:“可不是嘛!齊哥兒和然姐兒都出息,可惜二哥不在了,沒享到他們兄妹的福氣。還有爹娘,要是他們還在,看到今天然姐兒當了太子妃不知道有多高興……大哥你沒看到,平王殿下,哦,現在是太子殿下了,他人有多和氣,對我們然姐兒有多好……” 趙世榮紅著眼睛點點頭,又道:“平哥的學業交給妹夫倒是不用擔心,以后有齊哥兒這個堂兄照拂著,準沒錯。倒是咱們家幾個姑娘,以后可要好好養著,多拘在家里繡繡花什么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便出去瘋跑了?!?/br> 趙世福點點頭,他知道,從侄女嫁給平王殿下開始,他們趙家就開始變得不同了。以后,他也是老爺了,他的女兒也能嫁官老爺和有錢人家了,他們趙家都要沾然姐兒的光了。 唉,可惜二哥和爹娘不在了。這是趙世福唯一的遺憾。 在王家村王家。 天氣太冷,王氏的腿病又犯了,一陣陣的疼,她不敢下床,整天都窩在炕上。一個小丫頭,一個婆子負責照顧她。如果不是腿疼得厲害,王氏真是覺得這日子不錯,每天都吃得好,還不用干活,有丫頭婆子伺候著。她覺得,神仙的日子也不過如此了。 現在的王氏養得白白胖胖的,可比從前那整天勞作被太陽曬得發黃的臉色好看多了。不過,從前還算健美的身材,現在也已經臃腫得不能看了。 聽到外面說說笑笑的,王氏不高興地對那小丫頭道:“麥穗,出去看看,誰啊,吵吵嚷嚷的?!?/br> 小丫頭麥穗出去,沒一會兒就滿臉喜色地回來稟報道:“老太太,聽說趙家二房的姑娘當了太子妃了,趙家三老爺說要擺三天流水席呢!剛才那些去道喜的大娘嬸子還都得了喜錢,每人一百個大錢呢!” “什,什么?你說誰?誰當了太子妃?”王氏一時有點轉不過彎兒來。不,她不是沒想到,而是不敢相信。 當初趙家老三和魏家妹夫去京城就是為了然姐兒的婚事,這個她是知道的??刹皇钦f然姐兒嫁得不好,是給老頭子當小妾的嗎?怎么又成了太子妃?太子能看上一個退過親的鄉下丫頭? “就是二房的姑娘啊,聽她們說叫然姐兒的。呵呵,現在要叫娘娘了呢!聽說就是三老爺見了她,也得跪下磕頭的?!?/br> 麥穗是安南買給王氏的丫頭,不是王家村的人,雖然來了也有將近一年了,但對于王氏以前的事情并沒有弄得很清楚。她只當王氏是因為不讓趙家大老爺納妾才被休的,哪里知道王氏跟那位太子妃娘娘從小就不對付呢? “出去,出去!都出去!讓她們都滾,煩死人了!”王氏讓小丫頭出去趕人,自己卻氣呼呼地坐在炕上生悶氣。 那個牙尖嘴利的臭丫頭怎么能當娘娘呢?老天爺真是不長眼!對了,太子多大了?一定是個老頭子了吧?然姐兒一定是給人家當填房,當后娘去了!要不然太子能看得上她? 王氏不斷在心底詆毀那個太子,一定是又老又丑,說不定還有??!對,一定是有??!沒病能看上然姐兒嗎?憑什么她的女兒才嫁個商戶,那個臭丫頭居然能當娘娘? 對了,她還有個丫頭呢!惠姐兒開了年都十一了,再過兩年就能說親了,這一回,她也要讓她家惠姐兒嫁一個王爺!嗯,一定行的,然姐兒既然當了娘娘,讓她家惠姐兒嫁個王爺肯定沒問題。 對,就這樣!開了年就讓南哥兒他爹將惠姐兒送京城去,就交給然姐兒好好調教調教,再好好打扮打扮。她們老趙家的女兒,哪個不是長得跟朵花似的? 可惜她家淑姐兒柔姐兒嫁得太早了,沒趕上好時候…… 想到這里,王氏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 十來天前,柔姐兒來看她,又一次說起想要和離??墒撬煌?,讓她幫著想想辦法。 王氏現在被趙家休了,趙家的事情,她根本說不上話。于是,她給出了一個注意,讓女兒寫信給南哥兒,讓南哥兒給他妹子做主和離?,F在可不就是機會嗎?雖說柔姐兒嫁過人,生過孩子,可今年也才二十歲,還年輕著呢! 嗯,就這樣,等柔姐兒和離了,讓她爹一塊兒帶去京城。讓然姐兒再給她找個當官的,當官太太去!那什么破商家,居然敢對她的女兒不好,以后等柔姐兒當了官太太找人收拾他們去! 對了,不是說魏家妹夫將那有克夫命的丫頭也帶去京城了嗎?嫁出去了沒有? “麥穗,麥穗!死丫頭,又死哪兒去了?” “老太太,奴婢幫著做飯去了……”麥穗圍著圍裙,從廚房里忙匆匆進來。 “誰讓你去幫她們做飯了?我兒子每個月五兩銀子給他們,他們就該好吃好喝的供著我!你去,去趙家問問,魏家那丫頭嫁人沒有?嫁的是什么人?趕緊問清楚了回來告訴我!” “哦,奴婢這就去?!币郧安皇抢戏蛉俗屗龓兔Ω苫顑旱膯??說買了她來就是干活兒的。麥穗低著頭,答應一聲就趕緊出去了。趁著天還沒黑,趕緊去問了回來吧! 王氏這邊歡歡喜喜的想著,等自己的兒子當了大官兒,等自己的女兒當了官太太,她也讓兒女給她買一個大宅子單獨住著,買一群丫頭婆子伺候自己。 沒過多久,麥穗就回來了,喘著氣道:“老太太,奴婢問清楚了。說魏家的姑娘嫁了一位四品將軍,現在是將軍夫人了!” “什么?那丫頭居然嫁了四品將軍?”王氏心里又是酸又是喜。 酸的是她的南哥兒現在還是個七品的縣令,那魏家丫頭,一個有克夫命的居然嫁了個四品將軍。喜的是然姐兒真有本事,既然魏家的丫頭都能嫁這么好,那她的女兒以后不是也能嫁這樣的大官? “對了,那將軍多大了?不會四五十了吧?魏家的姑娘不是給人家當填房的吧?”想想她的南哥兒,二十出頭就中了進士當了七品縣令,等他升到四品,可不是得四十出頭么?她那親家公錢大人,想當初四十出頭還在當七品縣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