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寵妃的演技大賞、重生農村狗大戶、傭兵天下(二十年紀念版)、小狐貍,你的尾巴露出來了、神都驚龍、枕邊月(姐妹ABO)、我的初戀男孩、云淡風輕、天生一對(論風sao妖精如何勾引高冷總裁)、穿越農家當寶媽
連那些準備踩高蹺的人都看呆了呢。 被夸獎的兩個小伙子也得意,先露出臉來,抱了抱拳,又低頭商議一回,果然又從人群中走出一個舉繡球的來。 白星和孟陽看著那只踩著鼓點,得吧得吧撥弄繡球玩的小獅子,眼睛亮閃閃的,嘴角也不自覺泛起一絲笑意,樂呵呵,跟著大家一起叫起好來。 廟會真棒呀! 第36章 米花糖,蛋卷 到時候找什么借口送出去…… 廟會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到了第二天, 客流量和攤販數量進一步增大,當真是鬢發如云、摩肩接踵。那敲鑼打鼓的響聲,幾里地之外就聽得見, 各色花燈發出來的光映紅了半邊天。 賣牛販馬的, 蒸餅下餃子的,還有各色平時見不大著的小玩意兒, 密密麻麻擺滿了這一大片空地,叫好聲歡呼聲次起彼伏, 空氣中洋溢著nongnong的節日氣氛。 第一天占好位置之后, 接下來的兩天內, 攤販們都在固定的位置營業, 孟陽和白星就和那幾個賣小吃的成了鄰居,每天說說笑笑, 看看那些舞獅子跑高蹺的好不熱鬧。 當然,主要是孟陽說,白星大部分時間只負責聽, 但這絲毫都不妨礙她感受快樂。 頭天一干人很專心做買賣,可到了第二日, 難免也被氣氛所感染, 就有些“不安分”起來。 先是賣糖葫蘆的老鄉, 說好不容易出來一趟, 就干杵在這兒傻賣東西, 難免有些太可惜, 不如咱們交替著輪流看攤子, 都各自去逛逛,也不枉辛辛苦苦來這一遭。 眾人聽說后都道有理,紛紛心動。 左右攤子都在一處, 而且也都不是什么別無分號的貨品,遠不到被瘋搶的程度,三兩個人幫忙看著攤子綽綽有余。 淳樸的老百姓啊,就是這樣容易互相信任,他們竟不怕對方趁機把自己的攤子都拐跑了。 于是孟陽和白星先后幫著賣了糖葫蘆,紅棗,小米等等,著實過了一把當小老板的癮頭。不過他們也沒有白忙活,那些人逛完回來的時候,手里多多少少都拎著點東西,可能并不值錢,但多少是個意思,彼此分享節日的快樂。 快樂這種情緒與悲傷一樣,是會傳染的呀。 這會兒白星手里拿的是米花糖,主要是由糯米和砂糖烹制而成,并不算難,口味也很簡單,甜甜的,香香的,老大一塊拿在手中也還是輕飄飄的,但是就很滿足。 “白姑娘,白姑娘該我們啦!”這一回輪到他們出去逛,孟陽十分興奮。 只是白星剛要走,就被阿灰叼住了衣角。 一人一馬對視,阿灰的大眼睛里明晃晃發問: 你要去哪兒? 白星不好意思說要丟下它去玩,沒奈何,只好也牽著。 而且此處人多眼雜,有不少心懷鬼胎的人想渾水摸魚,來了不到兩天,他們就已經聽見不下四個人大喊有扒手了。阿灰固然機靈,可到底不會說話,萬一被有些人盯上給偷走搶走了,那可不妙。 賣糖葫蘆的漢子看后笑起來,“這馬兒還怪親人呢?!?/br> 白星心道,它哪里是親人,就是在這兒待的煩了,想出去玩罷了。 阿灰開心地小跑了幾下,出去玩,出去玩! 兩人一馬邊走邊看,邊看邊吃,十分愜意。 廟會上很擠,但好在有阿灰。眾人大老遠就看見一匹高頭大馬昂首挺胸走得高興,生怕被蹭到:被頭幾百斤的牲口蹭一下可不是好玩的,反正摔倒的不會是它。萬一給它惹毛了,一蹄子下去,豈不是要在炕上過年了?于是就都提前避開。 路上遇見賣灑金紅紙的,孟陽停下來問了問價格,很高興的買了一沓,扭頭對白星道:“這廟會上賣的倒是比平常便宜許多,買這些咱們兩邊寫福字貼對聯就都夠了?!?/br> 自從義父去世之后,白星就背井離鄉,一個人外出闖蕩,居無定所。 她沒有家,自然也沒有貼春聯的習慣,如今驟然被人提起,頗覺心弦一動,似乎有什么在塵封已久的記憶上重重抹過,無數記憶的碎片在午后燦爛的光柱中,如璀璨的光蝶一般翩然起舞。 是了,她曾經也是有家的。 白星咔嚓咬了口米花糖,仿佛將那些過去的事情一并咬碎咽回肚中,“你過年也會幫鎮上其他人寫對聯么,這些夠嗎?” 她記得之前第一次見到冬冬時聽路邊賣糖三角的婆婆說過,孟陽過年會幫人家寫對聯和福字,可他手里拿的紅紙好像也就才十幾張吧? “那個不歸我管,”孟陽笑道,將買到的紅紙卷好放到隨身的斜挎包中,“他們都是自己拿著紙來的,如果連紙也一并送,豈不是成了賣對子的了?” 鎮上的百姓大多自己裁剪紅紙,看看想要多寬窄多長短,然后來的時候會象征性的捎帶一些點心果品,權當潤筆之資。 白星點點頭,明白了。 兩人又往前走,正好米花糖吃完了,又看見有人賣蛋卷,是一對母女。 這個說來做法也十分簡單,就是在面糊中加入雞蛋和糖,然后在鏊子上攤開,凝固后趁熱卷成卷。若是多加一文錢,還能在里面幫你刷一層紅豆沙或綠豆沙呢。 賣蛋卷的不是沒有,但這家的心思十分精巧: 她們提前收集了許多干花和野菜,浸泡之后得到了紅水和綠水,就用這些水來和面糊,紅的綠的正好趁年下的景兒。 孟陽要了一斤,都用麥桿編成的小筐裝著。 哎呀,這攤主的心思竟然如此精巧!她們提前用麥稈編了許多小筐子,就端端正正摞在那里,本來以為還是賣的呢,沒想到竟然白送?! 光這個小筐子就夠可愛的啦,吃完蛋卷之后還能拿回家裝東西呢,過年豈不是很應景嘛? 孟陽跟白星湊著頭,心滿意足的欣賞完了麥稈小筐,這才小心翼翼地摟在懷中,抽出蛋卷,遞給白星一只,自己也吃一只。 想了想,又試探著遞給阿灰一只。 阿灰矜持一番,見小主人沒有反對,很給面子的吃了,孟陽開心地手舞足蹈。 呀,它沒有咬我呢! 蛋卷兒,白星好奇地看著手中尤帶著余溫的小圓筒,覺得它從剛才的一盆大米面糊糊變成現在的模樣,簡直不可思議。 一口下去,咔嚓碎成渣,雞蛋和面粉的味道好像從未如此濃郁! 多么神奇??! 她甚至都不舍得走了,一邊吃一邊站在原地看那位攤主繼續做。 與她一般做法的還有好些人呢,其中大多是孩童,嘴里如出一轍的叼著一只蛋卷,眼睛又直勾勾的盯著爐子上的。 好像大家的樂趣并不僅僅在吃到嘴里的,更多的還是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 這可真有意思。 做蛋卷的娘倆一個在guntang的鏊子上倒面糊、攤餅、卷餅,另一個飛快地收錢找錢打包,配合得天衣無縫,仿佛已經演練過了無數次。 她們的腳邊堆滿了破碎的蛋殼,身邊的客人來了又去,空氣中的香味淡了又濃……可她們的動作卻依舊沉穩有力,快而有序,絲毫不亂。 大約是有認識的人過來捧場,對那娘倆笑道:“呵,你們這一天也夠累的?!?/br> 當娘的抽空抬了下頭,卻咧開嘴笑了,“掙錢嘛,哪有不累的?” 她們靠自己的勞動賺錢,用自己的手藝吃飯,花的安心著呢! 等這一天賣完,她們就能扯幾尺花布,買幾根頭繩,犒勞一下辛苦了一整年的自己,這難道不是很令人期待,很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嗤啦~” 又是一攤面糊倒下去,在鏊子上發出細微的聲響,然后被迅速攤開,凝固,又卷起…… 無數次這樣重復的過程,最終撐起了一對母女的生活。 白星只在原地站了那么一小會兒,就覺得整個人都被蛋卷的香氣浸泡透了,頭發絲里都透著香噴噴的味道。 她又最后一次深深地看了一眼,這才下定決心一般沉痛到:“走吧!” 阿灰不可以,甩著尾巴撒嬌:再看一會兒,再看一會兒嘛! 它就是覺得這里的味道好香,不舍得離開罷了。 于是孟陽又遞過來一只蛋卷,虛虛放在它面前,要給不給的,然后……阿灰就乖乖跟著走了。 兩人一馬戀戀不舍地往前走,經過了賣大饅頭的,煮羊湯面的,卷花卷的……這一方天地仿佛都要被厚重復雜的香氣給撐破啦! 他們又走了一段,忽然聽見一段熟悉的叫賣聲: “豆腐,釀豆腐,熱氣騰騰的釀豆腐,又脆又嫩的釀豆腐嘞!”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臉上看到了答案:是吳寡婦的聲音。 她也來賣豆腐了呀。 那聲音來源處正是他們往前走的必經之路,兩人便順著走過去,果然瞧見吳寡婦穿了一件大紅的襖子,正俏生生站在那里叉腰叫賣,另有一人在埋頭炸釀豆腐。 嗯?另一人? 兩人不自覺停住腳步,雙眼不受控制地鎖定在那人身上:這人…… 嗯…… “喲,是你們倆呀,過來?!眳枪褘D很快發現了他們兩個的身影,立刻跟見了自家孩子似的,笑瞇瞇地招招手。 她彎下腰,熟練地拿起一張干葉子,撿了兩塊看上去個頭最大的釀豆腐,“來嘗嘗我們的手藝?!?/br> 我們? 兩人乖乖道謝,又整齊地低頭去看另一個“我們”。 正在埋頭做釀豆腐的男人似有所察,緩緩抬起腦袋,與白星和孟陽對了個正著。 令人窒息的沉默迅速蔓延。 孟陽忽然覺得有點尷尬,莫名其妙的不自在,有點想笑,又有點想跑,“三爺?!?/br> 康三爺沒有做聲,只是把視線默默的投向旁邊那個吧唧吧唧吃釀豆腐的小姑娘。 白星:“……噫” 她迅速換上康三爺無比熟悉的皺巴氏的臉:覺得自己是個廢人,所以就巴巴跑來幫人賣豆腐嘛? 康三爺的眉心微微跳了跳,額角的青筋鼓了鼓。 怎么到哪兒都能碰見這兩個不省心的玩意兒? 孟陽撓了撓頭,努力想打破沉默,于是往前遞了遞另一只手中的麥秸稈小筐: 吃嗎? 康三爺:“……” “喲,這是那頭賣的蛋卷吧?剛才我也瞧見了來著?!眳枪褘D輕笑一聲,也不做那無用的推辭,大大方方拿了兩只,一只給自己,一只又遞給康三爺。 他可是鐵漢康三爺哎,怎么可能吃呢?! 怎么可能當著這些人的面吃蛋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