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荀粲仿佛一點也不在乎,反而更加開心的反駁道:“我可從來不耍陰謀詭計,而全是堂堂正正以勢壓人的陽謀,就像我要你成為我的女人,你能反駁嗎?如果要恨的話,就恨一輩子吧!” 荀粲肆無忌憚牽著關銀屏的手,根本不在乎她的任何想法,有些女人,不必得到她的心,只需得到她的身體就行了,這是屬于勝者的戰利品! ============ 第二更~~~~求收藏票票支持~~~~ 第八十八章 窮途末路 關羽使者來到荊州,呂蒙親自出郭迎接入城,以賓禮相待。 使者呈書與蒙。 蒙看畢,謂來使道:“蒙昔日與關將軍結好,乃一己之私見;今日之事,乃上命差遣,不得自主。煩使者回報將軍,善言致意?!?/br> 遂設驛館安歇。于是隨征將士之家皆來問信,有附家書者,有口傳音者,皆言家門無恙,衣食不缺。 使者辭別呂蒙,蒙親送出城。 使者回見關羽,具道呂蒙之語,并說:“荊州城中,君侯寶眷并諸將家屬,俱各無恙,供給不缺?!?/br> 關羽大怒道:“此jian賊之計也,吾生不能殺此賊,死必殺之,以雪吾恨!”喝退使者。 使者出寨,眾將皆來探問家中之事。使者具言各家安好,呂蒙極其恩恤,并將書信傳送各將。 各將欣喜,皆無戰心。 荊州城中,呂蒙與荀粲兩人站在城樓之上,此時晴空萬里,城中熙熙攘攘,卻是人聲鼎沸的模樣,呂蒙奇襲荊州對普通百姓根本沒有造成任何影響,百姓不會在乎統治他們的是誰,只在乎能不能將生活過得更好。 荀粲搖著折扇,長發隨意披肩,都懶得束起來,渾身上下慵懶氣息更加突出,他對呂蒙道:“關羽軍中已無戰心,只需再煽風點火一番,則關羽必擒?!?/br> 呂蒙有荀粲這個舉重若輕的軍師,自然懶得思考,只是詢問道:“如何煽風點火?” 荀粲微笑道:“叔父可知四面楚歌?”說完荀粲臉上不由帶著尷尬之色,只因這“四面楚歌”的典故對南楚人來說是一個恥辱…… 呂蒙知道荀粲在想什么,不由摸了摸他的頭,只是寬慰道:“奉倩不必如此,我當然知道四面楚歌的典故,昔日項王雖然僥幸逃回江東,然而北漢張良那四面楚歌之計卻令項王幾萬軍兵失去戰意……” 荀粲于是便言可如此如此,話語中還有“十面埋伏”一詞,呂蒙臉上欣喜,心中愈發覺得應當將這個奇才留在江東之地。 關羽率兵取荊州。 軍行之次,將士多有逃回荊州者。 關羽愈加恨怒,遂催軍前進。 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攔住,為首大將乃蔣欽也,勒馬挺搶大叫道:“云長何不早降?” 關羽罵道:“吾乃漢將,豈降楚賊乎?”拍馬舞刀,直取蔣欽。 不三合,欽敗走。 關羽在恨怒交加之中殺紅了眼,提刀追殺二十余里,喊聲忽起,左邊山谷中,韓當領軍沖出;右邊山谷中,周泰引軍沖出;蔣欽回馬復戰,三路夾攻。 關羽急撤軍回走。 行無數里,只見南山崗上人煙聚集,一面白旗迎風而飄,上面寫著“荊州土人”四字,眾人都叫:“荊州之兵速速投降!” 關羽大怒,欲上崗殺之。 然而山崗之后又有兩軍殺出,左邊丁奉,右邊徐盛,并合蔣欽等三路兵馬,喊聲震地,鼓角喧天,將關羽困在核心。 關羽手下兵馬漸漸消疏。 等到殺至黃昏,關羽遙望四山之上,皆是荊州士兵,呼兄喚弟,覓子尋爺,喊聲不住。 關羽軍軍心盡變,皆應聲而去。 關羽喝止不住,部曲只剩三百余人。 殺至三更,正東上喊聲連天,乃是關平、廖化分兩路兵殺入重圍,救出關羽。 關平道:“軍心亂矣,必得城池暫屯,以待援兵。麥城雖小,足可屯扎?!?/br> 關羽從之,催促殘軍,前至麥城。 …… 荊州城侯府之中,荀粲指著地圖上的麥城,不由疑惑道:“叔父欲生擒關羽乎?” 呂蒙撫須,只是淡淡道:“奉倩有何疑慮?” 荀粲搖了搖頭,道:“關羽雖然驕傲自大,然極為忠義,想要令他投降,可能性卻是微乎其微?!?/br> 呂蒙心中贊同,正欲說話,此時南楚丞相孫權卻是親自來到了荊州,他得知威震華夏的關羽已經被呂大都督困于麥城,不由大喜,準備親自擒住關羽,來給自己晉封吳王造勢。 孫權看到荀粲時,覺得這個少年面相很是和善,一眼便讓人感覺是老實人,他不由問道:“子明,這位少年俊才是何人?” 呂蒙據實回答道:“丞相,此乃荀粲,表字奉倩,出自潁川名門荀家,來南楚游學?!?/br> 孫權聽到“荀粲”二字,卻是心中暗喜,陸遜、諸葛瑾、呂蒙三人都私下里向他強烈推薦這個看起來不過十四五歲的少年,說這個少年當真是天下奇才、舌辨之才、麒麟之才…… 不過孫權臉上卻不動聲色道:“原來是出自名門荀家,那公子榜首,荀家六郎與你什么關系???” 荀粲不卑不亢道:“正是在下六兄?!?/br> 孫權心中驚奇,竟是荀家嫡系,他一點也不介意荀粲的六兄是為曹魏效力,這和諸葛瑾的親弟弟諸葛亮為蜀漢效力一般…… 孫權倒是很想將這荀粲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他想到自己的小女兒的孫魯育似乎還未婚配…… ========== 第三更~~~~求收藏票票~~~~~ 第八十九章 生擒 孫權正與荀粲談話時,卻聽探馬來報,說是關羽奮力讓一部將殺出重圍,往上庸方向去去了。 孫權那俊朗不凡的臉上出現一絲憂慮,忙向呂蒙詢問道:“子明,關羽此是何為?” 呂蒙正欲回話,不由又劇烈咳嗽起來,用絲綢手帕捂著嘴,他示意荀粲向孫權解釋。 荀粲對孫權的第一印象還算不錯,為人禮賢下士,親厚溫和,不愧為南楚實際的領導者,說起來孫權現在的年紀也不過才三十又七,正值春秋鼎盛之年。 孫權擔憂的望著呂蒙,不由慰問道:“子明的身體還好吧,日后孤成大事還需子明之助吶……” 呂蒙面露感激之色,只是艱難道:“蒙受主公知遇之恩,身上之病,不過舊疾,多謝主公掛懷?!?/br> 孫權此時才放下心來,又對荀粲道:“荀公子可知關羽此番舉動是為何?” 荀粲很是溫和的回道:“丞相,關羽此不過是派人去上庸求救而已,不足為慮?!?/br> 孫權驚奇道:“哦?若是關羽求來救兵,后果可是很嚴重的啊?!?/br> 呂蒙又咳嗽了起來,臉上升起病態的嫣紅,此番攻取荊州已了他心頭愿望,沒有了精神支柱的他病來如山倒。 荀粲很耐心的解釋道:“上庸守將劉封,原名寇封,乃劉備假子,與關羽素有罅隙,必不出兵而救,若是出兵,丞相可在必經之路上設伏,消滅援軍,而后奇襲上庸,無論如何,丞相已立于不敗之地矣?!?/br> 孫權微笑了起來,不由贊嘆道:“公子之謀堂堂正正,可謂高明不已,孤便令人依計而行……對了,公子可曾婚配?” 荀粲臉上帶著驚愕之色,只能回道:“我年不過十三,且尚未加冠,何來婚配?” 孫權心中暗喜,越看這荀粲越是喜愛,想到他還是潁川名門荀家出身,不由暗暗決定要用婚姻來籠絡住這樣一個少年天才。 隨后幾日上庸果然毫無動靜,孫權不由熄了圍點打援的想法,只是派人去勸降關羽,使者來報說是關羽愿降,孫權大喜,以為可以收服關羽這員虎將。 荀粲不由進言道:“丞相,此必是詐降也,請丞相警惕?!?/br> 孫權面露不信之色,他覺得在這樣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只要是人的話都應該投降吧? 呂蒙也進言道:“丞相,若是關羽投降,那自是皆大歡喜,若不是,蒙有一計可擒關羽?!?/br> 孫權微微點頭,覺得要以防萬一,便示意呂蒙說下去。 呂蒙道:“關羽兵少,若是先詐降后突圍的話,必不從大路而逃。麥城正北有險峻小路,他必從此路而去??闪钪烊灰迩?,伏于麥城之北二十里;彼軍至,不可與敵,只可隨后掩殺,彼軍定無戰心,必奔臨沮。再令潘璋引精兵五百,伏于臨沮山僻小路,則關羽必擒也?!?/br> 孫權嘆服,臉上露出一種爽快的神色,事實上,他此次的戰略目的就是荊州而已,擒關羽只是為了私仇,誰讓關羽很狂妄的說“虎女安能配犬子”? 而荀粲的心中也是極為爽快的,當時被亂棍打出的他是多么狼狽?如今呢,馬上關羽就要成為階下囚,而他則會被孫權待為上賓。 在深夜之時,探子來報,關羽果然詐降! 關羽將旗幟和假人樹立在城墻上,自己則趁夜突圍,就在他自以為得計奔逃之時,約走了二十余里,只見山凹處金鼓齊鳴,喊聲大震,一彪軍到,為首大將朱然,驟馬挺搶叫道:“關羽無信小人休走,稱早投降,免得一死!” 關羽臉上火辣辣的,覺得自己一世英名當真是毀于一旦,他在怒火燃燒之間,拍馬舞刀直取朱然。 朱然回馬邊走,關羽心中冷笑一聲,以為朱然被自己的氣勢給嚇退了,于是乘勢掩殺,正追擊時,一聲炮響,四下伏兵皆起。 關羽心中駭然,趕緊往臨沮小路而走。朱然率兵追殺,一路上關羽原本就不多的幾百兵馬漸漸稀少。不過令關羽覺得幸運的是,朱然沒有追上。 背后關平趕來,報說趙累已死于亂軍之中,關羽心中悲涼之余,卻還存著一絲僥幸之心,然而他終究是在別人編織的網中掙扎。 隨行只有十余人,行至決石,兩下是山,山邊皆蘆葦敗草,樹木叢雜。 時已五更將近,天邊一片魚肚白色,關羽似乎看到了黎明,就在漸漸放松警惕之時,一聲喊起,兩下伏兵皆出,長鉤套索,一齊并舉,先把關羽坐下馬絆倒。 關羽翻身落馬,卻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 關平知父被擒,火速來救,潘璋率兵驟至,把關平四下圍住,平孤身獨戰,亦被生擒。 至天明,孫權聞關羽父子已被擒獲,大喜,不過心中卻更加佩服荀粲能料到關羽是詐降,也對呂蒙這番生擒關羽的計謀十分佩服。 孫權聚眾將于帳中,少時,馬中綁縛關羽至前。 當關羽看到立于孫權之旁的荀粲時,不由臉上出現驚愕之色,那不是昔日那個被他亂棍打出的狂妄少年郎嗎? 此時的荀粲,卻披散著長發,手拿折扇,優雅高貴的站在那兒,俯視著這“名震天下”的關云長。 =========== 第一更~~~~ 第九十章 魏王去世 荀粲望著這個滿頭灰白頭發,精神萎靡的關羽,心中卻升起一種奇妙的感覺,這威震天下的關羽是敗在他的手上…… 孫權趾高氣昂的望著關羽,仿佛揚眉吐氣一般,關羽是誰?破襄陽、圍樊城、俘于禁、淹七軍,威震天下,令曹cao差點都要遷都的名將啊,他不由淡笑道:“孤久慕將軍盛德,欲結秦晉之好,和相棄耶?” 荀粲覺得孫權這樣子有些小人得志,然而不得不承認,這種揚眉吐氣的快感確實令人爽快,尤其是將關羽這樣名震天下的人踩在腳底。 孫權走到關羽面前,見關羽還是魁梧的站在那兒,不由眉頭微蹙,示意左右令其跪下,關羽不肯,卻被強行按跪在地,孫權不由大笑道:“云長昔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何由被孤所擒?將軍今日還服孫權否?” 關羽低著頭,有些不甘心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我今誤中jian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孫權見關羽如此嘴硬,看到站在那兒的荀粲,不由生起一個想法,他指著荀粲對關羽道:“云長可知你中了誰的jian計?孤告訴你吧,便是這荀家兒郎,年不過十三,公之英名,毀于一旦矣!” 諸將皆笑,望向荀粲的眼光中卻充滿難以置信的神色,居然是這個少年將威震天下的關羽算計得這般下場……關羽面帶窘色,望向荀粲的目光之中充滿令人心悸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