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這是什么故事?”花萼樓問。 蕭桐道:“陳世美?!?/br> 作者有話要說: 噗!為媳婦出氣。 今晚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舊不更。 第43章 摘果 陳世美? 所有人都一臉疑惑,這是誰? 蕭桐始才想起,在宋朝還沒有陳世美的故事。但類似的負心漢故事有許多,她交給教坊使花萼樓這部就是。 小說名叫《張協狀元》,蕭桐大學修過戲劇史,對同名戲曲也有所了解,在戲劇史上還挺有名的,因為這部戲曲是唯一一部劇本完整保存到現代的宋朝戲曲,對研究宋朝戲文有極大的價值。 蕭桐看了看司清湖,有點顧慮,但還是向大家解釋起了這個故事的大概。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蜀地書生張協趕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個貧窮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結為夫婦,后來張協高中狀元,貧女尋夫到京城,張協嫌棄其出身,派殺手斬殺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養為義女。機緣巧合下,高官相中張協,要招他為義女的夫婿,成親當天,張協得知新婚妻子是發妻,于是…… “結局怎么了?”花萼樓緊張地問。 蕭桐無語至極,“夫妻和好,大團圓結局?!?/br> “哇靠!”花萼樓怒得跳腳而起,“這種人渣狀元,憑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頓,還要和好?作者是誰?” 花萼樓趕緊看稿子,署名有寫,出自一個浙江籍貫的作者手筆。 蕭桐也萬萬想不到還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棗當官的地方。張協也和李棗一樣,出自蜀地,真的很懷疑這部極具研究價值的戲曲是為諷刺李棗所作的! 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問:“清湖,你覺得官家生辰節給花大人演這部戲曲如何?” 司清湖本來聽著這負心狀元的故事,有些觸感傷情。經蕭桐這么問她,她才反應過來,看著她無奈一笑。 原來她是故意的,為了替她出氣。 雖然張協有點像李棗,但她清楚李棗只是花心無情,并沒有張協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結局,作者應該不是為了諷刺李棗而作的,只是剛好巧合。 但官家生辰宴請百官,當著李棗的面來這一出,使他無地自容,也不失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著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揚了揚。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暢,故事豐富,也適合改成戲曲,并不是她們為了諷刺李棗硬塞給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 不過……這大團圓結局有點膈應人。 “好是好,可這結局得改?!?/br> 蕭桐趕緊附和道:“對,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壞人,讓他活得太舒服?!?/br> 花萼樓也一本正經道:“本官也是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認可這話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蕭當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結局,最好把負心漢寫死?!?/br> 蕭桐故作正經,連連點頭:“花大人放心,這事草民會辦妥!” 干脆就把《鍘美案》的結局套到張協身上! 鄭蕓又道:“花大人需要兩個話本,還剩一個,就由我與蕭當家再作挑選吧!” 花萼樓點頭贊同。 蕭桐也表示沒問題,畢竟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選中一部已是幸運。另一部還得再征集多些時日,好好發掘。 談好了話本之事,蕭桐便放心將戲曲的編排流程講授給花萼樓。 可惜要講的太多,兩個時辰還未授完,花萼樓有事在身,與蕭桐商量好下次再來,或者直接召蕭桐入皇城的教坊司。 然后,他和鄭蕓就辭別了。 鄭蕓要為母親到教坊司取近日東瀛進貢來的樂曲抄本,便隨花萼樓回教坊司。 二人在寬闊漫長的宮道上,邊走邊談。 花萼樓笑道:“方才聽那蕭四郎的講授,連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頗有才華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難怪阿蕓天天把她掛在嘴邊?!?/br> 鄭蕓微微一笑,花萼樓夸蕭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 “我沒說錯吧,比你們教坊司許多人都有能力?!?/br> “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們就不必那么愁了!” 花萼樓說罷,長嘆一聲。想起每當官家、親王公主還有許多朝廷高官舉辦宴會,他們教坊司都要絞盡腦汁想新鮮的節目,討他們歡心。 特別是官家,最挑剔。最近沒什么新鮮節目,他都挨了官家好幾頓罵了。 幸好蕭桐搞出了戲曲,在官家誕辰到來之前救了他。 腦子如此靈活,點子又多的人,若能入教坊司一起共事,他們能少挨好幾頓罵,若能討得龍顏大悅,還有封賞! “如今她不也一樣在幫你嗎?這些日子我多去牙行,跟她一塊為你選出話本,到排戲之時,哥哥同樣可以請她進大內幫忙?!?/br> 從鄭蕓的話,花萼樓貌似捕捉到了些重要信息。 她如此積極地去蕭氏牙行,為的怕不是選話本吧?而是和蕭桐一起為他選話本! 起初他開口讓鄭蕓和蕭桐一起選話本,純熟是因為鄭蕓是自己人,他了解她的鑒賞水平,有她幫忙把關會更放心。沒想到這丫頭得到指令后,還來勁了! 九成九是相中那蕭四郎了! 花萼樓遂語重心長起來,“阿蕓呀,你老實跟我說,你是不是看中那蕭四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