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快餐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217章快餐雷星是原本是大唐長安城的一個窮小子,十來歲的時候就開始在長安的東市給那些胡商打工掙錢,養家糊口,以維持生存。后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幾個從碎葉過來的波斯商人,從他們那里雷星知道在西域有一個屬于商人和手工業的樂園,由于他在長安看不到自己的出頭之日,所以他跟著幾個胡商去了商業氣氛極為濃厚的碎葉,這一呆就是十年。 這些年,雷星換了不少工作,他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這其中他從事時間最長的工作就是一個推銷員的工作,他在推銷產品過程中走南闖北,結識了不少人,交了許多朋友,增長了見識,從他們那里雷星學習到了大量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寶貴經驗。一段時間后,他開始越來越不滿足于給別人當雇員了,一心想創辦自己的事業。 可選擇哪一行呢?“民以食為天”,別看雷星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他人特別聰明,他以前在干推銷員的時候,認識了在碎葉城鼎鼎大名的羅洛,當時羅洛正帶著學生搞經濟普查,聰明的雷星從羅洛這里學來了一招,那就是干任何事情,都要先進行前期調查,老祖宗不也說過嘛,預則立,不預則廢。 雷星通過仔細的市場調查之后發現,碎葉城完全不同于長安,這里的生活節奏很快,而且這種節奏還在不斷的加快,那種安安穩穩坐在館子吃飯的餐飲業已遠遠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時代要求,雷星就想創辦一家能快速就餐的餐館。 然而,想歸想,要將其變成現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必須為之付出一定的代價。雷星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資金問題,要實現鴻鵠之志,如果沒有啟動資本就如同“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及?!耙环皱X難倒英雄漢”,這話一點不假。對于一貧如洗的雷星來說,自己開辦餐館又談何容易呢? 思來想去,雷星是一點頭緒都沒有,再加上他錢有些緊張,所以他繼續干起了推銷員的老本行,他在拜訪一家位于碎葉城織女巷附近的小餐館準備向餐館老板推銷自己公司的廚具的時候,意外的發現這家規模不大的小餐館生意竟然是如此的火爆,不少等著上工的工人在窗口前排隊買他們的東西,雷星心里一動,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那種餐館么? 雷星迅速改變了主意,他也加入了排隊的行列,他想知道這家餐館生意為什么好,沒有等多久,他就排到了窗口前。在驚奇于餐館的服務速度的同時,他也被這家餐館的菜單和包裝給驚艷了,一個只需要五文錢的rou夾饃,附帶有薯條和酸梅湯的套餐組合,以及用干凈的油紙紙袋包裝的食物。這一切都是他前所未見的。在咬下去的第一口,他就被這家餐館的夾饃新鮮美味的口感給征服了。這是雷星活了這么多年,吃到過的最好吃的rou夾饃。要知道雷星可是地地道道的長安人,臘汁rou,白吉饃,夾在一起那就是上好的rou夾饃啊,能讓一個老長安人夸贊不絕口,可以想見這rou夾饃有多好吃了。 快速的服務、低廉的價格、美味的口感、方便的包裝。商業思維敏銳的雷星仿佛看到了這家餐廳所隱藏的巨大潛力。于是他果斷地找到了這家餐廳的主人,麥新和麥剛兄弟倆個,虛心的向他們請教經驗。 麥氏兄弟自豪的告訴雷星,他們兄弟倆都是從李路創辦的軍工工場里退下來的老工人,他們借鑒了軍工工場的標準化管理手段,制定了一套規范化和標準化的rou夾饃制作流程每一個員工,在廚房都有自己規定的職責,并需要嚴格按照時間和流程制作rou夾饃。從白吉饃每一面煎多少時間,到每一個rou夾饃夾多少臘汁rou,都有嚴格的規定和標準。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確保制作出來的rou夾饃能保持標準的優質口味。 為了提高效率,麥氏兄弟重新設計了廚房結構和每一個器材的位置。這樣一來廚房的員工就他們原本呆著的軍工工場的工人一樣,相互合作和配合,在一起高效的工作。更絕的是麥氏餐館采用了聽說只有王室開宴會時候才會使用的自助式用餐,使用油紙包裝和潔凈的餐具,使客人整個用餐過程更加的高效,也更加的舒坦。 雷星在參觀完了對麥氏兄弟進行了一番稱贊后,話鋒一轉,開始講述自己目前的窘境,待博得對方的同情之后,便不失時機地懇請麥氏兄弟無論如何要幫他這個忙,答應他留在餐館做工,哪怕是做一名跑堂的小伙計也行,否則,他的日常生活將面臨危機。 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接觸中,雷星深知這兩位老板的心理特點。為盡早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他又主動提出在當店員期間兼做原來的推銷工作,并把推銷收入的百分之五讓利給他們,麥氏兄弟見有利可圖且眼下店里確實人手不足,便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 雷星進入快餐店工作后,很快就弄清楚了其實力與條件。為取得老板的信任,他工作異常勤奮,起早貪黑,任勞任怨;他多次建議麥克兄弟改善營業環境,以吸引更多的顧客;并提出配制份飯、輕便包裝、送飯上門等一系列經營方法,以擴大業務范圍,增加服務種類,獲取更多的營業收入;還建議擴大店面,定時請那些有名氣的說書先生來說書,使顧客用餐更加舒適;他還大力改善食品衛生,狠抓飲食質量,以維護服務信譽;認真挑選店堂服務員,盡量雇傭動作敏捷、服務周到的年輕姑娘當前方招待;而那些牙齒不整潔、相貌平常的人則安排到后方工作,做到人盡其才,確保服務質量,更好地招待顧客。 極具商業眼光的雷星為麥氏兄弟餐館重新確定了目標那就是必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標準化系統,最終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麥氏兄弟。雷星從一開始就特別注重產品的標準化問題。他的最終目標就是“時間精準且完全自動化的制作流程”,進而使得麥氏兄弟餐廳的每一塊rou、每一片洋蔥、每一個白吉饃、每一根炸土豆條的大小和口味幾乎都是一樣的。無論麥氏兄弟餐館的店面以后會開在哪里。 他要求自己管理的麥氏兄弟餐館盡善盡美,并且不放過任何細節。為了解決土豆條不夠酥脆的問題,他竟然跑到了碎葉的皇家農學院去請教有關專家,他還反復試驗改進炸土豆條條的口感;為了保證店面干凈整潔,他設置了半開放式廚房,讓消費者能夠看到廚房的衛生情況和廚師的一舉一動;他還經常親自上陣,忙的時候捋起袖子就干活,主動打掃店內衛生。 當然,他的每一項改革都使麥新與麥剛兩個老頭感到極為滿意,因為,他的言談舉止總是表現得那么坦誠,那么可以讓人信賴,總是給人留下謙虛謹慎的極好印象。由于他經營有道,為店里招待了不少顧客,生意越做越好,老板對他更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了。 餐館名義上仍是麥氏兄弟的,但實際上餐館的經營管理、決策權完全掌握在雷星的手中。這一切正是雷星通向其最終目的的鋪路石,可憐的兩位老板卻一直蒙在鼓里,對此并無絲毫戒之心,甚至還在暗自慶幸當時留下雷星的決定是對的,多虧他的有效管理和辛勤治店,餐館的生意才這么興隆,財源滾滾而來,大有“伯樂相識千里馬”之自豪與快慰。 就在雷星多方籌措資金打算買下麥氏兄弟餐館的時候,麥新突然找到了雷星,原來他們兄弟兩個看雷星為人踏實能干,又極具商業才華,另一方面他們又打聽到雷星目前還是孤身一人,他們就起了把雷星招為“東床快婿”的打算,因為麥氏兄弟兩個年事已高,兄弟兩個只有麥剛有個女兒,他們兄弟倆其他的孩子全部都夭折了。 對于雷星來說,這簡直就是想睡覺有人給遞上來了枕頭,這樁婚事他自然是贊成的很,麥剛的那個叫麥薇的女兒,雷星也挺熟悉,挺好的一個小妞兒,是碎葉城的一家女校的學生,是個小才女。 雷星在娶了麥薇之后,才從自己妻子那里知道原來麥氏兄弟老哥倆一直在觀察著雷星的人品,只要雷星有一點不對,他們寧可關了這家餐館也不會便宜雷星的,聽到這里雷星不由得心里暗叫好險啊。 麥薇在女校里學的是財會專業,她在嫁給了雷星之后,就和丈夫一起經營這家小餐館,夫妻兩個商業天分都不差,在他們起早摸黑的辛苦經營下,麥氏兄弟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把店面開出了碎葉,輻射到了英國全境,甚至就連君士坦丁堡還有泰西封也有了他們的分店,rou夾饃 土豆條 酸梅湯的快餐模式一下子風靡了起來。 去某金拱門和某開封菜吃過個快餐算個什么西餐?說穿立刻不就是rou夾饃 土豆條 酸梅湯嘛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大唐做可汗》,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