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劍光在漫天飛雪中穿梭,短短數個呼吸間便分化出了數十上百道,以至于看上去便仿佛群星驟現,諸多光芒在半空中一一閃現,將漫天飛雪盡歸于無。 陸一漁收劍回鞘,灑然轉身,看向晏危樓的方向,目光發亮地贊嘆道: “原以為晏兄你是個純粹的刀客,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高明的劍道造詣。方才這一百二十片雪花中便蘊含一百二十式劍招……” 說到這里,他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就在剛剛那幾個呼吸間,這一百二十式劍招,他已盡數破解。 “是嗎?” 晏危樓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只搖頭笑了笑,便大步走到院門前,推開了院門,神情悠然望向院外。 “……嗯?” 身后的陸一漁看著少年愜意的背影,卻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 就在這時,他額頭突地一涼,伸出手指摸了一摸,便看見手指上微微潮濕的水跡,隱隱還有未完全融化的殘雪。 陸一漁怔在原地,好半天才吐出一口氣,喃喃道:“厲害!” 他也不是蠢人,這會兒已經徹底反應過來,明白剛才發生了什么。 ……方才晏危樓所射出的雪花根本不是一百二十片,而是一百二十一片。最后一片不知何時早已無聲無息點在他眉心。而這還不是最高明的。 最高明之處在于,雪花冰涼,照理來說他應該在接觸的瞬間就反應過來。但他卻沒有絲毫察覺,直到包裹著雪花的真氣散去,才察覺其存在——若是晏危樓真有殺心,只怕方才他已經死了。 想清楚這些,陸一漁看向晏危樓的目光里多了一絲前所未有的鄭重。 這位萍水相逢的少年,絕非簡單人物。 當然,陸一漁也并不妄自菲薄。事實上方才兩人都沒有認真,更別說用出全部實力了。不過是一場游戲而已。他不會因此就認定自己一定不如對方。 這時,站在院子門口的晏危樓突然開口喚了一聲:“陸兄,有人來尋你?!?/br> 陸一漁好奇地走過去:“什么人?” 然而一到門口,他就后悔了。 ……自己不該有這么強烈的好奇心,也不該被某人一喚就走過來的! 出現在門口的赫然是連同小葉村在內各個村子的村長與神婆,那小女孩曼曼的外婆李阿婆更是站在最前面,臉上神色憔悴——看來得知真相的她明白是自己親手害了孫女,也是十分懊悔。 陸一漁看見這些人就覺得頭疼,頓時想起累成狗的那幾日,生怕又有麻煩找上門來!這一回他學聰明了,堅決不接! 他正想溜走,村民們卻齊齊彎下腰,以大禮拜道:“多謝二位公子大恩!” 陸一漁險些驚得原地跳起來,連忙擺手:“不不不,此事與我無關,我可沒出什么力。大家要謝也應該感謝晏兄,是他單槍匹馬,親赴……” “不必謝我?!标涛堑故呛芷届o,只是微笑道,“我的初衷也不是為了救人,只是為了讓自己痛快而已?!?/br> 他對這些村民既無好感也無惡感,去找徐徽不過是順自己心意。若非如此,之后他也不會將其他事情都推給陸一漁去做,自己卻不出面。 這些人的感激,他并不需要。 村民們都被他說的不知如何是好。李阿婆卻是上前一步:“無論公子是為泄憤也好,還是痛快也罷,終究是為咱們村子除去了大害,讓我這老太婆終于不再眼瞎,公子就是咱們的大恩人!” 村民們都反應了過來:“李阿婆說的對,公子就是咱們的大恩人!” 對著兩人千恩萬謝了一通,這些人才小心翼翼道出目的——原來,他們是想知道,那些往年作為祭品的孩子是否留下什么后遺癥。像是曼曼那樣的話,還有沒有方法彌補。 這一點晏危樓也無可奈何,他伸手一指邊上的陸一漁,果斷甩鍋:“陸兄來自神州圣地,或許會有辦法?!?/br> “……”被村民們眼巴巴圍起來的陸一漁望著某個再次甩鍋消失的背影,只能默默接下了這口鍋。 “晏公子!” 院落深處,一對少男少女看見晏危樓回來,都笑著和他打了聲招呼。 這幾天兩人的傷已經好了許多,也和晏危樓熟悉起來。以他們敏銳的五感,早已經聽見了院門外發生的事情。 兩人忍不住笑道,完全不顧及他們師兄的感受:“還是晏公子你有辦法對付陸師兄,要是能把這個辦法傳回師門,以后師兄師姐們就能有樣學樣了?!?/br> 晏危樓卻道:“與其說是我擅長對付陸兄,倒不如說是他愿意?!?/br> 以陸一漁的身份地位和實力,其實這幾次被晏危樓甩鍋,都可以選擇置之不理。畢竟那些村民和他非親非故,他又何必勞心勞力?只是陸一漁心中的正義感不允許他這樣做而已。 晏危樓也正是看出了對方的性格特點,才會這么痛快地甩鍋走人。 如此說來,兩人之間倒是有些心照不宣的默契。 第78章 嘆平生(12) 北漠終年飄雪, 冰霜千載難化。 鑒于北漠嚴寒的環境與自古以來流傳的習俗, 北漠異族以王庭所在的王城為核心, 七十二氏族所在的都城為拱衛, 再加上附屬七十二氏族的其他小城, 一座座城池如蛛網一般向外蔓延,如棋子散布于棋盤, 分散在茫茫雪原之上。 尤其是靠近東黎、大雍的北原一帶,幾乎每一座城池都有實力強大的氏族坐鎮。必要之時可以隨時出數十萬大軍。 北漠最南端, 偌大雪原之上,冰雪飄飛, 狂風席地, 一座仿佛通體由冰雪澆鑄的城池拔地而起,佇立于風雪之中。 每一寸墻體都晶瑩剔透至極。 仔細看去會發現, 那隱藏在厚厚冰雪之下漆黑而古舊的墻身。 這里是鳳還城,此地統治者乃是北漠大姓,崇山氏。 時至二月, 鳳還城還是一片冰天雪地, 卻久違地迎來了難得的熱鬧。 滄海劍宗真傳陸一漁與北斗魔宮少主蕭無義,早便相約去年十二月初在此地決戰,后來兩人又不約而同推遲了時間, 將日子選在三月初三。 為了湊熱鬧,執掌鳳還城的崇山氏突然宣布將會召開一場比試, 年齡在三十歲以下的洞見境均可參加。最終的勝者將會獲得一枚蘊道石作為獎勵。 崇山氏宣稱, 這場比試只為甄選北漠境內的天才, 將來大力培養。但若是有來自其他國度的天才來參加比試,并走到最后,同樣能拿走獎勵。 此話一出,迅速傳遍中域三十三州,三大國度的年輕一代英才都被吸引過去。 這天下之人,除了極少數無欲無求,大部分人所追求的無非是名、利、權、色。哪怕修行者也不例外。 祟山氏這一手光明正大,無論是為了獲得那罕見無比的蘊道石;還是為了爭強好勝,在天下人面前揚名;抑或本身就是為了見識這諸多天才人物而去,鳳還城都在短時間里變成了眾人的焦點。 去年十二月便有不少人為了觀看那場決斗而來,由于決斗推遲,這些人至今還在鳳還城逗留?!霸囄浯髸钡南鏖_后,又有更多人源源不斷趕到。 鳳還城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整座城池都被冰雪覆蓋,唯有最東邊是一片方圓數百里的湖泊,清澈冰寒的雪水蕩漾著粼粼波光,湖水中央,矗立著一間高達百尺的樓閣。 分明是冰天雪地,此處卻溫暖如春。湖面上蓮花朵朵,盡皆盛放。那亭臺樓閣間,更是點綴著蔥綠桃紅,千姿百艷。 這是崇山氏以一條靈石礦脈支脈為能量,所布下的改天換地陣法。 于是,冰封之湖頃刻融化,干枯草木轉眼萌發,亭臺樓閣一日間筑起……以這片湖岸為界限,整個鳳還城似乎被分成了兩個世界。 湖水中央的精致樓閣前,突有一道人影從那大門中倒飛而出,他像是被一股巨力擊中,全身浴血,“撲通”一聲便栽入了冰湖之中。 這時那樓閣中才有聲音響起,透著十足的輕蔑:“就憑你這樣的貨色,也有資格與我等同列?簡直笑話!” 樓中當即響起一陣哄笑聲。 “王公子說的對!這望月樓可是崇山氏特意修建,用來接待各方天才人物的。區區一個才破了幾重枷鎖的貨色,哪來的膽量與我們同???真是不知死活!” “依我看,多半又是些想混進來摸情報的風媒……” 望月樓共有十層,說話的這些人就在第二層。透過窗戶看了一眼湖中那人的慘狀,他們便懶得繼續關注,繼續喝酒吃菜,享受起來。 從這望月樓建成起,幾乎每天都有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企圖入住,若是不能通過樓下兩名洞見境守衛的考驗,多半是被揍一頓扔出去的結果。有時運氣不好,遇上住在這里的某些心狠手辣的修行者,還有直接喪命的危險。 這是崇山氏用來挑選試武大會參與者的第一道門檻。換句話說,能夠住進來的人,即便不是萬中無一的天才,但也勝過了九成的同齡人。 得以登上此樓,已然是另類的揚名。這些人又怎能不志得意滿,意氣風發呢? 一群人說說笑笑,短短時間里就互通姓名打成了一片。 “聽說試武大會的日子選在三月初三,陸一漁與蕭無義決戰的日子便是三月初三,特意選在這一天,也不知崇山氏究竟是什么打算?” “不管他們什么打算,這回本公子對蘊道石勢在必得……那可是很可能助人領悟道意、對于入道大有幫助的絕世珍寶!絕對不可錯過!” 提及蘊道石,在場不少人目光中都透露出深深的渴望。 入道是修行一道上最大的門檻。不能入道,終究只是世俗武者,即便是凡人大軍,也能將之圍攻困死;只有成為入道大宗師,領悟道意,才算是真正踏上修行大道,百萬軍中也可來去自如。 而這一道坎卻難住了無數人。 蘊道石乃是上古遺跡中產出的寶物。據說上古之時,天人境界并非極限,而這蘊道石便是那時的強者人為制造出來的,其中蘊含道意氣息,可以幫助后輩更容易領悟道意。其珍貴可想而知。 或許像是陸一漁這種圣地真傳弟子不在乎,但其他人可做不到如此淡定。 “崇山氏真的存在蘊道石?只要他們一日不曾拿出來,在下便不敢相信。即便此事不假,他們又為何將如此珍貴的寶物獻出來?這其中或許有些古怪啊……” 有人剛剛提出疑惑,另一人當即反駁: “能有什么古怪!堂堂北漠大族,還敢在天下人面前撒謊不成?真要是他們敢對咱們有何圖謀……嘿嘿,我只是個小人物,但這里可還有不少人,背后的來頭就能壓倒崇山氏……” 說著,這人便悄悄扯了扯同桌幾人,用眼神示意看向樓下:“看那邊,西面靠窗戶那個……” 一樓西面的窗戶敞開著,一個年輕人獨自坐在一桌,神情冷峻,周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氣場。 他一身北漠大族子弟特有的獵服裝扮,手邊放著一柄骨白色狼牙彎刀,發絲微卷編成小辮,冷峻的臉略顯黝黑,銳利雙眸呈現出淡淡幽綠。 “——那絕對就是個大人物?!?/br> 角落里的人解釋道。 “昨天我意外發現,這人根本沒經過門口守衛的考核,就被崇山氏的七公子親自請了進來。那時剛好是傍晚用飯的時候,沒幾個人看到他是怎么進來的?!?/br> 這人自以為壓低了聲音,卻早已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那些修為比他更深厚的人更是個個將目光投了過來。 有人直接開口道:“不用猜了。那是拓跋氏的人?!?/br> ……奉圣城拓跋氏? 不少人吃了一驚。 拓跋氏的勢力雖然不如崇山氏,但地位卻很特殊。只因拓跋氏是奉圣城三大氏族之一。 眾所周知,天宗被北漠奉為國教。北原雪山被天宗視作圣地、神人安憩之處,那么山腳下的奉圣城在天宗看來自然便是朝圣之處、侍奉神明之所。 不了解北漠的外地人聽了一些人解釋后,恍然明悟——能夠在奉圣城中具有一定地位的拓跋氏,即便實力不強,地位也定然十分特殊,說不定便和天宗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他們的猜測并沒有錯。 拓跋氏的背后靠山正是天宗。確切地說,是天宗大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