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孫可望和李定國也是因為來晚了一會兒,離著碼頭還有數百步的距離,卻偏偏就是過不去,因此急得兩人只跺腳。而就在這時,身后傳來了幾聲槍響。 現在的西軍都以戌了驚弓之鳥,因此一聽到槍聲,人人都嚇得心驚膽戰,有后面的人拼命向前擁擠,而前的人則拼命扒著船,有幾條有水手的船也顧不得再等其他人,解纜起錨,揚帆蕩帆,離岸而去。而沒有水手的船只上的士兵這時也不管許多了,也都七手八腳是忙著解開纜繩,拉起了帆蓬,抓起船槳刮劃,只求將船駛離岸邊。還有不少人因為擁擠和爭搶,結果掉進了江水里。整個碼頭上也亂成了一片。 向前看去,以經有三四艘船駛離了岸邊,而向后看,可以清楚的看見,商家軍的士兵以經在大道的另一頭出現,形勢危急。孫可望對李定國道:“老四,現在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殺開一條血路,搶到船只才能夠逃離漢陽府了?!?/br> 李定國看了一眼情況,道:“大哥,只怕是來不及了,商家軍以經趕上來了,這樣吧,你快去奪船,我帶人先抵擋一陣,然后再去找你?!?/br> 孫可望聽了,立刻道:“好,就這么辦吧,我一定再船上等著你?!?/br> 兩人說好之后,李定國立刻帶著一半的士兵,向大道另一頭的明軍沖殺了也去。而孫可望拔出佩刀,對剩下的士兵大喝道:“兄弟們,跟我來,殺到碼頭去?!闭f著,他帶頭沖向了擁擠的人群中,一揮手中的佩刀,砍倒兩名身前的士兵。 這時隨著孫可望的親隨們也都知道再不搶一條船逃走,就會都喪命在這個地方,因此也都各自舉起了手里的武器,向人群中殺去了。只殺得人群中人頭滾滾,紛紛到地,而孫可望由為勇猛,一口單刀舞得風雨不透,左右開弓,連斬殺了十余名士兵。 而其他的西軍士兵見了,自然也不服氣,于是都舉起兵器反擊。但孫可望的這批親隨都是跟著張獻忠多年的老兄弟,也是西軍中的精銳,可不是這些烏合之眾可比的,而且這時也是求生的欲望支撐,人人拼死力戰,因此在人群當中硬是殺開了一條血路,其他的西軍士兵那里是對手,見他們來勢兇猛,也都不敢再阻擋,紛紛向兩側退讓,讓孫可望帶兵終于殺到了碼頭邊。 這時在碼頭邊上,還停汩著二三十艘大小船只,有五六條船以經駛離了岸邊,而停岸的毎一艘船上,都有上去了不少西軍的士兵,還有許多士兵也在爭搶著上船,你爭我奪,也有不少人動起了刀槍,只殺得江面上浮尸無數。而孫可望也立刻帶人向一條停岸的船上殺去,他們一陣沖殺,首先殺散了在岸上搶著上船的士兵,隨后孫可望身先士卒,蹬著踏板,三步二跳,就縱上了船甲板,手起刀落,又將兩名士兵砍落到江中,而其他親隨這時也都紛紛上船,不一會兒就將這條船完全控制住了。 一船到手,孫可望這才有些安心,隨后一面命令親隨阻擋其他的士兵蹬船,一面又下令,趕緊準備開船。同時也派人去通知李定國快來。 孫可望的親隨士兵之中,到是有幾個會cao船,于是眾人紛紛七手八腳,拉帆起錨,調舵輪槳,準備開船。而就在這時,只見從上游順流而下,駛過來十余條大船,朝著碼頭的方向靠近。孫可望看見了,也覺得有些奇怪,正在想著,這是那里來的船只,會不會是商家軍的戰船呢? 猛然只聽“轟——轟——”的巨聲響起,有三條大船的船頭彌散出大量的煙霧,孫可望不禁大吃一驚,這三艘船竟然裝配了火炮。 原來就在商毅出兵進攻漢陽府的時侯,就估計到一但破城,西軍多半會從碼頭上乘船逃跑。但商家軍也沒有水軍,無法在江面上攔截。但商毅從渡江的船只中選了十條較大的船,都裝上了火炮,當然都是中小型的火炮,最大的也就是二號佛郎機炮,并且在毎條船上安派了三十名火槍兵,普通船只就這樣升級成為了戰船。商毅估計,西軍也不會有戰船,那么大家都是半斤八兩,不過自己的船裝配了火炮火槍,勝算還是很大的。 因此在開戰之后,商毅讓這十條船也駛到漢陽府城附近等候。而等商家軍轟開了城門,殺進漢陽府之后,商毅便下令船只出動,去攻擊漢陽府的碼頭。不過西軍的潰敗速度比商毅預想中的要快得多,因此等商家軍的戰船駛到碼頭時,己有六七艘船離開了碼頭,向長江對岸駛去。 而當先的三艘戰船裝配的二號佛朗機炮也立刻開火,三發炮彈有一顆打到了水里,激起了一道兩丈多高的水柱,而另兩顆炮彈分別命中了兩艘船,有一顆打中了船樓,砸著木屑飛濺,連帶著砸死了四五個人。而另一顆擊中了一條船的船舷離水面不到三尺的地方,砸出了一個水缸口大小的大洞來。雖然缺口是在水面以上,但缺口附近的船舷板以經被震裂,側舷其實開始浸水了。 隨后其他幾條船上的火炮也都開火轟擊,但其他戰船上裝配的都是三號佛郎機炮和虎蹲炮,距離根本就夠不著。不過雖然大部份炮彈都落到了水里,但給西軍帶來的震懾力可不小,因為現在的西軍是一聽到槍炮的聲音就直打哆嗦。而幾條以經駛出碼頭的船側拼命搖槳,希望能夠逃火炮的打擊。 孫可望在船上看見,也不禁嚇得臉色大變,忙大聲道:“開船,快開船?!?/br> 一個士兵答道:“孫將軍,李將軍他們還沒有上來呢?再等等他們吧?!?/br> 孫可望勃然大怒,道:“還等什么?要讓咱們這一船的人都陪著他在這里等死嗎?聽我的命令,馬上開船,知道嗎?馬上開船。不然的話,我就先宰了你?!?/br> 其他的士兵也不敢再和孫可望再爭辯下去,只好砍斷了纜繩,搖櫓蕩槳,駛離了岸邊。 ———————————— 李定國和孫可望分兵之后,帶領人馬向商家軍殺了過去。而商家軍一見有敵人主動向自己沖殺了過來,也立刻站成三段連射的陣式,向著西軍開槍射擊。 這條道路并不算寬,并排大約只能站下二十人左右。而商家軍的士兵顯然是經過巷戰的訓練,責負射擊的士兵分為二排,前排的士兵蹲在地上,后排的士兵站立,形成疊加射擊,而是釆用換槍不換人的方式輪射,而且在狹窄的環境中,西軍同樣也展不開兵力,只能一隊一隊的向前沖,結果都無不慘死在商家軍的槍口之下。 經過了幾輪進攻,西軍終于發現自己完全就是白白送死,跟本就傷不到敵軍一根頭發,雖然是西軍中的精銳人馬,但在這個無情的事實打擊下,心理還是迅速崩潰了。于是都紛紛轉頭逃命。而李定國也接到了孫可望派人來通知,說以經搶到船了,讓他盡快趕去匯合,因此李定也無心再戰下去,也只好跟著敗兵一起逃跑。 好在這時孫可望的一行人弓殺開的血路尚未完全合隴,加上李定國帶領人馬一陣猛沖,到也并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沖到了碼頭邊上。但也是恰恰就在這時,孫可望以命人砍斷了纜繩,駛離了岸邊。李定國等人只能在岸也眼睜睜的看著孫可望站在船尾上的身影逐漸變得越來越小了。 氣得李定國在岸邊跺著腳,指著江水,破口大罵孫可望。而就在這時,身后的商家軍也殺了上來。眼看著再罵也無益了,李定國也只好恨恨道:“我們再去找別的船吧,先逃離漢陽府再說,等回到武昌府之后,見了大王,我們再找孫可望算帳?!?/br>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五十九章 進取漢陽府(三) 雖然李定國想再找一條船逃離漢陽府,但又談何容易,因為這時商家軍以經從各個出口殺到碼頭,許多來不及上船的士兵紛紛都倒在槍口之下,而其他士兵也都紛紛向河岸邊退讓,被商家軍逐漸包圍住了。 而在江面上,商家軍又連開了數炮,打沉了一艘小船,雖然放過了六七條船,卻成功的震住了其他尚未離岸,或是剛剛離岸的船只。不過孫可望乘坐的那條船到是饒幸躲過了幾次炮擊,其中有一顆炮彈打到離船頭只有不到兩丈遠的地方,沖起的水柱濺了孫可望一身。但還是脫離了商家軍的追擊,向長江對岸駛去。 其實商家軍的火炮數量有限,而且在江面上,準頭更是有限,如果所有的船只都不顧一切,離岸逃跑,到是有一大半能夠跑得掉。只是現在對火炮、火槍的恐懼以經植入了毎一個西軍士兵的心里,一聽到火炮、火槍的射擊聲,士兵們不僅都喪失了抵抗的勇氣,而且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了。結果連船都不敢開了,離岸的船也又駛回岸邊,都只能老老實實的策手就擒。 這時商家軍的兩個火槍營以經組成了一個半圓圈,將剩余的西軍包圍在里面,毎一個火槍兵都平端著火槍,對準了包圍圈里的西軍。而因為李定國也在岸邊,因此西軍的士兵們也本能都圍靠在李定國的身邊,把他當作自己的依靠。而李定國心里也只能苦笑,到了這步,自己又能去依靠誰呢?轉頭又看了看江面上,孫可望乘坐的那條船以經駛遠了,李定國心里還在恨恨的想著,剛才商家軍的火炮怎么不把那條船給擊沉呢? 就在這時,只見商家軍陣中分出一條甬道,商毅從甬道來到了陣前,對著西軍的殘余人馬大聲道:“你們著,我就是朝廷的輔國將軍,山東都司指揮同知,副總兵商毅?,F在你們以經無路可退了,如果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我可以僥你們一條活命,如果繼續負隅頑抗,拒不投降的話,等著你們的,只有死路一條,何去何從,你們自己選吧?!?/br> 李定國在陣中也聽得十分清楚,向左右看了看,道:“弟兄們,到了這一步也沒什好說的了,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大家都降了吧。至于降了以后的生死,那就聽天由命吧?!闭f著,首先把自己的佩刀扔在地上。其他士兵顯然都是以他馬首是瞻,見他這樣做了,也都紛紛扔下武器,束手投降。 商毅見了,馬上又下令,命西軍的士兵一個一個排著隊,從包圍圈中走出來,先搜查他們的身體,看有沒有隱藏著武器,然后指定地方,讓他們坐在一起,派人看押。因為這次投降的西軍士兵有好幾千人,一時還找不到那么多繩子,因此只能先把他們看押起來。 從包圍圈中出來的人越來越少,最后一個出來的就是李定國。其實從他剛才開口讓士兵們投降時,商毅就以經注意到他,顯然這是西軍中的一個大人物。因此在李定國走出來的時候,商毅親自將他攔住,道:“你是什么人?報上名姓來?” 李定國道:“我乃李定國便是?!?/br> 商毅點了點頭,上下打量了兩眼,見李定國的身材頗高,比起自己,只矮了少許,估計也在一米七五以上,到是生得眉目修闊,蜂腰猿臂,氣宇軒昂。商毅笑道:“原來你就是李定國?” 李定國也微微一怔,道:“你知道我嗎?” 商毅也沒有回答他的問話,道:“前天你們進攻江灘,從側翼襲擊之計,可是你想出來的嗎?” 李定國也頗為驚訖,道:“你怎么知道是我?” 商毅仍然沒有回答他的問話,轉頭對成進道:“怎么樣,我說的沒有錯吧!前天的側翼襲擊之計,就是他想出來的?!?/br> 成進苦笑了一聲道:“大人,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就是諸葛亮,什么事情都知道?!?/br> 商毅也微微一笑,吩咐人先把李定國帶下去,單獨看管。李定國也覺得莫名其妙,被帶走的時候,也忍不住回頭看了商毅幾眼。 到了這個時候,漢陽府以經完全落到了商家軍的手中,商毅命士兵清掃戰場,清點府庫和戰利品,并且安撫城中的百姓,商家軍是來解救漢陽府,會保障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不必但心,令商賈農夫,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人等各安生業,尊紀守則,便可保平安。 漢陽府的情況比其他縣城稍好一點,現在城中大約還有一半的人口。商毅就在府衙住下。到了晚上,這一戰的結果也統計出來。 在攻取漢陽府的戰斗中,商家軍一共只損失了二十六名士兵,而斬首一萬二千余級,生擒了六千五百余人。不過畢競是攻下了一座府城,收獲也頗為豐畗,一共查獲了糧食六千多石,面粉五百余石,白銀二萬余兩,另外還繳獲了馬匹三千余匹,大小船只三十六條,至于其他的刀槍武器盔甲什么的,商家軍壓根就看不上眼,因此也懶得去統計,隨便一扔就不管了。 看到了戰果統計的清單,商毅也十分高興,南下之后,從七月初打到八月初,打了一個多月的仗,現在總算是有些收獲了。由其是現在又多了六千多戰俘,糧食的壓力也進一步緊張起來。而吳甡答應拔給自己的糧食還沒有送到,現了有了這六千多石糧食,到是可以緩解不少。不過在武昌府里,張獻忠手頭上,一定還有不少好東西,這回攻打武昌,一定要從張獻忠那里搶一些過來。 隨后商毅又下令,將李定國帶到大堂上來,自己要親自問話。 不一會兒,李定國就被帶上來之,商毅命人給他松綁,又讓他坐下,李定國也疑惑不定,道:“商毅,你到底打真對我怎樣,不妨直說吧!我李定國既以被擒,要殺要剮悉聽尊便?!?/br> 商毅淡淡一笑,慢慢道:“李定國,表字鴻遠,陜西榆林人,生于天啟元年(1620年),于崇禎三年(1630年)從張獻忠為寇,轉戰于秦、晉、豫、楚,臨敵陷陣以勇猛稱,人稱‘小柴王’,軍中稱‘小尉遲’?,F為張獻忠所封安西將軍。這些都對嗎?” 李定國聽了,也不禁大吃一驚,道:“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商毅接著道:“你不用問我是怎么知道這些的,我還知道,你喜讀兵法、《資治通鑒》諸書,有文武才,雖在賊寇軍中,但獨以寬慈著,攻破城池未嘗妄殺,遇士紳百姓必設法保全。嘿嘿,到是一個好心之人,只是可惜,卿本佳人,奈何賊呢?” 李定國“哼”了一聲,道:“不從賊又能怎樣,我十歲時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些都是官府害的,我如果不從賊,那就只能一心等死了?!?/br> 商毅笑道:“說得到是大實話?!钡⒖棠樕话?,道:“但你從賊之后,又都做了些什么?又使多少人和你一樣,父母雙亡,家貧如洗,只能一心等死呢?!?/br> 李定國聽了,也默默無語,雖然他為人寬厚,平時盡力保全一些無辜的百姓。但張獻忠做的濫殺無辜的事情實在太多,而且絕大部份都是當著李定國的面做,但李定國明知不該,卻也無力阻止。 商毅見李定國不說話,又道:“李定國,如今正逢亂世,其實以你的才能,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建功立業,出人頭地的時候,但如果你一直跟著張獻忠混,是沒有前途的?!?/br> 李定國當然聽得出來,商毅以經有很明顯的招攬之意。要是李定國不動心自然是假話,因為現在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之輩,能夠被商毅看重并招攬,李定國心里也頗覺得意。因為商毅的年紀雖然和他差不多大,顯然以經功成名就了。不過李定國還是搖了搖,道:“是官府把我逼上這一條路的,我是絕對不會投靠官府。何況有些官府的作為,比我們做賊的也強不到那里去?!?/br> 商毅笑道:“官府之中,也有好有壞,別人不說,但我的商家軍你總該聽說過吧!我們絕不會欺壓良善百姓,胡作非為。人馬所到之處,秋毫無犯?!?/br> 李定國道:“我承認你確實是一個好官,只可惜在朝廷中好官的,都是做不長的,我看你要么就是被朝廷迫害而死,要么也會和我們一樣,從賊造反?!?/br> 商毅也不禁哈哈大笑,道:“說得好,但你怎么又能斷定,我只有這兩條路可走,說不定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呢?” 李定國凝視看商毅,又過了好久,才道:“商大人,你的心意我以經明白了,但八大王與我有救命之恩,我絕不能棄之而去?!?/br> 商毅點了點頭,笑道:“很好,知恩不忘報,不離不棄,重情重義,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如果要是你立刻就投降了,我反到會看不起你。不過我今天所說的話你記住就行了,那一天你想通了??梢噪S時來找我?!闭f著,又命人將李定國帶下去看押起來。 商毅起身在屋子里走了走,隨手拿起一本黃歷,發現今天是八月初九了。商毅心中一動,目光看向北方,喃喃道:“今天就是崇禎十六年的八日初九啊。應該不會變吧?!?/br> 第二卷 落日篇 第六十章 莊妃 雖然己是夜深,但臨清宮的暖閣里還是亮著燈火,在窗影上搖曳著的,依稀是兩個女人的身影。 因為這時還是八月初的時間,曖閣里并未生火取曖,但皇太極的正宮皇后哲哲,依然習慣的坐在炕頭。而在她側座的是一名宮裝少婦,姿容秀美,嬌俏嫵媚,正是皇太極最喜愛的寵妃莊妃。 莊妃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次女,姓博爾濟吉特,名布木布泰,小名大玉兒,是皇太極后宮五宮中,永福宮的主人,也是皇太極的九子褔臨的生母。因為她是皇后哲哲的親侄女,因此皇太極如果不留宿在臨清宮或是永福宮的時候,她就經常來找哲哲聊天,有時還說得很晚。不過這時暖閣里只有這姑侄兩人,沒有一名宮女太監在身邊伺候。 哲哲道:“玉兒,你估莫著范學士能向皇上提嗎?” 莊妃道:“姑姑,他一定會提。因為滿朝的王公大臣,也只有范學士能夠向皇上提這件事,而不會引起皇上的懷疑,何況范學士只是向皇上建議立儲,而絕不會建議立誰,因此皇上更不會懷疑到他的頭上來?!?/br> 哲哲點了點頭,道:“你想的確實比我周全,但我還是擔心,就算皇上下決心立儲,但就一定會立福臨嗎?會不會又立了別人,那么我們費了這一番功夫,豈不是為旁人做了嫁衣?!?/br> 莊妃道:“姑姑,你放心吧,如果再過幾年到是不好說,但如果皇上馬上就立皇儲,我敢保證,一定是會立福臨的?!?/br> 哲哲還是皺了皺眉,道:“若是讓皇上在福臨和博果爾之間選,我想皇上一定會選福臨,因為福臨不但比博果爾大,而且還聰明得多,但這不還有個豪格在嗎?雖然他母親出身低微,但豪格必竟以經是成年人,而且這些年以來,又立了不少功勞,也頗受皇上的賞識,現在都封了親王,我就怕我們這一番布置,結果反到是便宜了豪格?!?/br> 莊妃微微一笑,道:“姑姑想得太多了,皇上若是要立豪格,早幾年就可以立了,也不會等到現在。而且他的母親繼妃也早該提升,關睢宮都空了二年,雖然繼妃出身出身低微,但到底也是皇長子的生母,熬了這么多年,執掌一宮也不為過份,如果皇上真有心立豪格為儲,斷不會對她還不聞不問。除非……” 她頓了一頓,才又壓底了聲音道:“除非皇上知道自已大限將盡,國需長君,或許還有可能,但現在皇上以為自己的身子骨還硬朗,因此是絕對不會立豪格的?!?/br> 哲哲的臉色變了變,終于也點了點頭,道:“其實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明白,只是這心里就是放不下。三年前皇上在錦山大戰時突然流鼻血不止,差一點把我嚇死,如果那個時候皇上就去了,只怕這皇位早就被豪格坐上了,那這宮里頭那里還有我們娘倆立足的地方,幸好是你機靈,隱瞞了皇上的病情,才拖到今天。說實話這三年以來,我一直都提心吊膽,生怕那一天皇上就突然撤手去了?!?/br> 哲哲的話也觸動了莊妃的心里,幽幽嘆了一口氣,道:“是啊,這三年以來,我們不知花費了多少功夫,尋找了多少靈丹妙藥,只是為了拖著皇上這一口氣。但現在大師父也說,他們以經無能為力了,別看皇上表面上看著壯實,其實也是有一天算一天,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去,說實話,姑姑不放心,我其實也是不放心,只是我們再也拖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想了這么個辦法。明知是冒險,但也要試一試?!?/br> 哲哲也苦笑了一下,道:“說不了那么許多,這三年里,你也費了不少心血,一面要教導好福臨,一面又要伺奉好皇上,還要督促大師父他們配藥,唉!但愿老天爺睜眼,就保佑我們一回吧!” 莊妃也苦笑了一聲,道:“漢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把能說的事情以經都做了,現在也只能看老天爺的了?!?/br> ———————————— 明崇禎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 雖然以是入秋,但在午間時分,依舊是驕陽似火。而永福宮外綠陰搖曳,蟬聲陣陣。莊妃正躺在涼榻上閉目養神。猛然只聽宮外有人高喊道:“皇上架到?!?/br> 莊妃猛然睜開眼,從榻上坐了起來,匆匆理了理衣服,帶著一干宮女太監迎了出去。 只見皇太極一臉倦色的走進了永福宮。莊妃趕忙上前施禮,道:“皇上吉祥?!?/br> 皇太極擺了擺手,笑道:“起來吧,這都入秋了,想不到天氣還是這樣熱,還是你這永福宮里蔭涼?!闭f著帶頭走進屋中。 莊妃忙和一干宮女太監們也進了屋,請皇太極在榻上坐下。莊妃趕忙拿了一個坐墊,讓皇太極半躺在榻上,然后在側坐陪著。 皇太極將自己胖大的身軀半躺半靠在榻上,也覺得舒服了不少,長出了一口氣,道:“議論了一個上午,真是累得緊,頭也暈,眼神也不靈光了??磥磉€是老了,今天也不知怎么?半邊身子都有點兒發木?!?/br> 莊妃聽了,也不禁一臉憂色,道:“皇上,趕緊傳御醫來請脈吧?!?/br> 皇太極搖搖頭,道:“朕沒事,只是上了年紀,精力有些不濟罷了。這一請脈又要讓人無端猜疑了。就不要多事了?!?/br> 莊妃依然憂心忡忡道:“國事繁重,皇上日理萬機,龍體要緊,還是請御醫來看看吧?!?/br> 皇太極抬頭掃了宮里一眼,道:“福臨呢?怎么不見他?” 莊妃見皇太極將話頭差開,也不好再強求請御醫來,只好答道:“他去范大學士那里聽講去了,這會還沒有回來呢?” 皇太極道:“哦?朕到是忘了,但這天太熱了,我看今天就算了,讓他回來吧?!?/br> 莊妃笑道:“那怎么成,這么大熱的天,皇上不是照樣也升朝議事嗎?天熱一點怕什么?皇上的龍子日后都是要為大清開強擴土,建基立業的,如果這么點熱都受不了,那么日后又怎么能成大器呢?!?/br> 皇太極聽了,也不禁心中一動,若有所思。這時一個太監進來,道:“皇上,今兒的拆子都以經準備好了,皇上看放在那兒?” 皇太極道:“就拿到這永福宮來吧,朕就在這里看?!?/br> “不可?!鼻f妃猛然高喊了一聲,叫住了轉身欲走的太監。然后轉頭對皇太極道:“報閱奏拆仍是國家大事,理當是在御書房或是皇后的臨清宮里,豈能拿到臣妾的永福宮來。還請皇上收回成命?!?/br> 皇太極怔了半響,終于苦笑了一聲,擺了擺手對那太監道:“就拿到御書房去吧,朕現在想要休息一會兒,晚膳之后再過去,到時候你們再安排著伺候吧?!?/br> 那太監退出永福宮之后,皇太極笑道:“朕不過就是圖你這永福宮里蔭涼,不想到御書房里去受熱,想不到連這一點你都不能體諒一下?!?/br> 莊妃這才道:“不是臣妾不體諒皇上,而是自古后宮干政,都是不詳之兆,何況皇上是圣明之主,臣妾擔當后宮干政的罪名是小,但影響皇上的一世英名卻事關重大,臣妾又怎么能不替皇上著想一二呢?何況御書房里也有人伺候著,未必比臣妾的永福宮里差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