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商毅離開穆陵關之后,關內的建設施亠并沒有停止,在唐鎮的安排下,依然按原來的施工計劃進行。城內的四條主干道以經全部建成,四個分區中,東南區的千總衙門和倉庫都以經全部完工,千總衙門里的擺設家俱,也都安排了大部份,以經可以入住了。西南區的兵營和各個工匠作坊及cao場的工程也臨近尾聲,可以交付使用。 而西南、西北兩個居民區,以及東南區的民宅工程,僅僅只完成了臨街的一排兩層樓,其他的民宅還沒有來得及動工,只是暫時在西南區的空地搭建了六百多個窩棚,這些窩棚雖然比不上房屋,但也能遮風擋雨,比住帳蓬還是強得多。 不過一大部份的窩棚都以經分給了先期搬進穆陵關的村民居住。而在西北區也還有數百個窩棚正在搭建中。因此這一次到達穆陵關的村民們,暫時都只能在cao場和東南區的的空余地區扎帳蓬安居。 商毅決定,將千總衙門作為穆陵關的總指揮部,各級將領毎天都在這里聚集,商議軍事。而周世奇和唐鎮一家,都被商毅請到千總衙門里的后宅居住,因為后宅的位置不小,還是三層樓,商毅暫時也用不了這么多房間。 接著商毅將各區臨街的那一排兩層樓,優先分配給軍隊的將領,哨長家庭,以及工匠們居住,也給孫家兄弟的家屬還有洋和尚阿科尼亞,都安排住在這里。而空余出來的其他房間也都用作醫院、伙房、庫房和備用房間。 隨后就是安置村民,先前以經入住的就不動了,將剩余的窩棚全都分配給村民。當然現在也只有一小部份村民能夠分到離棚,優先照顧最初三個村子的村民,而其余的暫時還是扎帳蓬安居。等新窩棚修好之后,再逐一分配。當然商毅也讓工匠加緊修建,力爭早日讓所有村民都搬進窩棚。 而在商毅出征之前,購買的糧食和各種物資也都到位,因此商毅也馬上開始統計城里的居民、物資。才好做到心里有數,同時也是便于管理。 經過了三天的忙碌,各項數據也都被逐一統計出來。 加上從箕屋村遷移過來的人口,現在穆陵關中一共有一千八百八十三戶,人口八千五百七十七人。以經大大超過了穆陵關原先設計容納的人口數量。不過現在是非常時期,也只能盡量擠壓地方。好在現在是隆冬季節,不易滋生疾病。同時山東的冬季,雨雪也不多,因此還是能度過去的。 于是商毅將人口進行了一次整理,按四十戶為一個小組,以一戶為小組長,付責管理整個小組;又以五個小組為一個大組,指定五個小組長中的一個為大組長,付責管理整個大組,分別登記造冊。于是全城的居民共分為四十七個小組,九個大組,以后無論是分配食物、物資、住所,還是調動勞力,都將以小大組為單位。不僅方便,也便提高效率。 而現在穆陵關儲備的物資有:糧食一萬兩千五百八十石,面粉一千七百五十石。白銀有六萬二千四百兩,黃金一千三百六十兩,其他的布料、木材、牛皮、棉花、食鹽等物資,牛、豬、羊、狗、雞、鴨等牲蓄家禽也都各有若干。 現在最重要的物資就是糧食,商毅估計了一下,目前關里的糧食差不多能夠支付五到六個月,應該夠堅持到這一次清軍撤軍。由于現在穆陵關的糧食是執行統一分配制,因此商毅也制定出毎人毎天的口糧標準,在正常情況下:士兵一天的口糧為一斤,青壯年婦女的口糧為十二兩,老人為和十至十四的少年均為十兩,十歲以下的兒童為八兩。而到了戰爭的時候,則根據實際情況,另行補助。 同時商毅又對居民做出了三點規定,一、嚴禁打架斗毆,偷盜搶劫,一經發現,立刻逐出關去,決不輕饒。二、每天的飯食和飲用熱水都由各組組長帶領人手,統一到伙堂領取,各窩棚的居民的用火必須在露天指定地點進行,絕對嚴禁在家中點火,以防造成火災,一但發現,處罰當天的飯食減半。三、禁止隨地大小便,毎戶都發給一個便桶,并指定位置傾倒,如果發現有人隨地大小便,處罰每天收集便桶,清理糞便的工作。 同時商毅又組織了一支監察隊,由少年隊的士兵組成,每天就在城里巡察,抓到違返規定的人,立即進行處罰,并向全城公布。 另外穆陵關里的軍用物資有:馬三百二十七匹,生鐵五千三百斤,配置好的火藥一千四百斤,另有三千五百斤木炭,八百斤硝和一千三百斤硫磺。 軍器方面,有鐵甲兩千八百四十五套,皮甲一千三百七十四套,綿甲八百七十八套,長弓四百三十八把,短弓二百一十六把,箭三萬五千支,盾牌一千二百面,刀槍器械六千七面余件。 火器方面,有虎蹲炮八門,小型佛郎機炮四門,中型佛郎機炮三門。鳥銃三百0二支,其中有一百四十四支需要改造,魯密銃一百支,其中有三十九支需要維修。 在工匠方面,穆陵關內現在有泥水匠六十二人,鐵匠四十二人、木匠四十五人,火藥匠十二人,郎中九人。 商毅將各工匠按自己的作坊分配,開始工作。泥水匠和木匠現先抓緊搶工,搭建窩棚,力爭盡快讓所有居民都搬離帳蓬。人手不夠,就從居民中抽調人手幫忙。鐵匠也都停下其他的工作,在孫和鼎的指導下,全力搶修需要改造修善的火銃。而火藥匠一方面要將現在配料調配成火藥,另一方面還要把以經調配成功的火藥定各種火炮火銃的定量包裝,以方便使用。郎中則是配制各種刀傷藥,準備醫治傷兵。洋和尚阿科尼亞現在被分到跟著郎中們一起干活。 等士兵們的假期都結束之后,商毅也在cao場上招集全集士兵,為在求援兗州的戰斗中戰死的士兵們舉行了一個盛大的葬禮,并且在城外的山上找了一塊向陽的地方,統一掩埋。而且商毅親自在墳前祭奠,給毎個死者都敬上三柱香。又在墳前重申,對死者家庭的撫恤標準不會改變。隨后士兵們也集體對墳墓叩拜。表示對死者的尊崇。 洋和尚還在墳墓前念了一段禱告。雖然沒有人聽得懂他念的是什么玩意,但他虔誠認真的樣子,還是讓不少死者的家屬感動。 回到城中,商毅又下令,在城里的社廟里,為這些士兵,以及先前為保護村子而戰死的團兵,全部都供上靈牌,每天都有專人供上香火,每逢年節,只要商毅在穆陵關里,都要親自來廟里上香。如果商毅有事外出,也會委派他人代替自己來上香。這一來不是死者的家屬也十分感激,就連士兵們也都受感觸,不少人在葬禮都淚流滿面。就連剛到穆陵關來的箕屋村的楊武丞等人也都激動異常,覺得商毅真是一個好人。 葬禮舉行完畢之后,接下來就是對這次救援兗州的戰斗中,有功的將士進行表彰和獎勵。功賞過罰,這都是提升士氣的重要方法。 根據在戰場上的表示,商毅也將功勞定為一、二、三這三個等級,以后的評功,也全都按這個標準進行評比。 只要是參加過救援兗州戰斗的士兵,都能評上三等戰功,得到五兩紋銀的獎勵。二等戰功是授于那些在戰場上作戰積極勇敢,帶奮力殺敵的將士,一共有九十二人,毎人可以獲得十兩紋銀的獎勵。三等戰功是授于那些在戰場上做出突出戰績,供獻出重要策略或者是成功斬殺敵軍大將的將士,這一次一共有十三人授獎,獲得三十兩紋銀的獎勵。同時還放放給他們一張簡單記載所立的俱體戰功的獎狀。 其實按商毅的想法,還打算給每名士兵授于一枚勛章,刻上每人的名字,參加的戰役名稱和所立的戰功等級,可以永久的保存,充份激發士兵的榮謄感。但現在條件和技術都達不到。因此只能暫時做罷,等以后有機會再給毎人補發。但盡管如此,表彰的效果也出奇的好。 人都是有爭強好勝的心里,聽到自己名字的士兵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走到商毅的面前,領取自己的獎勵,而其他的士兵,還有不少圍觀的百姓都對他們報以熱烈的掌聲。還沒叫到的士兵則在下面躍躍欲試,一臉興奮的表情等待著叫到自己。 而那些沒有參加救援兗州戰斗的士兵們則是一臉羨慕的看著他們上前領獎,同時在心里也暗暗下定決心,下一次戰斗中,一定要爭取得到出戰的機會,好好表現,也為爭能夠立功授獎。 最后商毅又宣布,羅遠斌和他們兄弟們也正式加入了穆陵軍的行列中。而穆陵軍中,也增加了一個全新的兵種——火槍兵。 等表彰大會開完之后,全軍的士氣也得到了一次極大的激發。于是商毅也趁熱打鐵,馬上又開始對軍隊進行新的整編布置。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百章 備戰(二) 以前穆陵軍的主力兵力共分為六個步兵隊,一個弓箭手隊,一個騎兵隊和一個偵察隊,兵力總計為一千六百九十六人。 現在六個步兵隊,每隊二百人的編制依然都保留。而弓箭手隊擴大為兩個隊,毎隊一百八十人,均為一百二十名長弓手和六十名短弓手。騎兵隊為擴大到一百八十人。偵察隊擴大到一百二十人。各隊的隊長依然由原來的把總擔任。只是騎兵隊的隊長不在由唐鎮兼任,由楊武丞擔任,同時他還兼任士兵的槍術教師。另外增設的火槍隊一共為四百五十人,其中包括五十名炮手。由羅遠斌擔任隊長和教官。 這樣整編之后,穆陵軍的主力兵力共計是二千三百一十人,基本都是十八至三十五歲的靑年男子。而十四至十八歲的少年有二百八十七人,編為三個小隊。 從箕厔村遷移到穆陵關的居民一共有三百二十七戶,共計一千0八十七口人,男子六百二十三口,女子四百六十四口。成年男子四百三十八人,其中十八至三十五歲的靑年男子為二百四十一人,三十五至四十五歲的壯年男子為二百0七人。十四至十八歲的少年有九十五人。 因為箕屋村的團兵經過楊武丞的訓練,基礎還比較好,因此有一倍份成年男子被抽調到騎兵隊里,商毅將剩下的成年男子編成兩個隊,少年編成一個少年隊。 這樣一來,穆陵關的總兵力達到了三千多人,實力以經非??捎^了。 隊伍整編完畢之后,商毅立刻下令,全軍開始進行訓練。 其實從原來組建民團時開始,到升格成為穆陵軍,士兵們一直都在按照商毅的要求,進行著嚴格的訓練。而這一次訓練的重點,是剛剛加入穆陵軍箕屋村的士兵。首先當然還是從隊列訓練開始。 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武將不同,商毅建軍的第一指導思想是士兵尊守紀律,服從命令的關念習慣,而不是士兵的個人戰斗能力。在這樣指導思想下,穆陵軍的士兵個人的戰斗力或許不算強,但作為一個團隊,整體的作戰能力卻不容小視。隊列訓練就是加強士兵尊紀服從觀練的最好方法。 不過來自箕屋村的新兵顯然對這種枯燥乏味,又極為勞神費力的訓練非常不適應,加上大多數人都是農民出身,在一開始的時候,和當初的士兵一樣,跟本就分不清左右。 現在訓練隊例這樣的事情也不用商毅再親力親為,都由穆陵軍過去的老兵付責,這些老兵自然也秉承了商毅的打罵訓練法,一但新兵做錯了動作,就會立刻被老兵們罵了個狗血淋頭,“這么簡單的事情也不會,都是干什么吃的?”“練了幾天也記不住,就是這個樣子,上了戰場也是送死的貨……”一邊罵著,還一邊舉著棍子,打了過來。 結果幾天下來之后,新兵們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掛上了幾條血印,不過商毅雖然不禁止他們責打士兵,但也不許訓練他們的老兵下重手,更不許打要害部位,基本都是朝rou厚的地方下棍子,因此挨打的新兵雖多,但都沒有傷筋動骨。 但盡管如此,因為新兵們大多都是剛從農民轉化,以前那里受過這種折磨,也弄得叫苦不迭。有不少人都大覺吃不消,于是也有人開始耍小聰明,打歪點子,想法偷懶、磨蹭時間等等。 但商毅對訓練的監督十分嚴格,一但發現有人偷懶、磨蹭,完不成訓練量,也毫不客氣,立刻就拖出去打軍棍。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幾乎毎天都有新兵被拖出去挨打。 不過商毅也知道剛柔湘濟的道理,正所謂是打一巴掌之后,還要給個甜栆吃。大棍也需要胡蘿卜來配合。因此在責打完士兵之后,就會立刻讓軍醫來給他們上藥,化于消腫,每天還親自看望士兵,弄得城里的郎中也納悶,要是千總大人真的心疼這些士兵,為啥又要打他們呢? 而且訓練雖然是苦了一點,但士兵的飯食卻一點也不含糊,老兵就不用說了,既使是新兵,每餐也是一大碗白米飯,外加兩個黑面野菜餅子,隔一天還可以吃到二兩rou,不時還會饹個白面大餅什么的,給調劑一下。許多新兵就是過去在家里,也吃不到這樣的飯萊。 同時商毅也知道,對士兵的思想教育也絕對不能放松,因此也安排了一些年紀稍長的老兵,在休息的時候去和新兵談天,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新兵們覺得訓練累,訓練苦時,老兵就會告訴他們:“這也叫累、也叫苦嗎?當初咱們跟著商大人組建民團的時候,那才叫累才叫苦呢?在大太陽底下一站就是一個時辰,一動都不能動,就連要拉屎撒屎都憋著,毎天排著隊伍要走十幾里路,一步都不許錯,訓練完了以后,人就在地上一躺,動都不想動了,幾天下來,整個人都要被扒了一層皮。你們現在這個樣子,以經算是享福了?!?/br> “再都說了,嚴格督促你們訓練也是為了你們好??!現在雖然是苦了一點,但練好了本事,等上了戰場以后,就會明白訓練的好處了。想在戰場上活下來,就得靠平時苦練,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你們還會怪教官們平時對你們管得還不夠嚴呢?” “啥?練走路沒啥用?要練就練長槍大刀?呵呵呵!小伙子??!這你可就不懂了,這個不叫走路,叫那個啥?哦!這叫隊列訓練,可是重要著的呢?當初商大人就是這么訓練的我們,結果怎么樣呢?你們好好想想,自從咱們商大人從創辦民團的長槍大刀時候開始,那可真就叫戰無不勝,什么青狼峰??!殺虎溝??!還有什么改世王、興世王啊這些個亂七八糟的流寇,那個不是在咱們穆陵軍手底下吃了大虧的?!?/br> “你沒看見嗎?就是咱們這些老兵,到了現在每天也還要練一練隊列呢?所以說你們別以為這個隊列訓練沒用,練好了作用可大了呢?” “長槍大刀當然也是要練,但凡事總有個先后吧,先把隊列練好,到時候大人自然會教你們練長槍大刀的,那句怎么說來著,走都還沒學會,就想著要跑,那怎么行呢?” “要說現在你們的日子真算不錯了,雖然訓練累了點,苦了點,但不愁吃喝??!頓頓都能吃飽不說,隔一天還有rou吃,就連你們的家人也能吃上飽飯吧?就是在家里也沒有這么好的日子吧!更別說還要時時擔心賊兵啥時會打來,天天提心吊膽的!” “什么?離開穆陵關?哼!年輕人,話是容易說,要是離開了穆陵關,上那兒去找咱們商大人這么好的人了!再說現在韃子都以經打到山東來了,一出關準保馬上沒命。而且就是出了穆陵關,你又能那兒去?除了咱們商大人,誰還會對你們這么好?你們要是還不好好訓練,對得起商大人嗎?對得你們每天吃的這些飯嗎?” 經過了老兵們的思想工作之后,新兵們的情緒也漸漸穩定了下來,訓練的主動性也大大增加,也更認真該苦了。 而除了訓練新兵之外,商毅對老兵同樣也沒有一點放松。當然現在的老兵訓練的重點以經不再是隊列了,而是實戰能力。毎天商毅都會帶著老兵,出關去拉練,進行埋伏,沖鋒、布陣、拒馬、撤退、箭陣、遭遇、渡河、搜索、扎營、夜戰等等實戰的演練。由其是專門訓練山地叢林的作戰技術和演練。 因為穆陵關位于沂山、峿山、箕屋山等數座大山的包圍內,叢林茂密,山路復雜,都是不利于清軍的騎兵,重甲步兵作戰的地形,卻正是用兵埋伏的大好地區。 商毅是特種兵出身,本身就是山地叢林戰的好手,甚至可以說在這個時代,論山地叢林戰術,無出其右者。而且他又是接受辻現代軍事理論教肯,同時也對共和國當年的游擊戰術、運動戰術十分推崇。深知以我為主,牢牢把戰場主動權的道理。因此雖然是有關城可守,也絕不能一味的消極閉關死守,而是堅持將陣地戰和運動戰相結合,守中帶攻,攻守兼備。 正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那么穆陵關周邊的地區如果能移加以有效的利用,不僅會對清軍造成極大的麻煩,說不定還會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因此商毅在訓練士兵們山地叢林戰術的同時,一面也派人去勘測山路,繪制詳細的山地地圖,了解那里能藏身,那里能儲備,那里能用兵,那里能埋伏,那里是死路,那里能死里救活等等,做到心里有數。 而在這個時候,傳教士阿科尼亞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自從跟商毅一起到了穆陵關之后,由于現在世局不太平,因此洋和尚暫時放棄了北上進京的想法,留在穆陵關里。同時也利用自己擅長的醫術,在穆陵關里充當一名醫生,這一段時間里,也給不少人治過病,而中國農民對出家人都帶有幾敬意,而會醫術的出家人,更是受人尊重。加上阿科尼亞為人和藹,又不呆板,雖然是個洋和尚,也很快和居民們熟悉起來。 而阿科尼亞也趁機在居民中間傳教,商毅雖然打算限制阿科尼亞的行為,但在這種非常時刻,有一個宗教人士的幫助,也有利于穩定居民的情緒。而且歷史也證明,中國農民不會那么輕易就被上帝忽悠,因此也沒有對阿科尼亞加以阻攔。 同時阿科尼亞不禁精通西式繪畫技術,而且也懂地圖繪制,因此也幫著商毅,勘測地形,丈量尺寸,繪制了一份穆陵關一帶方圓數十里的詳細地圖。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一零一章 備戰(三) “砰、砰、砰、砰——”槍聲大作,硝煙彌漫。在七十步以外,豎立的厚木靶都己被打得粉碎。 “停!” 隨著羅遠斌的下令,火槍兵們也都停下了繼續發射,紛紛來向他報告自己的成績?;饦尡鴤兪褂玫氖区B銃射擊,用阿科尼亞提供的一個座鐘計時,在三分鐘的時間內,開槍最快的士兵可以射擊七次,最少的也有四次。平均在一分鐘內,都能超過一次射擊。 除了訓練老兵的山地叢林作戰能力以外,商毅對火槍兵的訓練也猶為重視,畢竟這個兵種將是未來軍隊的發展趨勢,也是自己日后必然重點發展的兵種。 火槍兵的訓練計劃是由商毅、羅遠斌和孫和鼎三人共同協商而制定,商毅當然知道,這個時代的火槍準頭有限,因此也不追求士兵的命中率,只要求每個士兵能用最快的速度發射就行了,反正是越快越好。而羅遠斌和孫和鼎也同意商毅的訓練目標,因此首先是訓練每個士兵個體的填彈發射能力。 由于目前的火銃數量有限,而且銃管也有使用壽命,魯密銃又太過精貴,因此毎名士兵都是用鳥銃訓練,同時每天只能進十次實彈射擊的練習。當時在其他的時間里,士兵也同樣要拿著空火銃,不斷的進行著清膛、填藥、壓實、點火等一系列動作的練習,直到練得純熟,那怕是閉著眼睛,也能順利完成這一系列動作為此。 而這時候,那近一百支基本完全報廢的火銃就成了最好的練習工具,是算是最好的廢物利用了。因此雖然只進行了十余天的訓練時間,但士兵們的訓練量卻比明朝前任何一支火槍隊的訓練都要大得多,在這樣的反復練習之下,士兵們的動著也日漸熟練,射擊速度從一開始的三分鐘發射二三次提升到現在的水平。 羅遠斌對這樣的成績十分滿意,認為就是放在整個明軍里面,穆陵軍的成績也算是出粹拔類的了。而只用了十余天的訓練時間,自己帶來的火槍手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也足以自豪了。 因此羅遠斌興沖沖的來向商毅報告火槍手們現在的成績,臉上的得意之色也是溢于言表。 商毅聽完了他的匯報之后,到也不置可否,而是叫羅遠斌回去準備一下,等一會兒自己要親自去觀看火槍兵的發射訓練。 接到商毅的吩咐之后,羅遠斌馬上回到訓練場上,立刻開始布置起來,他首先挑選了六十名發射速度快的士兵,每人在三分鐘內都能達到五次以上,有幾個都能達到三分鐘七次。同時又命人布置標靶。等一切都忙完了之后,商毅也來到了訓練場上。 不過商毅可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帶來了全部的四個少年隊。到達了訓練場之后,少年隊就在火槍兵的身后,也豎起了訓練槍刺用的木人,看樣子是準備開始進行槍刺訓練。 商毅到是沒有管少年隊的布置,而是對羅遠斌道:“羅把總,可以開始了嗎?” 羅遠斌也不明白,商毅把少年隊帶來火槍兵的訓練場上來做什么?但也不便細問,聽商毅問到自己,能不能開始,立刻道:“大人放心,現在就能開始了?!?/br> 商毅點點頭,道:“好,那就開始吧?!?/br> 羅遠斌立刻下令,讓其他人都從標靶前退出來,又命選好的火槍手進入預備位置,然后看了看座鐘,大聲道:“火槍手準備——開始?!?/br> 只見毎一名火槍手都從挎兜里拿出裝著定量火藥的小竹管及鋼珠,然后十分熟練的將火藥鋼珠倒入管銃中,壓實。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情況發生了。就在火槍兵正在填強的時候,他們身后的少年隊也開始進行槍刺的練習。六十名士兵站成一排,舉起長槍,向二十步開外的人形標靶沖刺而去,嘴里還大喊著“殺——殺——殺——” 在身后突如其來的喊聲中,正在填彈的火槍兵們都明顯大受影響,有不少人手拿不穩,把火藥都灑了出來。就算是能將火藥準確倒入銃管中,速度也大頻慢了下來,隨后的壓實,引線,點火等程序中,也鄀不斷有人發生意外。 見到這種情景,這時羅遠斌也不禁急出了一頭大汗,看了看座鐘,時間都過去了三十秒,居然沒有一名火槍兵能夠完戌第一槍射擊。而在火槍兵的身后,少兵團還在不停的進行著槍刺的練習,“殺——殺——殺——”和急速奔跑的腳步聲還在不斷的傳來。 一直到差不多快一分鐘的時,才有人開了第一槍,隨后也陸繼都有槍聲響起。而射擊完第一槍之后,火槍手們馬上又進行取藥、填彈、填實等工序,準備第二次射擊。 等到三分鐘的時間到了之后,六十名參加射擊演習的火槍兵中,只有八個人達到了五次射擊,其他大部份都是完成了三四次射擊,還有三個人,居然只開了兩槍。比起平常的訓練可以說是大失水準。而這時少年團還在進行著槍刺的練習。 羅遠斌站在商毅的面前,低著頭不看和商毅對視。而參加射擊演習的六十名火槍兵也都面帶愧色,但也有不少人的臉上露出了憤憤不忿的表情,顯然是認為商毅把少年隊帶來干擾他們的射擊演習,才導致自己發揮不了正常水平。 商毅這時才道:“我知道你們這一段時間以來,都練得很努力,也很辛苦,成績也提高得很快。而且你們對剛才的射擊演習都不滿意,認為我不該把少年隊帶來干擾你們。而且我也相信,如果沒有少年隊的干擾,你們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樣的成績。但是你們也要明白,你們現在的訓練,是為了日后上戰場去迎戰敵人。要知道敵人是不會給你們一個安靜的射擊環境,他們不僅會干擾你們,還會從你們的面前殺過來,還會對你們射箭。如果你們連現在這么一點干擾都受不了,那么上了戰場,也是死路一條。所以你們還需要繼續刻苦的練習,要在有各種干擾的環境下練習?!?/br> 聽完了商毅的話之后,那么剛才還有些憤憤不忿的士兵也把頭底了下來,羅遠斌這才抬頭看著商毅,道:“大人,我明白了大人的意思,大人真是用心良苦。不過請大人放心,我以經明白了該怎么做了。十天之后,再請大人來看我們的射擊演習,一定不會讓大人再失望了?!?/br> 商毅也點點頭,道:“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做到的?!?/br> 商毅當然知道,在安靜的的訓練和真正的戰場是兩碼事,因此在平常的訓練中,也一直堅持訓練以模擬實戰為主。在他穿越之前那個時代的宇宙大國,在奧運會中有一個傳統的強項——射箭。居說為了提高運動員在比賽時是抗干擾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中,會在訓練場上插錄制好的現場噪音,而且聲音比實際的現場還要大,因此在射箭這個項目上才能長盛不衰。盡管商毅對宇宙大國沒有什么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這種嚴酷的訓練手段確實十分有效,也值得借鑒。 在隨后的時間里,他和羅遠斌也想盡了各種辦法,為了提高火槍兵的抗干擾能力。什么敲鑼打鼓等手段全都用上了。而且還專門請人在他們身邊大聲喊叫“殺呀”“沖呀”之類的話。甚至還做了幾輛火槍打不穿的鐵甲車,在火槍兵射擊練習時,讓人推著向火槍兵撞過來。 在這樣嚴酷的訓練下,火槍兵的抗干擾能力也在日益增強。 而商毅在督促火槍手訓練的同時,對火銃的制做修復工作為不放松。目前鐵匠鋪里還沒有開始打制新的火銃,基本都是以修復工作為主,而孫和鼎毎天也泡在鐵匠鋪里,親自監督修復的質量。 目前穆陵軍有兩種火銃,分別是鳥銃和魯密銃。相比較來說,鳥銃的結構較為簡單,主要的結果就是制做銃管,首先是在熟鐵燒紅后,放在一根鋼芯上敲擊,卷成鐵管狀,等冷卻之后再裹上數層,敲擊細密,達到一定厚度后,方抽出鋼芯,一段銃管才完成。 而等幾段銃管做好了之后,就要將它們一節節焊合起來,這一工序是最為關鍵的,焊接不好便容易炸鏜。而等銃管焊接好了以后,便要用鋼錐鉆出銃鏜,挫出準心,之后是用鋼條將鏜內刮光刮凈,然后是各樣的裝配。有時一根銃管的制做就可以長達一個月之久。因此鳥銃的好壞,十有九成都是看銃管的好壞,而銃管的好壞,也十有九成是看焊接的好壞。 但這樣的工序不禁耗時,而且對鐵匠的手藝也要求很高,穆陵關里有四十多名鐵匠,能夠達到制做銃管水平的還不到十個人。在這個時代,到是有一種簡易的機械鉆床,可以直接鉆磨銃管,無論是效率還是精確度,都比手工打制要好得多。孫和鼎雖然知道這種機械鉆床的做法,但目前穆陵關里還來不及運用這種機械鉆床,因此還是只能依靠手工打造。 不過商毅根據自己資料了解,在這個時代,歐州的火槍與日本鐵炮的銃管,是釆用直接在一根鋼芯上直接一層一層的敲出來,不需焊接,這樣的銃管要比中國的火槍銃管粗一些,因此射程上要近一些。有效射程約在六十到七十步,想要打穿三重甲,只能在五十步以內。 但由于銃管不用焊接,因此也不容炸膛,而且銃管粗了,裝填火藥也多,威力也更大一些。同時在制做工藝和時間上都要簡化得多,一般的鐵匠都能打造,而且制做一根銃管也只要十多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