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豐臣熏淡淡道:“日本,熏可以幫助大王,得到日本。以熏觀大王的雄志,絕不僅僅只會局限中土大陸,開拓萬里波濤,才是大王的最終意向,日本雖然國小民寡,但卻正好位于中國東北海上,大王豈有無意于日本嗎?” 商毅皺了皺眉,道:“我有沒有意日本,先且不說,但以熏姑娘現在的力量,又能夠幫我做些什么?而且以我中華軍的力量,要征服日本,也并非難事吧?!?/br> 豐臣熏道:“中華軍威名遠場,實力超群,熏當然清楚,就算日本舉國上下,也絕不是中華軍的對手,不過大王也應該明白,江山易得,人心難收,滿清不就敗在這一點上嗎?熏雖是一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但卻是昔日太閣的嫡纟孫女,僅此一點大王就應該明白熏的價值了?!?/br> 商毅當然眀白豐臣熏的意思,如果比拼兩國的整體實力,軍隊的戰斗力,日本肯定不是中國的對手,但擊敗日本是一回事,但想要徹底征服日本,又是另外一回事。這種事情在歷史中出現并不在少數,一個強國在吞并了一個弱國之后,卻遭到弱國民眾的不斷、各種形式的抵抗,最終不得不退出弱國,當然這并不是說強國的實力不夠,而是不可能把本國所有的精力都在弱國身上。 盡管商毅對日本這個國家并沒有多少好感,但也知道,對這個國家決不能小觀。雖然日本人的性格中充滿了矛盾:生性極其好斗而又非常溫和;窮兵黷武而又愛好各種藝術;性格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愿受人擺布;忠貞而又易于叛變;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民族的性格中,確實有不少可取之處,總之如果以為日本是一個能夠被輕易征服的國家,是絕對錯誤的。任何小視日本的國家,都很容吃大虧。 這一點商毅知道得十分清楚,在另一時空里,日本可是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整體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都開過仗,甚致是和這三個國家同時開戰。而且打敗過俄羅斯,幾乎滅亡了中國,即使是美國也吃過大虧,最終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徹底打服日本。 而且盡管在日本人的性格中,確實有服從于強者的一面,但也同樣俱有一億人的玉碎的歇斯底里精神,事實上能夠徹底打服日本的,在另一時空里,只有美國這一個國家,而且依靠還是人類的最終武器——原子彈。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那兩顆原子彈,最終的結果還真不好說,而且在商毅來到這個時空之前,全世界也僅僅只用過這兩顆原子彈,全都是用在日本身上。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六三章 政治婚姻(下) 雖然從各方面的條件來說,日本根本就不應該成為中國的對手,另一時空里的三百年后的那一段歷史,只不過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意外現象,就在商毅來到這個時空之前,中國不僅在整體實力上超越了日本,而且在日本人最引以為傲的經濟實力上,也取代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盡管對日本還沒有絕對的優勢,但兩國的差距己經在不斷拉大,也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當然這個時候的日本,也沒有另一時空里的三百年后那么瘋狂。而商毅在任何時候也不會小視對手。如果只是想在一二場戰役中打敗日本,并不困難,但想徹底打服日本,把日本變成中國的附庸,就像另一時空里的美國那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因為商毅手里也沒有原子彈。 而做為日本的亡國公主,豐臣熏本身幾乎沒有任何實力,號招力也及其微弱,但如果在一個強權勢力的扶植下,那就不一樣子。在另一時空里清廷建立了一百多年,一個朱三太子依然可以可以弄得清廷心驚rou跳。豐臣熏的價值,也就在這里。 如果中華軍直接進攻日本,對所有的日本人來說,中華軍就是侵略者,無論用多少美好的借口掩飾都沒有用,除了少數日jian之外,絕大部份日本大名,那怕是明知不敵,也只能選擇和中華軍為敵。但如果商毅娶了豐臣熏,就可以名正言順言的打出為豐臣家族報仇的旗幟,而那一些不服徳川幕府的大名,則可以以此為由,徹底背棄德川幕府,倒向中華軍的一方來,盡管誰都知道是實際怎么一回事,但在表面上,還可以大義凜然的宣稱,自己是忠于豐臣家族,并不是背叛日本。這就是政治博弈。 當初日本在中國搞偽滿州國,搞汪偽政權,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中華軍適當放松對這些大名的壓制,一手拿胡蘿卜,一手拿大棍,再保持自身強大的國家力量,徹底收服日本,也并不是不可能。 葉瑤瑱恐怕就是早看穿了這一點,才對這件政治婚姻釆取默許態度。當然葉瑤瑱也從未禁止過商毅廣納妻妾。 不過既然是政治婚姻,有些事情不妨事先談清楚,商毅一向喜歡先小人后君子,因此商毅也道:“好,如果我同和熏姑娘的聯姻,那么熏姑娘還有什么條件嗎?” 聽商毅這么一說,也就表示商毅答應了,豐臣熏也松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道:“大王請放心,熏只想為父母雙親,以及太閣大人報仇,徹底滅之德川幕府足矣,決無他想?!?/br> 商毅也點了點頭,看來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輕松,因此又笑道:“那么你就不擔心,我會就此吞并日本嗎?” 豐臣熏搖了搖頭,道:“現在的日本,是徳川氏的日本,并非豐臣氏的日本,其他大名,皆是豐臣氏的叛臣,而且豐臣家族只剩下熏這一條血脈,再無其他人丁,而熏是女兒之身,既歸大王,也決不能久居日本,因此大王不必但心豐臣家族會因勢而起。大王若想吞并日本,熏當全力相助大王?!?/br> 商毅聽了,也嚇了一跳,這不就是日本版的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嗎?不過豐臣熏這樣的態度,對自己來說,當然是有利的。 這時豐臣熏又道:“熏為大王慮,出兵渡海,攻入江戶,滅亡徳川幕府并不難,但在德川幕府滅亡之后,短期內不可強占日本,可以先割讓九州島島,供中華軍駐軍監視日本,然后在仍然廣封大名,均衡勢力,使各大名均無獨力領導日本之能,并遣子為質,然后徐徐圖之,三五十年后,日本縱不為大王所有,也必歸復大王的子孫?!?/br> 這一番話豐臣熏到是侃侃而談,說得從容不迫,絲毫也沒有剛才談及婚姻時的羞溉,到有幾分指點江山的氣概。商毅也不禁有些意外,因為豐臣熏的這番話,在許多地方都和自己不謀而合,看來豐臣熏在政治方面才能也足以與葉瑤瑱相提并論,只不過兩人背后的支持力量差得太遠,因此葉瑤瑱可以幫助商毅左右天下大局,而且豐臣熏只能局限在日本這塊狹小的土地上。 當然商毅也想到了另一點,如果自已和豐臣熏生下的子女中有男孩,到是可以讓他來繼承豐臣家族的權勢,這樣一來,也等于是把日本置于自己的后代統制之下,而有中國強大的實力為后盾,并不用太但心位置,雖然說二三代之后,這種血緣關系會淡化,但那時日本恐怕早已徹底成為中國的附庸了,說白了還是一句話,中國自身保持強大,才是最關建的。 當然這一點商毅現在還沒有必要對豐臣熏說明,不過以豐臣熏表現出的才智,應該能夠想到這一點,只是也確實沒有必要現在說出來。 豐臣熏接著又道:“熏當然知道,大王現在的當務之及是統一中華,因此并不奢求大王能夠馬上出兵,現在熏可以動用部下人等,游說分化,為大王爭取其他的日本大名,未雨綢繆。等大王出兵之時,就可以一戰成功?!?/br> 商毅點了點頭,笑道:“很好,那么成交?!?/br> 豐臣熏怔了一怔,這才發覺本來是一場好好的談論婚姻,怎么變成了一場政治談判,也不禁覺得有些啼笑皆非。同時看到商毅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不覺臉上一陣發燒,這才想起來,現在也算是談好了,也就意味著自己從此以后就算是商毅的姬妾,想到這里,豐臣熏忽然覺得心跳加速起來,雖然說她己經二十好幾,但始究還是云英未嫁的年輕女子,而己又發覺是和將要成為自己丈夫的人獨處一室,頓時覺得手足無措起來。 豐臣熏的氣質變化,商毅當然發現,看著剛才還仿佛女政治家一樣慨然陳詞,指點江山,忽然一下子變成了含羞嫵媚,欲拒還休的普通女子,也不甴的有些心動,畢竟豐臣熏也是極為秀麗的女子,而且還是可以任由自己采擷,雖然說她的年齡在這個時候己經可以歸為剩女一類,但對商毅卻是正當時,完全可以推倒了。因此忽然笑道:“熏姑娘,你過來?!?/br> 豐臣熏聽了,只覺得心跳距増,想到商毅打算對自己做什么,難到是想馬上就要了自己的身體嗎,想到這里,忽然覺得連耳根都有些發熱。 不過這純粹是一個女人正常羞恥心,雖然這是一件政治婚姻,但豐臣熏對商毅并不排拆,相反還頗有好感,因為商毅本身就充滿了傳奇色彩,以而立之年,成為中國最大的割據勢力,而且統一天下,建立新朝也是指日可待,另外商毅的相貌以當前的審美標準雖然不算優秀,但也絕不難看,雖然己有六房妻妾,但在這個時代也并不算多,這么多因素加在一齊,絕對足以吸引絕大多數的女子。何況豐臣熏已經早有獻身的覺悟了。 因此豐臣熏遲疑了一會兒,終于邁開纖足,向商毅這邊走了過來。但平時幾步就能走完的距離,這時卻仿佛極為漫長,毎向前跨進一步,豐臣熏只覺得心跳會加速一些,而且心里還在想著,商毅是會在這里要了自已,還是會把自己抱到臥室里,在床上……或者他會不會喜歡玩一些其他的花樣。 就這樣走著想著,不知不覺中豐臣熏己經來到商毅的面前,猶自還不覺得,幾乎就快要撞到商毅身上。幸好是商毅伸手,摟著了她的纖腰,等豐臣熏發覺的時候,整個人已經躺倒在了商毅的懷里。而商毅的一雙有神的眼睛,正近距離的看著自己。豐臣熏“??!”了一聲,正想要閉上眼睛裝鴕鳥,商毅已經低下頭,吻在她的嘴唇上。 豐臣熏只覺得一股從未感受男子氣息從口鼻之中傳遍了心肺,頭腦一片空白,全身火熱,四肢發軟,如果不是被商毅摟著,就會癱軟在地上。而小嘴里的二行伶牙己不由自主的被商毅頂開,靈巧的舌頭己探進了她的口腔,在肆意的拔弄,逗引著。 而不一會兒,豐臣熏也開始生硬的回應起來,丁香小舌不自覺的吐出,任其品償,只是靠著本能和商毅展開了熱烈的唇舌交纏。 也不過了多久,等豐臣熏從第一次男女的親蜜接觸中回過神來,這才發覺兩人的唇舌己經分開,但商毅的一支手己從和服的衣襟里侵入,在自己豐盈的乳胸上大肆的活動,帶給自已一陣陣電觸般的感覺,這可是以前從未經歷過的。 不過豐臣熏并不排斥這感覺,經過了生命中第一次熱吻之后,這次豐臣熏還能保持著神智,忍受著胸前帶來的蝕骨感覺,顫聲道:“大王…啊…是想現在就要了妾身嗎?” 商毅一面感受著手心里柔膩豐盈的美好觸覺,一面笑道:“你說呢?” 豐臣熏喘息著道:“妾身聽大王的。任由…啊…任由大王做主?!?/br> 商毅道:“是嗎?那我可就決定了?!闭f著,低頭又吻在豐臣熏的香唇上,而這一次豐臣熏主動的吐出舌頭,熱烈的回應起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六四章 教育和科舉(上) 清晨的陽光透過了薄紗的窗簾,照射到床前,商毅也從睡夢中醒過來,而在他懷中,和他四肢交纏的美人依然還在作著海棠春睡。 商毅也不禁嘆了一口氣,看來今天又要起晚了。這時懷中溫膩柔軟的身體一動,也醒了過來。 商毅輕輕在她臉頰上親了一下,道:“瑤瑱,你醒了嗎?” 葉瑤瑱瞟了他一眼,微微蹙眉,嗔道:“昨天熏姑娘主動獻身,他遍遍沒有要,晚上卻又來折騰我?,F在人家腰都還是酸的,這算什么事嗎?” 商毅把她用力摟在懷里,笑道:“是嗎?可你昨晚可不是這么說的哦,最后一次的時候,可是由你在上面主動來著,要不要我們再來證明一次?!?/br> 雖然己經和商毅做了七八年的夫妻,什么樣姿式都用過,也玩過不少花樣,但葉瑤瑱還是有些受不了他這樣露骨的調笑,而且也怕商毅要真的證明一次,因此在他胸前擰了一下,趕忙掙出了商毅的懷抱,起身穿衣。 昨天商毅只是在豐臣熏的身上恣逞了一陣手足之欲,雖然把豐臣熏逗得面紅耳赤,嬌喘連聲,但并沒有真的推倒豐臣熏,最后豐臣熏在慶幸,感激,還略有一點失望的復雜心情中離開商毅的王府,回到日本商館的南京分號。 商毅并不是見一個就想上一個的人,而且自己身邊的美女也不少,在這方面也有相當的自制力了,一來是剛剛談好聯姻的事情,就馬上把豐臣熏吃掉,也未免太有色急了一點,而且在家里還有一個等了自己多年的小姨子,論秩序,朱媺婕怎么樣也要排在豐臣熏的前面,因此最終商毅還是放過了豐臣熏。不過在晚上把勾起的欲望全部都發泄在了葉瑤瑱的身上。 家里的妻妾當然也都知道了,不過也都沒有異議,因為正宮王后都沒發話,誰還能有意見;而且眾妻妾們也都清楚,商毅登基以后,后宮肯定是要擴充的,因此也都有這個心理準備。至于豐臣熏是日本人的身份,更沒有在意,畢競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對日本還沒有切齒之恨,家里早就有了西洋姐妹,也就不在乎再加一個東洋人進來。 在吃早餐的時候,眾人只是調笑了一番,在商毅的妻妾中,只有葉瑤瑱和林鳳舞與豐臣熏有過來往,其他人就算偶見過,也沒有太多的印像,因此也紛紛打聽,這是一個什樣的女子,長得什么樣子,并且都覺得應該正式請豐臣熏多到王府里來作客,大家先認識一下,就這些鶯聲燕語,八掛沒完。 這一下子也定下了兩件婚姻,然后是一件一件慢慢辦,首先還是解決朱媺婕,豐臣熏那邊,還可以再等一等,畢竟現在離進攻日本,還差得遠。而工作還是要做的。 在早餐之后,商毅來到前廳,內閣的成員都己開始了工作,現在南方的軍事也進入暫停狀態,因此沒有太多的大事,要處理的都是一些復雜鎖碎的小事,商毅雖然十分頭疼,但也只能耐著性子,一件件的處理,毎到這個時候,他才有一種迫切的想立刻打進北京,趕快建立新朝,馬上實行三權分立,把國事交給議會和內閣去處理,自已也好甩手不管了。 不過這也只是一種想法,商毅當然知道,就算成了議會和內閣,在初期自已也不可能完全甩得開手。因此只能慢慢習慣。 其實南京的內閣是一個十分有效率的行政機構,絕大部份的政務都由內閣成員擬定出了處理的方案,有些還擬出了好幾種處理意見,商毅只需用同意、反對或是同意那一種就行了,只用做選擇題,不用做問答題,因此也省了許多精力。當然少數重大事情還需要眾人一起來商議討論。 一上午就在緊張的工作中渡過,到了下午,黃宗羲也將參政院的最新一批通過的提案送來。 自從實行了會議管理規側之后,參政院的效率、秩序也都大大提高,而且商毅制定的未來新朝的權力劃分中,參政院的作用將十分重要,因此也極大的鼓舞了議員們的熱情和干勁,不少以前抱著打醬油、湊熱鬧心理的議員也都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開始認真起來。 雖然現在參政院不俱備立法權,但參政院通過的提案,商毅和內閣也都十分重視,并且釆納了不少,當然也有許多提案因為各種原因被拒絕施行,畢竟現在還是處于戰爭期間,全國的統一還沒有完成,有許多事情不適合在現在做,如清查土地、統計人口,還有制定國號、年號、各種制度等等。 而今天就有一份提案,被內閣一致認為,應該否定掉,提案的內容是建議南京政府開科取士。 對于開科考本身,內閣的成員都并不反對,因為這是歷代王朝的慣例,任何王朝建立之后,都會正式進行開科取士,但也都一致認為,現在的南京政府,并不是舉行科舉的最好時機。因為現在還是戰爭時期,沒有多畬的精力來組織科舉,而且雖然說南京政府的地盤已經不小了,按明朝行政劃分的二京一十三省計算,南京政府己經完全擁有了南直隸,湖廣、浙江、江西、山東、河南、福建、廣東、廣西,這一京七省的地方,說是天下三分,己占其二,一點也不算過份。 但河南、福建、廣東、廣西這四個省卻都是剛剛才收復,有不少地方連行政機構都沒有建全,致于縣學、私塾更是十缺八九,因此就是舉行科考,也只是長江沿岸的幾個省份玩,不具備代表性。因此還是等全國統一之后,再正式舉行全國統一的科考。 商毅也同意內閣的意見,不過他想深了一層,就是對科舉進行一次革新。 盡管商毅也知道,科舉制度確實存在著不少的弊端,但也不打算徹底取消科舉制度,因為商毅也找不出一套比科舉更好的選撥官員制度。這就好比在另一時空里,盡管越來越多的人對高考制度口誅筆伐,強烈攻擊,但卻還是要一年一年的辦下去,因為不管怎么罵,誰也拿不出一套比高考更合理的制度出來。 科舉制度發展到明朝,各種規則,制度己經十分完善了,而且也確實是一種相對比較公證的官員選拔制度,直接從民間提拔人才,打破貴族世襲的現象,以整頓吏制。相對于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因此自宋以降,中國的主流官員基本都是通過科舉產生,而且在宋朝的宰相、明朝的內閣大臣、清朝的漢族軍機大臣,不僅要是通過科舉產生,而且還必須是一甲進士的范圍內產生。在明朝中后期,就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各國的有識之士,都對中國的科舉制度贊嘆不已,因為不論出身,只要有學問,有知識的人,就可以通過考試成為官員,這是相當文明的表現。 另一方面,科舉制度對于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盡管這種推動是出于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在客觀上由于科舉入仕成為了風尚,使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而且在考生當中,除少數人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外,多數人都成為在各地生活的基層知識份子,這樣對知識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在近代以前,中國的識字率一直高于世界水平,科舉制度在其中也發捍了重大作用。因此科舉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對,不好的是科舉的形式和內容。 商毅知道在這個時代,科舉最大弊端就是形式單一、呆板,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而考試內容則與實際完全脫節,在宋朝的時候,科舉的題目還會與時政掛勾,而文章的形式也沒有俱體的要求;但到了明朝,科舉的題目已經限制在四書五經的范圍以內,而且還是以朱熹批注的四書五經為標準,不允許有自已的思想,內容也是純粹的討論道徳,同時文體必須是以八股文。結果造成了思想僵固。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只能鉆迷在四書五經和八股文里;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另外由于科舉只考文章,不考其他,因此除了少數人以外,絕大多數通過科舉出來的官員都會發現,自己除了能寫一筆好文章之外,對做官需要掌握的一切知識都是一竅不通,只能依靠手下的師爺、書案、孔目、衙役等一干吏員來處理政務。而這幫吏員也趁機蒙上欺手,雁過拔毛,結果當然是可想而知了。 而清朝代明之后,又把科舉幾乎原封不動給繼承下來,同時對科舉的內容管得更嚴更緊,結果造成了中國學術界的思想全面禁錮,萬馬齊暗。到了清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于科場。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六五章 教育和科舉(下) 其實商毅是十分重視教育,早在商毅還只占領了浙江省的時候,就不僅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從低到高的教育體系,而且在教育的內容上,也加入了實用的知識,如在中小學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天文等自然科目,而在大學中還加入了外語、地理、世界歷史等新的科目。并且還編制了標準的課本教材,現在己經在長江沿岸各省進行普及,并且也培養了一批新教育的教師。 不過根據教育部的反映,在新教育的普及過程中,在一些地方都遭到了抵制,也有一些地方雖然沒有抵制新教育,但上這些課時,大多數學生都不愛聽,逃課,而老師也教得十分馬虎,還有一些鄉村的老夫子對這些新科目冷嘲熱諷,還有人禁止學生去學習這些科目,而原因就在于,科舉不會考這些東西,學了也沒有用。 因為在前一段時間戰事緊集,商毅也來不及管這里事情,因此對抵制新也暫時只能聽之任之,而現在大局將定,也是應該作手開始解決教育、科舉問題的時候了。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南京政府建立的教育纟統己經相對完善了,因此需要改變的,是科舉的內容和形式,也就是要在科舉考試中加入其他的內容。 其實歷代的有識之士中,有不少人都知道科舉的弊端,但多年以來,卻一直沒有對科舉的內容形式進行修正或完善,一方面是因為對科舉進行修改,牽動太大,因為全國的讀書人十年甚致幾十年寒窗苦讀所學的內容,幾乎全部都是為了應付科舉,而且科舉發展到現在,盡管內容死板,形式單調,但也形式了一套系統完善應試教育模式,而且又有眾多的以往經驗可以做為參考,一但出現變動,換了內容形式,那么這一切的功夫,就都白廢了,或者大部份都白廢了。學生、教師也都無所適從,因此都希望維持傳統,拒絕變化。 結果只要是提出修改科舉內容形式的人,往往都會成為眾矢之的,受到全國讀書人的攻擊,而歷代朝廷也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干脆就不改了,另一方面歷代朝廷同樣也希望借科舉的手段,來統一思想,維護自身的統制。因此科舉內容形式,不僅沒有得到過改善,相反越來越嚴格限制,而讀書人為了做官的夢想,也都拼命鉆進書堆里,苦心研究這樣除了應付考試以外,再沒有其他作用的學問。 商毅也知道,想要徹底改變科舉的內容形式,并不現實,任何形式的考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后世的高考經歷了那么多年,那么多改變,依然還是問題多多,自己也不可能一次到位。但做出必要的調整,還是應該的。 按照商毅的想法,應該是像后世的考試卷一樣,做文章只是其中一部份,還應増加數學、物理、天文等自然科目的內容,毎部份都有一定的分數,最后以總分來計算成績,而文章的命題、內容應該擺脫四書五經的范圍,針對時事,而且文體不限。 另外只靠科舉取士,顯然是選拔的范圍太小了,而且選拔的多為綜合人材,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因此商毅認為,可以引用后世的公務員考試制度,開設經濟特科,既由各部門自己出俱考題,招收各部門各需要的專業技術員,比如外交部可以考外語,建設部考土木土程建筑技術,財政部考數學等等,這樣就給在專業技術方面有杰出成就的人一道出路,也可以做為對科舉的一項補充。 而且現在改變科舉的內容形式,有幾個好處:一是數學、物理、天文等這些自然科目,在商毅制定的教育纟統中,己經開始普及實施,在大部份地方,都己經超過二三年時間,盡管也遭到過一些抵制,但大多數地方還是基本接受下來。因此也有相當的基礎,同時南京政府也不會馬上舉行科舉,學子們都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 另外,也是重要的一點,就是商毅是建立的新朝,在王朝的興建之初,為了表現與舊朝的不同,或是吸取舊朝的教訓,對方面制度做出一些改進,也是完全合理的事情,而且甴于年年戰亂,南方的科舉己經中斷了七八年,清廷雖然己經開科取士,但也只是局限于北方地區,但也只舉行了一次科考,同樣被中斷了,因此在這個時候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時機正當好,遇到的阻力也會小得多。 王夫之、李巖等人都是參加過科舉,但對科舉的弊端,多少也都有一定的了解。其實在明末的時候,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為代表的有識學者,對中國的思想文化都進行過全面的反思,科舉制度也在反思的范圍之內,雖然他們未必有商毅看得那么透澈,畢竟商毅比他們多了三百六七十年的見識,但他們也都認為,科舉并不能一味只考道德文章,而是應該以經世致用、匡時濟民,以治事救世,有益于國家為務。 因此對商毅提用的,文章的命題、內容應該擺脫四書五經的范圍,針對時事,而且文體不限。王夫之極為贊同,但對商毅要求加入數學、物理、天文這些自然科目,王夫之還有一定的異議,盡管王夫之也認為,數學、物理、天文這些自然科目,確實都是于民生國計的有用之學,但畢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認為這些自然科目并非主流,只是傍枝,如果在科舉中考這里內容,也未免有些不合適。 另外引入評分制,就容易造成偏科現像,畢競全才難得,有人的文章做得一塌糊涂,但自然科目的分數卻很高,而有人的文章做得才華橫溢,但卻因為自然科目不好而落榜,這些都未免都有失公平。 不過商毅提出開設經濟特科這一點,王夫之到是頗覺新奇,但卻認為十分有用,因為自隨唐以來,歷代王朝都在中央設立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全國的事務,商毅更是將其細分成十二個部門,而每一個部門都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材,在明朝的時候,就曾鬧過戶部算錯帳的笑話,因此僅僅依靠科舉取士,很難滿足各部門的專業需求。商毅建議開設經濟特科,完全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也確實能夠人盡其材,物盡其用。 因此王夫之認為,不如把數學、物理、天文這些自然科目,都列入到經濟特科里面去,而正式的科舉,還是以應試作文為主,而文章的命題、內容可以按照商毅的意見,放開內容,針對時事。 但商毅則堅持認為,自然科學是任何學問的基礎,本質上就是經世致用、匡時濟民之學,雖然說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成為專業技術的精材,但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學常識,還是應該掌握,說簡單一點,如果一個人不會基本的數學知識,基本的物理常識,常見的天文知識等等,又如何如制定對國家有用的政策,因此在科舉中引進一定份量的自然科學題目,是完全有必要的。另外商毅也知道,只有把自然科目的內容加入科舉,才會逼得讀書人去學,那怕是填鴨式的死記硬背,也能普及基本的自然知識,至少在現階段,也算是一個進步。 不過商毅也承認,王夫之的考慮也有道理,畢竟傳統的習慣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改過來,科舉是以論策文章優略來評定取士,己經維持了一千余年,因此商毅也修正了自己的構想,可以將料舉分成兩部份,把自然科目和論策文章分開來考,自然科目必須要合格,而科舉的排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等的選定,還是根據文章的優劣來評定。 見商毅己經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王夫之也不好在多說什么,而且商毅這樣的安排,也不算不合理,雖然科舉是以論策文章為主,但并不是只考文章,也會考一些其他內容,在唐宋的時候,還會考詩賦,帖經、墨義等等,因此將自然科學的內容加進來,也說得過去。 內閣的其他成員對此也沒有太多的異議,一來眾人都清楚,現在的科舉制度確實應該改一改了,而且眾人也都很清楚,以商毅的作風,既然拿出了這樣一份方案,就表示他己經做好了充份的構想,因此科舉制度也是非改不可。而且按以往的經驗,商毅提出的方案,大部份都是被證明是非常合理而效的,這一次估計也不會例外。 當然剛才商毅提出的,只是一個初步的大概方案,還需進一步的深化,當然這一部份的工作不會由商毅來做,而是交給教育部,按照今天內閣商議的結果和內容,那出一套完整的教育、科舉以及經濟特科的方案來,再交給內閣審議,如果有必要的話,也可以交給參政院過議論表決。然后向南京政府管轄的地區公布,而等南京政府統一了中國之后,就開始實施。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六六章 言論自由(上) 而參政院向商毅提交的第二份提案,是允許民間自甴開辦報紙。 自從《中華時報》開始創辦以后,現在己經完全成為南京政府重要的宣傳,引導輿論的工具,在南京政府的歷次戰斗中,動員百姓、鼓舞軍民士氣,并且大力宣傳鼓動抗清的決心,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現在民間己經漸漸習慣了《中華時報》。少鄉紳、士大夫、商人都是毎一期不落,全部購買,從中了解發生的重大事情,以及南京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而在另一方面,《中華時報》也并不是全部報導軍國大事,同時也反應了一些南京地區的民生民情。到這個時候,《中華時報》的發行量己經達到了十萬份,而且基本覆蓋了這個時代中國的主要地方。 因此一些人看到了報紙的巨大作用之后,也都產生了自己想辦一份報紙的念頭,不過辦一份報紙的費用極大,而且僅靠報紙的出售價格,連一半的戓本都收不回束,《中華時報》是因為有政府巨大的財力支撐,另外商毅還掌握著鉛活字印刷技術和油墨技術,不僅使報紙的成本大幅下降,而且為了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后來還在印刷廠里購置了三臺蒸汽機,真正開始了機械化生產,大量節約了人力和時間,如果還是以前的手工木刻版印刷,就算是有在多的錢,也不可能達一旬雙份發行,每期的發行量達到十萬份的能力。 而正是因為技術上的問題,主要是缺少油墨技術,不少有財力發行報紙的人望而卻步,如果不能保證極時發行,那么報紙也就沒有了生存力了。 不過在去年的年初時候,商毅開始大量制做油墨,向民間出售,實際就是開始普及活字印刷技術了,畢竟當初商毅制出油墨,并不僅僅是為了出報紙,更是為了普及活字印刷技術,降低印刷書籍的成本,加強文化知識的傳播,不也在一開始,因為各種原因,暫時沒有公布油墨的配方,而現在也是時候了。 有了印刷的油墨之后,南京政府管轄內的各家印刷作坊也都開始轉向活字印刷,大量的制造各種金屬字模,經過了一年多的發展之后,蘇浙一帶的印刷作坊也都開始大量使用活字印刷,也使書籍的價格大幅下降,另外南京政府也有大量公開發行的政治文件書藉需要印刷,因此印刷市場的業務量也大幅増加,各個印刷作坊的收入當然也大下的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