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現在博洛手握重兵,在清廷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就在新年以前,福臨已經加封他為端重親王,他的要求,清廷當然也不敢小視,另外阿巴泰是皇太極的同胞兄長,屬于清廷的近親宗室,而鄭芝龍只不過無足輕重的半俘虜,說得難聽一點,養著他還費糧食,雙方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從這一層來說,這個交換對清廷當然有利。把阿巴泰換回來,對提高福臨在清廷的威信也有好處。另外清廷也把這視為一個商毅確實是有意想與清廷議和的信號,因此福臨也立刻下旨,把鄭芝龍一家交給博洛,讓他和中華軍進行交換。 阿巴泰、岳樂父子就是被關押在山東,而博洛的防區是河間府,雙方相隔不遠,山東的周少桓也奉商毅的命令和清廷進行了交換,用阿巴泰父子換回了鄭芝龍,及弟弟鄭之豹、兒子鄭世恩、鄭世蔭等一家十一口人。然后將鄭芝龍一家送回到南京。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五零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 交換鄭芝龍,當然是為了收服鄭成功。商毅確實不希望和這位另一時空里的民族英雄為敵,因此也想盡了和平收服他的辦法。從清廷解救出鄭芝龍,就是被商毅寄于了厚望的一張親情牌。 盡管在另一時空里,鄭成功多次拒絕了鄭芝龍替清廷的招降,并且在回復中語氣十分嚴厲,在最后一次,甚致有“從來父教子忠,未聞教子膩。今吾父若有不測,吾父往見貝勒之時,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萬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兒只有縞素復仇,以結忠孝兩全之局耳?!钡恼Z言,衍然是一付要與鄭芝龍斷絕父子之情的意思。當然這一半是鄭成功的真心話,另一半也是迫不得己,畢竟如果對清廷留露出還眷戀父子之情,則對自己更為不利。 后來鄭成功英年早逝,鄭芝龍被清廷處死,鄭成功心情悲痛,也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鄭芝龍死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十月初三,而鄭成功逝于次年五冃初一,前后僅相差半年多的時間。 而中華軍的將士們對商毅的這一決定也并沒有異議,因為在中原大戰中,鄭軍和中華軍一起并肩作戰,雖然建樹不多,但也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并沒有拖后腿。因此從清廷換回他的父親和弟弟,大多數將士們也都能夠理解。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中華軍的將士們并沒有把阿巴泰父子當一會事,就算有人一時有點想不通,但只用一句“下次咱們再把這爺兩抓回來就行了?!币簿歪屓涣?。 當然商毅并不會用鄭芝龍來脅迫鄭成功,因為從另一時空的歷史中就知道,在大原則上,鄭成功是不會被父子之情所左右。因此鄭芝龍一家到了南京之后,商毅招待了他們幾天,并且向鄭芝龍表示了自己并不想和鄭成功交戰的意思,也不會扣留鄭芝龍一家為質,而是會很快送他去泉州和鄭成功團聚,只是希望鄭芝龍能夠勸說鄭成功,不要陪著一個全無希望的朝廷殉葬。 不過在同時商毅也向鄭芝龍鄭重的指出,現在中華軍己經在向福建發動進攻,如果鄭成功依然不做決定,或者一定要為紹武朝廷盡忠,那么中華軍就會馬上向泉州進攻,決不留情。 這一次能夠虎口余生,鄭芝龍只到現在還有幾分如在夢里的感覺,就在清廷輸掉了中原大戰的時候,鄭芝龍己經有了大難將至的感覺,因此也做好了隨著被清廷所殺的覺悟,博洛將他一家帶走的時候,鄭芝龍還以為這是大限終于來了。而得自己將被交換到南京,巨大的心理反差差一點讓鄭芝龍喜曚了,甚致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好不容易確定了這不是做夢而是真的之后,鄭芝龍忽怨又患得患失起來,在去南京的一路上鄭芝龍又胡思亂想,自己被交換到南京,會不會是剛出虎口,又入狼窩,在南京又被商毅扣住不放,結果又是提心吊膽,又是忐忑不安。因此聽到商毅這么一說,鄭芝龍也才算完全放下心來,畢競這個時候商毅沒有理由再騙自己了。 當然鄭芝龍對商毅還是相當感激,這可是地地道道的救命之恩。因此鄭芝龍也立刻向商毅保證,自己一定會說服鄭成功,放棄南明,投靠到南京這一邊來。 于是就在第二天,商毅也安排船只,送鄭芝龍去泉州。 果然得知父親、弟弟一家人都平安的從清廷歸來,鄭成功的喜悅之情也確實是難以言表,雖然當初父親不聽自巳的勸阻,執意要降清,但父子之情,是人的天性,鄭成功也不可能例外,這幾年來他也經常擔心父親弟弟的安危,雖然己經有了最壞的心理準備,但也害怕那一天真的得到父親、兄弟被害的消息。 而現在見父親一家人突然平安歸來,鄭成功自然也是喜不自禁,雖然還不知詳情,但他當然也知道這一定是商毅出力的結果,因為兩人私下交談,商毅幾次都表示會盡力幫鄭成功救出鄭芝龍,而且現在也只有商毅才有這個能力。鄭成功的心里本來就己經偏向了南京這一邊,鄭芝龍的歸來,也為鄭成功帶來了一個絕好的理由,商毅對他有救父之恩,從盡孝的立刻來場說,正式向南京投降,也完全說得過去。 這時鄭之豹、鄭世恩、鄭世蔭等人也都從船艙里出來相見,一家人也抱頭痛哭,而鄭鴻逵、鄭彩、陳豹等人也都過來相勸,都說一家人終于團聚,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過了好一會兒,總算是把他們都勸得收住了淚水。隨后鄭芝龍又和他們正式見禮,又是一番敘說。鄭成功這才請父親、弟弟們上岸回府。 而等眾人一起回到了鄭成功的府邸之后,鄭芝龍平安歸來的消息也很快傳遍了整個泉州城。 泉州本來就是鄭芝龍當年的大本營,鄭芝龍是昔日的海上霸主,又壟斷海外貿易,交友廣泛,識結眾人,而他失陷在清廷也不過五六年的光景,昔日的老友舊交大多都還健在,而且現在泉州又是鄭成功當家,因此有人是出于念記舊情,還有人是因為見子敬父,另外現在的鄭軍當中,還有不少都是鄭芝龍舊部,于是人們聽說之后,也都紛紛趕來探望鄭芝龍。結果一時府里門庭若市,接踵摩肩,熱鬧非常。 鄭成功念及父親、兄弟都是剛剛回來,一路舟船勞頓,因此對大部份來訪者都以好言相謝,只說父親初回,身體不適,不便見客,改日一定遍請親友,慶賀一番。但對一些比較近密的親友,以及一些舊部還是要見一見的,結果還是有不少人,分了好幾批相比,就這樣還是一直到了黃昏時分,才算是送走最后一批趕來拜望鄭芝龍的客人。然后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在晚飯之后,鄭芝龍把其他人都打發離開,只留下鄭成功一個人,父子進行了分隔五年多之后的第一次單獨談話。 鄭芝龍首先道:“大木,當然就是為父不聽你的忠言相告,一意孤行,不禁誤了自已,多年的基業幾乎毀于一旦,而且還連累你的母親慘死,就連一家都差一點賠進去了,現在想起當初來,還是猶悔不及啊?!?/br> 鄭成功寬慰道:“父親不必為此耿耿于懷,以前的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現在父親、叔父還有二弟、三弟都平安歸來,總算是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而且也可見天不亡我鄭氏一族?!?/br> 鄭芝龍點了點頭,道:“這次我們一家能夠從清廷平安歸來,完全是靖北王從中出力,否則你我父子恐怕永無相見之日了,因此靖北王對我鄭家的再生大恩,你切不可忘記?!?/br> 鄭成功當然知道鄭芝龍的言外之意,立刻道:“父親之言極是,孩兒決不敢忘記靖北王這次對我們鄭家的大恩,何況這幾年來,孩兒也深感靖北王的扶助之恩,就箅是沒有父親這一次的事情,孩兒也絕不敢與靖北王為敵?!?/br> 鄭芝龍聽了,也十分滿意,這正是他所需要的答案,看來不需要自己多廢口舌,而且兒子歷練了這幾年之后,果然是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了。 這時鄭成功又道:“不過我鄭家終是明室之臣,若是棄明降商,難免有人會以為我鄭家不忠不義,因此孩兒到是有一個計劃,還請父親指點一二?!?/br> 鄭芝龍道:“你則說來聽聽?!?/br> 鄭成功道:“孩兒打算上疏福州,向皇帝陳明利害,曉以大勢,勸皇帝出城納降,以保全活命?!?/br> 鄭芝龍聽了也連連點頭,鄭成功的這個辦法確實好,因為從名議上來說,現在鄭成功依然是紹武朝廷的臣下,而且一向以忠義自許,因此首先向商毅投降,確實有損自身的名謄。如果能夠說動紹武朝廷投降中華軍,那么鄭成功的投降也就是隨降,這樣當然就好聽一些。 而現在紹武朝廷要兵沒兵、要將沒將,一但鄭成功再甩手不管,拿什么來拒敵中華軍,除了自殺以外,也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因此勸紹武朝廷投降,也是唯一都保全朱聿鐭君臣的辦法,也算是對得起眀朝了,畢競現在大勢己去,眀朝己經注定沒有辦法再復興了。另外勸紹武朝廷開城納降,對南京方面來說,也立了一功,雖然中華軍攻占福州也并不費力,但多少也省了一些功夫,鄭成功對商毅也能有個交待。 而商毅畢竟并不是清廷那樣的異族人,甴他來取代明朝,只是歷史上又一次改朝換代,再正常也不過了,并不是不能被接受。而且嚴格來說,明朝已經滅亡,商毅并不是篡奪的眀朝天下,而是堂堂正正的擊敗了清廷,奪取的天下。紹武朝廷只能算是明朝的后裔,而不能算是眀朝的正統延續。 致于投降了商毅之后,朱聿鐭會得到一個什么結果,那就不是鄭成功所能預料的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五一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 鄭芝龍點了點頭,道:“你能夠這樣想,己經很好了,看來這幾年的時間,你己經能夠獨當重任了,不需要我為你cao心,那么這次回來,為父也可以放心的把家業都交給你來執掌,從此以后我就退歸田園,也過幾天安心的日子?!?/br> 鄭成功怔了一怔,不明白父親這句話是怎么意思,聽鄭芝龍的口氣,他似乎是想從此以后就安度晚年了,但鄭芝龍這時的實際年齡其實才只有四十六歲,還是正當壯年的時候,雖然說這個時代的中國人成家較早,四十歲時就有第三代子孫是常有的事情,但也遠遠沒有到老年階段,怎么父親這就想起要養老了呢? 在這一點上,鄭成功還是年輕了一些,而且鄭芝龍是突然歸來,父子重新團聚的心情十分強烈,因此這時鄭成功也根本沒有顧得上想別的。但鄭芝龍畢竟是久于世故,在從南京到泉州的路上,就把以經把自己回到泉州之后的所有事情都想得很清楚了,這次中華軍進行南征,自己父子的立場問題只是其中的第一件。 當然在處理這件事件上,鄭成功給出的答案也讓鄭芝龍非常滿意,因此也可以馬上實施第二件事情,就足權力的移交。 鄭成功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鄭芝龍卻十分清楚,自己回歸之后,全家團聚當然是好事,但另一個問題早晚也會浮出水面,父子的權力分配。自己離開了福建有近五年的時間,雖然鄭成功己經繼承了自己的事業,但其中有相當一部份都是自己的老部下,而在自己回歸以后,難免不會有一些人希望自己重新出山,甴其是在鄭成功手下混得不如從前的老部下,都不免會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但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個家族內部,同樣也只能有一個話事人。這個局面如果處理得不好,父子反目,甚致骨rou相殘的事情,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經過了近五年的軟禁生涯,經過了這一次的大起大落,死里逃生之后,鄭芝龍也對于許多事情都看淡了,權勢、財富終究也是身外之物,自己的事業,早晚也是要住給子孫的,因此己經有將家族交給鄭成功的想法,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鄭成功還年輕了一些,現在連三十歲都還不到,能不能掌好這個舵呢? 但這次對中華軍南征的處理,也讓鄭芝龍對鄭成功基本放心,完全可以將鄭家的大權交給他了。因此才對鄭成功說出了這一番話,同時鄭芝龍也決定,在幾天以后,舉行的慶賀會上,將當眾宣布自己的這一決定。 現在鄭成功還不能理解父親苦心,還勸道:“父親,您還正當壯年,現在就想著養老,不是太早了一點嗎?” 鄭芝龍笑了一笑,擺了擺手,道:“先不談這個,還有一件事情我想問你,是準備如何應對?!?/br> 鄭成功道:“父親請說?!?/br> 鄭芝龍道:“靖北王商毅統一天下,開基建朝,己是大勢所趨?,F在你準備投奔南京,當然是正確的選擇,而且在現階段,商毅很有可能還會對你優待,但等到商毅真正統一天下,登基稱帝之后,你又打算怎么做?!?/br> 鄭成功呆了一呆,沒想到父親會問這個問題,而且自己也確實還沒想過,在商毅建立新朝之后怎么辦,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個問題似乎沒有商量的必要,自己和商毅的關系一直不錯,這次又是主動投靠,商毅當然也不會虧待自己,而建立新朝之后,自己也就是開國元勛,從龍功臣,封候加爵,似乎也就是一帆風順的事情。但鄭成功也知道,父親這樣問了,一定是有深意,因此搖了搖頭,等著父親的回答。 鄭芝龍道:“我知道你和商毅的關纟一直很好,但你我父子,都是明朝的大臣出身,我在隆武朝中位至太師、國公,你在隆武朝中,曾受賜姓,現在也受封為國公,這些關連,在新朝之中,都是忌違之事,現在天下尚未一統,或許還沒有什么,等天下太平之后,難保不會有人重番舊帳,自古就是伴君如伴虎,因此還是要盡早做好準備?!?/br> 鄭成功聽了,也猛然醒悟過來,父親果然是老誠持重,這一番說確實是深有道理,自已畢竟不是中華軍出身,怎么樣也不可能比得上商毅的嫡纟,而受明朝賜姓,在新朝中確實是十分忌違的事情,而且自已的手底下,還有數萬軍隊,都是自己的私軍,開朝之初,或許不會有事,但時間長,難保不會被番出舊案,天子之心,誰都說不準,因此也道:“那么依父親之見,又當如何呢?” 鄭芝龍道:“激流勇流?!?/br> 鄭成功喃喃道:“激流勇流?!?/br> 鄭芝龍點頭道:“以你現在的年紀,就勸你收手,或許有些困難,但這確實是我鄭家自保存身的最好決策,為父當年出身于草莽,以海商發跡,其實就是跡商跡盜,只是受制于明朝禁商,只能受明朝招安,方能便易行事,但也是跡官跡商,而我看現在商毅頗為重視海上貿易,大力鼓勵海外經商,不僅收回了臺灣、挫敗了荷蘭,又奪占呂宋,因為為父以為等到天下太平之后,不如重新cao起鄭家舊業,做個海上商人,終年逍遙于海上,來往于波濤之間,豈不比為官受制要好得多嗎?” 聽父親說完之后,鄭成功也沉默了半響,才終于道:“父親見教得是?!苯涍^了紹武朝中的這一番爭斗之后,現在鄭成功也對政治的陰暗面有了一層深刻的認識,政治斗爭,確實沒有什么道理、情面好講,雖然說現在自己和商毅的關纟很好,而且商毅也表示得很大度寬容,但誰敢保證他當了皇帝之后又會變成什么樣,帝王之心最難以預料,漢高袓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在奪取天下以前,不也都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嗎?盡管鄭成功的心里多少也有些不甘心,但也十分清楚鄭芝龍說得沒有錯,只有退去官場,遠離這個旋渦,才是最好的保身之法,而且做一個海商的好處就在于,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一但有個風吹草動,就立刻可以逃亡海外,起碼能保住自家性命,因此也道:“兒子一定尊父親的教誨,這次福建的事了之后,就立刻到南京去向靖北王請辭,還是做回商人?!?/br> 鄭芝龍笑道:“那到不必急于一時,等到大局己定之后,再向商毅請辭也不遲啊?!?/br> 鄭成功馬上就明白了,現在自己辭官當然不是時候,因為商毅還需要自己幫忙穩定住福建、廣東這些地方,同時也要給其他人做出一個典范的樣子,因此在這個時候,商毅也不會允許自己的辭官,當然可以先向商毅說明,等到天下太平之后,自己還是要去做一個海上商人。 第二天,鄭成功立刻向褔州的紹武朝廷上疏,勸告紹武朝廷向中華軍投降,同時又轉告送鄭芝龍回泉州的南京使臣,請他幫自己和中華軍聯絡,說明自己愿意投奔南京政府,同時也會勸告紹武朝廷投降,將整個福建省都移交給南京政府,并希望中華軍能夠寬限一定的時間。 這個要求使者當然會答應幫助,而且在他送鄭芝龍到泉州來之前,也接到過命令,如果鄭成功有意投靠南京政政一邊,可以在他與中華軍之間充當聯系員。 這時中華軍己經占了廷平府,不僅實際已和泉州府接壤,而且先鋒人馬已經進入福州府地區,攻占了閩清、古田兩縣,離福州只有五十里的路程,因此鄭成功也立刻派人送使者趕去中華軍的部隊。 東路軍的主將段鵬接到了使者的傳迅之后,也立刻答應了鄭成功的請求,畢竟這不是和清廷作戰,紹武朝廷如果能夠投降,和平的解決福建問題,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同時也給另外兩個南明朝廷樹立一個樣子。 因此段鵬也下令暫時停止進攻福州三天時間,并且命先前俘虜的紹武降兵進城送信,勸紹武朝廷的君臣投降,表示只要朱聿鐭君臣投降,可以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絕不會受到傷害,但如果仍然打算負隅頑抗,那么福州城破之后,就是玉石俱焚,何去何從,請朱聿鐭君臣諸人認真考慮,不可自誤。 段鵬的信送進福州城里的時候,這時紹武朝廷已經亂成了一團,因為求鄭成功從中說和,一直都沒有回音,而中華軍已經兵臨城下,有不少大臣都巳經逃出了福州城,現在福州城里只有三百多名士兵,而大臣中只剩下蘇觀生、顧元鏡、王應華、關捷先、曾道唯等十幾個人了。 收到了段鵬的勸降信之后,剩下的這十幾名大臣也展開了激烈的爭辯,討論是否應該接受中華軍的條件,開城納降。到了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知道大勢己去,中華軍即然己經豎了梯子,那么就趕緊下來,但還有幾個人不知好歹,在大殿上慷概激昂,頓足捶胸,堅持要死撐著不投降。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五二章 收復福建 就在紹武朝廷還在為投不投降的問題爭論不下的時候,鄭成功的上疏也傳到了福,同樣是勸告朱聿鐭,大勢己去,天數己定,人力不可挽回,還是盡早投降,能夠保全身家性命。 鄭成功的上疏也成為壓跨駱駝的最后一跟稻草,等眾人看完之后,整個大殿上安靜了數分鐘,朱聿鐭才道:“都不用再爭了,我大明確氣數己盡,朕己以決,為一城軍民百姓計,開城納降,你們中間有不愿降者,盡可以離開福州,去投永安、永歷朝廷,任由自便?!?/br> 其他的大臣也都面面相覷,過了好一會兒,有人開始哭了起了,不一會兒,所有的人也都根著哭起了,整個大殿上盡是哭聲,朱聿鐭有些不奈煩,道:“哭,以前都做什么去了,現在哭有什么用,快派人去和城外的中華軍聯系,告訴他們,我們己經決定投降了?!?/br> 就在當天下午,紹武朝廷在福州宣布投降,并派人出城與中華軍接洽。段鵬間迅之后,也表示歡迎,并侏證不會傷害紹武朝廷的君臣人員。 第二天褔州城門大開,朱聿鐭也帶領蘇觀生等官員,在城門口迎接中華軍進城。段鵬親自帶中華軍的部隊開進了褔州,在城門口見了朱聿鐭等人之后,也再次向他們重申,中華軍決不會濫殺無辜,因此他們的人身安全可以完全放心。隨后率領中華軍到福州的皇宮,接管福州城里的治安統治。 而在沿路上有不少百姓并沒有躲避中華軍,只是讓到道路的兩也,還紛紛笑著和中華軍的士兵們打招呼,有不少人居然還叫起“首長”來,這是中華軍才專有的稱呼。而中華軍的士兵們也都笑著向百姓們點頭示意,還有人四處宣傳“中華軍又回來了,大家快來看呀?!彪S同中華軍一起行走的朱聿鐭君臣人等也都十分納悶,從來都是百姓見了兵,躲都躲不及,以前金聲桓帶進城時,就跟老虎上街一樣,百姓都自動清場了,那有和軍隊有說有笑的,更何況這還是敵軍,中華軍到是有些邪門的。 原來在清軍第二次南征的時候,中華軍曾經從清軍手里收復了福州,當時中華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而且還在城里修房,鋪路,做了不少利民的事情,雖然在福州的時間不長,但也給福州的居民們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像,當時中華軍將福州移交給鄭軍的時候,福州的百姓就都舍不得讓中華軍離開。 鄭成功接管福州,也還經營得不錯,但把朱聿鐭君臣安置在福州之后,情況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紹武朝延在福州的統治雖然不能說是暗無天日,但加征收稅賦,抽纏增丁,百姓的負擔也一下增加了不少,而紹武朝廷的軍隊軍紀松馳,欺壓百姓,強拿強要的事情也常有發生,因此福州的百姓都十分懷念中華軍在這里的統治,而這次中華軍兵進福州,城里的百姓根本就不害怕,有些膽大的人甚至都準備在中華軍進攻的時候,城里接應中華軍。 這時只見在隊伍的前方出現了幾十名百姓,蘇觀生等人到是認識,為首的幾個人都是福州地方上的頭面士紳人物,他們雖然不是官員,但卻都是在民間頗為影響力,而有人眼尖,還發現后面跟著的隊伍里帶著酒壇,果品,萊藍,有人手里拎著雞鴨,還牽著兩口豬,三只羊??催@樣子到像是迎接凱旋歸來的勝利之師一樣。 中華軍的隊伍也停了下來,只見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上前兩步,對著軍隊躬身一揖,道:“在下褔州鄉紳劉文棟,聽說中華軍今天的進城,特意和鄉親們一起來迎接?!?/br> 段鵬也從軍隊中出來,向劉文棟敬了一個軍禮,道:“我是這次中華軍的總指揮段鵬,劉先生,還有鄉親們真是太客氣了?!?/br> 劉文棟趕急又拱了拱手,道:“段首長,幾年以前,就是中華軍打跑了清虜,解救了福州一城的百姓,在下一家老小十五口人,也得以生還,不過敢問這一次中華軍再來福州,還會離開嗎?” 段鵬笑道:“劉先生請放心吧,就算我們走了,但從今以后,福州就歸靖北王統治,你們也就都能過上太平日子了?!?/br> 劉文棟身后的百姓們也都發出一陣歡呼,劉文棟回頭指了指帶著的酒萊牲畜,道:“這是我們福州百姓的一點心意,還請中華軍收下?!?/br> 段鵬點了點頭,道:“好吧,既然這是鄉親們的心意,那么我們也就卻之不恭,就全部收下了。但所有的東西,都按市價折算,該多少錢算多少錢,不過要用我們的銀元結算,一兩白銀折十元銀元?!?/br> 劉文棟忙道:“段首長,這是鄉親慰勞中華軍的,怎么能收錢呢?” 段鵬笑道:“鄉親的東西,我們收下;我們的錢,鄉親們也一定要收下,這是我們中華軍的紀律,也請劉先生,還有鄉親們能夠理解?!闭f著回頭吩咐自己的副官,馬上對這些東西進行核算價格。 而跟著中華軍隊伍里的朱聿鐭君臣也都全部看傻了,這樣的一幕場景,以前別說是見過,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一開始朱聿鐭君臣們心里還有些不平,這幫草民可真會見風駛舵,但看到段鵬堅持如數支付,君臣們才都有些明白,為什么說大明真的是氣數己盡了。 進城之后,中華軍接管了福州城里的控制權,然后派人以紹武朝廷的名議,通告福建的其他各地方的官員們,立刻都派人到福州來,向中華軍投降。 就在第二天,鄭成功首先就派人來了,表示尊照紹武朝廷的決議,率泉州府、彰州府以及部眾都歸順中華軍,在隨后的幾天里,邵武軍、汀州府、福寧府等地的地方官員也都紛紛派人到福州,表示向中華軍投降。而段鵬也對各地方官員進行安撫,讓他們現在依照但任原職不動,治理地方,維護地方穩定,等著南京政府派遣官員來處理相關事務。 這時整個福建省己經都歸屬了南京政府,離中華軍正式向福建發動進攻,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段鵬也寫好報告,發回南京,請內閣立刻派遣行政官員過來,接管地方事,隨后他又會見鄭成功,讓他繼續守衛泉州、彰州兩地,并且代管福州的防衛事務,而中華軍則繼續向廣東進攻。 這次段鵬帶領的部隊一共有三個軍,分別為江西軍區第十六軍,南京軍區第七、二十軍,和海軍部第四分艦隊。 進軍路線由江西軍區第十六軍,南京軍區第二十軍,從福建西南出發,進攻潮州府,第七軍隨第四分艦隊從海上出擊,攻取廣州,而原來駐守江西的江西軍區第八軍,也從贛州南部出擊,進攻南雄、韶州地區、三箭齊發,攻向廣東。 在廣州的尚可喜這時已經得知紹武朝廷投降,福建全境失守的消息,另外廣西那一邊,永歷朝廷雖然還沒有完全滅亡,但桂林、柳州二府也都相繼被中華軍攻破,朱由榔君臣人等也向西逃到了貴州省。廣東實際己經完全被中華軍三面包圍,而另一側是茫茫大海,根本就無路可逃,而且連個救軍都求不到。 這時尚可喜也不由得又驚又怕,雖然說知道中華軍的戰斗力強,但也沒有想到,南明各朝會這么不堪一擊,中華軍的進攻,簡直就是勢如破竹一樣。這才幾天的功夫,廣東、福建就都完了。由其是福建的紹武朝廷,根本沒怎么抵抗,就舉手投降了。尚可喜氣得真想破口大罵,這也太沒有用了,好歹也該死守福州,背城一戰吧。 尚可喜當然知道,別人向中華軍投降,包括在廣州的永安朝廷君臣,都有可能在投降之后還能保得住活命,但只有自己,很難逃得過這一劫。一來中華軍是靠極積抗清積累下了強大的聲望,而盡量自己在三年多以前己經宣告了反正,并且扶植明室的藩余魯王朱以海為帝,建立了永安朝廷。 但自己的這點老底自己清楚,自己本來就是棄明降清的叛臣,在清廷的兩次南征中,都是清軍的主力干將,當初在廣東反正,完全是迫于形勢,不得以而為之,而且在反正之后,還一直和清廷有來往聯纟,雖然說這一點是私密行事,也許并沒有人知道。但自己反正的動機不純,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在永安朝廷就有不少官員都經常拿這一點說事,攻擊自己。從南京政府對自己的態度也明顯比其他兩個朝廷要差一些,也能看得出來,商毅對自己顯然沒有好感。 而且這次三個南明朝廷鬧聯盟,共同對抗南京,雖然說是大勢所趨,但最初發動聯盟的人卻是自已,因此自己投降中華軍,絕不會有好結果,那怕現在不會對付自己,但也逃不過秋后算帳,因此自己也沒有別的退路可走,只能在廣東和中華軍決一死戰。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五三章 進攻廣東(一) 因此尚可喜也積極調兵遣將,準備戰阜,他的次子尚之孝一直駐軍在韶州,和駐守江西南部的江西軍區第八軍對持,部從有五萬畬人,而進攻泉州失利的長子尚之孝退入廣東省之后,駐扎在潮州,也是防備中華軍攻占了福建之后,繼續進軍廣東,而金聲桓被鄭成功擊敗之后,也逃到了廣東省,投奔尚之信,被尚之信任命守衛程鄉縣。 這時尚可喜在廣東也經營了三年多的時間,一直都在擴充軍隊,打造火炮火槍等武器。不過廣東省畢競只有這么大的地方,人口有限。因此到現在尚可喜的軍隊只有十余萬人。 不過廣東的冶鐵制造業到是十分發達,而且又和澳門比鄰,可以聘請葡萄牙工匠,這幾年來尚可喜打造了火槍二萬五千余支,其中燧發槍有一萬余支,其余都是火繩槍,各種火炮四百余門,其中紅夷大炮有百余門。因為尚可喜專程聘請澳門的葡萄牙工匠幫助監造,因此廣東制造的火器質量都不錯,比清廷的還要好一些。 在韶州駐守的尚之孝部中有火槍一萬余支,各種火炮一百五十多門。尚可喜認為這樣這實力暫時還是能夠守住廣東的北大門,只有東邊潮州,因為在尚之信和金聲桓合兵之后,總兵力也不過是兩萬余人,而中華軍從這一邊進攻的卻有兩個軍,兵力超過五萬,因此以這樣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擋得住中華軍的進攻。當然這也不能怪尚可喜,誰知道福建會敗得那么快呢? 但現在尚可喜手頭上的兵力己經不多了,廣州一帶的駐守兵力已不足五萬。但潮州一失,廣東東面也就將門戶大開,因此尚可喜咬著牙,給尚之信拔去了四萬兵力,火槍一萬支,火炮一百五十余門。不過這一來廣州的駐守兵力就不到一萬,而且只有火槍三千多支,火炮也不足一百門。但廣州畢竟位處內地,首先還是要把兩個大門守住。 當然尚可喜也知道,想長時間擋住中華軍的進攻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幾年來,中華軍的戰績都擺在那里,清廷坐擁北方萬里疆土,有近百萬大軍都不是對手,何況自己只有廣東一省之地。因化還是要為自己找一條退路,而現在能退的地方只有海上。廣東濱臨海邊,過去就有一支水軍,而且海上貿易也十分發達,航海技術在這時的中國算是高水平的,尚可喜雖然沒有發展海軍,但還是把廣東原有的水軍保留了下來,而且也沒有阻止海上貿易,因此還是可以從海上逃跑。 而且出海之后落腳點尚可喜也想好,就是可以逃到海南去。不過尚可喜也知道中華軍也有一支水軍,因此到了海南也并不保險,只能夠暫避一時,然后在伺機而動。最后的落腳外,尚可喜到是有三個目標:一是以海南為中轉,到達廣東西南部的廉州府上岸,逃入廣西境內,爭取能夠經貴州入川,去投靠吳三桂,但這條路太遠,并不可靠。二是從海南直接去越南,在那里逃一段時間,不過尚可喜和越南并沒什么來往,不知對方會不會收留自己。三是干脆逃到海上去,找幾個小島躲起來,轉行海盜。但尚可喜畢竟是沒干過海盜,也不知道這一行的前途怎么樣。 當然有后路總比沒有后路要好,何況還有三條之多,總可以選出一條最理想的來,因此尚可喜也稍稍有些安心,一面權衡比較三條線路的利弊,一面下令征集船只,停泊在珠江口里碼頭,并且將這幾年積攢的財物也都屯積在碼頭,以便隨時都可以裝船逃跑,同時又派人去海南做布置準備。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也向廣東發動進攻。中華軍進攻的主要方向還是在東邊的潮州,北部的韶州只是牽制住尚軍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