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節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劉平原用槍管敲了敲他的頭,認真的道:“誰說這是你們的營盤,明明是老子三十七營先到的?!?/br> …… 中華軍的班長宋士孝聽偵察兵說在前面的萊地是有一群清兵正在睡覺,于是帶著全班的士兵摸上去,想抓幾個俘虜。 這時天色正暗,冷風勁吹,疲憊之極的清兵們都蒙著毯子,裹著身體,在萊地里呼呼大睡,宋士孝帶領著全班的戰士己經摸到了清兵當中,但也沒人查覺。 一個士兵輕聲道:“班長,咱們抓幾個,這可有一二百,隨便咱們抓后?!?/br> 另一個士兵道:“要是能全抓回去就好了,可惜咱們只有這幾個人,人手太少了?!?/br> 宋士孝眼珠一轉,道:“誰說人少就抓不了,你們看我的?!闭f著拾了一頂清兵的帽子,帶在自己頭上,然后踢了踢在腳邊睡覺的清兵,道:“快起來,快起來,要集合了?!?/br> 那個清兵從睡夢中驚醒,揉了揉眼睛,道:“起來干嘛,趙統領走了嗎?” 宋士孝道:“趙統領早就走了,現在就剩你們了,還不趕快起來?!?/br> 其他幾個中華軍的士兵也都找了頂清兵的帽子帶上,然后散布到清軍群里,一個個的拉,一個個的喊,揪耳雜、用腳踢。但這些清兵實在太累了。都不想動。 這時士兵謝安家忽然叫著:“中華軍快追上來了,起來快走呀?!?/br> 這一句話果然有用,一個清系立刻問道:“中華軍在那個方向?!?/br> 宋士孝罵道:“中華軍已經追上來了,趙統領朝東南方走了,再不起來動身,就不管你們了。你們再不走,等中華軍追上來了,看怎么收拾你們?!?/br> 一聽說中華軍要追上來了,清兵們頓時就慌了起來,趕忙你推我,我叫他,一片喧鬧:“快起來,快走啊,中華軍追上來了?!薄摆w統領早就走了?!比缓笠粋€個都從地上爬起來,卷毯子,清東西,好一陣忙亂。 宋士孝道:“快!等不及了。馬上都跟我走?!?/br> 清兵們聽了,這才罵罵咧咧的都動了身,糊里糊涂的跟著宋士孝走了。等清軍的隊伍浩浩蕩蕩走進了一塊低洼的平地上,宋士孝讓他們在一個高臺前站好,只聽高臺上有一個聲音道:“我們是中華軍,你們都被俘虜了?!?/br> 這時只見火把通明,清兵們這才看清,周圍全都是中華軍的士兵。 這一下子就抓了五百多人。 …… 十七軍三十三旅六十九營的營長石自賢帶領著隊伍追了一天,只累得腰酸腿軟,扎好了帳蓬之后,正要躺下來睡覺,這偵察兵來報告,在前方西南小村里發現有一小股清軍,大約有十幾個人的樣子,離這里只有二三里路。 石自賢聽了,也立刻下令,讓二一七排的新任排長劉禮明帶著張繼龍、王克軍、張剛等十幾個戰士去抓俘虜,大約一個多小時以后,抓俘小組帶著十余名抓獲的清兵回來了。 石自賢也顧不上睡覺,親自在帳蓬點著燈里審訊起俘虜來。 “你是什么官職?” “校衛?!?/br> “什么名字?” “劉禮亮?!?/br> 這時,正在帳蓬外面向同伴說述如何抓住這一批俘虜的排長劉禮明,猛然停住了話頭。轉身沖進了帳蓬里。在燈光下清兵俘虜和劉禮明對視了一會兒,突然抱在一起,都放聲大哭起來。 “哥,沒想我抓的俘虜是你呀!” “兄弟,原來是你啊,你不是跟著英親王的人馬一起出戰了嗎?我還以為你不在了,你還沒死??!” “是??!哥,我歸順了中華軍了?!?/br> “???你已經投降了中華軍了?!?/br> “對呀!我在戰場上被中華軍抓住了,首長們沒有殺我,還讓我參加中華軍。在進攻朱仙鎮的戰斗里我立了功,現在剛當上了排長,這里可比清軍那邊好多了。哥,咱們都是漢人,是被清軍逼著當了兵,在戰場上殘殺咱們自己人,哥,你也趕快投降吧?!?/br> “好??!兄弟,你說得對,其實我也不想在清軍那邊干了,投降中華軍了?!?/br> 這一幕到把帳蓬里的人都看呆,石自賢笑道:“好了,劉禮亮,你們兄弟兩到是團圓了,歡迎你哥哥加入中華軍呀?!?/br> 這時劉禮明擦了一把眼淚,道:“大人,我也要立個功,就在前面五六里地,是清軍統領黃輝的部隊住在那呈,有一千二三百人,我帶你們去抓他。就當是我給中華軍的見面禮?!?/br> 結果到了天明的時候,六十九營押著一千三百多名俘虜,興高彩烈的回歸開封。 …… 這樣的小故事實在太多了,多得就如清軍遺棄在路上雜物,俯拾皆是。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二八章 中原大戰的最后一戰 從開始順序上來說,豫北戰役是中原大戰中進行的第三個大戰役,但從結來時間上說,它卻是中原大戰中最后一個結束的戰役。就在開封戰場上的清軍不戰而退,中華軍正在忙著追抓清兵,收繳戰利品的時候,在豫北戰場上,中華軍還在進行著中原大戰中的最后一戰,攻取邯鄲之戰。 在中華軍取得了辛莊營鄉大捷之后,周少桓和童大勇率軍繼續進攻,直取邯鄲。退守到邯鄲的瓦達克一面在城中駐守,一面派人向丘縣的清軍求救。 在萬堤鎮失敗以后,進攻大名府的清日聯軍剩下的兵力還有五萬五千余人,其中日本軍隊約有四萬五千左右,而清軍只剩萬余人了。雖然這時中華軍的主力己經移師到彰徳府一線,但清日聯軍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再來進攻大名府,因此聯軍的主將譚泰和酒井忠勝只能退守到丘縣。 但收到了瓦達克的求援之后,譚泰也不能坐視不管,一來是邯鄲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一但邯鄲失守,丘縣恐怕也保不住,另一方面駐守邯鄲的是多羅郡之瓦達克,他可是代善的七子,也是禮親王爵位繼承,不是譚泰一個固山額真能比的,現在他向譚泰救援,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而且經過了萬堤鎮、辛莊營鄉兩敗之后,清軍的這次南下增援,重新打通中原的路線計劃也己經基本宣告失敗,身為主將的瓦達克和譚泰自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受到處罰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瓦達克頂多只是被削去軍職,但這個鐵帽子王是不會去掉的,而譚泰一但棄職罷官,就什么也不是了,因此必須再立一點功勞,將來也可以減少一些自己的處罰。 因此想來想去,譚泰都覺得,無論是于情于理,自己都應該去救援邯鄲,于是也立刻整兵出擊。當然以譚泰的兵力,是沒法去救援邯鄲的,只能還是借助日本的兵力。 這時日本軍在在萬堤鎮大敗,人馬損失過半,隨軍的大名都丟了三個,酒井忠勝本來不打算在出戰了,只想盡快撤軍,早日回到日本去。但畢竟是身在異國他鄉,而且日本軍隊的一應糧草供應都是甴清廷提供,吃人嘴短,現在清廷面臨危局,有救于自己,總不好見死不救。另外酒井忠勝和譚泰的情況也差不多,就這么回到日本去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的,如果打一二個勝仗,那怕是小勝仗,回去之后對徳川家光也有個交待,這次出兵中國,總算也不是一事無成。 同時酒井忠勝心里多少還是有一些不服,認為中華軍只不過是仗著火器利害,勝之不武,如何論士兵的勇武并不比日本士兵強,輸得實在有些不甘心。而這一次中華軍正在全力進攻邯鄲,如果清日聯軍從中華軍的背后發動襲擊,打中華軍一個措手不及,并且和邯鄲城里的清朝聯軍里外夾擊,到是大有取勝的把握。因此最終還是答應了譚泰的要求,最后一次出兵。 結果清日聯軍五萬余人,離開丘縣,向邯鄲進發。 其實周少桓在出兵進攻邯鄲的時候,早就已經預計到丘縣的清日聯軍有可能會來救援邯鄲,因此也在丘縣到邯鄲之間的道路上布下了許多偵察兵,打探丘縣的清日聯軍動向。結果聯軍一出丘縣,周少桓就收到了偵察兵的報告,于是也馬上在丘縣到邯鄲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準備伏擊清日聯軍。 雖然說譚泰和中華軍交手不多,但這幾年來耳濡目染,也聽說過不少,當然知道中華軍一向善于圍城打援,因此一路上也走得小心翼翼,派出大量探子,在前方以及左右打探。 但中華軍并沒有早早預設伏軍,而是先在丘縣到邯鄲的必經之路的險要所在設下了阻擊陣地,攔住了清日聯軍的道路,聯軍一連攻了二天,都沒能夠攻破中華軍的陣地,反而損兵三千六百余人。而就在這時,譚泰和酒井忠勝又收到一個惡迅,丘縣失守了。 原來清日聯軍出了丘縣之后,周少桓一面布置陣地,阻擊聯軍,一面下令駐守大名府的中華軍出擊,進攻丘縣。這時丘縣的駐守兵力不足五千,而且士氣低落,軍無戰心,因此中華軍殺到丘縣之后,并未廢多大的力氣攻城得手,取下了丘縣。 這一下清日聯軍向前突不破中華軍的陣地,向后己無路可退,進退維谷,連譚泰也都不禁有些慌了手腳。而就在這時,中華軍這才集中大軍,分左中右兩路出擊,向聯軍發動進攻。 到了這個時候,清日聯軍已經軍心大亂,當然抵擋不住,結果被中華軍殺得大敗,只好向北撤退,人馬一直退到了順徳府巨鹿縣,才算是收住了腳,不過人馬也損失了一萬余人,基本都是日軍。而清日聯軍被擊敗之后,邯鄲的瓦達克自然也無法再駐守下去,只好棄守了邯鄲,也向北撤退,退到了順德府。 而中華軍趁勢攻占了邯鄲縣,隨后又繼續向北進軍,而清軍這時根本就不敢和中華軍交戰,見中華軍繼續北進,立刻又放棄了順徳府,依然北逃,而且瓦達克和譚泰兩股人馬合兵一處,這一次又退守到了真定府。而在此同時,奉命進攻山東的博洛得知聯軍失利撤兵以后,也不敢繼續在山東與中華軍對持,也撤軍退回到河間府駐守。 中華軍于十一月八日進駐順德府的治所邢臺,這時河北南部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也均為中華軍所有了。 真定府,也就是另一時空里的石家莊市,說是北京的門戶,也毫不為過,其實如果這時中華軍繼續進軍的話,清軍依然不會迎戰,還會繼續撤退,至少保定或河間府去。不過這己經不屬于中原大戰的戰區了,因此周少桓、童大勇誓時駐兵唐山、巨鹿、清河等地,向南京告捷,并聽候下一步的指令。 直到這時,中原大戰才算全部結束。 中原大戰是在清順治六年(1649年)八月五日中華軍發動進攻宿州戰役開始,一直到同年十一月八日,中華軍攻占順徳府正式結束。前后一共整整進行了三個多月,九十四天。戰場是以河南盾為中心,波及到江蘇、山東、河北四個省,整個戰場范圍東至江蘇邳州、西抵河南洛陽,南達河南息縣,北臨河北邢臺。東西、南北的直線距離均超過了六百公里。 在這方圓近二十萬平方公里的戰場上,一共進行了徐州戰役、豫南戰役,豫北戰役,開封戰役四個大規模的戰役,而小型戰役,更有數十場,據后來的統計,雙方參戰人數超一萬人以上的戰役,就達到四十三場,如果算上一萬人以下的戰役,已經不可能完全統計清楚了。 雙方參戰的兵力是:清廷一方累計投入兵力總數為七十三萬四千,其中清廷軍隊六十一萬二千,日本軍隊八萬五千,朝鮮軍隊三萬五千;而南京政府一方共計投入淮南、山東、湖廣、南京四個軍區,十三個軍的兵力,士兵人數總計四十萬零三千一百二十七人,其中在這次戰爭中,甴投降的清兵轉換成為中華軍的士兵人數,是六萬三千七百七十六人,另外還有鄭成功的二萬余兵力。 雙方的兵力相加,超過了百萬,而出動的民役、勞工更是達到了三百余萬,在中國戰爭史上,這絕對是進行時間更長,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戰爭范圍最廣的一次戰役。 在這一場幅員遼闊、曠日持久的戰斗,最終是以中華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所進行的四次戰役,中華軍全都獲勝,總共殲滅清軍士兵二十九萬四千、日軍士兵三萬八千,朝鮮士兵一萬七千,共計三十四萬九千余人;俘虜或是在戰場中投降付清軍二十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九,日軍二萬一千三百三十二,朝鮮軍一萬五千六百七十一,共計是二十五萬零二百二十二人;另外還有戰前起義、火線起義等清軍共計三萬五千二百二十五人。全部相加,共計是六十二萬四千余人,清日朝三國聯軍最后剩余的兵力只有十萬畬人。 中華軍在這一次戰斗中的傷亡人數為:陣亡七萬二千六百五十八人,傷四萬五千二百七十三人,戰斗減員達到十二萬人左右,不過在戰爭期間,有二萬八千五百二十七人傷愈歸隊,加上從清兵中轉化的士兵,實際減員不足三萬人。 而在這一次大戰中,死亡的百姓人數也超過了三十萬。 在中原大戰結束之后,中華軍占領了河南省的全境,江蘇省的徐州地區,河北省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地區擴大達近二十萬平方公里,人口曾加二百余萬人。 這時南京政府實際統制的區域,已經達到了八個省,總面積約有一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六百四十多萬,并且由長江流域全面擴展到了黃河流域。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已經基本全被南京政府占領。而且中華軍離北京最近的地方,還不足八百里的路程。 而經此一敗之后,清廷這時在關內僅僅只擁有河北、山西、陜西三省,而且精兵良將幾乎喪失殆盡,現在把全部的地方軍隊、民團相加,也不足三十萬,因此清廷在中國的統治,也己經進入了倒計時,而這時離清廷入關,僅僅只過去了六年的時間??梢哉f只要是中華軍愿稱,隨時都可以舉兵北進,攻入北京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二九章 接見鄭成功 十一月七日,雖然這時中原大戰最后一戰的勝利消息還沒有傳到南京,但南京政府的官員們都己經完全確信,自己已經取得了這一場關系到天下大勢的關建戰役的全面勝利。 各部門都在加緊統計有關中原大戰的各種相關指數,以及中原大戰結來之后的各項善后事宜工作,雖然幾乎所有部門都忙得不可開交,但每一個人的心情都十分愉快,因為到了這一步,誰都知道,這一次中華軍不僅僅是取得一場戰役的勝利,而是在統一天下的道路上,邁出了最為重要的一步。既使是最保守的人,這時已經開始憧憬未來的新朝會是一個什么樣子,而自已又將會在新朝中取得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有一批中下層的官員,還有一些文士及以一部份參政院的議員們,這時都己經迫不及待的上書南京內閣,或者是參政院,請商毅稱帝。理甴五花八門,當然不過都是一些什么明朝天數己盡,新朝當興之類的套話,或者是什么天像顯示,祥瑞出現等等。 好在是商毅早已經明令,只有收復了北京之后,才會舉行稱帝大典,正式立國,而且這個標準一直到現在也沒有變,因此內閣和參政院對請商毅稱帝的提案,也都一屢不予理睬。當然現在處理中原大戰的善后工作就是一大堆事情,也確實沒有精力來準備商毅稱帝的事情。因此商毅的靖北王的稱號,還是需要保留一段時間。 而這時商毅正在自己的王府里接見鄭成功。 這次鄭成功一共出動三萬二千多兵力,其中水軍有一萬余人,大小戰船一百六十余艘,曽經參加過中華伏波軍襲擊大沽口的海戰。但因為中原大戰都是陸戰,因此鄭成功的水軍都駐泊在海州,自己帶領陸軍參戰。 得知紹武朝廷聯合尚可喜,進攻自己的根據地泉州、彰州之后,鄭成功也急忙從前線分水旱兩路撤兵。水軍甴海路撤退,鄭成功帶領人馬,由陸路撤退,兩路人馬相約在寧波碰頭,然后一起由海路返回泉州。而鄭成功率軍到達南京,專程在拜望商毅。 見面之后,商毅也對鄭成功在這次中原大戰中的表現贊揚了一番,稱鄭成功給了中華軍很大的幫助,其實鄭成功也知道,中華軍根本不缺自己這兩萬人馬,自己率軍參戰,像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因此也不敢居功,十分謙遜。 雙方客套了一番之后,才把話頭轉到現在的南方局勢上來。談到這里,鄭成功也頗為激憤,忍不住將紹武朝廷的蘇觀生、金聲桓,還有尚可喜等人大罵了一通。 商毅笑著擺了擺手,道:“明儼,事己致此,你罵也無用,還是省些心力,以免急火傷身?!?/br> 鄭成功聽了,也不禁苦笑了一聲,道:“是成功失態了,還請大王見諒?!?/br> 商毅道:“這到是沒什么?不過我只想問明儼一句,回到福建之后,當如何應對?!?/br> 鄭成功道:“自然是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大不了就和金聲桓、尚之信大戰一場,我難到還怕他們不成?!?/br> 商毅笑道:“我自然知道,明儼是不會怕金聲桓、尚之信之流,不過我說的是紹武朝廷,明儼將如何應對,這次若是沒有紹武朝廷之意,金聲桓斷不會進攻泉州,而尚之信也更不可能進入福建?!?/br> 鄭成功遲疑了一下,道:“我看定是皇帝受小人所蒙,或者是朝中有權臣挾持天子,才出此決議,等我擊敗金聲桓、尚之信之后,必會上書朝廷,請朝廷明辯事非,如果是天子受挾,我當出兵福州,以清君側?!?/br> 商毅搖了搖頭,道:“明儼??!這次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是大臣的意思,還是皇帝的意思,而且紹武皇帝是不是受小人所蒙,或是被權臣挾持,你心里應該清楚,用不著對我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br> 鄭成功的臉上也有些尷尬,其實他心里當然和明鏡一樣,雖然說紹武朝廷是甴蘇觀生掌權,但他未必就敢挾持朱聿鐭,假傳詔令,而且自己受紹武朝廷的猜忌也不是一二天的時間了,因此他也能肯定,這里面一定也有朱聿鐭的意思,至少朱聿鐭是默許的。但要說自己怎么辦,或者說是怎樣去面對朱聿鐭,鄭成功還真的沒有想好。 這時鄭成功心里一動,道:“大王,成功聽說,南方也在進攻大王的領地?!?/br> 商毅點了點,也沒有隱瞞,道:“不錯,現在吳三桂和永歷朝廷在進攻湖南,尚可喜出兵進攻江西。如果紹武朝廷攻取了你的泉州、彰州,恐怕也會出兵進攻浙江?!?/br> 鄭成功道:“那么大王又將如何應對?” 商毅笑道:“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凡來犯我地之人,均為敵人,犯我地之軍,均為敵軍,絕不客氣?!?/br> 鄭成功沉默了半響,道:“大王,現在中原戰場雖未全完,但也是大局已定,中華軍獲勝,己成定局,那么大王下一步又打算如何?” 商毅道:“若是沒有南方的羈絆,我自當揮師北上,收復京師。但現在南方不寧,我也有些舉棋不定,自古攘外必先安內?!?/br> 鄭成功又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南方之事估且不論,如果大王收復京師,又當如何?” 商毅淡淡道:“當年我與南方各朝有約,收復京師者可為天下之主,如果真是天命所歸,我也自不會推辭。何況明儼也是明白人,也應該知道,到了那時,天下之位,也不容我有所推辭?!?/br> 鄭成功也苦笑了一聲,但鄭成功心里也十分清楚,商毅是絕不會奉立明室的后裔為帝,一但他攻入北京,必乘為登基稱帝。而鄭成功由于受過隆武皇帝朱聿鍵的厚待,在思想上還是忠于明朝,只是他和清廷有殺母囚父之仇,而三個南明朝廷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想要與清廷爭斗,只能依靠商毅。不過在他剛舉事的時候,商毅也給予他很大的幫助,他對商毅也一直心懷感激。因此兩方面都難以取舍。 在以前有清廷這個共同的敵人存在,而商毅也沒有稱帝,因此商毅和南眀之間的矛盾并沒有激化,而鄭成功也有意不去想這些事情,只是顧著眼前的跟隨商毅與清軍作戰,報殺母之仇。但現在清廷己經被打得奄奄一息,商毅和南眀之間的矛盾也徹底激化,無論這一次南明是否出兵進攻商毅,雙方都不可能再和平相處了,一但商毅收復了北京,必會稱帝,而下一個目地,也一定會指向南方,而鄭成功也繞不過去,必須做出選擇了。 因此鄭成功也覺得左右為難,當然鄭成功也十分清楚,商毅稱帝,己是勢在必行,不可能改變,想想自已現在的情況,也就可以想到,商毅扶植任何人稱帝,都不會對他放心,與其受猜忌、攻擊,被視為權臣,還不如自己稱帝,而且到了現在這一步,稱不稱帝已經不是由商毅的個人意志來決定了,六十萬中華軍,還有南京政府的上上下下,甚致包括南京政府統制區內的百姓,都贊同商毅稱帝,也可以說,這個位置商毅是不坐不行。 同時鄭成功還想到,如果自己不表態,商毅會不會把自己扣留下來,就像清廷扣留鄭芝龍一樣,想到這里,鄭成功也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商毅見鄭成功一直沉默無語,目光游移不定,當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又道:“明儼,你也不用現在就做出決定,還有足夠時間可以考慮,你還是先回泉州去吧。不過我們下一次見面,我不希望是在戰場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