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龍嘯大明在線閱讀 - 第327節

第327節

    但就在第五天,下起大雨,雖然中華軍的火炮、火槍都可以在大雨中使用,但這個時代的火器,在雨中使用還是要大打拆扣的,而且如果要進行攻城戰,還是需要火器發揮作用,另外在大雨中也不方便士兵進行攻城戰,因此喬克裕也只能停止進攻。

    但這場大雨一下就是三天,因此第五軍一直也得不到再次向泗水縣發動進攻的時間。但就在這時,喬克裕收到了童大勇的命令,原來是濟南的阿巴泰終于給兗州府發來了援軍,因此童大勇下令喬克裕,暫時停止對泗水縣的進攻,將人馬撤回到費縣駐扎休整,等侍下一步的命令。

    因此這一次對泗水縣的進攻,就這樣暫時告一段落,第五軍有兩個師一個旅,一共約二萬八千左右的兵力,對泗水縣發動了四天的進攻,雖然沒有能夠攻下泗水縣,但也殲滅了清軍約三千六百多人,而自身的傷亡也在兩千人左右。這個結果,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而在另一路進攻鄒縣的第十軍,也沒有攻下鄒縣,接到童大勇的命令,撤回到滕縣駐守。不過沒有攻下鄒縣,到是在預料之中,因為第十軍里包括有一個騎兵師,真正能用來擔任攻堅任務的,只有兩個旅而且,鄒縣并不是這一次出兵的主攻目標,只是作為牽制袞州府的兵力所用。

    不過讓童大勇徹底停止對袞州府的進攻,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周少桓對進攻山東的進軍計劃,作出了一個大的調整。

    ————————————

    就在童大勇帶領第五軍,第十軍向袞州府發動的進攻的時候,北線的周少桓也指揮著第四軍和第九軍,對濟南發動了全面的進攻。

    由于在此前,中華軍已經攻占了濟南府的東北部地區,濟南也和兗州一樣,在北面和東面四五十里的地方,各有一座縣城,北面是位于大清河邊的濟陽縣,和從水道直通濟南,而東面是章丘縣,有官道和濟南相通,因此這兩個縣也都是濟南的屏障。

    早在周少桓出兵清掃濟南府東北地區的時候,阿巴泰就已經開始加強濟陽和章丘縣的防守,而且判斷中華軍對濟南的進攻,應該是在章丘方向。因為這時濟南東部的高苑到湽州一線已經都被中華軍占領,因此進攻章丘,中華軍不必擔心自己的側翼遭到清軍的襲擊。

    清軍在濟南府的兵力,可要比兗州府雄厚得多,僅常規的兵力就有五萬以上,阿巴泰統領二萬人馬,坐鎮濟南,兩面接應;由博洛帶領兩萬人馬,駐守濟陽;由鑲藍旗梅勒額真譚布,帶一萬二千人馬,駐守章丘。而且這時阿巴泰還決定,調動駐守泰安州的神威營,駐守章丘縣。

    神威營是清廷訓練的六支新軍之一,人數為一萬五千人,由阿巴泰的小兒子岳樂出任神威營統領。泰安州正好位于濟南到兗州的官道之間,因此神威營駐扎在這里,也可以隨時曾援濟南或兗州。

    接到了阿巴泰的命令之后,岳樂留下五千士兵駐守泰安州,準備增援袞州,自己帶領一萬人馬,來到濟南,給阿巴泰留下了三千士兵作為預備兵力,然后帶著剩余的七千士兵,趕到章丘縣駐守,而阿巴泰又給岳樂增派了三千兵力,使一個小小的章丘縣,聚集的駐守兵力達到二萬二千多人。

    在進攻濟南之前,周少桓已經通過情報人員,基本查清了清軍守衛濟南的兵力布置,雖然周少桓對中華軍的戰斗力有充份的信心,但也考慮到清軍在濟南的兵力確實十分雄厚,因此在制定進攻濟南的計劃時,周少桓并沒有向南線那樣,分兵兩路,同時進攻濟陽縣和章丘縣。而是把主要進攻的方向放在章丘縣。

    不僅是出于進攻章丘,不用擔心自己的側翼,另一方面,由于前一階段的軍事行動都進行的十分順利,全軍上下的士氣都非常高昂,也希望能夠找到清軍的主力,進行決戰,一但擊敗了清軍的主力部隊,那么下一步進攻濟南的戰斗,也就容易多了。

    因此周少桓最終決定,擔任進攻章丘縣的是第四軍,而第九軍第十四師、駐守高官寨、切斷濟陽和章丘的聯系,并掩護中華軍的側翼,第四旅進駐棗園,付責阻擊濟南方向的援軍,第九軍的特種兵旅則隨第四軍一起出戰,進攻章丘縣。這一次戰斗,總計投入兵力達到三萬五千多人。因此周少桓也認為,雖然清軍在章丘縣布置了大量的兵力駐守,但以中華軍出動的兵力,足以攻下章丘縣了。

    但讓周少桓沒有想到的是,中華軍在章丘縣下,會遭遇到清軍的頑強抵抗。

    岳樂率軍到達章丘縣之后,立刻就立刻接管了守衛縣城的指揮權,并且作出了十分周密的防御部署,然后督促士兵晝夜搶修防御陣地。

    而且岳樂帶來的七千神威營士兵,一共有火槍五千二百余支,各種火炮一百五十余門,另外還有大量震天雷、霹靂火箭等火器。而駐守章丘的清軍也有火槍八百余支,火炮十幾門。另外全軍還有弓箭手五千多人,因此純火力來說,和中華軍已經相差并不多。

    神威營按照中華軍的訓練方式,差不多進行了兩年的訓練,而岳樂的年紀并不大,但實戰的經驗卻不少,而且對于新事物、新思維的接受也比較快,在這兩年的時間里,也非常認真的學習中華軍的各種戰斗方式,和戰術思想,因此這時他對戰爭的理解,已經和中華軍十分接近了。

    而在章丘縣的防守布置上,岳樂并沒有只局限在章丘縣城外圍,因為這時章丘縣本來就位于一個丘嶺地帶,可以設置阻擊的地方很多,而且清軍在章丘縣有足夠的防守兵力,因此岳樂也將防線擴大到章丘縣方圓五里以內的地區,在所有的重要據點,險要的地段,都布置了防守陣地,并都按照中華軍的標準,依托地形,不僅挖出了十分完善的戰壕防線,同時還木樁、泥沙袋,土石等材料,修筑了幾個簡易的堡壘,做為陣地的核心。

    在每一處陣地前三百步內,所有的樹木和莊稼全都砍光,并且在戰壕前還設下了一道十余步寬的鹿砦,而且各陣地之間,都有交通壕相連,并在交通壕上面全部用樹木、門板掩蓋,并加蓋厚厚的土石,底下再支撐木柱,可以十分有效的抵擋中華軍的炮火轟擊?;ハ啾χС植皇芡饨缬绊?。

    等到是以十幾多座堡壘為核心,章丘縣的整個防御系統建戌之后,岳樂也十分滿意,認為這樣的陣地,完全可以抵擋得住二到三倍的中華軍進攻。

    第五卷 飛天篇 第十八章 山東戰役(六)

    中華軍對章丘縣的進攻是在四月二十六日開始,比進攻充州的戰斗晚了兩天。

    第四軍分別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向章丘縣展開攻擊,東線的進攻,是由第二師付責,主攻清軍的三岔崗、白虎山、劉林集、趙家官莊等陣地;南線進攻由第十一師付責,攻打清軍設在這里的經石橋、向沙溝、小水口,馬頭崮等陣地;由第二旅進攻北線,這一線有桑家鋪、大望店、鄭港村等陣地。而第九軍的特種兵旅擔任預備部隊。

    戰役一開始即異常激烈,因為這一次清軍使用的火器比率,也超過了以前的任何一次戰斗,火力也大幅提高。對中華軍的進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清軍在訓練新軍,對中華軍來說,并不是什么密秘,因此中華軍對清軍的火力加強,也有所預料,而且在戰斗之前,周少桓也收到了童大勇發來的袞州戰場的戰報,知道不能再用以前的觀念來估計清軍的火力,也向全軍發出了預告,但在進攻開始之后,還是大大出乎中華軍的想象。

    好在是中華軍也有心理準備,因此在渡過了最初的震驚之后,中華軍很快就穩定了下來,向清軍的陣地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在東線第二師的炮兵營首先向清軍的三岔崗陣地發動一連串兇猛的炮擊,各種火炮紛紛開火,曲射直射,打得清軍的陣地爆炸不斷,清軍的士兵幾乎連頭都無法抬起來。雖然有戰壕,泥沙袋墻作掩體,但清軍還是傷亡了不少士兵。

    盡管清軍也開炮還擊,但清軍的火炮數量雖然并不算少,但要分散在十多個陣地上,因此單在某一個陣地上,清軍的炮火遠不能和中華軍相比。

    隨后第二師三十七團也在火炮的掩護下,向三岔崗陣地發動了地面進攻,雖然遭到了清軍的頑強阻止,但三十七團的士兵表現得十分英勇,冒著清軍的火力,奮力的突擊,同時該團的炮兵營在離清軍陣地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架起了三十門臼炮,輪番將開花彈打進清軍的陣地里。

    有了炮兵的有力支援,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激戰之后,終于突破了清軍的防線,雙方在清軍的陣地里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雖然清軍也奮力的抵抗,但在第二師的另一個團増援到戰場之后,清軍終于抵抗不住,放棄了三岔崗陣地,向章丘縣撤退。

    隨后,第二師又向白虎山陣地發動了進攻。守衛白虎山陣地的是鑲藍旗牛錄額真納海,守軍只有五百余人。納海本來是滿八旗的一個普通步甲兵,由其南征失利,滿八旗的精銳喪失大半,后來又要進行擴軍,加上他又有一點門路,這樣才當上了牛錄額真,但無論是他本身的能力,還是戰場上的經驗,其實都不算合格。

    其實岳樂也知道納海有幾把刷子,但因為白虎山陣地是章丘縣外圍最高的一個陣地,岳樂認為這里有險可守,不必布置過多的兵力,因此才派納海來守衛白虎山陣地,而納海也不敢抗令,只好硬著頭皮上來。

    三岔崗的陣地的失守,也給白虎山的守軍帶來了巨大的心里壓力,因此第八師向白虎山發動進攻之后,守軍自身就發生了混亂,結果沒有抵抗一會兒,納海就帶著軍隊,逃離了白虎山。

    白虎山可以俯視章丘縣東面的全部防守陣地,因此奪取了白虎山之后,中華軍在東線的戰場上,也取得了極大的優勢,第二師馬上將自己的師部移到白虎山,準備繼續向章丘縣發動攻擊。

    中華軍在南線的進攻,就要困難得多,南線首先進攻的是經石橋,這個地方雖然叫橋,但實際并沒有河,只有一條巳經干枯了的河床,清軍在經石橋的西岸修建了防御工事,抵擋中華軍十一師的進攻。

    同樣是在炮兵的掩護下,中華軍向清軍的經石橋防線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但干枯了的河床確實增加了中華軍的進攻難度,盡管十一師的士兵們十分努力,而且有幾次都突破了清軍的防線,但都被清軍給打退了回來。

    雙方在陣地上進行了反復的爭奪,甚致是幾次易手,在河床里幾乎都躺滿了中華軍士兵的尸體。有一次中華軍幾乎都已經將清軍給逐出了陣地,但與經石橋防線相鄰的小水口防線派來一支援軍,結果清軍合兵之后,奮起發動反擊,竟然硬生生的又將中華軍給打得退回到經石橋的東岸。

    直到后來十一師派出一個營,阻擊其他陣地的援軍路線,徹底斷絕了清軍的后援,這才算是攻占了經石橋陣地,但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

    而隨后第十一師又向清軍的小水口防線發動進攻,但連續進攻了三次,都無法突破清軍的防線,南線的戰事也就陷于了僵持中。

    雖然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但中華軍在東、南兩線都還取得了一些成果。而進攻最不順利的,還是北線,因此仔責北線進攻的是第二旅,首先進攻的是清軍的桑家鋪防錢。但按中華軍的編制,旅一級是沒有炮兵團的,雖然毎個團配有一個炮兵營,但為了便于行動,炮兵營攜帶的都是中輕型火炮,射程有限。

    由于缺乏重型火炮的掩護,在對桑家鋪防線的進攻一開始,第二旅就遭到了清軍陣地上火炮的打擊,盡管后來炮兵營在清軍的打擊下,在靠近清軍陣地的前沿架設了火炮,為進攻的部隊提供火力支持,但效果明顯差得多。因此雖然中華軍連續向清軍的陣地發動進攻,但經過了一天的戰斗,還是始終無法突破清軍的陣地。

    在第一天的戰斗結束之后,第四軍攻破了清軍三個陣地,由其是攻克了白虎山陣地,在東線取得了十分眀顯的優勢。這樣的結果,也算是差強人意。但由于清軍的火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也給中華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在第一天的戰斗中,中華軍一共陣亡一千一百多人,另有一千三百多人受傷。而且這一次受傷的士兵可就不像是兗州戰場,都是受得皮rou傷,在這里的大部份士兵都是被槍丸擊傷,不僅恢復起來很慢,而且有相當一部份士兵難以治愈,或者說就是治愈了以后,也無法在從軍參戰了。因此實際這一天的戰斗減員人數,超過了二千人。

    這樣的傷亡結果,也是在戰斗之前,周少桓沒有預料到的。說實話由于前幾年中華軍連續擊敗清軍,因此在全軍中都有一股看不起清軍的情緒,雖然說這種情緒使中華軍在與清軍對陣時,在心理上占有一定的優勢,但也不能否認,也在中華軍中滋生了驕傲的心里,認為清軍不過如此。

    這一次山東軍區首先得到商毅的命令,向清廷發動全面進攻,整個山東軍區也都蔓延著一種樂的情緒,認為總算是輪到自己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可以向其他的部隊正明,山東軍區的實力,同時也是自己建立功勛的大好機會。而在一開始階段的連續勝利,也助長了這種情緒。

    但現在山東戰場的兩條戰線上,中華軍都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而這其中,又是以濟南一線的困難更大一些,畢竟在兗州戰場上,中華軍差不多已經摸清了清軍套路,巳經開始取得優勢了。

    不過戰斗已經開始了,也就不能這么半途而廢,何況今天的戰斗也不是全對中華軍不利,不是也奪下了凊軍的三個陣地嗎?因此眾將也都認為,明天應該繼續向章丘縣發動進攻,給清軍施加更大的壓力,由其是在東線,完全可以借助目前取得的優勢,一舉突破清軍的外圍陣地,一直打到章丘縣去。

    而周少桓當然也不甘心就這么撤軍,見眾將依然士氣不減,也十分高興,因此也決定在第二天繼續加強攻勢,爭取突破章丘縣的外圍防線。

    當然中華軍雖然傷亡不小,但清軍的情況也不見得好到那里去,在第一天的戰斗中,清軍也陣亡了八百余人,另有一千余人受傷,丟失了三個陣地,由其是白虎山陣地,也確實讓岳樂覺得十分頭疼。

    對棄守陣地的鑲藍旗牛錄額真納海,岳樂也立刻下令,斬首示眾,警示全軍,再有不努力抵抗,貪生怕死者,這就是例子。納海被斬首之后,全軍也無不駭然,誰也不敢輕易撤退了。

    殺了納海當然容易,但戰局也并不容樂觀。除了有三個陣地失守以處,另外各個陣地的彈藥消耗量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由其是小水口防線和桑家鋪防線,因為戰斗激烈,彈藥的消耗量都達到八成左右,如果明天中華軍再發動進攻,估計也支持不了一個時辰。

    因為清軍現在才剛剛轉型,對于一場戰斗中彈藥的消耗量,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慨念。而岳樂計算了一下,如果按這樣的消耗量,整個章丘縣軍儲備的彈藥最多也只不夠用十天。而現在章丘到濟南的通道己被中華軍截斷,想要補充彈藥,恐怕十分困難,一但沒有彈藥了,清軍還拿什么來抵擋中華軍的進攻呢。這個時候岳樂也不禁有些后悔了,看來自己還是太低估了中華軍的戰斗力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十九章 山東戰役(七)

    進攻章丘縣的戰斗一共進行了五天的時間。

    岳樂將納海斬首之后,對清軍的全軍確實產生了極大的震動,因此在隨后的戰斗中,清軍全軍上下無不奮力死戰,不敢后退半步。那怕是中華軍已經突破了陣地,還是有不少清兵也仍然在陣地上死守不退,拼力奮戰。

    清軍的頑強抵抗,也給中華軍的進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盡管中華軍每一天都向清軍發動猛烈的進攻,并且又連續攻破了章丘縣外圍的劉林集、趙家官莊、向沙溝、小水口,馬頭崮、桑家鋪等陣地,但就整個戰局來說,進展并不算大,清軍的外圍陣地并沒全部崩潰,中華軍仍然還沒有打到章丘縣的縣城前,而且付出的傷亡非常重大,戰斗減員達到八千人左右,其中陣亡的士兵已經接近了五千人。

    而這時在另一條戰線上,進攻袞州府的中華軍因為大雨而停止了攻擊,兩線的戰事都陷入了僵局中,也令周少桓和第四軍的軍部人員十分憔急。

    這時在章丘縣里,岳樂也是坐立不安,因為在這幾天的激戰中,章丘縣的損失也不小,外圍的陣地幾乎全部失守不說,兵力損失也達到了五千左右。

    當然兵力減少到還是其次的問題,畢竟清軍的兵力是足夠的,而且在外圍陣地失守以后,對兵力的需求也減小了許多,目前的兵力是完全足夠的,但章丘縣的彈藥卻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不足,岳樂估計,剩余的彈藥,最多還只能堅持三天。

    雖然說在這幾天的戰斗中,中華軍的彈藥消耗比清軍更多,但有充足的后勤供應,可以保障在戰場上有足夠的彈藥使用。而章丘通向濟南和濟陽的道路都已經被中華軍切斷,因此盡管在戰事開始的第一天,岳樂就派人到濟南給老爹阿巴泰送信,告訴章丘縣的彈藥不足需補充,但到現在依然杳無音信,要知道從章丘到濟南,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足夠了。

    其實這時濟南的阿巴泰也同樣十分憔急不安,因為他早就接到了岳樂的信,知道這事不能耽擱,但從濟南通向章丘的通路己被中華軍給截斷了,而且阿巴泰和中華軍交戰多次,知道中華軍一向善于圍城打援,因此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集合了濟南、濟陽兩地的兵力,調動了兩萬人馬,另外加上岳樂留在濟南的三千神威營的士兵,向章丘方向趕去増援。

    濟南的援軍是在開戰后的第四天出發,由阿巴泰親自帶領,人馬走到棗園地區的時候,遭遇到了中華軍第九早第四旅的阻擊,由于這一次是救援兒子,因此阿巴泰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采用以兩千為一個沖擊單位的滾動式戰法,一批垮下來,另一批立即出動,無論傷亡多少,都持繼不斷,輪番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進攻,使四旅的士兵們時劑都陷于苦戰中,幾乎得不到一點的喘息時間。

    不過為了阻擊清軍,四旅也是做好了充份的準備,除了修建好了嚴密的陣地之外,還裝配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后填彈式步槍就裝配了一個連,另外還轉輪式連發槍六十架,單管斗方連發槍二十架,多管連發槍十架。因此單以火力而論,四旅甚致可以超過一個師。

    雖然清軍里有三千神威營的士兵,但在進攻中,清軍新軍表現就明顯不如防守。其實受這個時候的火槍技術所限,火槍在進攻中的作用并不大,就是中華軍在進攻中,也必須要依靠強大的炮火支持才行,在近戰中,也主要是使用手榴彈,并沒有怎么使用火槍。而清軍在大規模使用火器方面,更是一個初學者,實際還是用的老一套拿人向上墊的戰術,只不過總算是學會了將進攻的隊例展開,而不在是把兵力密集成一團。

    但盡管如此,也興是能讓清軍減少一點損失,在中華軍陣地前組織的嚴密火力網面前,清軍的進攻依然毫無作用,幾乎根本就無法靠近到陣地的五十米前。在兩天的戰斗中,清軍損失的兵力接近三千人,但中華軍的防線卻依然穩如泰山,沒有受到一點威脅。

    駐守棗園的四旅成功的阻擊住了清廷的援軍,也讓周少桓稍稍覺得安心。但他也知道,四旅的阻擊戰,未必能堅持太長的時間,因為現在中華軍也很難繞過章丘縣,給四旅大量補充彈藥,一但四旅的彈藥耗盡,阻擊戰也就到此為止了。因此目前當務之急還是盡快攻下章丘縣。但清軍在章丘縣的防守力度,很難在短時間內攻克下來,周少桓當然不可能知道,章丘縣里的彈藥其實也差不多消耗殆盡了。

    就在這時,周少桓又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清廷向山東派來了援軍,由漢軍正紅旗人李國英,率領一萬五千人馬,趕來增援山東。這時人馬已經過了徳州,進入濟南府境內。

    雖然說這一萬五千人馬并不算多,但到足以改變目前濟南府的局面。因為現在雙方都已經調集了自己幾乎所有的兵力,在濟南、濟陽、章丘一帶的戰場對持,中華軍在其他地方的駐守兵力很少,因此這支持軍趕到之后,戰局的天平也將立刻倒向清軍的一邊。

    而且這還只是清軍的第一支持軍,誰也不敢保證,以后還會不會有其他援軍陸續趕到山東來,畢竟濟南是河南的屏障,京師的門戶,清廷不可能不重視,而且清廷在北京周邊還有二十余萬的駐軍,三個營的新軍,如果要增援濟南,絕不可能只有這區區一萬五千人馬,如果清廷真的出動大軍來増援濟南,那么僅靠山東軍區的兵力,恐怕難以力敵了,還常要從南京増派兵力。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在于,中華軍沒能極時的攻占濟南-兗州一線,如果能夠攻占濟南或兗州一地,那么再迎擊清廷的大軍,也就有把握多了。

    但現在山東的局勢明顯嚴峻起來,這個時候周少桓還能夠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并沒有一味強攻,而是下令部隊撤離戰場。由第九軍退守武定州,駐守濟南府東北地區;而第四軍則退守淄川、高苑一線;同時又給童大勇下令,讓第五軍、第十軍暫時停止對袞州府的進攻,退守袞州府的東南地區駐守。

    中華軍撤軍之后,阿巴泰、岳樂也都松了一口氣,不管怎么說,這次總算是擋住了中華軍的進攻,又得到了李國英的一萬五千援軍,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直到這時,中華軍對山東的進攻也暫時告一段落,整個戰事從中華軍增援淄州縣的謝遷起義軍開始,一共進行了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中華軍雖然占領了濟南府東北和袞州府東南的部份地區,但最重要的兗州-濟南一線還牢牢的掌握在清軍的手里,因此預期的戰略目標并沒有達到。

    從戰果上來說,清軍損失的兵力約為二萬七千人左右,陣亡一萬八千余人,受傷六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而中華軍的損失在一萬五千左右,陣亡九千多人,受傷近六千,不過被俘的人員并不多,不超過二百人。但清軍損失的兵力大半是在前期,在后期就要明顯少得多了,而中華軍則正好相反。結果到了戰事的后期,雙方的損失大體相當,甚致可以說中華軍還要略多一點。

    因此從總體的結果來看,這一次山東戰役,確實是中華軍建軍以來,少有一次全面的敗陣。

    這一戰最后打成了這樣的結果,也讓整個山東軍區都十分郁悶。雖然說中華軍并不是沒有打過敗仗,當初南京失守的時候,造成的局面可比現在艱難得多,但當時全軍也并沒有氣餒。因為在出兵之前,山東軍區全軍上下的心氣都是很高的,想的都是一舉掃平山東全境,為中華軍全面北伐,建立奇功。但最終的結果和最初的預期目標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反差,全軍上下也都陷入了一個低沉期里。

    山東軍區的最高長官周少桓也同樣陷入自責中,退守到淄川縣之后,周少桓也下令,將山東軍區司令部的主要成員都招集到淄川縣來,開會討論這一次失敗的教訓,以及下一次的作戰計劃。

    而就在這時,統戰部的最新命令和商毅寫給周少桓的一封信也送到了淄州。

    從山東青州府到南京的直線距離大約為六七百公里,以飛鴿傳書的速度,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山東的戰事進程,每天都要向南京匯報,因此山東的戰事情況,南京統戰部基本上都可以在第二天知道。雖然在發出新命令的時候,商毅并不知道周少桓決定撤軍,但這次進攻山東戰役的失利,商毅也基本可以預計到。

    對于這次失利,商毅并沒有太在意,因為這次山東戰役,和以前的戰斗不同,在以前基本都是清軍進攻,中華軍防守,等挫敗了清軍的進攻之后,才給清軍以反擊,而這一次,是中華軍主動向清軍發動全面進攻,這對中華軍來說,也是一種新的作戰方式,進攻的一方,總要比防守的一方難一些。另外山東軍區也確實缺少打大戰的經驗,因此這一次戰斗的失利,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二十章 北方大變(上)

    而從整個的南北局勢來看,這一次進攻山東的失利,對大局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因為山東軍區雖然失利,但并未潰敗,兵力損失并不算大,而且由于是主動進攻一方,自已的領土也并沒被清軍占領,相反還有所擴大。而且清軍在山東的兵力也被進一步削弱,因此在中華軍撤退之后,也無力發動反擊,可以說山東的局勢和戰前相比,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甚致中華軍還要略好一點,只要是總結好這一戰的的經驗教訓,還可以再向山東發動進攻。

    另外就在山東戰役發生的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北方的局勢,也發生了有利于南京政府的極大變化。

    原來在北方各地的農民起義,原明官員反正爆發的十分頻繁。

    首光是在山東地區,繼謝遷起義之后,在山東西南部與河北大名府交界一帶的曹州、濮州、范縣等地區也爆發了以任七、張七為首的農民起義,同時清廷的曹州守將,也是原明總兵劉澤清的舊部,李化鯨、鄭隆芳、姚文昌等人也響影起義軍,以曹州為駐點,起兵反正,舉起了反清的大旗。

    而在陜西神木縣,也發生了高友才為首的農民起義,起義軍聲勢大振,在很短的時間里,就連續攻取了陜北地區的十九個州縣,并委任了巡撫以下的各級文武官員。同時原明將領,出任清廷的延安營參將王永強,也借著帶兵赴神木、府谷等處平亂之機,起兵反正響應,占領了陜北的重鎮榆林,殺死了清廷的延綏巡撫王正志、延綏總兵沈文華、靖遠道夏時芳等官員,并自稱招撫大將軍。隨后王永強又引兵南下,會同留守延安的原明將王永鎮,占領了延安,殺死清廷的延安知府宋從心,以廷安、榆林兩地為基礎,與高友才的義軍互相呼應。

    與此同時,甘肅回族將領米喇印、丁國棟、黑承印等人也在甘肅地區發動了反清起義,連克甘州、涼州、肅州等地,清廷的甘肅巡撫張文衡、甘肅總兵劉良臣、肅州副總兵潘云騰、涼州副總兵毛鑌、甘涼道林維造、西寧道張鵬翼等地方官員都被擒殺。接著米喇印、丁國棟等人引兵東進,攻破蘭州,殺同知趙沖學、知縣趙翀;連克臨洮、河州、洮州、岷州等地。這一次起義,參與的不僅有漢族百姓,也有大量的回族百姓,也反映了甘肅等地區的回民對清廷的暴虐統治嚴重不滿。

    不過在北方各地的反正起義中,反清聲勢最為浩大,范圍最廣,同時也是對時局影響最大,還數在山西發生的原明將領,清廷的大同總兵姜瓖起兵反清。

    姜瓖是陜西延川縣人,原來是明朝掛鎮朔將軍印大同總兵。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大順軍攻克太原后,姜瓖投降了大順軍,李自成仍然讓他鎮守大同。同年五月,大順軍在山海關戰敗之后、姜瓖又發動叛亂,殺害大順軍守將張天琳,歸附了清朝。姜瓖降清之后,仍然還是繼續充當大同總兵,并且曾隨英親王阿濟格西征,在鎮壓陜北大順軍高一功等部時,表現頗為賣力。

    不過在姜瓖降清之前,因為并不了解清廷有入主中原的意圖,因此在大同擁立了一個名叫朱鼎珊的明朝宗室為王,以號招人心,而這一事件也使清廷對姜瓖始終難以放心,對他多方質疑,并且還命姜瓖將長子送到北京入朝侍衛,實際就是充當人質。

    姜瓖自以為不費清朝一兵一卒,把大同地區拱手獻給了清廷,接著又在陜西榆林擊敗大順軍,不僅功高無賞,反而備受猜疑,因此也憋了一肚子怨氣。

    在北京暴亂發生之后,清廷雖然最終決定對百姓以安撫為主,但對手握軍權的漢族將領猜忌益深,而大同地區的清朝官員又奉命征集糧草,急如星火,使百姓怨聲載道,對姜瓖也多有指質其征催錢糧不力,懷有異心等等。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的水軍襲擊大沽口,山東地區又發動對清的進攻,姜瓖本來就對清廷十分不滿,這時也覺得機會來了,于是乘宣大總督耿焞等人出城驗草的機會,突然關閉城門,下令易冠服,并自稱大將軍,公開揭起了反清的旗幟。

    姜瓖在大同舉義反正之后,山西各地的漢族官紳紛紛響應,原明大學士山西曲沃人李建泰,原明寧夏巡撫李虞夔等人也都在家鄉積極策動鄉紳共襄義舉反正。

    另外還有原明將領劉遷、萬練等人也起兵響應,速度占領了寧武、岢嵐、保德州、代州、繁峙、五臺等州縣之地。在山西東南,有胡國鼎、陳杜、張斗光等人起響應,攻克澤州、平順等地。而在山西西南,蒲州到陜西韓城一帶,也有虞胤、韓昭宣、李企晟等聞風響應,克陷蒲州及蒲屬臨晉等縣。

    結果在在很短的時間里,山西全省除了省首府太原和少數城池外,差不多都被反正的義軍占領,同時姜瓖還派人潛入南方,和商毅聯絡,希望能夠得到商毅的影響和支持。

    在這一系列的起義反正中,最大的特點是,并不是像一般的農民起義一樣,只有農民參與,或是以農民為主體。而且在農民起義爆發之后,很快就有大量的原明官員和將領廣泛的參與其中,由于他們都居有相當的軍政經驗和能力,因此在短時間內,也將起義反正的聲勢造得非常大。

    另外這一系列的起義反正表面上看來,還是北京爆亂的余波,但從根本上來說,是北方的漢族人對清廷統制不滿的一次集體大爆發。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