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佛奴
“如此說來,真有高僧要來舍身飼虎,割rou貿鴿,老虎倒是不缺,格子嗎?“ 崇禎十八年六月初六,辰時初刻。 濟南行宮,崇禎皇帝與幾位心腹大臣壓低聲音議論當前形勢。 當從高文彩那里聽說,錦衣衛得到消息,近期將會有刺前來,而且還是北直隸一帶的佛奴,朱由檢不由喜出望外。 崇禎皇帝回頭望向王承恩,神情頗為嚴肅,王承恩聳了聳肩膀,表示行宮內沒有養鴿子。 ”那就出去買幾只,一定要提前教它們吃rou,知道嗎?“ ”大明不過是推倒了他們幾尊佛像,鏟除了幾座道觀,人家就親自趕來重謝,朕不能虧待??!“ 身邊幾位大臣良久不語,各人細細回味皇上剛才所說的話。 很快他們便反應過來,皇上又要大開殺戒了。 所謂以身飼虎,割rou貿鴿都是經典佛家故事,故事太過曲折,不便引述,簡單來說就是圣母癌晚期綜合征,而且有麻醉信徒的傾向。 “皇上,還是小心為上,這些佛奴癡迷佛經,不少人已是走火入魔,據說還有從嵩山趕來的武僧,” 高文彩憂心忡忡道,雖說針對皇上的刺殺已經不止一次,之前許多次都被錦衣衛挫敗,不過這一次又有不同。 這是一次純粹的報復行動,報復的對象就是朱由檢,報復的原因是因為崇禎皇帝滅佛。 崇禎十八年,麥收結束不久,滅佛與練兵同時在大明控制區域內進行。 在北直隸各地,八十多座寺廟道觀被朝廷征收,五千多尊佛像道像被澆筑成銅錢。十多萬畝寺院田產被清查出來。 成千上萬卷珍貴佛經被錦衣衛查抄,就連某位得道高僧的舍利子都被暴君崇禎拿到黑市上高價賣出。 朱由檢之暴行,本已罄竹難書,現在又多了個滅絕宗教的罪行。 約有五萬多僧侶道士被迫還俗,崇禎皇帝立即給他們安排了新的差事,在天津挖礦。 滅佛行動總計為大明籌集白銀二十多萬兩,田地十三萬畝,還有五萬多勞動力,當然,也給朱由檢帶來了殺身之禍。 北直隸境內,被滅佛政策逼到絕境的僧人道士們,教唆所謂佛奴,將要前往山東,刺殺崇禎皇帝。 不止是錦衣衛,中衛軍哨騎也在山西河北交接處,發現有異?;顒?,數十名商打扮的僧侶沿運河南下,進入山東地界。 高文彩為防止打草驚蛇,并沒有派人抓捕,可以確定的是,潛入山東的,遠不止這一撥人馬。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圓的味道,” 朱由檢無視堂上指揮善意的提醒,盯著手中那把很久已經沒有殺人的魯格爾左輪手槍,陷入了沉思。 據他所知,歷史上大力滅佛的皇帝,如著名的三武一宗,最后結局都不怎么好。 比如最有名的后周柴(郭)榮,這位堪稱千古一帝的君王,在顯德六年,率兵即將收復幽云十六州時,突然病重,回到都城汴京,旋即駕崩。 歷史上關于郭榮之死,議論紛紛,其中有一種說法格外引人注目。 “朕記得周世宗好像就是被佛奴毒害的,貌似有這么一說,” 崇禎皇帝喃喃自語,目光落在高文彩身上,淡淡笑道: “可惜周世宗千古一帝,卻死得太早,去世時不過三十九歲,如果他晚死幾年,說不定就能橫掃幽云十六州,把什么后漢后唐遼全部滅掉,也就沒有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什么事了,” “當然,也沒有大明什么事了,” 高文彩對五代十國歷史并不了然,他只知道,不能坐視這些刺進入山東,行刺皇上。 朱由檢像是一眼看穿了高文彩心事,嘿然一笑道: “讓他們來,不要阻攔,讓他們都來!佛家不是講求舍身飼虎,割rou貿鴿嗎?朕就是老虎,朕好久沒吃人rou了,” 朱由檢神色陰郁,語氣越來越顯得瘋狂,高文彩當然知道皇上并不會真的吃人,但一想到這些刺會被崇禎皇帝用怎樣的酷刑折磨,不由覺得一陣心驚膽寒。 “高文彩,除了和尚,有道士愿意來山東飛升嗎?朕向來喜歡成人之美,尤其愿意幫助那些求死之人,“ 堂上指揮神色愕然,他看見崇禎皇帝說這些話時顯得頗為鎮定,他不能理解,為何皇上能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 “哦,回皇上,南鎮撫司正在徹查,” 朱由檢霍然而起,沉聲道: “從今日起,濟南行宮增派守衛,調撥五百中衛軍過來,錦衣衛潛伏城中,等到時機成熟,將這伙不好好念經修行的和尚道士,一網打盡!” 整個六月,高文彩和 新編中衛軍兩萬余人每日仍然訓練,經過嚴酷淘汰,**萬人只剩下兩萬余人,這兩萬多人堪稱是其中的佼佼者。 即便如此,淘汰仍在繼續,崇禎皇帝只要招收一萬三千人,也就是說還會有超過一半的人最終將被淘汰。 按照崇禎皇帝命令,滅佛行動在京師,山東各地有條不紊的進行,大批佛像被錦衣衛推倒,熔鑄成銅錢,約有三萬多又游離于大明稅收兵役之外的僧侶道士被朝廷強行要求出家,當然,按照崇禎皇帝命令,這些人也可以選擇為理想信仰而死,朱由檢還為他們量身定做了圓寂或是升天的方式,那就是**。 不過令崇禎皇帝失望的是,數萬人中,沒有一個僧侶或是道士選擇為信仰犧牲。 到崇禎十八年六月底,京畿地區爆發多起妖僧作亂,白蓮教與漕幫余孽也跟著乘火打劫,在北直隸偏僻之處,搞起來所謂的叫魂。 叫魂在華北各地由來已久,尤其清乾隆年間為盛, 據稱,術士們通過作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發,或衣物,便可使他發病,甚至死去,并偷取他的靈魂精氣,使之為己服務。 叫魂最盛行當數清乾隆末年,當時南北十二省份皆有妖僧出現,把乾隆皇帝弘歷這么的焦頭爛額。 朱由檢早先聽說北直隸一帶光棍很多,沒想到各路神棍也不少。 “接下來就要” ”每日都有人中暑而死,朱由檢對此表示淡定,畢竟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