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節
———— 看到這兒,觀眾們總算是恍然大悟。能夠收集氣運的水淮桑應該是察覺到了賽飛燕身上的氣運,才會前來窺探、觀察。 與此同時也解釋了為什么賽飛燕能夠與這些秦軍戰得有來有回,畢竟這個世界里最神奇、最偉大的力量就是氣運啊。 孔修明感嘆了一句說道:“這段劇情絕對不會這么簡單,恐怕又是一個天大的伏筆?!?/br> 一名優秀的電影編劇,絕對不會添加任何無用的劇情,電影的一分一秒都是珍貴的。而秦硯當然是業內公認最頂尖的編劇。 ———— 兩年的時間,天下大大小小的學派已經被秦始皇處理得差不多了,其中水淮桑的兇名也逐漸傳播開來。 “墨家竟然墮落至此,實在讓人不齒?!?、“科圣如果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后人,恐怕也會氣郁吧?!?/br> 甚至曾經和水淮桑關系匪淺的師兄弟們,也宣布與水淮桑斷絕關系,不再認可他本代墨家“巨子”的身份。 天下不敢議論秦始皇,那是因為那是掉腦袋的重罪。所以他們把憤怒發泄到水淮桑身上。 這也是因為大家發現無論他們怎么辱罵水淮桑,秦國都不會管他們。水淮逐漸成為了他們的情緒宣泄口。 電影給了水淮桑數個被千夫所指、天厭人棄的鏡頭。 每次收繳氣運的時候,學派傳人們的辱罵;帶上斗笠出門,聽到大街上編排、嘲諷他的童謠;除了機關人偶外,空無一人的府邸…… 水淮桑的表情很冷漠,其心之堅、堅若磐石、不可轉也。 ———— 不過觀眾們的情緒就要復雜得多,因為他們知道水淮桑以前是一個多么陽關單純的年輕人,他們親眼目的了水淮桑的變化。 “殺一人與殺萬人”這個哲學上的問題,其實并不罕見,在電影中端看情節如何設置、演員如何表演。 秦硯對于水淮桑的塑造無疑是“偏心”且成功的,觀眾們都看出了水淮桑心中的掙扎與糾結。 同時謝北楊的演技也是讓人驚艷的,每一個隱忍的表情都讓人心疼。 ———— 兩年的時間,以水淮桑為代表的秦軍,總算是將普天之下所有敢忤逆秦皇號令的學派,殺了個七七八八。 而秦始皇最后閘刀,總算是落到了令目前學派中最為顯赫的儒家身上。 很明顯儒家在《天下》中的地位,明顯還在墨家之上,這一段劇情相當的緊張。 誰都知道儒家對于華國文化的重要性,但凡寫得有所偏激,都有可能招來謾罵。 但秦硯還是敢寫、敢拍,他允許觀眾對他的劇本有批評、有指正,但他不允許自己因為害怕而選擇回避。 沒有儒家的《百家》,是絕對餐覺得! 不過,明顯儒家不是水淮桑一個人就能解決的小門小戶了,作為百家中執牛耳者,儒家的強大哪怕是秦始皇也一直隱忍到現在。 據說儒家現在的傳人至今能夠借用一鼎之力!幾乎和全勝時期的墨家不相上下。 傳令官要求水淮桑隨著他們一起前往討伐“叛賊”儒家,水淮桑接到任務的時候,內心也很糾結。 “秦政到目前為止,還從來沒有說過任何一個學派是叛賊,看來他真的下定決心要收天下之氣運了?!?/br> “老師,你和我選擇的這條道路真的是正確的嗎?” “這樣無意義的殺戮,還要持續多久?” 就在水淮桑思考秦始皇會如何安排自己的時候,秦始皇竟然直接帶著大軍來到孔廟。 這一舉動驚動了天下人!秦政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動用軍隊。 更讓意外的是秦軍對外公布的借口——孔家與妖族私通,欲壞人族千年之業! 水淮桑明顯不信,儒家有多么的固執,他可是一清二楚。 哪怕是有人把刀架在儒家脖子上,真正的儒家傳人也絕對不可能做出有違儒家之言的事情。 而當秦軍與儒家正面對峙的時候,水淮桑就帶著他的面具站在軍隊之中。 “孔旭,你還有什么要狡辯的嗎?” 孔旭也就是目前孔家一脈的家主,學問雖然很一般,但憑借孔圣余蔭,依然能執掌九鼎氣運。 “呵,秦賊!你怎么敢對我儒家不敬,你就不怕遺臭萬年嗎?” “一群勾結妖族之徒,怎敢狂吠?” 為了讓自己名正言順,秦軍早就準備了檄文。 這個世界的妖族不僅僅擁有極其強大的力量,并且同樣擁有不遜色于人類的智力。 它們同樣也可以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氣運之力去推導未來,畢竟它們曾經是天下之主,曾經也備受天道青睞。 而在它們推演的未來中,能夠和它們妖族產生最大合作的伙伴,竟然是百家之首,視它們(他們)為敵的儒家。 原因很簡單,儒家得以成為百家之首、萬世傳承,除了仁義禮智信外,還有一個便是教化。 儒家之所以如此強大,就是因為至圣先賢孔圣門下足三千門徒、達者七十二,更是留下一句“有教無類”的萬世名言。 儒家也在嘗試馴化妖族,讓人族與妖族能夠和平共處。 他們一直在嘗試著擴寬教育的范圍,他們從本質上就和秦始皇的思想是一樣的,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人族與妖族的爭端。 只不過秦始皇想要徹底消滅妖族,而儒家則在嘗試教化妖族,本質上殊途同歸罷了。 而就是儒家的嘗試,被秦始皇認定為儒家與妖族勾結。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儒家很明顯知道秦始皇的目的,但他們絕對不可能屈服。 最后雙方無法避免的發生了戰斗,說實話這場戰斗的確是《百家》最為恢弘的畫面。 成千上萬的兵馬、絢爛想象的特效、氣勢恢宏的戰場、刀光劍影的戰斗……每一幕都是戰爭美學的巔峰體驗。 但這一次觀眾并不覺得爽快,無論是雙方的哪一邊出現死亡,他們內心之中都會難受。 他們感嘆秦始皇的雄心壯志,感嘆畢其功于一役的宏圖,但他們同樣感嘆于儒家的無辜與宏愿。 這一場戰爭,沒有哪一方是絕對的正義與邪惡,只不過理念與立場不同罷了。 —— 孔修明低聲對卡爾說道:“這才是戰爭,這才是史詩?!?/br> 卡爾點了點頭,放映廳內唯有電影的聲音,電影很好看只不過太震撼了,觀眾們感覺自己的喉嚨中有巨石,讓他們難以呼吸。 —— 電影外的觀眾在沉默,電影里的水淮桑也同樣也在沉默。 水淮桑并不愿意加入這場戰斗,他就站在一旁看著,好像不親手殺人,良心上就能過得去一般。 始皇雖然沒有出手,但他也將所有的一切收入眼中,看到水淮桑的沉默,他眼中閃過不喜。 始皇的心智、演員的演技一直在線,而他現在的表情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對水淮桑動殺心了。 如果一直不能收歸己用,水淮桑留著也沒什么意思了。 水淮桑又何嘗不理解這一點呢?從始皇把他叫到戰場,然后又一直沒下令他出手開始,他就已經知道秦政是在試探他。 知道又如何,人生在世,如同泥淖。 水淮桑的手背青筋凸起,好幾次都快忍不住出手,可一想到秦國、秦政包括他在內,為了消滅妖族這個計劃都已經付出了那么多,他只能加重握拳的力度。 不僅僅是水淮桑,同樣放映廳內的觀眾也備受煎熬。因為他們同樣感同身受,如果自己是水淮桑,自己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 戰爭最后的結局自然早已注定,書生與士兵的斗爭,短時間內的勝者永遠是士兵。 而秦始皇親自出手,總算是將儒家手中的“一鼎之力”徹底納入秦國的版圖之中。 就在觀眾都不知道如何去評判的時候,水淮桑第一次親自覲見秦政,偌大的阿房宮,安靜如夜晚的墓地。 秦始皇依然獨自一人坐在自己的高臺上,注視著下方的水淮桑。 水淮桑和秦始皇都是心有溝壑之人,之前的劇情都展示出了兩個人卓越的謀略,從未撕破過臉皮,但這一次水淮桑直接開口說道: “儒家的事情是不是你安排的?“ 秦始皇聽到水淮桑的問題,突然仰天大笑,整個大廳之內都能夠回蕩著豪邁的笑聲,也讓所有人都明白始皇的答案。 “是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寡人已經收集天下九鼎之力,接下來也該到了你們墨家履行諾言的時候了?!?/br> 水淮桑沉默不語,與始皇雙目直視,眼神之中有太多的情緒。 所有觀眾都以為水淮桑會有一個情緒的爆發,現實卻是水淮桑選擇了低頭,說道:“我知道了?!?/br> —— 卡爾感覺自己肺都要氣炸了,他很希望水淮桑能夠突然爆發,能夠將秦政、將妖族全部消滅,就不用做這么復雜的選擇題了。 他看了一樣旁邊的孔修明,悄聲說道:“你就一點都不氣嗎?” 孔修明搖了搖頭:“我也很氣,只不過可能這樣的故事才更真實吧。不是每一個角色都能逢兇化吉、都能逆天改命?!?/br> “而且從某個角度而言,把秦始皇當做電影主角,或許能讓觀眾更爽吧?!?/br> 卡爾知道自己肯定說不過孔修明,只能選擇繼續看下去。該死的秦硯,明明電影劇情讓我這么難受,為什么我還是想要看下去呢! —— 雖然這句話只有4個字,而且水淮桑選擇了低頭,觀眾根本看不清楚水淮桑的表情,但是所有人都能夠感知到水淮桑此時的情緒。 在親自參與了對于儒家的圍剿之后,水淮桑整個人就陷入了一種自我懷疑中。這種懷疑,秦硯鋪墊了大半部電影,如今總算是爆發。 為了所謂秦始皇的理想,為了人族的目標,真的犧牲這么多無辜的人,真的值得嗎? 然而天下大勢可不給水淮桑那么多思考問題的時間,歷史如同滾滾洪流,哪怕如秦政、如水淮桑也被推動不斷向前。 諸子百家曾經執掌氣運九鼎的時候,神州大陸的人族氣運可以說是最旺盛、最強大的,天下妖邪、莫不潛伏。 但如今諸子百家已經名存實亡,而且秦始皇又是用強行掠奪的方式獲得了氣運,根本沒有得到天地真正的認可。 現下正是人族氣運最為薄弱的時候,傳說中的九州結界也名存實亡。 妖族的智商可不低,他們知道不能給秦國調養生息的時間。數不清的妖獸結束了蟄伏,從山野沼澤中魚貫而出。 為禍一方,生靈涂炭。 如果真的讓這秦始皇重新把天下的氣運重新聚集在一起,對于他們妖族而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滅頂之災。